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赤字率下调至3.2%左右将2.8万亿中央财政资金纳入直达机制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考虑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经济逐步恢复,今年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
同时,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并扩大范围,将2.8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纳入直达机制、规模明显大于去年,为市县基层惠企利民提供更加及时有力的财力支持。
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考虑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经济逐步恢复,今年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因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财政支出总规模比去年增加,重点仍是加大对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
记者注意到,2020年赤字率为3.6%左右,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研究员罗志恒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2021年的赤字、新增专项债仍有较大规模,仅较2020年分别下调1900亿和1000亿元,赤字率为3.2%左右,两者加总的规模为7.22万亿元,仍保持了对经济恢复必要的支持力度,体现政策不急拐弯,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罗志恒在采访中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财政政策总基调从积极有为重回提质增效,强调更可持续,同时聚焦落实重大国家战略尤其是优化支出结构、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三保”和“六保”,最终指向经济社会运行稳定。
支出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中央本级支出继续安排负增长,进一步大幅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7.8%、增幅明显高于去年,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等增幅均超过10%。
此外,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并扩大范围,将2.8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纳入直达机制、规模明显大于去年,为市县基层惠企利民提供更加及时有力的财力支持。各级政府都要节用为民、坚持过紧日子,确保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助力市场主体青山常在、生机盎然。
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减税降费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延长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等部分阶段性政策执行期限,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对冲部分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
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
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用税收优惠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推动企业以创新引领发展。
对先进制造业企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提高制造业贷款比重,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
记者注意到,2020年,我国实施阶段性大规模减税降费,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2.6万亿元,其中减免社保费1.7万亿元。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要求,优化税制结构,健全直接税体系,适当提高直接税比重。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推进扩大综合征收范围,优化税率结构。聚焦支持稳定制造业、巩固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优化增值税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