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胶树风灾保险首获中央财政40%补贴
记者6月8日从海胶集团了解到,财政部已正式下发通知,对海南省橡胶树风灾保险,给予40%的财政补贴,海南省财政也补贴25%。同时,海胶集团与人保财险海南省分公司,也敲定了2010年的续保合同。在今年4800万元的橡胶保费中,海胶集团只需支付35%的比例,即1680万元。
此项4800万元保单,保险金额达46亿元人民币,100%覆盖海胶集团种植4年以上的橡胶树。该保单在中国农业保险领域创出三项第一:第一张大宗森林资源资产统括保单;第一次建立“巨灾风险准备金”制度;第一次在国内森林资源资产保险领域引入“气象指数保险”概念。
经过一年实践,该项保险对海胶集团的产业安全,及在国内农业保险方面的探索,都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自从投保的一年多来,海南连续遭到“天鹅”“彩虹”“凯撒娜”“芭玛”等4次热带风暴袭击。人保财险海南分公司及时启动理赔程序,共赔偿海胶集团896万元。另外,还支付海胶集团238万元防灾防损资金,支付80万元为海胶集团培训33人的保险协管员。
今年,在2009年实践的基础上,海胶集团继续为其6340万株橡胶树投保4800万元的风灾保险。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不仅争取到中央财政40%的财政补贴,海南省财政的补贴,也由10%提高到25%。
另外,海胶集团还准备尝试让胶工以自愿方式参与保险,每株胶树约需保费0.8元,总份额为480万元。
海胶集团相关人员表示,这将是海胶职工首次参与风灾保险。如遇到台风损失,根据灾情的不同程度,胶工预计将获得5到10倍赔偿。
意义重大的最大森林保单
海南农垦是全国最大天然橡胶生产基地,有396万亩橡胶园,年产干胶近20万吨,占全国40%以上。但长期以来,风灾一直是橡胶产业面临的自然灾害之一。2005年 “达维”台风,使67个农场严重受害,13.69万亩胶园报废,产量减少三分之一。
在海南农垦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在海胶集团全力冲刺资本市场的关节点,引入橡胶树风灾保险,这笔全国最大的森林统括保单不仅对有效防范产业风险,而且对中国农业保险领域的探索,都有破题的意义。
政策有突破
据介绍,2006年,中国保监会制定《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方案》,并在各地实施。
海南省在1985年就开办农业保险,但长期处于亏损状态。2007年,海南省政府启动了农业保险试点。
海南保监局局长邓良鲜说,农业保险风险大、成本高,必须有政府的财政支持,才能健康发展。目前全球推行农业保险的40多个国家,都是如此。
此次的橡胶树风灾保险,中央财政给予40%的补贴,海南省财政给予25%的补贴,支持力度都是最大的。以往中央财政对商品林保险的补贴为30%,此次40%的比例,有较大突破。
保险有创新
保险业内人士称,此份保单在中国农业保险领域创下多项新记录,在保险方案、保险产品、服务模式、保险理赔及巨灾再保机制等方面均有创新。
比如在服务模式方面,建立起农垦保险协管员、长城经纪服务团队与保险公司服务团队结合的风险管理队伍,还签订“3年利润滚存、可持续发展”的合作协议。在保险理赔方面,首次采用抽样调查法,实行快速理赔,以便快速恢复生产。
在巨灾再保机制方面,首次建立巨灾风险准备金制度,人保方面在保费中提取25%作为巨灾风险准备金,以实现“以丰补歉”,建立长效风险机制。
据悉,该项目还纳入国家级课题“综合风险防范关键技术与示范”的研究范畴。
人保财险海南省分公司副总经理苑中平说,方案中实行广覆盖、低标准的保险模式,切合海南农垦和海南省实际,是量身定做的保险产品。在传统农业项目中引入现代商业保险模式和保险经纪人的创新服务,既体现出保险的灾后补偿功能,也体现了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将探索出中国农业保险金融服务的新路径,具有重大探索意义。
在以往的生产和经营中,面对台风等自然灾害,海胶集团和广大胶工只能是束手无策。2005年“达维”台风后,有的胶工甚至面对被风吹倒的胶树失声痛哭。
在设计此产品时,长城保险公司经纪组,邀请国内较大的保险主体,对海南农垦橡胶林保险项目进行现场风险勘察,突破了保险市场原有的针对小规模、分散的橡胶林保险,专门为海南农垦、海胶集团量身定作了这个创新的保险方案。
海胶集团执行副总裁梁运强说,今后海胶集团的风险管理机制和管控体系,将迈上一个新台阶。实行统保之后,保险公司能够协助集团建立风险管控的长效机制,对正在向资本市场冲刺的海胶集团来说,意义重大。
业内人士指出,可借鉴海胶集团橡胶保险模式为全省胶农筑起“防灾墙”
对于海南数以万计的胶农来说,今年真是个不寻常的年份。近日,中央财政部正式作出决定,将海南天然橡胶树风灾保险纳入中央财政保费补贴品录,补贴比例为中央40%。同时要求,省级配套的保费补贴比例不低于25%。
这意味着,地处台风走廊的海南橡胶产业,终于有了抵御台风灾害的更尖利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