温度:海口市气象台2024年5月19日8时发布未来3天天气预报 天气现象:偏南风3-4级 风向风速:25-32℃

医疗卫生

中国海口政府门户网站  更新时间:2009-03-13 00:00   来源:《海口年鉴2008》  

医疗卫生

【综述】 2007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02家(含省属单位和社会医疗机构)。全市实有各类病床6988张,平均每千人有病床4张。全市医生人数为3329人(含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医生1.9人;护士人数4057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护士2.3人。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资产总值31.9亿元;其中,50万元/台以上的大型医用设备332台,总价值3亿多元。

疾 病 防 控

【概况】 为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管理工作,加大对疫情报告信息化系统硬件的投入,实现了市、区、乡三级疫情网络直报,全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漏报率明显减少,报告及时率明显提高。截止至10月31日,全市通过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共报告甲、乙、丙类传染病20种,7564例,报告发病率为435.39/10万,报告死亡病例4例,死亡率为0.23/10万。其中甲、乙类13种5197例,丙类7种2367例。报告发病数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9.93%,主要是丙类传染病中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比上年大幅增长,1-10月份发生了854例,上年1-10月份仅6例。年初对全市11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和8家乡镇卫生院的疫情报告及传染病管理等工作组织了检查评估,共查出法定传染病331例,发现漏报57例,漏报率为17.22%,报告及时率为86.86%。7月,对全市7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8家乡镇卫生院和4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疫情报告及传染病管理等工作进行检查,其中查出法定传染病382例,发现漏报49例,漏报率为12.8%,报告及时率为82.3%。

【鼠疫监测】 龙华区为省鼠疫监测点。1-11月份在龙华区选点开展鼠疫监测,全年完成病原学监测320份,血清学监测610份,监测结果均为阴性。完成了省里安排的鼠疫监测任务。

【霍乱监测与控制】 5月开始实施监测,10月海口市发现首例霍乱病人后,市政府韩美副市长亲自召开防控工作会议,部署全市防控工作任务。全市加大了监测和控制力度,共监测腹泻病人1078人,海水产品及食品监测747份,外环境水监测257份,城市外环境监测157份。除大致坡镇福琅村检测出虎纹蛙阳性1份(非流行株)外,其余均为阴性。完成了国家安排的霍乱监测任务。

【O157:H7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监测】 5月份开始监测,检测腹泻病人500份,比上年增加26.20%;家禽、家畜粪便标本100份,食品标本100份,与上年持平。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不明原因肺炎监测】 为做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发现人禽流感和非典型肺炎预警病例,1-4月份开展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主动搜索工作,共搜索699例,没有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流感监测】 1-11月份国家流感监测点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共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405份,疫点采检17份。监测点阳性56份,其中甲3型27份,乙型25份,待定4份;疫点阳性4份,其中3份乙型,1份甲型。

【登革热媒介监测与控制】 媒介监测 1-11月份开展对登革热媒介监测哨点石山镇、龙塘镇和龙泉镇的监测工作,观察其媒介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其中10月份龙泉镇新联村、龙塘镇仁庄村、石山镇杨欢村布雷图指数分别为113、28、114。

2007年继续在秀英区永兴镇、石山镇,龙华区龙桥镇、龙泉镇、遵谭镇、新坡镇及琼山区龙塘镇七个重点乡镇开展登革热媒介控制工作。7个重点乡镇基本按100户配备1名检查宣传员的要求配备检查宣传员,共配备检查宣传员600名,举办11期培训班。共印发2.5万份登革热防治知识宣传单和宣传画。8-10月全市共对7个重点乡镇84个村庄进行督导检查,共抽查79个村1373户,调查容器4286个,阳性容器数为1231个,平均布雷图指数为89.6,预防登革热“三句话”知晓率为36.8%。在全市开展媒介控制工作中,市卫生局组织了三次督导活动,出工作简报7期。

【艾滋病监测与控制】 做好全市艾滋病疫情监测和阳性者管理及相关检测工作。 1—10月全市报告HIV抗体阳性38例(感染者20例、病人18例)。全年共监测检测5818人次,HIV抗体阳性率0.19%。其中国家级吸毒人群哨点监测268人次,性服务小姐监测260人次、孕产妇监测1262人次,监管城所被监管人员3055人次,吸毒人群9071人次,免费自费自愿咨询检测66人次。

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与公共场所安全套推广督导检查工作。对45家场所服务小姐进行宣传教育与行为干预2000人次,发放宣传材料6000份、张贴宣传画50张、发放宣传光碟10个、安全套12000只;开展公共场所和餐饮业从业人员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4万人次;开展建筑工地民工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干预10家建筑工地民工1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份、宣传画30张、安全套13000只。

完成2007年HIV/AIDS分子流行病学调查、2007年疫情评估、2007年《艾滋病防治条例》立法后定量评估等指令性任务。

【结核病防治工作】 病人发现、登记、治疗和管理工作。继续加强结核病归口管理力度,协调结防机构与综合性医疗机构间的合作,市结防所加大健康促进宣传活动以及对重点人群进行结核病预防性健康检查等多项有效措施,病人的发现、登记、治疗和管理工作取得可喜成绩。截至10月底,共接诊初诊病人2692例,其中结核病接触者检查1594例,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46.30%和19.17%,接触者检查完成年计划128.96%(1594/1236)。新发登记病人833例,其中初治涂阳312例,复治涂阳病人29例,初治涂阴492例,分别完成全年计划指标的125.45%(833/664)、86.67%(312/360)、55.76%(29/52)、195.24%(492/252)。均达到国家有关要求。

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召开结核病PPM-DOTS工作例会3次。通过采取加大结核病督导员上门督导力度和频度、扩大医疗机构临床医生的培训面等措施,以及实行对报告、转诊肺结核病人的医务人员发放报病费等激励政策,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督导员对医疗机构的日常督导,被督导单位数量27个,督导次数190次。访视病人2445人次。医疗机构网报病人1133例,转诊1133例,转诊率100%,转诊到位率51.28%(581/1133),未到位病人追踪552例,追踪率100%,追踪到位率81.34%(449/552),总体到位率90.92%。与2006年同期相比,追踪到位率提高了9.15%(72.19%/2006年)。

痰检点工作与疫情监测。市结防所全年对所有痰检点工作督导54次,可疑病人痰检数634例,痰涂片数1902张,完成年指标的26.42%(634/2400),其中痰涂片检查阳性3例。对重点人群免费胸透检查12392人次,完成全年计划目标的103.26%(12392/12000),其中发现肺结核病人37例。

【性病、麻风病防治工作】 2007年完成控制梅毒母婴传播项目,即产前梅毒血清筛查1482例,发现梅毒孕产妇13例,免费治疗13例,完成规则治疗13例;新生儿梅毒血清确诊试验阳性3例,完成规则治疗3例。

全市2007年共发现麻风病人8人(其中多菌性5例,少菌性3例),复发0例,历年累计发现麻风病人1157例,复发18例,历年累计治愈963例。

【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理和重大活动卫生保障工作】 2007年1-10月份全市共发生16起传染病突发事件疫情,其中水痘暴发疫情14起,流感样暴发疫情1起,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1起。接到疫情报告后,市、区疾控机构均及时派出人员到达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使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无死亡病例发生。

完成国家、省、市领导和政府重要会议活动以及国内、国际重大活动和重大体育赛事食品安全医疗保障工作任务22起。其中,国际型重要会议和体育赛事6起,国家、省、市领导和政府重要会议和活动16起。

【儿童计划免疫工作】 全市共入册30224人,同比增加3777人;实施疫苗接种478080人次,同比增加37770人次。其中基础免疫为:卡介苗29014人次,糖丸疫苗83493人次,百白破疫苗82823人次,麻疹疫苗28304人次,乙脑疫苗基础免疫29096人次,新生儿乙肝接种82906人次,首针及时率为97.8%,“五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全市继续保持无脊灰、白喉、百日咳和流脑病例状态,麻疹、乙脑和新生儿破伤风发病控制在国家规定指标内。全市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不断加强,全市103家接种门诊通过资质认证,达到规范化门诊标准82家。认真做好全市大中专院校学生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接种率达96.2%。继续做好全市中小在校学生接种证查验和疫苗查漏补种工作,补种6195人次,较好地建立了在校学生免疫屏障。全市共报告AFP病例5例,比上年同期增加1例,报告发病率达到1.1/10万以上(国家指标1/10万以上);麻疹病例5例,发病率0.2/10万,比上年同期下降98.8%(上年发病率为16.9);新生儿破伤风病例10例,比上年同期增加4例;乙脑病例2例,比是年同期增加2例。

卫 生 监 督

【概况】 2007年全市在餐饮企业、学校(幼儿园)食堂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量化分级管理率达100%。突出重点开展餐饮消费安全、食品安全市场、小型餐饮业、学校(幼儿园)食堂、农村餐饮店等一系列卫生专项整治。不断加大对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公共场所卫生、二次供水卫生等各类卫生监督监测力度,极大地促进全市公共卫生水平的提高。

【强化节日食品专项检查】 在元旦、春节期间和“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市疾控中心共出动监督员640人次,检查单位528间次,对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单位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并追踪落实。

开展以保障年夜饭食品卫生安全为主题的专项监督检查,共出动监督员245人次,检查直管餐饮业单位100间,提出整改意见326条,警告3间次,责令限期整改8间次。抽检餐具236份,合格率94.92%;配合卫生局对全市年夜饭经营单位进行督查,共检查86间次,提出卫生监督意见275条,提出警告并限期整改8间次;抽检金龙路3家餐馆餐饮具30份,合格率33.3%。对抽检不合格的2家餐馆予以罚款9600元的行政处罚。

【加强月饼生产加工的许可和监督管理】 严把许可关,对卫生设施不完善的企业限期整改并定期进行验收,对不符合卫生要求又不按时完成整改的生产企业,一律不予卫生许可。2007年建立实验室的企业达到76%,共检测试产的月饼产品188份,合格176份,合格率为93.62%。

加强食品超市、各酒家月饼销售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查验上柜月饼产品的卫生许可和检验合格情况,杜绝无卫生许可证和未经检验合格的月饼上市流通。

【认真实施各项食品放心工程工作】 根据海口市菜篮子放心工程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制定相关工作计划,加强对餐饮业食品原料特别是禽肉、蔬菜等农副产品采购索证索票的监督管理,以及餐饮业和农贸市场熟肉制品制售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坚决制止采购和制售私宰肉、病死或来路不明畜禽肉的违法行为。从9月开始开展了直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生猪肉品采购秩序的整治,共检查餐饮单位151间次,100%建立了猪肉采购索取检疫合格证和验收制度。

【抓好餐饮业食品卫生和“阳光监督”试点工作】 根据省卫生厅要求,从7月开始组织开展2007年食品卫生“凉菜行动”专项整治工作,共检查餐饮单位102间次,有凉菜间的49间,凉菜加工场所符合要求的25间,整改后达标的7间,仍未达标的21间,达标的占65.3%。根据卫生部相关要求,从8月开始组织开展全国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全市共检查餐饮单位2436间次,餐饮单位建立了采购索证制度和验收台帐率达89%。

对金龙路美食一条街和海秀东路64家餐饮单位进行“阳光监督” 试点工作。64家餐饮单位全部挂上了公示其食品卫生状态的公示牌。

【学校卫生】 与市教育局组织两次学校、幼儿园食堂卫生专项检查,学校目前无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全年共对18759名学生进行健康监测,疾病检出率平均为75.20%,其中视力低下42.1%,沙眼为5.32%,龋齿为44.09%,营养不良为21.6%,超重为6.39%,肥胖症为12.54%。发动学生集体驱虫18700人,对于检出的其他常见病,均及时将体检结果通知家长带孩子到医院治疗。认真开展学校食堂的等级评审、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对38所学校(幼儿园)共有食堂56家全面实行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共监督311间次,监督覆盖率100%;换、发卫生许可证54间,其中被评为A级单位4间,B级单位12间。

【职业卫生】 收集辖区内工厂企业的职业卫生基本信息。现有建档企业72家,职工总人数24320人,其中接触有毒有害因素作业工人17000人。新建、完善工业卫生档案42家,已有22家用人单位信息进入网络直报系统。在辖区内以汽车制造、家具行业、制药行业、农药生产企业和其他重点企业为重点督查对象,对用人单位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情况进行职业卫生重点督查。共抽检8家工厂企业,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要求用人单位限期进行认真整改。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监测。截至10月底,共监测20家工厂的作业环境。总测定点516个,总合格324点,总合格率62.7%,比上年有所上升。其中粉尘测定点41个,合格点26个,合格率为63.4%;毒物测定点100个,合格91个,合格率91%;噪声等物理因素测定点375个,合格215个,合格率57.3%。新开展甲醇、硫化氢等5种化学毒物的检测。

【放射卫生】 按《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的要求,为符合发证条件的放射诊疗机构29家发放《放射诊疗许可证》,占应发证的56%,其他由于X线机房拆建未按时核发。

开展现场工作场所和设备放射安全检测。年度共监测评价31个放射工作单位,48台医用诊断X线机,检测点数430个,合格率98%。对1家放射诊疗机构的扩建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完成情况较好,填补了该所该项目空白。

继续开展经常性和预防性放射卫生监督工作。共监督52个放射诊疗机构,其中书面要求整改并达到要求的有3个。对所辖14家放射诊疗单位进行放射防护指导,协助这些单位按要求做好放射防护,取得满意的效果。

妇 幼 保 健

开展母婴保健法规宣传活动145场次,印发各种宣传资料56410册,为妇女儿童义诊和健康咨询87560人次。市保健院配合全国妇联开展“心系新生命”活动,举办孕产妇培训班42场,培训1186人次,进一步普及妇幼保健知识。四个区保健所积极开展“三网合一”监测和孕产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查漏补漏工作。全市《出生医学证明》等母婴保健法律证件的管理,顺利通过卫生部的考核评估。孕产妇死亡率32.20/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0.88‰,住院分娩率99.38%,高危孕产妇管理率99.67%,7岁儿童保健管理率78.61%。市妇幼保健院荣获海口市妇女儿童规划实施工作先进集体。

医 疗 工 作

【医院管理】 2007年,市属各医院继续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的医院管理年活动。通过加强医院管理,落实便民利民措施,在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改善服务态度、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对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起到促进作用。落实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对医疗机构的处方进行评价检查通报。积极开展医疗机构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的检查,加强用药安全监管,市属各医院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有所提高。据统计,2007年市人民医院急诊人数、住院人数、病床使用率、业务收入分别比2006年增长19.90%、18.81%、20.41%、24.37%;市中医院分别比2006年增长1.27%、54.49%、41.81%、25.56%;市保健院分别比2006年增长16.19%、31.46%、29%、31.34%。市妇幼保健院被评为“海南省优质服务十家示范单位”。市中医院护理部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全国首届中医护理先进单位”。

【医疗市场整顿】 2007年,按照《海口市2005—2008年医疗市场整治工作方案》的要求,围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四大工作目标和五项重点任务,继续深入开展医疗市场整顿工作。截至2007年底,全市共有合法登记的医疗机构478家(含社区卫生机构),其中公办医疗机构200家、民办医疗机构278家。各类医疗机构不断加强管理,规范行为,依法行医,确保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严厉打击和取缔无证行医。暂停审批新设置医疗机构,成立了由市卫生、公安、计生、工商和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组成的专项行动小组,采取夜查、休息日检查、节假日检查和地毯式排查等方式,严肃查处无证行医行为,发现一家、取缔一家。全年组织了4次大规模打击非法行医联合执法行动和“飓风行动”,取缔非法行医黑诊所410家次,没收药品、器械417件,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3家,拆除违规医疗广告牌342块;对18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了临床用血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和医疗市场秩序。2007年初卫生部组织的打击非法行医专项督查行动中,对海口市整顿医疗市场、打击非法行医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严肃查处医疗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结合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通过召开动员会、举办培训班等形式,认真组织医疗机构进行自查自纠。在此基础上,按照《海口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联合执法工作方案》的要求,组织精干力量,严肃查处医疗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出租承包科室及超范围行医等违法违规行为。全年共检查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274家次,查处超范围行医的医疗机构1家、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案件4起,吊销了3家医疗机构的执业许可证。

深入开展医疗美容和中医推拿按摩专项整治活动。市卫生局将打击非法从事医疗美容诊疗活动列为整顿医疗市场的重点工作之一。坚决取缔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从事医疗美容诊疗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未经批准擅自从事医疗美容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共取缔无证医疗美容、保健按摩、中医按摩机构30家次。

大力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整治。组织卫生、计生、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非法开展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等违法违规行为。通过明查暗访,全年共检查医疗、计划生育机构387家次,对海南中西医结合医院非法为他人实施选择性别终止(中期以上)妊娠手术一案进行了严肃查处。

不断净化医疗广告市场。严肃查处医疗机构违法发布医疗广告的行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施医疗广告审查、监测制度。卫生部门单独或联合工商、公安、药监等部门多次开展以打击虚假违法医疗、药品广告为重点的专项整治活动。全年共拆除违规广告牌342块,立案查处违法虚假医疗广告案件3宗,罚款0.8万元。

【农村医疗基础建设】 首批列入重点项目的20家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第二批改扩建9家卫生院也已全面动工。21家卫生院污水处理系统接近尾声,大批设备采购已完成,基本设备已陆续到位。切实加强卫生院(室)规范化建设。逐步建立和健全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村卫生室覆盖率达到72%,为农民看病就医提供了便利。实施城市卫生支援农村计划方案,按自愿结对子形式,所有乡镇卫生院都同上级医院签订了职责协议书。认真开展农村卫生人员业务培训工作,全年共对306名乡村医生进行培训。认真做好农村卫生扶贫工作,积极开展“百万医师支援农村”和“科技活动月医疗卫生下乡义诊”和汽车流动扶贫医院等活动,促进农村医疗卫生技术服务水平迅速提高。

中 医 事 业

2007年,市中医药学校在校生总数达644人。该校通过加强教学管理,强化学生队伍教育,规范学生日常行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市中医院继续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按照《海南省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评价标准》和2007年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的各项指标要求,制订医疗核心制度执行情况表、出院病例质控统计表,将日常医疗工作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标准量化,定期督促检查,医德医风、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了提升。年门诊74367人次,与上年基本持平(2006年为74712人次);住院1808人次,比上年同期增加27%(2006年为1424人次);病床使用率94%,比上年同期增长25.6%(2006年为68.4%);药品比例57.2%,比上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2006年为58.5%)。在加强中医专科建设上,医院除了继续做好中风、妇科、理疗科等专病专科建设外,还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申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重点中医专科(专病)项目——内科的肺病科和针灸科。二是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证候分布及辨证规范化研究》科研课题的研究。现内科肺病专科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入“十一五”国家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为医院专病专科建设起了一个好头。建设临床重点专科和开展科研工作,有利于医疗机构整合技术力量、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引导医院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

社区卫生服务

2007年,多渠道、多途径筹措资金加大投入,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已初步形成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服务功能比较齐全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城区82%人口。切实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培训,完成全科培训456人次。组织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业绩考核,及时下拨150万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较好地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积极推行社区“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

医学教育和科研

全市有海南医学院、省卫生学校、省农垦卫生学校和市中医药学校等4所医学院校。实施科技兴医战略,促进医学学科研究和医学教育。承办13次重大国际、国内医学学术活动。举办各类型培训班22期,受训人数达2363人次。完成对市属医疗机构2444名医护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的验证工作。积极做好人才强市、人才兴医工作,有41人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全系统引进高级专家5人,录用博士1人、硕士5 人。各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均取得明显成效,市医院肠腔镜培训基地通过国家验收,骨科、危重医学科入选2007年全省重点专科,外科、口腔、麻醉等专业首次招收硕士研究生18名,安排湘雅医学院等院校460名学生临床实习;申报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已立项并获资助;5项科研项目通过验收并完成成果登记。市中医院申报的肺病专科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纳入“十一五”国家重点专科项目;市中医药学校进一步加强实用型中医药人才培养,积极推动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2007年全市卫生系统共发表国家级论文158篇,比2006年增长21.4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着力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康运行。一是不断加强合作医疗管理能力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二是认真组织对各区合作医疗运行情况进行考核,制度运行进一步规范;三是继续在定点医疗机构推行“一减免二优惠五优先”的便民利民政策;四是切实加强基金监管,有效保障基金运行安全;五是积极落实新的补偿措施,进一步扩大群众受益面。2007年市财政下拨给四个区市级配套资金共776.38万元,2007年享受乡镇级以上医院门诊及住院补偿64860人次,补偿金额达1915万元,住院补偿比例为31.13%,门诊人均补偿32.28元;免费体检57285人次,支出费用118.39万元。新农合制度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吸引了更多农民加入,全市有55.11万农民自愿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以上,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工作目标。获得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考核一等奖。

红 十 字 会

2007年,市红十字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利用春节、“五·八”世界红十字日、世界急救日、世界艾滋病日,积极开展各项宣传活动,同时开展博爱送万家、卫生救护培训、公民无偿献血活动。共印制发放12000份宣传资料,10250本卫生救护手册,在各个主要街道、社区、乡村张贴36条横幅和56张宣传画。红十字会还与海口晚报、海口市团委志愿工作者协会、大同社区合作,举办5期卫生救护培训班,共有600人参加救护培训。再次荣获国家颁发的“公民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

人道救助方面,春节期间,市红十字会筹集50人份价值2万多元的物资,慰问海口市皮肤性病疗养所的麻风病人。“五·八”世界红十字日期间,还组织由海医附院医护人员组成的“关爱进农家”红十字医疗队,到琼山区甲子镇开展免费医疗活动,共为80多位村民和孤寡老人提供免费医疗服务,送出七千多元药品。5月底又与海口晚报、海口电视台共同发起“关爱郑宇珊扶贫救心”医疗费募捐活动,使病重的郑宇珊小同学能及时顺利地赴北京武警总医院治疗,该活动受到全国各大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中央电视台也多次进行跟踪报道。10月份成立的海口市红十字“救心”爱心基金将成为海口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项目。

(陈贻阳)

爱国卫生

【概述】 2007年,海口市的爱国卫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二次全会提出在海口市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的奋斗目标,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动力,广泛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巩固除“四害”达标成果、城乡健康教育、农村改水改厕等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

【环境综合整治】 按照市爱卫会《关于开展元旦春节期间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和《关于开展以“净化环境 消灭四害”为主题的第十九个爱国卫生月的通知》,统筹协调各区以区为单位,先后三次组织辖区机关干部、部队官兵、学校师生和居民群众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义务劳动。共出动人数6.9万人次,出动垃圾清运卡车,手扶机等314辆次;清理各类大小卫生死角、四害孳生地679处,清除杂草3300平方米,清运垃圾1350吨,清理水沟15600多平方米,清理乱张贴51362处,填平洼地4050平方米,清除卫生死角和积水点3000多处。在第十九个爱卫月活动期间,同市教育局一起制定中、小学参加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方案,组织全市中、小学开展爱国卫生宣传和参加清洁交通护栏净化校园环境为主要内容的义务劳动。全市中、小学生参加爱国卫生活动人数达30万人次,散发各种宣传资料9万份。

各区环卫局在所有街道把“门前卫生三包”责任制全面铺开,与临街单位、店铺、居民户签订“门前卫生三包”责任书,责任书签订率达到95%以上。建立健全检查评比制度,做到五个到位:领导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检查到位、舆论监督到位。对落实“门前卫生三包”责任制好的单位、店铺和居民户,在其门前悬挂红牌,予以表彰,对差的则挂黄牌警告,限期整改,并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跟踪检查。

市政方面,在“爱卫月”期间,共清理下水道138076米,清理下水井1513座,清运淤泥3501立方米,共投入800人次打捞龙昆沟、大同沟、海甸五西沟等明沟漂浮物210立方米,填堵墙缝、洞1285个。市排水管理所从环境管理方面全力配合全市统一开展的除“四害”工作。在“爱卫月”活动期间,加班加点修复更换井盖234座,加固井盖200多座,沥青油加固道路20多条。接110联动及群众举报抢修电话28个,抢修率达100%。

食品卫生方面,“爱卫月”期间,市卫生防疫部门出动监督员168人次,检查餐饮单位34间,提出整改意见104条,落实100条,新发证19个,换发证195个,对2家存在问题较多的单位提出了警告并限期整改。

【病媒生物防制】 市爱卫办根据全国爱卫会的有关规定和省爱卫会关于开展除“四害”先进城市复查考核的通知精神,起草《海口市巩固除“四害”达标成果工作方案》,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在全市城区范围内组织开展巩固除“四害”达标成果活动。春节前夕,贯彻落实市委领导关于做好除“四害”工作,打造“娱乐之都·阳光海口”的批示,组织开展全市统一性灭鼠活动。3月份,深入社区调研,协调组织辖区职能部门对板桥溪周边环境进行整治,铲除“四害”孳生地。同时,邀请省内外专家指导,组织专业队伍采用“安倍”缓释剂和馨菊可湿性粉对板桥溪水体蚊虫孳生地和周边成蚊进行化学杀灭,及时解决社区居民群众遭受蚊虫侵害,骚扰正常生活的问题。“爱卫月”活动期间,开展以灭蚊为重点的除四害活动,组织四个区专业队伍,责任落实到区、街道办、居委会,使用馨菊高效灭蚊剂,分别对全市城区138个居委会进行卷地毯式消杀。6月份,建立美兰区白沙办事处巩固除“四害”达标成果工作试点,采取群众运动与专业队伍相结合的方法,组织社区居民开展环境整治,同时,挑选两支具有较强除“四害”技能和先进设备的专业队伍,以白龙路为界,分别落实责任区,邀请专家指导,指派爱卫办业务骨干和卫生除害管理所全体人员深入社区,分片包干,责任到组、到人,狠抓落实。9月份组织专家进行“四害”密度监测,白沙办事处辖区2.3平方公里试点范围内“四害”密度均下降80%。7月份组织四个区爱卫办对辖区水体蚊虫孳生地进行调查,并制表登记。市爱卫办针对全市29处大中型水体蚊虫孳生地采取“安倍”环保型缓释剂进行大面积投放。同时,组织专业队伍采用速灭灵杀虫剂对公共场地、闲置空地、公共绿地、半拉子工程等进行化学杀灭成虫。9月份至10月份,按照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登革热防控工作的通知,深入农村,组织农民群众动手治理环境,消灭蚊虫孳生地,同时,组织专业队伍对登革热防控重点地区的100多个村庄进行化学杀灭,防止登革热疫情发生。10月份至12月份,按照市政府巩固除“四害”达标成果迎接全国爱卫会的复查考核会议部署和市政府印发的《海口市巩固除“四害”达标成果工作方案》,以市爱卫会名义印发了《关于在全市城区范围内统一开展除“四害”活动的通知》,派出四个工作组进驻四个区,同时,将35名爱国卫生监督员分别安排各区,由各区根据辖区工作需要划定责任区,落实工作任务。为不失时机地开展除“四害” 工作,在专项经费尚未下达之前,及时赊账组织除“四害”药品发放各区,还组织专业队伍对公共场地、公共绿地、半拉子工程、闲置空地进行大面积消杀。年内,全市共投灭鼠毒饵120吨,粘鼠胶3万块,环保型灭蟑粉6万瓶,灭蝇、灭蚊、灭蟑药剂6000公斤、灭蚊幼生物水剂18吨、下水道灭蟑烟熏雾剂500公斤,灭蚊烟熏片4万包。按照省爱卫办的要求,开展物理防制工作,设置防鼠、防蚊、防蟑、防臭“四防”设施350处。

巩固除“四害”达标成果活动有步骤、有计划,既顾及全面又突出重点。经专家模拟检查结果表明,投药、喷药覆盖率达90%以上,“四害”密度明显下降,达到预期目标。12月13日至14日,省爱卫办受全国爱卫会委托,组织除“四害”先进城市检查组,对海口市灭鼠、灭蝇、灭蟑达标成果进行复查考核。韩美副市长代表市政府在全国除“四害”先进城区复查考核汇报会上作了题为“科学除害,长效管理,合力打造一流人居环境”的汇报讲话。海口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做法和成绩,得到全国除“四害”先进城区复查考核组的充分肯定。经检查组检查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巩固除“四害”达标成果,保持“全国灭鼠先进城区”、“全国灭蝇先进城区”、“全国灭蟑先进城区”称号。

【健康教育】 以第十九个爱国卫生活动月、4月7日世界卫生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为契机,组织市、区爱卫办、健教人员和中小学生分别在明珠广场,府城三角公园,长途汽车两站,白龙路,东方广场等主要街道和农村设立宣传咨询点100多个,印发“净化环境,消灭四害”、“投资卫生,构建安全未来”、“遏制艾滋,履行承诺”为主要内容的宣传资料18万份,参加咨询宣传人数累计38万人次。以白沙办事处为试点,承担并完成中国健康教育所健康教育试点项目和控烟项目,健康教育试点和控烟工作受到全国爱卫会和国家卫生部的肯定。市健教所,先后在四个区和海口华兴学校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受到社区居民和学校师生的欢迎,华兴学校给市爱卫办赠送“保护健康生命,创建和谐家园”锦旗一面。在开展登革热防控工作中,印发宣传资料8万份,健康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各个阶段的卫生防疾工作任务,先后在全市健康教育宣传栏统一更换三期以预防登革热、除“四害”防疾病等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内容和版面。组织专家和有关人员撰写除“四害”防疾病科普知识,刊登在《海口晚报》上,广泛开展除“四害”防疾病的宣传。

在12月1日的世界艾滋病日,市爱卫办编印宣传资料10万份,并与市疾控中心和市皮肤性病防治所联合在明珠广场设点进行宣传,为提高全体市民的自我防护意识,抵御艾滋病的发生与传播起到积极的作用。

【农村改厕】 为防止农村改厕工作出现虚报、漏报、重报等现象,印制农村改厕普查登记表1万份,组织开展历时一个月的农村改厕普查。把农村改厕作为2007年为民办实事之一,在中央财政农村改厕扶持资金向其他省份转移的情况下,深入农村动员组织农村群众,逐镇、逐村、逐户落实改厕任务。在各区爱卫办和各镇、村干部的密切配合下,紧紧依靠农民群众,建成农村三格无害化粪池家庭卫生厕所2000间,合格率达98%,提前2个月全面完成农村改厕工作任务。

【城乡卫生创建】 先后编印《海口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简明读本》6000册;《海口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及责任分工分解表》5000册;《海口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主要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览表》1000份。组织海口广播电视台记者参与,摄制反映海口市城市卫生管理主要存在问题的《城市卫生忧患录》电视专题片。编制《海口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责任书》200份。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前期准备工作,使各部门,各单位以及市民群众进一步明确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重要意义、实施方法、责任分工、具体标准和存在问题。

按照爱卫办的部署,组织人员开展历时一个月的农村环境卫生调研,撰写了《海口市农村环境卫生调研报告》,进一步了解掌握全村镇环境卫生现状,为有的放矢地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和创建卫生村(镇)创造条件。将农村帮扶和卫生创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农村卫生创建工作,已有本务、云雁等12个村庄基本具备“海南省卫生村”条件,拟上报省考核验收。同时,出资3.5万元,在市爱卫办帮扶挂钩点的琼山区大坡镇田头村,帮助一户残疾人和低保户解决了居住危房的难题。

(何荣真)

(责任编辑:吴孙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海口市信息中心
海口市信息中心规划设计并技术实现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898-68725613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8710000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46010002000008号 琼ICP备1700528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1000009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口市政府门户网站,进入非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