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小知识
流感小知识
1.什么是流感?
流感即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感,冬春季节高发。婴幼儿、老年人、妊娠期妇女和存在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并发肺炎等并发症,严重者会导致死亡。按其核蛋白和基质蛋白分为四个型别:甲型(A型)流感病毒(H1N1、H3N2亚型等)和乙型(B型)流感病毒(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丙型(C型)流感病毒仅呈散发感染,丁型(D型)流感病毒主要感染猪、牛等且未发现人类感染。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需警惕。
2.流感会有哪些症状?
流感患者会急起高热、同时伴有寒战、头痛、关节肌肉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而鼻塞、流涕和喷嚏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相对较轻。
3.如何预防流感?
在流感高发季节做好以下几项可有效预防流感:
(1)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建议6月龄及以上有意愿接种流感疫苗并且没有禁忌证的人群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等重点人群,以及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机构、护理机构、福利院、托幼机构、学校、监所等场所工作人员。
(2)避免接触有流感样症状的人。
流感患者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家里有人感染流感,建议尽可能隔离,尤其减少与孩子、老人接触。不得不接触时,可佩戴口罩,以降低感染风险。
(3)加强通风,勤开窗保持空气流通,定期做好环境消毒,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洁。
(4)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在流感高峰季节,尽量不要去人多密集的区域,如须前往,最好佩戴医用口罩。
(5)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4.哪些人容易得流感?
人群普遍易感,以下人群为重点人群。
(1)年龄低于5岁的儿童和年龄超过65岁的老人以及妊娠期妇女。
(2)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比如糖尿病、结核病和贫血等。
(3)免疫功能缺陷的人。
(4)接受器官移植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
(5)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的人。
(6)没有接种过流感疫苗的人。
5.学校、托幼机构如何预防流感?
(一)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部署,制定本单位流感应急预案,建立领导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单位和个人。建立健全校内有关部门和人员、学校与家长、学校与当地医疗机构及教育行政部门的联系机制,完善信息收集报送渠道,保证信息畅通。将流感、手足口、诺如等学校重点传染病纳入教学计划中。
(二)每学年开学后应即组织校医、园医或负责学校和托幼机构卫生工作的人员学习流感防控知识。
(三)若有老师或学生出现发热、咳嗽或咽痛等流感样症状,应戴口罩并及时就医,避免带病上课。
(四)落实晨检制度,发现发热、咳嗽或咽痛等流感样症状的学生和幼儿,立即电话通知其家长领返回家,尽早到发热门诊就诊治疗。
(五)做好因病缺勤及病因登记追踪制度,发现流感样病例异常增多要及时报告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局。
(六)加强通风:教室、宿舍、阅览室、保育室等场所勤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定期做好环境消毒,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洁。
(七)落实手部卫生,设置充足的洗手水龙头,配备洗手液或肥皂供师生使用,推行七步洗手法。
(八)加强师生健康知识教育。如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子遮住口鼻,提高防病意识;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用过的纸巾;个人生活用品要专用,不要与其他人共用或交换使用毛巾、牙刷、手帕、口杯等个人物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多参加户外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根据天气的冷暖变化勤添减衣服;注意饮食营养卫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九)在流感流行季节,集体性活动尽量安排在室外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