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26-37℃ 天气现象:多云,午后有雷阵雨,局地暴雨 风向风速:26-37℃

琼州犹存学士风

中国海口政府门户网站  更新时间:2023-11-20 09:58   来源:海南日报  

位于海口的琼台书院。据传,该书院为纪念丘濬(别号琼台)得名。资料图

丘濬陈列馆。张昕 摄

丘海大道(2004年)。李英挺 摄

■ 杨江波

500多年前,丘濬已名动海南岛,是激励琼州学子的榜样。时至今日,丘濬是海南最有名的历史文化人物之一。在他身后,人们通过保护古建、兴建纪念设施、以其名字给道路命名等形式,来怀念这位学识渊博、清正廉洁、热爱家乡的先贤。

丘请故居

曾具“十八屋”之规模

丘言故居位于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金花村,金花村因丘濬而得名。丘濬有以故乡入题的诗作云:“瀛海中间别有天,宁知我不是神仙。濬濬六合虚空外,曾见三皇混沌前。玄圃麟洲非远境,延康龙汉未多年。有人问我家居处,朱橘金花满下田。”

令人称奇的是,这首《下田村》为丘濬梦中所作,此诗有前序:“家居琼山之下田村,七月二十四夜,梦髼头童子问予,以村之所以名,梦中作此诗畣之,觉而呼灯疾书于都城东之远游轩。”

“朱橘金花满下田”,金花村因一句诗得名。清咸丰《琼山县志》载:“下田村,在城西北一里,明丘濬故居,今曰金花村。”“金花村”这一名称沿用至今,该村也因丘濬而声名远播。

在金花村的一条小巷中,坐落着丘濬故居。故居门口有一副楹联:尚书宰相门第,理学经济名家。短短十二个字,却包含着丘濬在世时显赫的地位和身后获得的崇高名望。

据丘家谱志记载,丘濬故居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丘濬故居曾为多进式院落,规模最大时,有“丘氏十八屋”之说,现存前堂和可继堂。可继堂为丘濬故居的主要组成部分,明正德《琼台志》云:“可继堂,在城西北隅。”之所以取名“可继堂”,《丘文庄公集》收录丘濬的自述称:“堂以可继名,摘先祖思贻公所题堂楣对句语也。”

丘濬曾作《可继堂记》,其中有言:“可继堂者,琼台丘氏之正寝也。”此文还描述了丘濬的祖父丘普教导丘源、丘濬兄弟二人的场景。丘普先对丘源说“尔主宗祀,承吾世业,隐而为良医,以济家乡可也”,接着又对丘濬说“尔立门户,拓吾祖业,达而为良相,以济天下可也”。

可继堂厅堂正中间有一尊金色的丘丘塑像,两边分别挂着“忠厚传家久”和“诗书继世长”的楹联。在海南,丘车故居是现存的工艺水平最高的砖木结构建筑之一。1996年,该故居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濬在世时,金花村常常轿往濬濬,一时风光无限。丘濬过世后,仍时有地方官员、琼州学子探访丘家宅院以缅怀丘濬。如今,丘濬和丘濬故居,已成为金花村的历史文化名片。

丘公塘

五泉涌出成一池

丘濬的墓地位于“五龙池之原”,五龙池又被称为“丘公塘”。历史上五龙池也是琼山西郊重要的水源地。清道光《琼州府志》记载:“五龙池,在城西十二里五原都。五泉涌出成池,经滨涯转南茂桥入海。”

明清时期,五龙池水源丰沛,有一条溪流从五龙池流出,奔着东北方向流入大海。如今,溪流已无从寻觅,但作为源头的五龙池还在。五龙池因丘濬而有别名,现在水头村、滨涯村一带的百姓仍习惯称五龙池为“丘公塘”。

在水头村丘濬墓附近,有一口“丘濬井”。丘濬井又称“丘公泉”,是一口明代开凿的井,相传与两公里外海瑞墓边上的“海公泉”同期建成,形状、构造颇为相似,人称“丘海双泉”。《海口辞典》载:“(丘濬井)几百年水源不绝,井水甘凉,水头村半数村民一直饮用至今。清光绪年间曾立碑纪念丘濬井,现原碑已毁,碑文失传。”

因村边有丘濬墓,水头村也时常出现在各类文献记载中。相传,这个建于明代的村庄,因邻近丘濬墓,曾得名“丘邻村”。

丘濬墓边上,就是丘濬陈列馆。该陈列馆展现了海南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风格,馆内展出内容分为“出生海南”“仕途之路”“位极人臣”“槐荫书屋”“理学名臣”“情系家乡”“魂归故里”“缅怀前贤”八个单元,每个单元从不同角度展示丘濬的传奇人生。

丘濬陈列馆内陈列着象牙笏板、缠枝花卉纹碗、铜镜等明清文物,其中象牙笏板为镇馆之宝。此外,丘濬最重要的著述《大学衍义补》也陈列其中。

文庄路

以丘濬谥号命名

在水头村西侧,紧挨丘濬墓、丘濬陈列馆,有一条名曰“丘海大道”的道路。丘海大道是海口市区一条贯穿南北的交通要道,原名“疏港大道”,路旁恰好有丘濬墓、海瑞墓,为了纪念丘濬与海瑞,相关部门将这条路的名称改为“丘海大道”。丘濬墓附近的另一条道路,则被命名为“丘濬路”。

文庄路位于海口市琼山区府城地区,连接琼州大道和中山路。文庄路最早建于明代,古称府前街,古代琼州府衙、府学宫所在地,是府城的主要道路之一。丘濬与这条路有颇深的渊源,1925年,府城扩建道路,为纪念丘濬,人们以他的谥号 “文庄”为道路命名,文庄路就此诞生。如今,在文庄路的东端有文庄天桥,而文庄社区、琼山文庄第一小学都在此地。这些名称,都与丘濬有关。

丘濬清正廉洁的形象,也出现在琼剧中。琼剧《丘濬变奏》颇受本地观众喜爱。该剧大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明孝宗时期,官场风气不正,昏官当道,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丘濬针砭时弊,上奏请皇帝加以整治,但孝宗听信昏官的谗言,不予理睬。丘濬认了一个名叫“刘宝珠”的义女,她才貌双全,武艺高强,后来女扮男装参军,因战功赫赫被封为将军。刘宝珠嫉恶如仇,在获得昏官王元源、龙江风贪污腐败、克扣军饷的罪证后,告状遇阻。后来,她与丘濬商议,决定借太子选妃之机进宫。在金殿上,刘宝珠被选为太子妃,随后联合丘濬,当众拿出证据揭露昏官恶行,孝宗皇帝如梦初醒,严惩了昏官,并采纳了丘濬的治国主张。

此外,《才子丘濬》《丘濬》等琼剧也经常在海南城乡的舞台上演。这些琼剧曲目的故事不尽相同,但丘濬都以清正廉洁的形象出现。这也反映出海南人民对丘濬的敬爱。

对于丘濬,历史学家钱穆有言:“不仅为琼岛之大人物,乃中国史上第一流人物也。”博学多闻、著作等身、学以致用、一生清廉,这些都是丘濬身上的文化标签,也是他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古人云:见贤而思齐。如今我们走进与丘濬有关的遗迹、纪念设施,就是要学习他身上的闪光点,敦德励学、知行相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海口市信息中心
海口市信息中心规划设计并技术实现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898-68725613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8710000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46010002000008号 琼ICP备1700528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1000009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口市政府门户网站,进入非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