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26-37℃ 天气现象:多云,午后有雷阵雨 风向风速:偏南风3-4级

展卷如虹耀琼州

中国海口政府门户网站  更新时间:2022-09-05 16:29   来源:海南日报  

攀丹唐氏宗谱“十二图咏”展卷如虹耀琼州

《东善培英》图。

《西洲遗教》图。

《广荫联吟》图。

《攀丹唐氏大宗谱》扉页。 本版图片均由海南日报记者陈耿摄

文\本刊特约撰稿 张意薇

卧枕南渡江水,梦回攀丹折桂。海口市琼山区国兴街道上丹村208号,曲径通幽处,一排三进式青砖灰瓦的仿古建筑隐于热闹的民俗戏台和肃穆的明昌祖庙后,这就是唐氏大宗祠——西洲书院旧址。

而明代海南科举上最出彩的家族,攀丹唐氏不遑多让。清末民初海南文化大家王国宪(1853年—1938年)赞叹:“其表章十二图咏,俱前贤明迹,更为丘海两姓所未有,海南谱牒之修,未有咸于此者也。”王国宪提及的“十二图咏”,是收入《攀丹唐氏大宗谱》中的十二幅图画配赞诗,从兴学重教的家风传承看,这十二幅图聚集了长与幼、儒与道、仕与隐等多种身份和样态……涌动着一个家族的曾经风流与诸般气象。

一个家族的绚丽画卷

2012年修复西洲书院时,“十二图咏”走出书卷,以彩绘的形式呈现于书院二进内墙;前几年修缮书院外部围墙,又将其镌刻为数十米长的分块石雕,诗画并兼,古韵盎然。其中,记录攀丹唐氏普施教泽、为善梓里的有《东善培英》(唐英)、《西洲遗教》(唐胄)、《榕树垂芳》(唐谊方);侧重孝悌之道与家风传承的有《留耕训子》(唐寅)、《滨濂庐墓》(唐繗)、《刲骨医姑》(陈氏);体现高格雅趣、萧然尘外的有《广荫联吟》(唐文严)、《竹轩乐趣》(唐瑜)、《月下传丹》(唐秩);记录巾帼才情或乱离之悲的有《贤妇语道》(冯银)、《才媛歌风》(丘唐氏)、《投江殉节》(唐五妹)。

凡此种种,从身份上看,画中主人公为良臣、为师长、为父母、为子女、为挚友……这是一个辉煌家族的群像剪影,也是彼时社会的浓缩镜像。其中的气韵风骨,有果敢刚毅的奋激于朝,有矜重名誉的守节自苦,有怡然自得的山野之趣以及各种不同境遇下的信与执、弃与舍。

两种困境的成功突围

《东善培英》的主人公是八世祖唐英,他是一位热心公益、有口皆碑的大善人。“东善”即乡人对唐英城东居所的美誉,“培英”即开办义塾,培育英才。唐英之所以要开办义塾,是因为眼见一些私塾老师教书懈怠、收受礼金而愤慨非常。他认为此种行径误人子弟,非儒者所为。于是,唐英亲自出资办学,并执教其间十余年。

画中三组人物处于一个平面,但又似一条有时间线流动的故事:左上山丘有孩童嬉游弄鸢、中部道路一大一小或为送子求学,右边门庭内有学子虚心求教,唐英则搦管摛章、谆谆善诱。后来,唐英的儿子唐舟、孙子唐亮也耀祖荣宗考取进士,为循吏良臣。

谁说忠孝难两全?《西洲遗教》的主人公九世祖唐胄(字平侯,号西洲),其曾祖父是《榕树垂芳》一画中做过府城训导且“教人有规范”的唐谊方。儿时的唐胄,或许也在大榕树下听过家人讲述祖父与人为善、导人向学的故事。

《西洲遗教》中,唐胄以礼魁中进士,却因不肯和权奸同流合污而罢官居琼,可他的价值并没有因为不居庙堂而减损。居琼的唐胄为攀丹百姓修青云桥、挖竹根井,更为编修方志——正德《琼台志》,悉心竭力,又在攀丹村创办书院以启乡梓。

画面定格的一刻,唐胄正襟危坐,授业解惑。学生有恭敬地侍立于两侧的、有全神贯注倾耳聆听的、有心思活泼扭头四望的、有手持书卷安于一隅的……学子形态各异,气氛活泼。后来,唐胄声名远播,参议张简为其题匾“养优书院”,副使王弘又以唐胄之号易名为西洲书院,民办书院至此得到了“官方认证”。“养优”包含了唐胄奉养母亲以尽孝及韬光养晦以报国的双重含义:为人子居家则孝悌亲仁,为人臣做官则忠君爱民。唐胄一生以范仲淹自期,壮年守服尽孝,晚年勉力复出、移孝作忠,树立起德才兼备的士大夫的典型。如今,青云桥已杳,竹根碑铭在,后世对其先忧后乐的情怀仍然深铭肺腑。

曲中求直或直中求曲,需要同样的坚韧。“曲中求直”如乡贤唐英在一片混沌中勇于躬行实践、激浊扬清;“直中求曲”是两夺礼魁、冠绝岭南的儒者唐胄藏器待时、从容不迫。

三种状态的处世之道

不是所有天马行空的凌霄之志都能任性驰骋,终有一些人会遭逢时乖运舛,戢翼铩羽;也有一些风云之志会飘零天涯,徒然化作寂寥的雨烟。且看画中人,有归去来兮、物我两忘者,有天人合一、物我相成者,更有柔心弱骨却成仁取义者。

《广荫联吟》图,松树下共执一卷其乐融融的三个人是一隐士与二显贵。元代,唐文严因才华卓越被举荐提拔为主管宣教工作的迪功郎。“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乱世中的他还是选择辞官不做,隐居琼山,并在住所旁建一方小亭,初名“松轩”。此处花木扶疏、浓荫蔽天,他也自得其乐,日日在其中披经阅史,尤爱品读道家《黄庭经》,或是希图思神守一、青山不老吧!

至正年间(1341年—1368年),翰林学士陈士徽与薇省郎谢少敏特地来看望老友。陈、谢虽身份尊贵,但与唐文严却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知己。唐文严仅奉苦茶一壶,三人纵谈终日、不知疲倦,临行又吟诗酬答。谢少敏以许由洗耳以及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等典故称赞唐文严闳识孤怀、不求闻达,不屑于那些被滥授的官职:“中原如沸天酷热,此翁林中眠枕石……烂羊瓜果盈庭小儿尽青紫,此翁临水洗双耳……忍饥学得西山夫,胸中有道癯不枯。”(青紫:指高官显爵)陈士徽称此情此景虽寒素俭朴但却在琼州辟出了一个远离乱世纷争的清平之境:“琼州岁月不可度,此境中州亦希遇。苦茗满瓯谈兴亡,日长归来月满堂。”(引文按唐氏族谱)陈士徽应唐文严之请,更亭名为“广荫”,世事茫茫,也要记录下这一刻扫平孤独的知音相遇。

自苏轼始,“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成了文人雅士的一种可爱的倔强。《竹轩乐趣》多首赞诗都提及“洋川画”,指的是画家、诗人文同痴爱画竹,与苏轼、苏辙兄弟情趣相合,多有酬唱之作。他们友谊的起点是共同的不随流俗又平易可亲的性情。于是,宦海浮沉中他们的高情雅意有了可以分享之人,其志趣也影响了后代无数人。

明代成化年间,进士唐瑜隐居不仕,在城西一里处赏文同画,读苏家诗,亲植竹林,写下幽居乐趣:“锄园种竹已成林,新筑幽居傍绿阴。双屐烟霞苔径小,半窗明月草庐深。年来已得闲中趣,老去应无分外心。一调朱弦聊自适,世人能有几知音。”他弃世俗之心而修闲情逸趣,不知知音几多?交游畅谈者,有幽居处的樵夫牧子和相邀而至的读书人;遥相思念者,有自少年时代便交好的大学士丘濬等人;神接之先贤,有孔丘、颜回、苏家兄弟、文同……

唐瑜喜欢与满座宾朋在竹轩中饮酒作诗,也不忘耕读之风,功夫不负有心人,其子唐翱后来也考取功名。

“十二图咏”中还有四位传奇女子,她们或见识高远育儿有道,或留下丽句清词笔墨生香,或困于遗风旧俗自伤自戕、徒留遗恨。她们几乎失了姓名,又因制图时一抹“不忍泯灭”的温柔,娉婷倩影永远被定格在画卷中。

十二幅图画,十二段往事,作为攀丹唐氏历史的高度浓缩与生动呈现,既有高标脱尘之风雅气韵,又含修齐治平之赤诚伟略,将琼州士子与才女于人生江海的历练以及困蹇之境的选择,全面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并让踏入西洲书院的后人不禁追慕感慨:虽于南溟偏隅之地,然宛若中州璀璨风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海口市信息中心
海口市信息中心规划设计并技术实现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898-68725613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8710000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46010002000008号 琼ICP备1700528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1000009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口市政府门户网站,进入非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