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
一、2001年交通运输业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公路运输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14089万人次、204141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加10%和9%(其中市区出租车、定线车运输量13153万人次、76088万人公里,分别增长8%和9%);货物运输量589万吨,同比减少2%;货物周转量18902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公路客货运输业上缴运输营业税1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9%。
水路运输全年完成客货运量302万人、1718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0.6%、4%,客货周转量2.3亿人公里、180.44亿吨公里,分别较上年同期减少9.5%、32.3%。港口货物吞吐量1544万吨,较上年增长14%。
春运期间,水路运输方面,共投入客船6艘、客滚船25艘。运送旅客87.5万人次,比上年春运增长27%,运送汽车10.17万辆次,比上年春运增长13%,运送出海瓜果菜46.8万吨,比上年春运增长47%,渡口摆渡22万人次。查堵危险品47件,纠正和查处各种违章运输船舶9宗。公路运输方面,海口地区各车站发送班车4.67万班次,比上年春运增长11%,运送旅客74.7万人次,比上年春运下降0.4%。
(二)存在问题
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没有先进的交通指挥中心,站点布局不合理,公交候车公交站场较少。
2.货运运输发展缓慢。货运有形市场未真正建立,货运代理、信息服务等管理服务落后,是制约我市货运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货运车辆发展仍呈自发状态,运输结构不合理,大宗运输、集装箱运输发展十分缓慢,而零担、散装运输运力大大超过运量。
3.水运市场管理不规范。集中在海口新港港池等水域的小型供水(油)船、交通船,以及海口西海岸、新埠桥、过港乡渡口等水域的旅游船、观光船、渡口渡船和水上摩托艇,由于不同类型,不同归属和不同经营区域,经营体制杂而乱,给规范化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
4.水运运力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目前,经营省际运输的客船、客滚船中,老旧船舶比重偏大(10—23年船龄占34.38%,24年以上船龄占31.25%),集装箱船、油船、液化气船吨位过小,1000吨以下的船舶占了较大比重。
二、2002年交通运输形势展望及政策措施
2002年,随着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外游客以及进出岛货物流量将进一步扩大,给交通运输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预计,公路运输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14795万人次、212306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加5%、4%;货物运输量594万吨、19280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2%;水运企业水路货运量1720万吨;港口吞吐量将达1760万吨,比上年增长14%。
2002年加快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创建文明行业,提高服务质量。2002年在出租车及中巴车行业开展为期半年的“爱我海口,做文明使者”活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切实解决行业存在的问题,使广大经营者、司机和司乘人员增强特区省会意识,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服务质量。
(二)加快市属国有运输企业体制改革。首先市公共汽车公司实行股份合作制,彻底解决该公司历年形成的体制问题和沉重负担;其次其它企业,借鉴市商贸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加快改革,全面走向市场。
(三)继续进行客运市场整顿。在2001年整顿的基础上,继续抓好客运市场整顿工作,打击非法营运,坚决取缔“摩的”。
(四)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抓紧海口市交通指挥中心的筹建工作;全部完成全市站点、站场建设,全市拟建设18个公交站场,设置新型公交候车亭140个,保留原有公交候车亭70个,重新选点设置45个,建设简易站牌支架45个;调整全市公交线路网络,全市公交网络调改涉及线路44条,拟新设线路18条,通过调改,使原有的公交线路进一步合理化网络化,并对线路进行减压消肿,基本覆盖公交盲点和新开发区。
(五)促进客运企业逐步走向集团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对客运企业进行重组,扩大公司规模,减少企业数量,培植大型、规范化经营的企业,在试点的基础上,组建海口市六大出租车公司。
(六)加快车辆的更新换代工作,提高客运车辆档次。2002年将加快车辆的更新换代工作,全年将有1500辆左右的新出租车上路营运,使全市的出租汽车面貌得到彻底;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将全市200—500部公共大、中巴车退出市场,上部分空调高档车。同时规范公交车的经营管理,组成线路领导小组,实行“滚动发班”,做到统一进站、统一排班、统一按班次和时间发车,统一按站点上落客。
(七)加大水路市场整顿力度,打击非法营运。加强船舶运输准入和经资质管理,创造平等竞争有序的经营环境,确保海口水域的安全生产。
(海口市交通局 张荣森、史健苗、陈桂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