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羊山湿地 建设生态海口

            保护羊山湿地 建设生态海口

 

 羊山湿地很多地方依然保持着原生态的美。

 

 羊山湿地亟待保护。

 

 羊山沙坡水库湿地景色秀丽,极具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

 

  

  

  湿地是“地球之肾”,是自然界最富有活力和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不仅发挥着涵养水源、蓄洪抗旱、净化水质、调节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还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本。在海口的南边,因为万年前的火山喷发,孕育了广阔的羊山湿地,因其特殊的地理和生态环境,被誉为“海口之肺”和“海口之肾”。近些年来,羊山湿地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发挥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真正成为海口的生态屏障?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袁兴中教授。

  A

  “海口湿地博物馆”

  “羊山”泛指海口南部火山熔岩地区,羊山湿地区域北临市区,南至新坡镇,东起龙塘镇,西至石山镇,总面积370平方公里。由于该地区西部高,东南部及北部地区地势低洼,形成了独特的火山熔岩湿地景观。在羊山地区还分布有永庄、沙坡、白水塘等中型水库。由于羊山地区发育良好的火山熔岩湿地,加上与湿地交混的热带森林,使得这一区域成为海口市主要内河的发源地和重要水源涵养地,流经海口城区的三条主要内河(美舍河、响水河和五源河)都源自羊山湿地。

  “羊山湿地是发育于火山地貌区域,由地下潜水通过火山地貌区地表裂隙涌出、漫溢、汇流、聚集,以及崎岖的地表承接天然降水,从而形成的天然湿地,孕育了独特而丰富的动植物物种,这是自然演化留给我们的宝贵自然遗产。”袁兴中说,羊山地区既满布区域性、大面积、多类型的湿地,又拥有不可多得的天然森林,共同构成了水陆结合的立体生态系统,这在海南并不多见。

  羊山地区独特的气候及地形地貌,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类型,包括淡水泉、河流、洪泛区、沼泽、湖泊、水稻田、池塘、水库等湿地类型,堪称“海口湿地博物馆”。尤其独特的是,出露的淡水泉形成涓涓细流,滋润着野生荔枝群落和热带林,野生荔枝林和村落周边茂密植被,与湿地水乳交融,形成了独特的“热带林-火山涌泉-河溪-沼泽湿地复合体”、“野生荔枝林-热带林-淡水泉-草本沼泽复合型火山熔岩湿地”。在羊山地区,还有大面积种植的水稻田,热带林岛状分布其间,并与淡水泉、草本沼泽镶嵌交错,形成具有热带特色的“田洋”湿地。

  调查表明,羊山地区湿地动植物种类极为丰富。有水生植物32科47属62种,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水生植物有水蕨、水菜花和野生稻3种,是海南水生植物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有野生脊椎动物178种,有蜻蜓6科23属32种、蝶类134种,此外,还有大型真菌60种。

  B

  湿地显露生态智慧

  “羊山湿地是我国热带地区唯一的火山熔岩湿地,也是海口地区生态环境演变过程的自然密码。羊山湿地的形成与火山熔岩地貌有密切的关系,‘火山’与‘湿地’的融合是一种特殊的视觉体验,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袁兴中说。

  “羊山湿地是一个典型的热带滨海区域火山熔岩地区的自然-文化遗产综合体,闪耀着生态智慧光芒,因此称其为‘羊山生态智慧’。”袁兴中说,在火山地区特定的条件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之紧密相联,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星罗棋布于羊山地区的火山古村落、古井系统,火山熔岩水塘-火山石沟渠-沼泽湿地多功能水资源与水环境调控体系,旧沟、新沟古水利工程(被称为海南的都江堰,有1200年历史),火山石蛇桥(实现了过河通行、拦蓄水、过鱼等多功能)、五孔尖墩石桥(类似都江堰渠首工程“鱼嘴”的分水结构),田洋系统,热带林-火山涌泉-河溪湿地复合体等等,都是发育于羊山区域的宝贵文化遗产,是典型的自然-文化遗产综合体,具有极大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

  羊山湿地大部分地区还处于未经开发的“原生态”状态,湿地边上有极具本土特色的公庙和古色古香的村落,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散落在稻田、沼泽生态系统中的火山石,既是鱼类、底栖动物喜栖场所,也是鸟类重要的停歇点,以及捕食场所,因上面长有苔藓,又是昆虫等群聚的地方,这些苔藓、昆虫、鱼、鸟形成了食物链、食物网,构成了一个微型生态系统。

  “与国内其它几个火山地区的湿地不同,羊山湿地是发育于热带滨海区域的,良好的水热条件使得这种独特的湿地区域有着更为多样而特殊的生物物种,从某种角度看,羊山湿地在生态和文化上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东寨港红树林湿地。”袁兴中说。

  C

  湿地面临多重难题

  由于城乡建设、工业开发、道路建设、农业开发和围垦等,导致湿地空间被挤占或填埋,湿地面积严重缩小,部分区域的过度开发导致湿地面积萎缩、功能退化。

  同时,经济高速发展对湿地的大量占用,使得集中连片的大面积的湿地迅速减少,加快羊山部分湿地的干涸,并逐渐旱化,湿地生态功能衰退。外来物种入侵现象严重,使原生湿地动植物生境大量丧失,生物多样性降低,并有继续衰退的趋势。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的扩张,使得湿地水体污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袁兴中说,很多水域都受到水葫芦的危害,并严重危及水菜花、水蕨等珍稀濒危植物的健康生存。

  “羊山湿地还面临着保护体系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袁兴中说,人们对羊山湿地保护价值的认识不够,羊山湿地保护依然缺乏全社会的认同与支持。管理体制不协调,导致湿地占用、不合理利用现象普遍。

  D

  保护修复需要创新理念

  《海口市湿地保护修复总体规划》明确海口从2017年起重点规划建设4个国家湿地公园、2个省级湿地公园和1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到2020年,海口湿地面积不低于43万亩,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0%以上,同时计划2019年创建世界湿地城市。

  “由于独特的湿地类型和丰富的湿地资源,加上深厚的文化积淀,对羊山湿地的保护修复与可持续利用研究迫在眉睫。”袁兴中说。

  “建议海口建立羊山湿地多用途管理区。”袁兴中说,羊山多用途湿地管理区具有生态屏障、水源涵养及调蓄、生物多样性保育、生态景观、宣教与游憩休闲、科学研究等功能。要通过形象设计,把羊山湿地打造成全国湿地多用途管理区的样板、火山熔岩湿地保护与修复典范、火山熔岩湿地生态经济试验示范区典范,和湿地生态旅游目的地、海口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管理区就是以持续改善羊山湿地生态质量、建设美丽羊山为总体目标,以羊山湿地保护、湿地恢复、湿地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通过实施一批重点生态工程,使羊山湿地面积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羊山湿地生态结构和功能得到修复。积极申报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全面提高羊山湿地保护、管理和综合利用水平,建成中国湿地多用途管理区的示范样板,使羊山湿地成为海口申报国际湿地城市的亮点。

  “羊山湿地的保护修复需要创新观念理念。”袁兴中说,羊山湿地保护修复应尽快形成一系列生态技术响应对策体系,启动一批重大关键火山熔岩湿地修复工程。同时,建立羊山湿地生态经济试验示范区,促进综合性湿地产业的发展。挖掘与火山熔岩湿地紧密融合、协同共生的羊山生态智慧,建立羊山生态智慧体系。

  “尤其是白水塘和那央村两处湿地具有特别高的生态保护价值,建议把它们列为羊山湿地保护小区进行重点保护,避免因开发造成破坏。”袁兴中还建议,羊山湿地保护修复需要创新管理机制,尽快出台“羊山湿地保护管理办法”。

  专家简介

  袁兴中,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湿地生态学博士点带头人,国家湿地科学技术委员会成员,中国湿地保护协会常务理事,重庆市生态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湿地生态学研究,近年来致力于湿地修复与可持续利用研究,在水库湿地修复、适应性功能湿地重建等领域建立了系列创新性技术体系。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海口湿地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口市政府门户网站,进入非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