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海口市气象台2024年4月29日8时发布未来3天天气预报 天气现象:西南风3-4级 风向风速:28-39℃

海南省博物馆开馆15周年 风起南溟拾吾珍

中国海口政府门户网站  更新时间:2023-11-14 09:50   来源:海南日报  



宋代青白釉花口凤首瓷壶。


汉代弦纹双耳铜釜。


1940年南洋华侨赠给琼崖党组织领导人冯白驹的怀表。


战国“越王亓北古”错金铭文青铜复合剑。


视频片头制图/李浩天

文\海南日报记者 刘晓惠

凝视两千多年前的汉代铜鼓,见证海南岛与中原在文化上的血脉相连;徜徉在《琼黎风俗图》里,感受黎族先民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听“长”着珊瑚礁的宋瓷讲故事,回望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浩浩荡荡;细嗅黄花梨和沉香的独特芳香,从植物的磨砺与生长中感悟哲思……

走进海南的文化客厅——海南省博物馆(琼博),在一件件凝结着海南历史人文精华的文物里,领略琼州古今风韵,你定会不虚此行。

从当年“有馆无舍”的窘迫局面,到成为海南地标建筑,再到用文化“织”出靓丽风景线……15年来,一代代琼博人默默坚守,在党建团建、陈列展览、藏品征集、藏品保管、文物保护与修复、公共服务、考古、文创开发、图书信息、安保、学术研究、对外交流等方面接续发力。天涯觅珍十五载,琼博讲述着历史,也见证着历史。

A

讲述文物里的海南

在海南省博物馆17号展厅,有这样一件文物,它生动展示着黎族先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传递着地理风貌等信息。这就是现存较早的黎族社会生活画册——清代《琼黎风俗图》。

《琼黎风俗图》一本一尺见方,共15开页,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描绘黎族人建屋、编织、耕种、对歌、嫁娶、渔猎、贸易、涉水等社会风俗。清乾隆中期,朝廷发起绘制《皇清职贡图》,引发绘制民族图画的风尚,《琼黎风俗图》应时而生。

如今,《琼黎风俗图》静静“躺”在展柜里,与慕名而来的人们会面。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回家”之路一波三折。

1945年前后,河南新乡博物馆从一名爱国将领手中征集到《琼黎风俗图》。1986年,有杂志介绍这本画册,引起海南有关部门的重视,海南派人赴新乡协商征集,历时3年半,协商不下10次,河南方面终于被琼博人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破例允许文物出省,这本画册终于“回家”。

“黎族是一个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因而难以准确地记录其发展史。这样一本现存较早的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黎族风俗的画册显得弥足珍贵,对黎族历史研究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海南省博物馆馆长苏启雅说。

《琼黎风俗图》的“回家”是15年来海南省博物馆发现和挖掘海南历史文化的生动缩影。2008年开馆以来,该馆以丰富的馆藏文物、系统的展览体系和新颖的展陈方式,生动讲述着海南故事。

海南省博物馆的文物藏品涵盖陶瓷器、石器、金属器、书画等类别。与内地其他省份相比,海南的文物资源无论在总量、规模上,还是在档次上,都相对薄弱,但却有着极其鲜明的地域特色。

“我馆收藏的文物体现了海南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海洋文化、华侨文化。”海南省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王辉山说,该馆以“南溟奇甸”为展览主标题和陈列架构,整体展示宝岛海南的历史风采和独特文化,将静态的文物活化到丘浚所作《南溟奇甸赋》优美的文学情境中去,体现了琼博人的自信和创新。

汉代弦纹双耳铜釜是海南省博物馆收藏的另一件珍品。此釜应为汉朝军队平定海南时遗留的炊具,是汉代中央政权经略海南的重要物证。

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文物中,“华光礁I号”沉船遗迹和遗物,是中国南宋海外贸易的重要史迹,也是中国水下考古从近海走向远海里程碑式的发现。在各类民族文物中,黎锦是一类特色资源,多件藏于海南省博物馆的龙被是黎族纺、染、织、绣四大技艺的集大成者。此外,海南省博物馆还藏有琼崖革命相关文物、琼籍华侨相关文物,其中不乏颇具地方特色的精品。

B

守护斑驳的历史

15年,海南省博物馆从建成开放到风华正茂,一件处于修复中的文物一路伴其成长。

“华光礁I号”是我国首次在远海发现并成功打捞出水的一艘南宋木制沉船,也是我国第一艘在远海采用分解打捞的方法打捞出水的古代木船。

2008年,海南省博物馆对“华光礁I号”内的文物进行发掘,随后开展一系列保护复原工作。2023年, “华光礁I号”二期修复工作启动,预计还需3年左右,才能完成船身修复工作。一艘沉船的修复需要花这么长时间?“是的,水下考古、修复工作远比人们想象的复杂,用十余年修复一艘古沉船不足为奇。”海南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部主任、研究馆员包春磊说。

“华光礁I号”沉船文物包括船体本身和船载物品。海南省博物馆出水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负责“华光礁I号”沉船出水文物保护项目,船板保护修复工作在打捞沉船时就已启动。

“华光礁I号”出水时,残长约20米、宽6米,最终被拆解为511块构件,分批运至海南省博物馆进行保护修复。历经千年海浪冲刷,该船大部分结构荡然无存,可辨认的主要为底层的龙骨、龙骨翼板、舱壁板等,木材糟朽程度和破坏程度非常严重,这让保护修复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回想起初见“华光礁I号”的情景,包春磊用“非常震惊”来形容,“当时船已全部拆开,很难想象将这些构件修复、拼凑起来会是什么样子”。

包春磊用手摸了摸船板,就知道它们“病得不轻”。“在海水中长期浸泡的船板,不能贸然拼接,须将每块船板保护好修复好,才能拼装。”

除了船体修复,上万件出水文物的修复也是重头戏。船载瓷器散落在海沙与珊瑚碎屑交错的沉积层上,这导致部分出水瓷器的釉面酥松、脱落,表面粗糙。还有一些瓷器已破损,需进行脱盐和修复处理。

目前,工作人员已完成上万件沉船文物的脱盐、脱硫保护工作,正着手开展下一个阶段的保护修复工作,对船板进行填充、加固、干燥、定型等。对“华光礁I号”沉船的保护处理是国内第一例,为我国海洋出水文物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值得一提的是,海南省博物馆已给“华光礁I号”建立三维模型,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复原“华光礁I号”主体的真实色泽、几何形态及组装结构。

文物不仅需要妙手回春的修复,也需要精心细致的呵护。15年间,海南省博物馆完成了一、二期库房的建设工作,为馆藏文物提供良好的保存环境;完成了馆藏一、二、三级文物的信息调查工作及文物数据库管理系统项目建设工作……

从2008年海南省博物馆开馆至今,倾注了一代代文物修复师、文物保管员的智慧和汗水,许多文物的价值被点亮、被看见。

C

揭示文明的密码

北纬18°27′、东经110°00′,这个距陵水黎族自治县三才镇大港村约1公里的地理坐标,对海南史前考古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这里是桥山遗址,迄今海南发现最大的史前遗址之一,其堆积之丰厚、遗物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在整个华南地区都极为罕见。

2012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海南省古代遗址展开调查或复查。在复查中,考古队发现了桥山遗址。桥山遗址文化层平均厚度约3米至4米,第3层文化遗物大面积密集分布的情况鲜见于其他地区。

考古队挖掘发现,桥山遗址中心地带文化遗物主要为大量敞口或盘口的夹砂红褐陶片、数件磨制石斧和磨制石环等,还有墓葬遗迹。

海南省博物馆文物考古研究部副研究馆员王明忠介绍,当时考古队通过查询三才地形资料,发现桥山附近很久以前应该有一条淡水河,说明这是一个适合居住的地点。“随后考古队采用螺旋式钻杆对桥山遗址的沙丘进行钻探,结果更是让人吃惊!我们发现桥山下面竟是一个保存相当完好的史前人类活动遗址,文物十分丰富。”

发掘桥山遗址后,考古队又相继发掘了陵水莲子湾遗址和三亚英墩遗址,这3处史前遗址的地层叠压关系及文化内涵表明,以英墩遗址、桥山遗址为支点,可初步构建海南岛东南沿海地区的编年序列。

三亚落笔洞遗址证明距今1万年前海南已有人类活动。距今2100多年前,汉武帝时期,海南岛被纳入中国政治版图,进入历史视野。然而,在1万年前到西汉约8000年间,海南的历史曾一度不得而知,这场考古将海南历史追溯至史前,建立起了海南早期先民生产生活的编年序列。

“通过对不同遗址的发掘、不同器物的‘排队’,我们把距今6000年到距今3000年左右的这段海南历史给理清楚了。”王明忠说。

拨开“远古迷雾”,还原“千年真实”。在科技力量的加持下,海南省博物馆考古人不断探索未知,丰富海南历史。

三亚“多坟山”古代墓葬群发掘、桄榔庵遗址考古勘探发掘、万宁神州半岛湾仔头史前遗址发掘、琼中黎母山镇大保村明代水会所城址发掘……几乎海南省内所有大型基建考古项目现场,都有海南省博物馆考古人的身影。同时,考古队员们主动承担多个考古研究课题,如“昌化江流域史前文化调查”“海南岛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考古调查”“海南古代窑址调查”等,取得了丰硕成果。

遗址、文物、史料,海南省博物馆考古人用大量实证告诉我们,海南从哪里来,又如何一步步从原始蒙昧走向文明开化。

D

服务赋能美好生活

参观人次超30万创海南省博物馆历史纪录、展览期间人们排长队入馆……谈起开馆15年来令人印象深刻的展陈,许多琼博人不约而同提到了2009年举办的恐龙展。这是一场怎样的展览,14年后依然令人啧啧称赞?

时间的指针拨回至2009年10月。为丰富群众的国庆假期生活,海南省博物馆特地引进“龙行天下·四川自贡侏罗纪恐龙(海南)展”。琼博800多平方米的展厅内,展出了10个恐龙骨架和28件典型标本。“国庆长假8天,光恐龙展就吸引超18万人次参观,远超我们的预期!”海南省博物馆有关负责人回忆说。

海南省博物馆图书资料部副研究馆员龙湘群当时在博物馆办公室工作,她记得恐龙展举办期间,她曾一天接170多个电话,大家都在询问恐龙展相关事宜,“参观者摩肩接踵,人气爆棚”。

恐龙展“人气爆棚”,折射出群众对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的渴求。海南省博物馆落成后,积极回应群众期盼,认真做好展陈、社教等工作。开馆第一年,该馆接待观众突破100万人次,远超预测的35万人次。

15年来,海南省博物馆在常设展外,积极策划原创展、引进展、合办展等,让海南人在家门口就可以“知古今”“观天下”。

比如,海南省博物馆深入挖掘阐释海南地方文化内涵,先后推出“大海的方向——华光礁I号沉船特展”“陶瓷撷英——国家文物局划拨海南省博物馆入藏文物特展”“回望大明——海瑞生活的时代”“碧海丹心——解放海南岛文物史料展”“海南稽古 南海钩沉——海南考古七十年”“木魅——海南黄花梨艺术展”“天涯觅珍——海南省博物馆征集成果展”等一批有代表性的原创展览。

积极推动文化“走出去”,“观香——海南沉香文化展”“教我如何不爱她——海南黄花梨艺术大展”等原创展览先后在南京博物院、福建博物院展出;“涨海推舟 千帆竞渡——南海水下文化遗产大展”“衣被海南——海南黎族纺织文化展”,先后在甘肃、山东、江苏、安徽、北京、浙江等地巡回展出;“旅途即归途——一个德国人与海南岛的故事”远赴德国柏林展出。

走过15年的不凡之路,如今海南省博物馆已成为拥有2.62万件/套馆藏文物、2000平方米文物库房、1.2万平方米展厅的国家一级博物馆。

“这是一次飞跃!”苏启雅这样形容15年间海南省博物馆从无到有、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从硬件上看,该馆已是海南显著的文化地标;从软件上看,500场陈列展览有深度、有温度、有地方特色,累计接待观众1000多万人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陈列展览、保护修复、考古研究等领域涌现大量学术成果,考古发掘为探究海南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细数这些变化,苏启雅说,一代代守正创新、团结奋进的琼博人,用奋斗书写了海南省博物馆的发展史。

“海南省博物馆将不忘初心,亮剑未来,以发掘海南历史文化为己任,坚定‘提升和塑造好海南文化影响力’的信心决心,肩负起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文化担当。”苏启雅说。

编者

2008年11月15日,海南省博物馆一期落成并对外开放,成为当时国内最年轻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15年来,该馆以提升和塑造海南文化影响力为己任,积跬步以成跨越,成为海南重要的文化地标和文化展示窗口。

琼博大事记

1984年

海南博物馆开始筹建

1990年

海南省政府正式下文,批准成立海南省博物馆

1996年

海南省博物馆增挂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牌子,两者合署办公

2004年下半年

海南省文化公园整体建设方案出台,其中海南省博物馆占地60余亩

2005年12月

海南省博物馆基建工程开工奠基

2008年11月15日

海南省博物馆一期落成并对外开放,成为当时国内最年轻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

2012年12月

海南省博物馆二期工程开工

2017年5月18日

海南省博物馆二期落成并对外开放

2018年2月8日

海南省博物馆一期提升改造完毕,全面开馆

数说琼博15年

海南省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4A级景区,馆区总面积达4.45万平方米

展厅面积约1.2万平方米

拥有馆藏文物2.62万件/套

累计举办各类展览500余场

开展社教活动150多场

接待观众1000多万人次

本版制图/杨千懿

本版文物图片均由海南省博物馆提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海口市信息中心
海口市信息中心规划设计并技术实现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898-68725613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8710000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46010002000008号 琼ICP备1700528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1000009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口市政府门户网站,进入非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