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海口市气象台2024年4月29日8时发布未来3天天气预报 天气现象:西南风3-4级 风向风速:28-39℃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海口气象局 >> 法定主动开内容 >> 部门文件
索 引 号: 74777000-3/2023-00116 分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海口市气象局 发文日期: 2023年04月07日
名  称: 海南省“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文  号: 主 题 词:


海南省“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海南省“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目  录

 言1

一、夯实基础,提升气象服务自由贸易港建设保障能力2

(一)“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就2

(二)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7

(三)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9

二、明确目标,确定新发展阶段气象事业总体要求11

(一)指导思想11

(二)基本原则11

(三)发展目标12

(四)主要指标13

三、开拓创新,构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15

(一)加快构建高质量气象业务体系15

(二)提升适应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气象服务能力20

(三)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23

(四)提升气象信息化能力25

(五)提升气象行政管理能力和水平26

(六)加快全国领先的气象JMRH发展示范建设29

四、统筹兼顾,推进气象重点工程建设30

(一)气象预警中心建设30

(二)国家气候观象台和野外科学试验基地保障工程30

(三)生态环境气象保障工程31

(四)专业气象服务保障工程32

(五)气象数据开放融合工程32

(六)南海JMRH气象保障工程33

五、强化规划实施保障33

(一)加强组织领导33

(二)加强投入保障33

(三)加强队伍建设33

(四)加强考核评估33

专业名词解释35


 言

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部署、高质量推进海南“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与建设,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更好服务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并融入新发展格局,根据中国气象局“十四五”规划总体要求和“十四五”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部署,结合海南实际,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紧扣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以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谋划科技创新,以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为战略任务,大力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南海国家重大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本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省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明确了主要任务、重点工程以及保障措施,是我省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依据。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规划目标年为2025年,远期目标年至2035年。


一、夯实基础,提升气象服务自由贸易港建设保障能力

(一)“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就

十三五”时期,是海南气象事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在中国气象局、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海南省气象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气象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服务保障自由贸易港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1.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

应对台风、暴雨及琼州海峡大雾等灾害性天气的服务保障有力,防御了影响或登陆海南岛的26个热带气旋,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公众好评。继续做好重大气象预警信息省政府签署发布,气象预警信息覆盖率达95%,气象灾害损失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圆满完成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文昌火箭发射、庆祝海南建省办特区30周年大会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工作。提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天气信息,基于北斗提供渔船气象服务,基于位置提供天气智能服务,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达90分以上。完成全省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六个一”能力和基层农业气象服务标准化能力建设,气象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绩瞩目,所帮扶对象全部脱贫。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显著,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达1.09亿元。全域旅游、海洋、生态等气象服务持续深入开展。

2.全面深化改革迈上新台阶

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建设省级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构建“云+端”的新型业务技术体制,调整业务总体布局,优化岗位职责,重构业务流程,推动业务系统融入云平台。开展值班、科研岗位轮换,提高业务人员科研时间占比,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强化省级技术支撑和业务指导,市县级对接地方需求,开展基层特色气象服务。

防雷体制机制改革。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精神,出台《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实施意见》。强化防雷检测资质认定,清理规范气象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全面放开防雷技术服务市场,建立健全防雷安全事中事后联合监管机制,全省易燃易爆场所和危化品企业检查覆盖100%

地面观测业务改革。地面气象观测全面实现自动化,调减人工定时观测、日常守班等7项任务,取消6个观测项目,全国统一布局的32项地面气象观测项目实现自动观测和综合判识,观测频次较人工观测提高48倍。观测数据实现即采即传,传输时效提高约6倍,业务可用性达到99.99%,传输及时率为99.95%,地面观测业务保持高水平运行。

县级气象综合改革。通过市、县级气象部门综合改革和地面观测自动化改革,实现市、县级综合气象业务一体化,设立综合业务岗,业务流程进一步优化。通过改革不断壮大复合型人才队伍,有力推动了基层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基层气象台站综合实力、创新活力和工作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提升。

气象科技服务改革。落实“政事企分开,管办分离”要求,成立省局企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建立完善企业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和监事会制度,指导市县局完善国有企业运行管理机制。组建全省性的防雷技术服务公司,气象科技服务企业全部从事业单位剥离,探索建立符合市场化运作的企业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气象科技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3.管理能力和管理效能不断提升

政策环境不断优化。《海南省实施〈气象法〉办法》《海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重新修订,制订地方气象行政规范性文件3部,发布气象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3项和地方标准12项。制定气象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社会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等改革,审批事项窗口受理和网上审批按时办结率及群众满意度均达100%

省部合作不断深化。中国气象局党组出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省政府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召开新一轮省部合作会议,并签署《共同推进气象为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服务合作协议》;经第三方评估,2017年底海南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

综合考评保持优秀。持续推进气象政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全省“一张审批网”互联互通和极简审批。连续5年获得全国气象部门综合考评“优秀单位”称号和气象部门创新工作奖。多次获得省政府应急管理考核“先进单位”。五指山、三亚、澄迈等市县局获评全国气象科普基地称号,珊瑚岛气象站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4.监测能力和预报水平稳步提升

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构建南海综合气象观测体系,南沙岛礁气象观测系统建成并投入业务运行,使我国的气象观测范围向南推进约1000km。新建三亚、西沙、南沙3个国家气候观象台,洋浦气象台观测站,4部新一代天气雷达、1套北斗探空系统、4部风廓线雷达。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的业务运行有效保证观测数据的高质量产出。市县级网络带宽由16M升速至双线路50M,建成省至市县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完成省级大数据云平台(天擎)、“天镜-海南”、CTS2.1通信传输系统等建设。

气象预报预测业务。智能网格预报区域实现海陆融合,预报时效10天,初步形成了覆盖南海区域的时空分辨率1小时、1公里智能网格预报“一张网”。24小时城镇晴雨、气温预报准确率平均值分别为79.4%90.1%,月降水、月气温预测准确率平均值分别为69.4%83.8%,比“十二五”平均值分别提升了3.3%2.8%7.4%6.1%。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能力明显增强,暴雨预警准确率88.8%,比“十二五”平均值提升了6.4%。构建研究型业务新业态,推动省级预报业务人员从传统值班向客观预报方法研制和检验评估转型。

5.JMRH成效显著(略)

6.人才队伍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人才素质显著提高。新增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专家2人、青年气象英才1人;新增海南省“南海名家”6人、“南海名家青年项目”1人;新增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人;38人取得海南省高层次人才认定,其中领军人才6人、拔尖人才4人。“热带农业气象保障关键技术人才团队”入选海南省首届“双百”人才团队,省气象局被列入省储备人才团队基地。全省气象部门学历和职称提升较“十二五”同期相比明显增加。现有博士10人,增加1倍;现有正高(研)级20人,增加2.33倍;现有硕士及以上占部门总人数增长8.8%,副高级以上占部门总人数增长7.3%。气象培训体系进一步健全,人才投入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不断优化。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局内外项目立项177项,经费4099.75万元。多项成果获得年度省部级奖励,其中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全省气象部门发表科技论文407篇,出版科技专著5部,软件著作权33个,制订标准15个,获得专利5项。认定和登记的科技成果达178项。出版海南气象志书和画册各1部。连续举办4届“南海风云论坛”,2019年联合省应急管理厅、水务厅将论坛打造成涵盖热带气象、水文、减灾的国际性论坛。

7.基层台站基本实现现代化

全面完成全省基层台站基础设施改扩建任务,建成综合业务一体化平台、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和市县一体化综合业务系统,基层台站基本实现了气象现代化。基层台站气象文化得到全面提升,实现了综合业务能力和精神文明水平的飞跃式发展,新增全国文明单位5个,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为海南气象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机遇期和重要窗口期,海南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气象部门既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国际看,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突破正在使气象探测、预报和服务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促使综合气象观测向立体、精密、多圈层方向发展,信息传输向快速、高效、云端化方向发展,气象预报向模式化、网格化、无缝隙方向发展,气象服务向智慧化、便捷化、全方位发展,必须加强前瞻性思考、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积极探索与充分应用第五/六代移动通信(5G/6G)、物联网、边缘计算、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给气象事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推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有水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气象现代化建设,让气象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好服务国家、服务人民。

从国内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中央赋予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港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具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诸多条件。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不断满足保护生命安全、赋能生产发展、致力生活富裕、守护生态良好的新需求,特别是国家实施防灾减灾、生态文明、乡村振兴、JMRH、一带一路倡议等战略举措,为海南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发展空间。我们要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海南气象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从部门看,全省气象部门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持续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为“十四五”气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要清醒看到,对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和气象服务保障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要求还有差距,仍然存在以下短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1)气象综合观测能力与监测精密仍有差距。重点园区、港口、码头、航线等精细化观测网络还未建立;海陆空天一体的协同观测格局尚未形成;气象数据价值有待深入挖掘。(2)气象预警预报预测水平与预报精准仍有差距。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提前量、极端天气的预报精细化和准确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热带海洋气象业务预报预测能力仍有提升空间;全流程全要素的预报质量检验评估业务还有待完善。(3)气象服务供给与服务精细仍有差距。气象服务的供给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新需求还不相适应;气象服务融入重大战略和重点工作的深度不够;专业服务的针对性、个性化有待深化,数字化公共气象服务产品供给仍显不足。(4)气象科技创新驱动气象事业高质量的支撑性作用还不明显。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开放协同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还不健全,气象领域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气象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效率还需提升;突发性、高影响天气机理、预警预报技术研究仍需深入;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云+端”的气象业务技术体制还需进一步完善。(5)气象管理体制改革的治理效能有待提升。地方支持气象事业发展有关政策还未全面落实,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有待进一步推进;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需继续深化,气象法治体系、气象标准体系尚不健全,气象行政权力运行监督亟需进一步强化。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协同推进、提质增效,以高水平的科技创新驱动海南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全省气象部门必须牢牢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团结一心,砥砺前行,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三)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

围绕国家赋予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战略定位,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度参与海洋强国和JMRH战略,聚焦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连接和交汇点的服务保障,加强气象科技创新,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全面形成气象服务多元供给格局。

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对标自贸港建设,提升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园区和以南繁、深海、航天为主的三大未来产业的气象服务保障能力。聚焦热带高效农业、交通航运、气候康养等服务重点领域,完善气象服务支撑体系。

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建立覆盖南海的从实况到月季年无缝隙、高分辨率、陆海空天预报体系,提升远洋航线气象服务能力,开展东盟十国重要城市的天气预报服务,为南海及周边国家防灾减灾提供气象服务。利用海岸电台、北斗卫星、数字化气象预警短波电台等载体,实现气象信息广覆盖。

推进JMRH深度发展。(略)

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不断提升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和大气污染防治气象保障能力。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开展温室气体定量观测,提升气候资源保护利用、应对气候变化、“碳达峰”、“碳中和”等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助力生态修复,提升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绿色发展气象保障能力。


二、明确目标,确定新发展阶段气象事业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主动融入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气象业务体系和气象服务体系,全面推动海南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对气象事业发展的全面领导,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在贯彻落实党中央以及中国气象局、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发展海南气象事业。

坚持需求牵引。聚焦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持续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全面提升气象服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能力。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气象现代化建设全过程,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加快形成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统筹协调、内引外联、集智聚力,着力把握好气象业务链条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坚持创新驱动。加快科技创新,破解制约气象“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核心技术难题。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夯实基层基础,扩大开放合作,营造公平有序的政策环境。

(三)发展目标

1.2035年远景目标

2035年,建成适应需求、技术先进、功能完善、保障有力的现代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气象业务体系和气象服务体系,海洋气象服务能力、气象综合实力和气象JMRH发展示范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国际国内影响力和对南海周边国家辐射作用更加凸显,形成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2.“十四五”发展目标

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发展基础、海南“三区一中心”发展战略、南海气候特点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到2025年,建成适应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和防灾减灾体系,打造全国领先的气象JMRH发展示范建设,形成支撑海南绿色发展的气象保障新格局。

——建成适应自贸港的现代气象业务服务体系

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气象科技创新,构建立体精密、点面结合、地海空天智慧协同的综合气象观测体系,提升观测系统整体效能。建设无缝隙智能化的气象灾害精准预报预警体系,提升智慧气象水平。基本建成智慧精细、开放融合、普惠共享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更加凸显,气象服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更加有力。

——打造全国领先的气象JMRH发展示范建设

气象JMRH深度发展机制更加完善,“云上部署、边缘计算、终端应用”的业务服务新模式有效运行,“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深度融合海南样板基本形成,“共商、共建、共享、共管”的JD一体化气象服务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气象JMRH水平全国领先。

——形成支撑海南绿色发展的气象保障新格局

完善海南生态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开展区域碳汇监测和评估,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强化气象科技创新,提升气象服务产品供给能力,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康养产业和海洋经济发展以及全域旅游提供气象支撑。

(四)主要指标

海南省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主要指标表

序号

指标

2023

2025

一、综合气象观测能力

1

陆地气象监测空间分辨率(千米)

5

3

2

南海岛礁气象监测覆盖率(%

60%

80%

3

气象灾害监测率(分)

80

85

4

气象观测数据可用率(%

95%

99%

5

网络带宽(省到市县,兆)

100

200

6

观测资料推送时效

分钟级

秒级

7

气象数据处理能力(PFlops

1.0

1.6

二、气象预报预警能力

1

暴雨预警准确率(%

>88%

>92%

2

暴雨预警提前量(分钟)

>65

>70

3

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分钟)

35

43

4

延伸期预报产品空间分辨率(千米)

5

5

5

南海热带低压生成预报提前量(天)

>1

>2

6

台风24小时路径预报误差(千米)

70

65

7

海雾预警提前量(分钟)

>30

>60

8

决策气象服务综合业务新流程

基本建立

完成

9

新型客观检验评估业务体系

基本建立

完成

三、气象服务能力

1

气象预警信息覆盖率(%

97

99

2

气象灾害损失占GDP的比重(%

<0.6

<0.5

3

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分)

91

92

四、气象依法行政能力

1

气象标准应用率(%

90%

95%

2

气象“工改”目标考核排名(全国)

前三

前二


三、开拓创新,构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十四五”时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关键五年,海南省气象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从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国防以及充分发挥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的需求出发,加快构建高质量气象业务体系,提升气象服务、科技创新、信息化、行政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一)加快构建高质量气象业务体系

1.对标监测精密,提升气象综合观测能力

优化观测站网布局。结合需求增加气象综合观测的范围、密度、种类和时效,优先在气象灾害敏感区、多发区以及监测薄弱区补充建设观测设施,有序对超过设计年限的观测装备进行升级更新,增强汛期、重要天气过程和重大活动保障等应急观测能力。优化农业、生态、交通等应用气象观测站网,完善港口码头、近海航道、海岛、石油平台等海洋气象观测站网,补充强风、能见度、天气现象等观测要素,在高速铁路沿线开展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监测,推动在列车、船舶上搭建气象载荷,为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提供有力支撑。

增强大气垂直监测能力。根据灾害性天气频发和气象服务需求,增补风廓线雷达、毫米波云雷达、激光测风雷达、微波辐射计等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建设海雾观测系统,升级和新建水汽垂直观测系统,建设遥测式土壤水分观测系统和作物自动观测系统,实现地面到对流层的温度、湿度、风、水凝物和云的垂直协同连续观测。完成已建新一代天气雷达双偏振技术升级,新建中建岛新一代天气雷达,在部分重要港口新建X波段天气雷达,以提升局地强对流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能力。开展无人机、无人船和飞艇等天空地一体化协同观测试验并逐步业务化。推进卫星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站网建设,开展热带气旋、云、降水等遥感产品地面真实性检验,提高卫星遥感产品精度,提升卫星遥感监测应用能力。

拓展气候系统多圈层观测。构建南沙-西沙-海南岛“三点一线”高精度热带海洋综合监测体系,开展南海季风、海气相互作用、台风精细结构、热带海洋强对流、海洋生态等长期观测和科学试验,优化和完善生态、农气、大气成分等观测站网,提升对大气、海洋、陆地、生态等多圈层及相互作用的观测能力。在南沙国家气候观象台新建温室气体观测站,在地级以上城市逐步开展温室气体及其它相关化合物等要素观测,增强温室气体及碳观测等国家气候安全保障能力。

提升综合观测智能化水平。开展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于气象要素判识和遥感图像识别。发展协同观测技术,探索三维空间气象多要素自适应组网观测。加强观测数据质控完善并应用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运行信息化平台,加强各类观测业务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气象观测装备保障能力,完善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与观测业务自动化相适应的现代业务布局。

2.对标预报精准,提升热带海洋气象业务数字化能力

加强高影响天气气候机理研究。强化面向琼州海峡、“四方五港两核心”等关键航道需求的突发灾害性天气生消机理、南海热带低压生成关键物理过程研究,量化高影响天气的早期预报预警和致灾阈值指标。深入挖掘南海强台风、持续强降水、极端高温、持续性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的时空规律及其气候影响因子,分析前期外强迫物理因子和潜在可预报性,逐步建立智能化气候预测模型。

完善数字化天气预报预警业务。注重灾前预防,完善升级临近、短时、短中期到延伸期时效的无缝隙海陆一体化智能网格天气预报业务,预报要素由基本气象要素向水文、海洋等领域拓展,提升预报预警准确率,延长灾害天气预见期。面向南繁种业、深海产业、航天发射、热带高效农业、能源采集、航运外贸以及生态旅游等重点领域及关键经济区需求,建立分类、分级风险预警产品体系。

建立气候预测智能业务。建立多时间尺度(次季节、季节到年际、年代际)气候预测智能业务体系,发展年际-年代际气候预测业务框架和业务流程,发布预报时效达5年的年平均气候展望预测。基于次季节、季节气象要素和重要天气过程预测产品,建立客观化的区域特色气候预测业务体系,开发春季干旱、秋季台风暴雨等客观化预测产品。

优化南海预报预警业务布局。应对综合减灾,面向热带海洋气象服务新需求,省-市县协同建立水库蓄洪、安全通航等定制化、个性化气象预报预警业务。省级开展责任区尤其是重点海区的全域实时监测、无缝隙数字化预报、重大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气候监测评估业务,组织引导市县级开展责任区内实时加密监测、灾害性天气精准预报预警产品服务。

完善预报预警检验评估。建立覆盖数值模式产品、实时监测分析和无缝隙网格预报预警的精细化检验评估体系。发展客观化检验评估技术,有效挖掘数值预报模式和业务产品在灾害性或高影响天气预报中的价值,完善区域数值模式检验评估业务。以案例分析为基础,开展定量和定性检验相结合的检验评估工作,推进完善灾害性天气历史个例库建设。

3.对标服务精细,提升普惠共享的气象服务能力

强化气象灾害风险服务能力。开展气象灾害的综合风险普查和区划,建立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标准、海南省气象灾害风险数字化地图、重点防御单位隐患排查和更新备案制度。研发气象成灾模型、致灾阈值指标库、风险识别和短临预警技术,强化基于气象灾害风险评估预警的防灾减灾决策气象服务。加强卫星遥感应用,开展森林火险气象服务保障和精细到乡镇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

强化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发展精准靶向预警信息发布技术,完善分灾种、分区域、城乡精准到人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机制,推进新一代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加强预警信息传播效果评估,推动重大气象次生衍生灾害多部门联合预警,构建广覆盖、立体化的预警信息发布手段。

推进递进式气象服务模式。借鉴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31631”服务模式,结合地方服务实际需求,针对中尺度灾害天气过程,开展递进式滚动预报预警服务,围绕“灾前、临灾、灾中、灾后”关键时间节点,建立本地化“7+31631”气象服务模式,提升气象信息的发布时效和精细化程度,推动极端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效提高。

完善气象灾害防御联动机制。完善多部门快速响应、高效联动的气象灾害防范应对机制。健全以台风、暴雨预警信号为先导的重大气象灾害停工停课停业制度。加强汛期、强降雨期间地质灾害风险预警。加强气象信息员与社区网格员、灾害信息员、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等的共建共享共用。开展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和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完善气象防灾减灾社会参与机制,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气象灾害灾情收集和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等工作。

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加强公共气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能力建设,利用气象精准服务领域“赛道机制”,推动气象信息融入智慧海南大脑支撑体系。发展以用户画像技术为核心的气象服务需求感知技术,打造基于算法引擎和开放式架构的智慧气象服务平台,开展面向公众出行、旅游、康养等场景化气象服务。通过“自己发、部门转、社会媒体播”三条线共同发力,打造公共气象服务融媒体传播平台和全媒体传播矩阵,拓宽农村、海岛偏远地区公共气象服务获取渠道,提高信息发布覆盖面。加强全省气象科普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制作原创性气象科普图片和短视频,持续推动“世界气象日”等气象科普品牌建设。

服务重点园区和重大活动。推动政府购买气象服务方式服务重点园区,完善洋浦经济开发区专项服务机制,探索洋浦气象服务模式推广到其他园区。以需求为牵引,完善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机制,提升重大活动精细化气象决策支撑能力,持续做好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文昌火箭发射、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以及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灾害保险的气象服务。围绕省政府推进“三区一中心”建设,对接服务需求,加强能力建设,建立服务保障机制,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针对性的专业气象保障服务。

(二)提升适应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气象服务能力

完善专业气象服务机制。完善专业气象服务改革发展机制,以需求为导向,增强省级部门对专业气象服务创新供给能力的保障支撑,实现省级和市县级在服务端的矩阵化运行和集约化管理,形成专业气象服务省市县协同机制。

发展专业气象服务技术。加强气象条件对海洋、旅游、生态、健康、交通、农业等行业的影响分析,加强多源多尺度融合监测分析和模式产品应用,开展文本自动生成、用户数据分析、场景构建、信息精准推送、数据可视化和服务效益评估等技术研究,发展高影响气象要素对不同行业的致灾临界阈值指标和风险区划技术,推进人工智能在专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提升海洋气象服务能力。建立和完善海洋专业气象服务业务系统,依托码头、船舶、海上平台等拓展气象监测范围,研发琼州海峡、四方五港的百米级风场产品以及海上浓雾等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产品,开展面向南海的航线通航,港口作业,深海海钓、海洋牧场、海上搜救打捞和涉海重大工程等专业化定制化气象保障服务。打造以海洋广播电台和北斗卫星预警发布系统为核心的海洋气象信息发布网络,升级“南海天气”中英文气象服务网,开发多语种气象预报预警产品。参与建设南海船舰导航业务,保障南海的航运安全,努力实现“国船国导”。

提升全域旅游气象服务能力。构建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休闲度假为重点、文体和康养旅游为特色的全域旅游气象服务体系,全面融入国际旅游消费服务智慧升级工程。开展环岛旅游公路、国家热带雨林公园、户外文体赛事的气象服务,完善“站点式景区道路天气导航地图”,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旅游气象场景推荐和服务伴随的深度应用。研发海南气候康养地评价论证技术,建设健康气象综合服务系统,深入开展健康气象保障服务,完善海南健康气象观测站网,研发气象敏感性疾病风险预警、康复气象条件预报、康养气候条件评估等服务产品,推动海南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提升生态文明气象服务能力。围绕海南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发展精细化的环境气象数值模式释用技术,继续做好空气质量、臭氧等预报预警服务。建设省级生态气象大数据平台和遥感应用平台,开展气象灾害对生态环境系统影响评估服务。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总体部署,提升区域碳汇监测和评估能力,支撑海南提前实现碳达峰。持续推进风能太阳能资源气象业务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开展“中国天然氧吧”等品牌申报,实现生态产品价值。

提升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基础应用研究,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筹建热带人工影响天气科学试验基地,开展大雾、人工消减雨、人工影响强雷暴、改善空气质量等科学实验。升级完善海南省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指挥系统,强化适应海南热带降水云系的人工影响天气及生态修复型作业技术支撑能力。实施常态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加大重点区域、重要农事季节的人工增雨抗旱作业力度,发挥其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库增蓄水等方面的作用。强化安全防控管理,确保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无事故。

提升现代气象为农服务能力。融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景”规划,继续实施乡村振兴气象服务专项。加强万宁农业气象试验站建设,探索南繁育种基地种子培育气象服务,强化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预报和病虫害防治气象保障服务。围绕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需求,以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为支撑,开展橡胶、槟榔、冬季瓜菜、荔枝、芒果、莲雾、茶叶等重要特色农产品和设施农业的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评估及灾害防控、关键农事活动农用天气预报等服务。开展精细化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气候资源区划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发展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继续做好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

发展市县区位特色气象服务。以服务需求为引领,推进市县研究型气象服务业务建设。中部生态核心区,主要发展气候康养、山岳农业、雨林旅游和生态环境等气象服务业务;南部旅游经济圈,主要发展国际旅游、海上游乐、南繁育种、文化体育、会议展览等气象服务业务;北部综合经济圈,主要发展会议展览、现代物流、航运交通、文化体育、高新产业、特色果菜和航天发射等气象服务业务;西部工业市县区,主要发展风能太阳能、港口作业、临港工业、特色农业、渔业捕捞和海洋牧场等气象服务业务;东部滨海市县区,主要发展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牧场、远洋捕捞、休闲海钓、滨海旅游、会议展览、特色农业等气象服务业务。

(三)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

完善科技创新平台。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强化省科研所科研属性,加强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国家气候观象台、三沙海洋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三沙院士工作站建设,一体打造具有引领作用、跨学科、跨行业、跨区域的气象协同创新平台。争取中国气象局、地方政府对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的支持,将其建成省部共建优秀科技创新平台以及在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的开放实验室,为国家安全、海洋经济、防灾减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布局关键核心科研技术攻关。聚焦我省深海、航天、种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需求,凝练气象科学研究重点方向,支持气象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强化与高校、院所、国家级业务单位务实合作,以项目为驱动,统筹各方在气象基础研究和重大前沿技术方面的优势,产学研协同攻关核心关键技术。加强对天气气候变化规律、机理和影响的研究以及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研究,研究气候变化对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影响机理。

全面推进研究型业务体系建设。以业务和服务需求为引领,持续提升监测业务智能化、立体化和精密化水平,统筹推进无缝隙全覆盖智能数字预报业务发展,强化“气象+”智慧服务能力建设,持续推进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业务应用,建立全链条贯通的集约化业务流程,强化检验评估。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充分调动基层发展研究型业务能动性。依托科技创新平台,以科学问题为引领,以创新团队为主体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强化数字化气象服务产品供给,打造气象助力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新模式。

强化气候变化监测评估和科研。依托国家气候观象台,在南海区域增加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本底观测,开展区域生态碳汇模拟分析评估。开展气候变化碳汇影响评估,增强温室气体和碳中和区域气候变化监测预估。开展卫星遥感的南海碳通量动态监测和海南岛陆地植被碳汇遥感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精细化评估工作,为开展风电与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利用提供科学支撑。面向水资源、生态环境、人体健康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气候变化对行业的影响评估,提出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推进科研管理改革政策落地,切实提升科技人员积极性。通过联合研发、引进应用等多渠道,推进国家级业务科研单位气象科技成果引进及本地化应用。强化产学研项目实施,多渠道激励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完善气象科技成果全链条管理,推动科技成果向气象业务服务和技术标准转化。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和成果分类评价制度,健全科技成果业务准入评价机制。

建设高水平气象人才队伍。创新气象人才交流培养机制、引进共用机制等。开展气象业务、科研人员的定期交流访问,加强纵向横向交流力度。加强气象科技研发、业务一线和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对接中国气象局“十百千”人才计划,重点实施我省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建设我省高层次领军人才队伍。加强毕业生招录、人才引进和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工作,加大气象教育和研究型业务成果应用培训力度,提升人才质量。

(四)提升气象信息化能力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强化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建立星地一体化、无缝覆盖的信息网,省级互联网出口带宽达2G以上,省-市县带宽达200M以上;推进大数据云智能平台升级改造,统筹集约扩充省级气象基础设施资源,计算能力达到1.6PFlops以上,存储能力达5PB以上。升级省市(县)云视频天气预报会商(议)系统,满足预报业务需求。建立数据驱动的气象智能运维保障,完善“天镜-海南”系统,实现业务全流程监管。

构建“云+端”业务模式。升级海南省气象大数据云智能平台“天擎-海南”,完成关键业务系统智能化升级和“云化”改造。基于省级气象大数据云智能平台,提升观测资料的加工应用能力,开展边缘计算在南海气象服务国防建设领域的试点应用。推进业务系统与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深度融合,更好支撑预报服务“端”的应用。

提升气象数据供给能力。增强气象数据的多源获取能力,实现“一点入云,全网共享”,完善观测数据质控体系。加强气象数据实况能力建设,增强多源资料融合、专题数据集等产品的应用能力,强化气象大数据的赋能价值。加强数据共享开放,统一数据标准,数据服务实现“一点申请,全网支持”。加强历史资料拯救与数字化业务,继续实施数字气象档案馆建设。

加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部署信息网络安全灾备设施,保障气象云业务安全,全面推进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积极推进“信创工程”,配合推进国产化CPU、操作系统、电子政务套件等基础通用软硬件的应用。提升重大网络安全和风险识别的大数据支撑能力,建设和完善信息安全监控系统。推进气象数据产权管理。

加强多源资料融合应用。推进气象与各行业的数据融合,推进人工智能在多源数据融合中的深度应用,开发以用户为中心,融合地基、空基和天基的多源融合产品,满足各业务领域对观测产品数据格式、更新时效、显示方式、质量精度等方面需求。开展多源气象资料质量控制技术、标准数据集生产技术、时空降尺度融合分析,构建支撑智慧气象服务发展的集约化数据环境。

(五)提升气象行政管理能力和水平

1.加强气象法治建设

完善法规标准体系。构建与自由贸易港建设相适应的地方气象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推进防雷安全监管、气象信息服务、预警信息发布等气象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制修订。完善气象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强化标准实施应用和监督。加强气象法制宣传,落实普法责任制,推动形成良好气象法治氛围。

提高执法监管水平。全面落实气象依法行政工作,推动气象行政执法纳入地方综合执法体系,完善“省级指导督查、市县组织实施”的气象行政执法机制,严格执行气象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防雷安全监管“三个责任”,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体制,建立健全信用监管长效机制,提升监管执法检查规范性和透明度。建设完善“安全风险码”等防雷安全监管系统平台,提升防雷安全智能监管水平。

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深化气象“放管服”改革,推进省级气象行政审批事项权限下放。深化气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省政府明确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事权,实施政务服务“零跑动”改革,推进不见面办事升级提效。

2.强化开放合作形成融入式发展

深化交流与合作。深化省部合作,推进气象与相关行业深度融合发展,形成发展合力。加强气象核心业务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院所、泛珠三角及北部湾区域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办好东盟会议及南海风云论坛,提升我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气象灾害联防和风险管理领域的合作。

打造开放式协同创新平台。构建气象公共资源共享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高效的协同工作机制,有机整合现有气象科技平台,建成重点突出、集成性好、开放协同度高的技术创新平台。完善“赛道机制”,推进“互联网+安全监管”建设,联动大数据管理局、应急、水务等部门构建开放型的数字化服务管理新平台,提升气象数字化赋能防灾减灾、气象服务等精细化管理水平,助力智慧海南建设。

3.加强党的建设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完成巡察“全覆盖”任务,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强化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组织保障。深入贯彻《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意见》(琼府〔202127号),落细落实各项组织保障措施。充分发挥气象部门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优势,完善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基于信息化和安全可靠,提升全省气象政务综合管理水平和工作效能。促进气象科研与科普紧密结合,将气象防灾减灾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持续推进气象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政治任务,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全国文明单位数量占省级以上文明单位一半以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大力弘扬“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气象精神和“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弘扬先进文化,凝聚人心力量,营造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

(六)加快全国领先的气象JMRH发展示范建设(略)

四、统筹兼顾,推进气象重点工程建设

海南地处南海,是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长期以来由于投入不足,和发达省份相比已形成较大差距。因此,通过重大项目的实施,对促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服务自由贸易港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气象预警中心建设

建设目标:为适应海南自由贸易港建社需求,通过改扩建,升级现有省级业务平台,建设功能完善、业务集约、智慧安全、环保节能的南海气象预警中心,全面提升海南气象业务服务能力和南海区域气象服务保障水平。建成适应省会城市发展需求的海口市气象监测预警中心,提升海口市气象业务服务整体实力,促进海口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海口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内容:对现有省级业务平台进行改造升级,新建业务用房1栋,总建筑面积4122.67平方米,维修改造旧业务用房总建筑面积2225.11平方米,改造园林、广场面积10340.71平方米,改造和新建递路面积2817.5平方米。建设海口预警中心专业技术用房、业务配套用房、设备用房4953.46平方米和配套的室外设施建设以及海口气象综合监测基地。

(二)国家气候观象台和野外科学试验基地保障工程

建设目标:开展南海季风观监测以及海气相互作用、台风精细结构、海洋灾害性天气致灾机理、海洋大气电学等观测试验和科学研究,揭示南海气候系统演变内在规律,增强对区域天气气候特征、结构和多时空尺度演变规律的认识。

建设内容:围绕“一站四平台”的功能定位,聚焦南海季风和海洋灾害性天气演变规律,开展南沙-西沙-海南岛“三点一线”高精度热带海洋综合监测系统建设,科学认识海-气相互作用、物质和能量循环过程,建成功能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以海洋观测试验研究为特色的国家气候观象台。

(三)生态环境气象保障工程

建设目标:强化生态环境气象保障能力建设,初步建成满足海南生态环境保护气象保障所需的系统、平台和技术体系,更好为生态环境气象保障提供技术支撑。

建设内容:建设南沙国家气候观象台温室气体观测站,开展南沙温室气体、反应性气体、辐射等大气成分观测,准确获取南海区域大气化学组成及其相关物理特性的现状和长期变化趋势信息。建设海南环境气象三维精细化预报预警系统,开展海南环境要素集合预报和智能订正应用技术研究。建设卫星数据处理和生态灾害遥感监测平台,发展多时空尺度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安全影响的早期预警、动态监测预测技术;研究生态红线保护区严守和管控的气象诊断分析技术、生态气象因子影响的监测预警与评估技术。建立气候承载力模拟模型和气候资源量化评价技术体系,开展气候变化对典型生态系统、水资源、海岸带、建筑能耗和特色产业的影响评估。

(四)专业气象服务保障工程

建设目标:强化专业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建设,持续深入开展针对性定制化专业气象服务,更好满足海南自由贸易港各行业对气象服务的深度需求。

建设内容:加密针对重点园区、重点产业的气象观测站网布局。建设统一的集约化的海南省专业气象服务系统,制作深加工、精细化的预报预警产品,开展针对性和技术含量高的定制化专业气象服务。研发与行业深度融合的应用服务产品,拓展远洋导航、海洋牧场、康养、临港工业、航空运输、金融、能源、滨海旅游等领域的专业气象服务,以满足海南自由贸易港各行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五)气象数据开放融合工程

建设目标:扩充南海气象云数据中心,提供计算、存储、系统运行和信息安全等信息基础设施,实现气象资料传输高效、开放共享、实时监控。

建设内容:完善海南气象信息感知网、扩建气象基础设施云平台、气象大数据云平台、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气象综合业务监控与运维系统。与省内各部门、行业、JD编制气象共享信息目录。开展边缘计算在南海气象服务领域的试点应用,建立“云++端”业务新模式。提升重大网络安全和风险识别的大数据支撑能力,建设和完善气象数据信息、业务流程等安全监控系统。

(六)南海JMRH气象保障工程(略)

五、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印发实施的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对全省各级各部门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未经批准不得修改。

(一)加强组织领导

构建统一领导、上下衔接、统筹有力的协同联动机制,坚持人员、数据、管理、资金、技术的集中管理,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协调推进全省气象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加强各级气象部门工作力量的协调,保障“十四五”规划的顺利推进。

(二)加强投入保障

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统筹中央、地方和自有资金,按需合理增加建设项目的财政预算。研究制定建设资金管理办法,规范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和资金使用管理,建立支撑项目快速迭代建设的资金审核程序和机制,不断完善各级财政资金购买服务的流程和机制。

(三)加强队伍建设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把落实高质量发展和自由贸易港建设任务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进全省气象部门人才体系建设。

(四)加强考核评估

加强项目建设的资金管理和监督,项目建设单位要自觉接受财务审计、纪检监察部门监督检查,防范廉政和资金风险。建立效能评价标准,开展项目考核评价,督促工作落实情况。全面落实项目建设管理单位主体责任和监管单位监管责任,促进全省气象现代化整体水平提升。

专业名词解释

7+31631”气象服务模式:针对大尺度灾害天气过程,开展递进式滚动预报预警服务,提前7天预测影响趋势、提前3天定量预报过程风雨、提前1天提供风雨落区和具体影响时段、每6小时定位高风险区并开展临灾精细化预警、每3小时滚动分市县预警和风险提示、每1小时滚动精细到乡镇(街道)的定量预报。

天擎:即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全面管理和供给气象“数据、算力、算法”资源,支撑“云+端”气象业务,是气象“云+端”业务技术体制建立、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

天镜:即气象综合业务实时监控系统。实现了集约化的全国气象综合监控与运维,它采用生动的表现形式,直观呈现全国气象信息资源能力及运行状态、业务系统运行状态等、数据“流动”的全过程,使得全国气象信息化运行状况一目了然。

边缘计算:是一种分散式运算的架构,采用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为一体的开放平台。将应用程序、数据资料与服务的运算,由网络中心节点移往网络逻辑上的边缘节点来处理,提供智能分析处理服务,减少时延,提升效率,提高安全隐私保护。

四方五港两核心:是海南省在北有海口港、西有洋浦港和八所港、南有三亚港、东有清澜港的“四方五港”分布格局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港口功能分工,形成以洋浦港为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海口港为全国主要港口,三亚港、八所港、文昌港、三沙港为地区性重要港口,构建以三亚国际邮轮母港为核心、海口国际邮轮始发港为重要组成的沿海港口发展格局。

工改目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目标

赛道机制:海南省首创探索建立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的新模式,是海南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释放技术红利、数据红利和创新红利的重要举措。海南省大数据管理局会同相关责任单位,通过设置赛道的方式,结合社会“痛点、难点、堵点”等问题,设置出金融、旅游、气象等虚拟赛道,并指导企业以商业合作模式开展公共数据资源与行业数据资源融合应用,甄别出有潜力、有价值的优秀项目方案和优秀企业,给予更大的发展支持,实现政府、企业、公众等主体的多方共赢,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

三区一中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相关附件:

  • 海南省“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doc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

主办: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海口市信息中心
海口市信息中心规划设计并技术实现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898-68725613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8710000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46010002000008号 琼ICP备1700528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1000009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口市政府门户网站,进入非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