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24-32℃ 天气现象:多云 风向风速:东南风3-4级

琼纵铁骨今犹在

中国海口政府门户网站  更新时间:2022-09-19 15:10   来源:海南日报  

纪录片《琼崖纵队》真实再现了琼崖革命的峥嵘岁月。

潘鹤铜塑作品《艰苦岁月》展现了琼崖纵队在母瑞山上的艰苦岁月。

1950年,人民解放军与琼崖纵队在五指山会师。本文配图为资料图

谈起海南革命斗争史,人们总会提起“二十三年红旗不倒”。但是,你可知道“红旗不倒”背后的艰辛?

今年是琼崖纵队成立95周年。95年浴血荣光,95年红旗漫卷。为了民族的复兴,为了人民的福祉,一代代琼崖纵队战士抛头颅、洒热血。

近日,海南日报记者通过省军区走近陈泽安、符岱山、陈涉、邢荣、符广和5位琼纵老兵,通过他们对烽火岁月的回忆,回望那段可歌可泣的风雨路,重温“孤岛奋战、艰苦卓绝、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辉煌历史。

百岁老兵陈涉:双耳失聪无怨无悔

20世纪初期,那是水深火热的动荡年代。孤悬一隅的海南岛饱受军阀欺凌之苦。为了筹集军饷,军阀先是纵兵公开洗劫商店、酒家、百姓,后又罗列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无所不用其极。

开天辟地一声雷,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让沉沉黑夜开始渐渐露出曙光。共产党员和先进知识分子一路南下,给琼岛带来了革命的火种。

1927年9月23日,椰子寨战斗打响了全琼武装总暴动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共琼崖地方组织独立武装斗争的序幕。

抗日战争时期,侵琼日军对我抗日根据地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1939年,17岁的陈涉亲眼看到日本侵略者在海南岛杀害同胞,惨无人道。怒火在他心中燃烧,随后他毅然加入广东省抗日民众救国会。7年后,陈涉被调入琼崖纵队从事无线电工作。

在战争年代,电台的作用至关重要。众多像陈涉一样的无线电通信战士,通过无形的电波及时准确地传递情报与信息,为夺取战争的胜利作出突出贡献。

“1946年,琼崖电台刚与中央恢复联络不久,冯白驹同志带领精干机关人员从屯昌合水向白沙红包峒转移,我当时参加了第四期无线电训练班。”回忆起最初加入琼崖纵队无线电通信工作,陈涉说,使用无线电对他来说是一份全新的工作,当时的生活和学习条件都非常艰苦。教员只能用一个小小的蜂鸣器和电键来教学,抄报纸是用油印的格纸,抄了正面再抄反面,最后再用钢笔抄第三遍。

收发电文的工作并不简单,为了能及时传递与捕获信息,电报员要熟记几千个汉字的电报密码。在恶劣的条件下,为保障发报时信号扎实、节奏均匀,陈涉及战友从腕力和指力的训练着手,琢磨如何将技术与巧劲相结合。后来,他们逐渐克服了各种困难,才摸索出其中的门道,成为琼崖革命无线电台工作的中坚力量,极大地提高了战机、战情收集和汇报的时效性。

“每次敌人来,我们就背着无线电台跑。无线电台比我们的生命都重要!”70多年前的记忆,如同电影画面般在陈涉的脑海里回放着。

常年从事紧张繁忙的报务工作,导致陈涉双耳失聪。多年来,耳鸣、耳痛一直困扰着他,即使佩戴助听器也无法接近正常听力,这种痛苦是常人难以感受的。陈涉曾用这样一句话总结他在战争中的工作,“电台工作虽然日夜忙碌、默默无闻,但我心甘情愿当一个无名兵。”

琼崖革命即将迎来曙光,在解放战争最后的三年里,陈涉被派遣到司令部前线电台工作,从春攻战役到夏攻战役,再到大军渡海、海南岛全境解放。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军功章里,藏着他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初心。

骁勇短枪手符岱山:

干革命就要干到底

“军人的使命就是保卫国家,敌人来了,我们就跟他们拼!”近日,今年97岁的琼崖纵队老战士符岱山谈起当年的革命岁月,话语仍然铿锵有力。

符岱山原本生活在三亚,日本侵略者登陆海南岛后,为了躲避战乱,一家人来到东方八所。“那时候我已经看透了,在日本人的侵略下,我们是没有出路的。出来干革命,干就干到底!”符岱山说。一开始,他在商店当店员,经常帮助地下党做一些地下宣传工作,后来同志们问他愿不愿意参军打敌人,符岱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符岱山曾经历过大大小小数十场战役。在日军的枪口和刺刀下,他亲眼看到一个个战友倒在血泊中,他在战争中多次死里逃生。

1942年,日军对海南进行疯狂扫荡。当年3月的一天,参军还未满一个月的符岱山和11名战友一起,被派到东方市四更村去做群众组织工作。夜里,日军突然将四更村包围,对整个村子进行围剿。

符岱山和战友被困3天后,决定天一亮就突围,结果他们刚冲到村口就遭遇埋伏。敌人火力凶猛,几乎没有逃脱的可能。当时,身材矮小的符岱山摔进泥沟,躲过了敌人的枪火,但是11名战友全部牺牲了。

凶残的日军得知有人逃脱,又丧心病狂地派出骑兵对符岱山进行地毯式搜索。当时,还是毛头小子的符岱山心里很害怕。他距离敌人只有200米左右时,突然被一位老奶奶叫住了,“前面的骑兵正在搜捕你,快躲到地瓜田里,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出来!”符岱山在田里躲了许久,直到中午才爬出来,侥幸躲过一劫。

时光如白驹过隙,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洗礼,当年骁勇的琼崖纵队战士已步入暮年。95岁的琼崖纵队老战士符广和家中,保存着一张68年前的照片。照片里,27岁的符广和穿军装、戴军帽,眼神坚毅深邃。符广和14岁就加入了琼崖纵队,这张军装照的背后承载着他们这些革命前辈对解放后新生活的向往。

上世纪40年代初,海南岛的武装力量薄弱,武器装备、衣服粮食全都要靠自己解决。在这样的情况下,革命如何开展?符广和说:“当时我们只有一个目标,要解放人民,消灭剥削,这离不开党的领导和群众的支持!”

符广和是一名短枪手,当时他的主要任务是勘察敌情、昼伏夜出了解情况,开展打击敌人的一切活动。

一次,符广和等人接到一个重大任务——解放琼中县城。他们一行2000余人浩浩荡荡前往琼中时,敌方立刻派出联络员请求增派兵力,拦截符广和所在部队。“当时情况非常紧急,如果敌人派来援兵,我们将面临四面被围的危险,解放琼中的任务也很难实现。”符广和说,在危急关头,部队当机立断,派出几名侦察兵拦截敌人派出的联络员,最后才顺利解放琼中。

琼纵老战士:壮士卸甲铁骨犹在

琼崖纵队老战士陈泽安今年已85岁。每逢重要节日或出席重要活动,他总会换上整洁的军装,在胸前挂满功勋章。他常对后辈说,这些功勋章不仅仅记载着自己的荣光,更承载着琼崖武装斗争“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革命精神。

当年很多与陈泽安一起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年轻战士都牺牲了,没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希望每个人都能好好珍惜。”陈泽安的肺腑之言,感人至深。

陈泽安小时候就是个“苦孩子”,父母早逝,他和两个哥哥、一个姐姐相依为命。1948年,刚满11岁的陈泽安放牛时,遇到了自己的革命引路人。在这名地下党员的带领下,陈泽安参加了革命。聪明机灵的他,在乡长的推荐下,又从乡政府来到琼崖纵队独立团,成为一名通信员。

“一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海南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忆往昔看今朝,陈泽安十分感慨,“我们当初闹革命,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现在,我们的梦想实现了,希望年轻人能继续发扬‘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革命精神,一代更比一代强!”

军歌嘹亮,岁月留声。今年97岁的琼崖纵队老战士邢荣虽然行动不便,但是每次需要身着军装拍照时,他总会竭力从轮椅上站起来,放下拐杖、挺起胸膛,亮出荣誉勋章。他说,“这就是军人的铮铮铁骨。”

自1941年起,邢荣历任琼崖抗日独立总队战士、班长、政务员、文化教员和琼崖独立纵队琼山县警卫连政治指导员、琼崖纵队独立团政治处政治协理员等职务,直至1976年7月离休。无论是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或是离职休养期间,邢荣始终注重文化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修养。

回忆起琼崖纵队的风雨历程,邢荣深情地说,“那时的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的尊严,纵然死在战场上也绝不后悔。没有国哪有家?如今国家强盛了,人民生活幸福了,希望后辈们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继续努力奋斗。”

采访中,这些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琼崖纵队老战士们,对自己的功绩谈得不多。更多时候,他们都在回忆和怀念自己的战友,“牺牲的战友们更值得后人纪念。”

有一件事让陈涉印象最为深刻。1948年,在万宁牛漏战斗中,陈涉没有在战争一线。战斗结束后,他得知副司令员李振亚在战争中牺牲的消息,心里非常难过,“那时,我们都哭了,他这个人是最好、最爱民的,对士兵爱护,对马也爱护。他死了以后,他的马都不吃东西了。”每每回忆起这个场景,这位百岁老人总是眼眶湿润,声音哽咽。

时光荏苒,陈涉非常珍惜过去的战友情。他说,每年9月23日,他总要和老战友们重聚,回忆当年革命岁月,“不过,现在年纪越来越大,能来聚会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二十三年红旗不倒,军旅生涯夜来入梦。琼崖纵队战士,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海南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不朽功勋,历史将永远铭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海口市信息中心
海口市信息中心规划设计并技术实现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898-68725613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8710000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46010002000008号 琼ICP备1700528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1000009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口市政府门户网站,进入非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