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23-34℃ 天气现象:多云,午后有雷阵雨 风向风速:东到东南风3-4级

百岁不变 赤胆初心

中国海口政府门户网站  更新时间:2023-05-08 15:33   来源:海南日报  

1958年夏,庄田、马白山重访少年连成立旧址,同老区群众在大榕树下交流。(吴之摄影作品)

1950年夏,琼崖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区。节假日期间,部队战士就在营地草地上围坐着自演自乐。(吴之摄影作品)

1950年5月2日,海南解放第二天,琼崖纵队和渡海部队举行入城仪式。(吴之摄影作品)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吴之(右)和老首长吴克之的合影。

吴之(右一)回访老战友。

吴之手稿。

暖风和煦,绿树成荫,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下田下村里,村道整洁,小楼林立,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82年前,侵琼日军猖獗之时,正是在这座小小的村落,诞生了一支英雄的少年连队。百余名海岛少年,紧握复仇枪支,屡屡痛击日寇。

参与建立这支英雄连队的琼纵老战士吴之,今年1月7日在广东逝世,以近百岁之龄“重返”故里,长眠于自己为之奋战半生的红色热土。

这片土地给了这位老人什么滋养,他又如何以满腔热血回馈这片土地?近日,返乡祭祖的吴之后人对海南日报记者讲起了这段厚重的过往。

A

志学之年已立下累累战功

“敌人抢了村里几头牛,你敢不敢跟我们拿下碉堡,把牛赶回来?”

20世纪30年代的农村,一头牛就是一个家庭的生产力。提问的人话音未落,不满10岁的一个孩子不假思索:“我敢!”

手里没有武器,他操起打猎用的山猪炮,跟着队伍往不远处的碉堡摸去。几声轰轰巨响,敌人四下逃窜,受了惊的牛群破门而出,往自家的方向狂奔而归。

“以后还有这种事,你还敢不敢再跟着我们干?”领头的气还没有喘匀,就趁热打铁做起了思想工作。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孩子再次高声应答:“我敢!”

少年壮志当拿云。这便是少时的吴之,眉宇间稚气未脱,但骨子里镌刻的革命基因已经觉醒——1926年,他出生于海南琼山,家里穷得只有不到五分田地可以耕种,父亲吴乾位却舍得把房屋腾出来,给琼崖革命先驱用作大本营,还从内屋挖了一条地道直通村口,为的是方便革命者在必要时逃离险境。

吴之不懂,这些叔叔阿姨为什么有那么多秘密,更不明白他们口中慷慨激昂的革命道理。他只知道,唤父亲“位哥”的冯白驹,他称作“姑姑”的刘秋菊,为了让穷人过上好日子,能毫不犹豫地把家舍出去、把命豁出去。

他开始不满足于给他们送信、放哨。1939年4月的一天,父亲与时任琼崖抗日独立队第一中队中队长黄大猷等人,用家里栽了上百年的青皮荔枝树制成了一尊土大炮,消灭了困守在大致坡石桥村小学里的20多个日本兵。那天晚上,13岁的吴之跟随部队参加了战斗,作为“红小鬼”的革命生涯正式拉开序幕。

1941年,侵琼日军愈加猖獗。为了遏制其嚣张气焰,琼文抗日根据地于当年秋季掀起扩军运动,2000多名踊跃参军的人员当中,有不少是尚未成年的少年儿童。

时任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一支队支队长吴克之在回忆文章中提到,经过深思熟虑,他们决定将这批少年编成连队,担任第一支队特务连的任务。就这样,这100多名13岁至15岁的孩子正式组成了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一支队特务连。因他们年纪尚小,亦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少年连”。

当时,吴之只有15岁,年龄虽不大,但有着丰富的斗争经验,并曾在琼崖军政干校接受过培训,俨然已是一名名副其实的“老”战士。作为少年连的中坚力量,团结带领少年们参加战斗,他胸有成竹。

吴之的次子吴少凡记得,父亲曾这样回忆自己的少年连岁月:吴克之常常亲自对小战士们进行革命教育,用活生生的英雄事例鼓舞大家奋勇向前,积极开展侦察、后勤、公务、情报等工作,同时配合主力部队以组或排为单位展开对敌游击战。

在吴克之的激励和指导下,少年连的战士尽管不过志学之年,却也配合主力部队取得了不俗的战果。

为了把这群英雄少年的故事流传下去,从头到尾参与其建设的吴之,利用晚年时间走访了大量战友,通过口述历史、影音记录等方式,对少年连的真实历史进行了抢救性记录。

B

枪林弹雨中坚定革命理想

离开少年连后,吴之参与革命的脚步没有停下。他先后在琼崖纵队开展的一系列斗争中,以团敌军工作股长、南征队队长、前线指挥部作战参谋等身份参与了多场重要战斗。

在一场场艰苦的战斗中,吴之冲锋在前,四次被子弹击中,险些为革命献身。吴之的三子吴江南记得,父亲右肩有个“旋涡”,那是弹片嵌进骨肉的痕迹,自己年幼时总爱伸手去摸,边摸边听那些用鲜血染红的故事。

几次阴雨天气,吴之枪伤复发,疼得在床上打滚。有人送来残疾军人证,还给他讲解优抚政策,不料他接过证件就一把撕了:“我好手好脚,怎么就要给国家添麻烦了?”

“他这一辈子都好强。”吴江南说,父亲不愿说起战争留给自己的伤痛,只想把琼崖革命的精神内核传承下去。

那些伴随吴家兄弟成长的革命故事,因为听了多次,说来如临现场。

日军侵琼时期,有成千上万的台湾青年被强征入伍,主要负责后勤保障、修建铁路、挖掘铁矿等工作。一次战斗中,吴之结识了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医学院的台湾医生石光亮,与战友们一同帮助他和多名台籍日军官兵,从日军的残酷剥削中脱身,或是投奔琼崖革命队伍,或是潜伏于敌军之中为我军秘密服务。

石光亮对海南革命的贡献可堪一书。吴之曾撰文记录其事迹:“我军多少指战员和人民群众在他认真负责的医疗中获得新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石光亮还曾在保亭等地医院主持工作,并先后当选广东省政协委员、第一届台盟中央评议委员会委员,为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关于当年我军与台湾同胞共同智取敌人军车和武器的故事,吴之也在文章中有过详细叙述:“每次敌人用汽车运军需品到广康绯山投放驻军时,由台湾兄弟开车让我军袭击。在台湾兄弟的直接参与下,每次战斗都取得完全胜利,既全歼敌人,又缴获武器弹药和财物。先后袭击敌军车30多部。”

解放战争时期,在乐东九所,恶战一触即发,部队煮了一锅干饭,给战士们各发一个饭团作为犒赏。“枪林弹雨里,父亲眼见亲密战友倒在敌人枪下,怀里揣着的饭团甚至还来不及吃上一口。”吴江南说,战后,父亲哀恸至极,痛哭不已,竟急火攻心失了神智,每天又哭又笑地喊着亡友姓名在坡地上奔跑。

当地百姓深受感动,翻山越岭找来草药,悉心喂药数日,吴之方才悠悠转醒。

吴少凡说,无论是当年参与对日作战的台湾同胞,还是支持解放海南的少数民族群众,都长期与父亲保持着联系,“冯白驹曾经深情赞叹,‘山不藏人,人藏人’。父亲也常说,琼崖革命的胜利,关键就在于坚持军政一致、军民团结。我们聆听着父亲的一段段回忆,见证着他与战友和群众的亲密交往,更能直观而深刻地感受到,我军战士之间是如何亲如手足,军民之间是如何鱼水情深。”

C

放下枪杆子 拿起笔杆子

海南解放,硝烟平息,1955年,吴之在屯昌县荔枝园127师代理师直工科长,协助师参谋长抓直属部队的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到了晚上,他还要给师机关共产主义夜校的学员授课。

备课之余,吴之重读由冯白驹指导、自己主笔完成的《琼崖纵队发展史》。一页页翻阅,过去十数年的战斗经历仿如昨日。他萌发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除了党史、军史、回忆录等形式,我是不是还能尝试着用其他文体来展示这段峥嵘岁月?”

之所以觉得“大胆”,是因为吴之只读过两年私塾,写散文、小说对他来说是莫大的挑战。他用刚刚放下枪杆子的手拿起笔杆子,白天操课不断,深夜笔耕不辍,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12万字的长篇小说《破晓之前》。小说生动地讲述了1942年琼崖抗日游击队和人民群众打破日军、伪军和国民党反共顽固军三面挟攻反“蚕食”斗争的英雄故事,塑造了女交通员陈淑兰、游击队长陈克强、政委洪智深等英雄人物,一经发表便受到了广泛好评。

时任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周钢鸣评价:这是一部海南抗日游击战争的艺术写照,《中国解放区文化史》评价:这部作品填补了海南解放区文学的空白。“作家吴之”的风头一时无两,《破晓之前》成为当下最热门的“畅销书”。

小说发行两个月后,广东人民出版社就出版了报告特写集《在红色的海南岛上》,其中收录了吴之的《永远不倒的红旗》、朱逸辉的《六连岭上现彩云》等21篇琼崖革命故事,印行的1.2万册书籍很快便销售一空。

从那以后,吴之勤于写作,文选《溯流思源》、长篇传记《冯白驹传》、琼剧剧本《红色娘子军》、散文集《在红色的海南岛上》等著作不断问世。1957年在杂志《红旗飘飘》刊登的由冯白驹口述、吴之整理的回忆录《红旗不倒》,以及1979年在《人民日报》刊登的由马白山、林克泽、吴之联合署名的文章《巍峨五指山 琼南顶天柱——缅怀战争年代的冯白驹同志》,为党史学界深入准确地研究冯白驹和琼崖纵队历史、琼崖地方党史起到了重要作用。

盛名之下,吴之保持着清醒:如果自己要重现的琼崖革命历史是一幢高楼大厦,当下采写的一篇篇作品就是其中的砖瓦和栋梁。于是,他一边尽力收集史料和文献,一边开展大量的走访调查:写《冯白驹传》时,把广东省档案局、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等资料库搜了个遍,复印回来的资料多得能装几个麻袋;写《琼岛烽火》时,他住进开国中将庄田家中,日日采访,夜夜打磨,时不时还与将军辩上一辩。

吴少凡介绍,在写琼剧《红色娘子军》的剧本时,父亲曾对冯白驹进行过深入采访,冯白驹详细讲述了娘子军的产生和作战过程,还把自己在娘子军成立时的讲话原稿整理出来给了父亲。随后,父亲奔赴琼海、文昌、万宁等地,找到了娘子军连长冯增敏、指导员王时香,以及其他几十名娘子军战士,对她们进行一一访问。

“可以说,凡是书中写到的人,只要本人或其亲属在世,父亲都争取去见上一见、访上一访。”吴少凡说,每每登门,父亲除了带着纸笔,还会带上一台相机、一台小型录音机。

相机在当时还是稀罕物件,相片也不是人人都曾拍过。吴之用亲手拍下的一张张照片、录下的一段段音频,让严谨求实的正史文字与有声有色的实地见闻互动起来,使得历史有了更为清晰鲜活的面貌,读者也有了重回历史现场的“临即感”。

D

为先烈立碑 给后辈引路

“五一”假期,白沙起义纪念碑园游人如织。长期以来,遍布省内各地的革命遗址和设施,都是干部群众缅怀革命先烈、汲取奋进力量的重要载体。

晚年定居广东的吴之不时回海南探亲,每次回来总会带着几个儿子到李振亚纪念园、刘秋菊纪念园、白沙起义纪念碑园、琼崖工农红军云龙改编旧址等革命遗址和设施走走看看。

吴少凡说,从广东省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职务上离休后,父亲一面继续围绕琼崖革命历史题材进行文学和摄影创作,一面坚持为参加琼崖革命的老战友和支持革命斗争的“堡垒户”等群众奔走,通过给各级党委政府去信去电等方式,联合相关机构组织和社会各界力量,推动建起了一座又一座纪念碑、纪念园。对他来说,这些革命遗址和设施,长眠着自己革命道路的领路人,更蕴藏着琼崖革命的精神内核,积淀着推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源源动力。

“直至90多岁,父亲还坚持带着我们走贫问苦,到海南各地看望生活困难的老战友和‘堡垒户’等群众。”让吴少凡印象深刻的是,一次,他陪伴父亲下乡寻访,找到了一名曾在部队担任机关枪手的老战士。

老战士一见吴之,激动得浑身直颤,喊了一声“首长”便老泪纵横。吴之同样止不住地落泪——他无法忘记那一幕,这位战友在一场激战中,为保护部队唯一一杆机关枪,拖着受伤的身体跑了几公里,一口又一口的鲜血呕了一路,机关枪却始终扛在肩上、抱在手里。生死之交在耄耋之年重逢,叫人如何不激动?

每次与这些老战友、“堡垒户”见面,吴之总要自掏腰包为他们添置些生活用品。遇见生活实在困难的,他就把现金硬塞给对方,常常是大包小包地出门、口袋空空地回家,带回的只有他们反映的困难,要想方设法推动解决。

吴江南说,父亲临终前几年患上了老年痴呆,提出要把银行卡等交给孩子们保管。去银行一查,卡里余额不过7000余元——这便是老人的全部积蓄。但他们知道,父亲留下的财富,远非金钱可以衡量。

吴之去世后,兄弟几人对其留下的笔记、手稿、信件、影像、录音等资料,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等遗物进行了整理,“这些资料和物品就像一座宝库,可以为后人提供进一步了解琼崖革命历史、传承琼崖革命精神、弘扬琼崖红色文化的内容基础。”

当前,兄弟几人正在抓紧对这些资料和物品进行分类整理,并计划与相关博物馆、史志馆、档案馆、纪念园等机构联系捐赠事宜。吴之的四子吴湛海说,把这些史料捐献给国家,就是他们能够帮助父亲完成的最重要的遗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海口市信息中心
海口市信息中心规划设计并技术实现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898-68725613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8710000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46010002000008号 琼ICP备1700528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1000009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口市政府门户网站,进入非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