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26-35℃ 天气现象:多云,局地午后有雷阵雨 风向风速:偏南风3-4级

旧州遗迹展千年岁月余韵

中国海口政府门户网站  更新时间:2021-11-19 10:56   来源:国际旅游岛商报  

  原标题:红土垒筑的古城墙,探寻那个沉淀历史故事的古渡口……

  旧州遗迹展千年岁月余韵

  ▲古庙

  ■商报全媒体/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王辉柯育超吴英艳刘桂江文/图

 

  有人说,寻古就要到旧州,旧州有历史遗存的印记。旧州现存的古文化遗存非常丰富,如古琼州府治所在地的古城墙、古渡口码头、古庙、古石板路、古榕树、古民宅群落、万年火山洞等独特的景观,都在悠悠地诉说着历史的变迁。

  古城墙:红土坡历经沧海桑田

  琼山是古琼州府府治所在地,州府府衙先后设置在旧州镇与府城镇两地。经考证,旧州是古琼州府最早的治所,设置于唐贞观五年,即公元631年,在旧州镇的旧州村,目前仍遗存有一段古城墙。宋开宝五年,即公元972年,古琼州府府治才从今旧州迁至今府城镇。旧州作为古琼州府府治所在地存在时间长341年之久。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12年,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等率师平定南越之乱。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在海南岛设置珠崖、儋耳二郡,实现了汉代中央直接对海南的统治和管理,也开启了中原文化在海南的传播。珠崖郡治的所在地在旧州,是大多民间文化研究者的共识。但唐代崖州州治就是在这里,遗存较多古迹。旧州,因是“旧的州府”而得名。

  “这里就是旧州古城墙了。”村民向记者指了指古城墙的位置,兴奋中略带些失落,记者见到了代代相传的古城墙,这座古城墙并非我们常见到的城墙,它不是用石头堆砌而成的城墙,而是一座土城墙,是用当地的红土垒筑起来的一道土坡,土坡上还长满了各种树木。根据文物考古发现,旧州古城墙遗址已被确认最晚是在唐朝形成的。

  据了解,旧州古城墙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约300米,面积达到了12万平方米。整个古城墙呈长方形,有东、南、西三个城门。城墙四周原有城壕拱卫,如今剩下的西面一段较为明显,长约50米,宽约2米,深半米。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这是晚唐宰相李德裕被贬为崖州司户参军时,在海南留下的一首《登崖州城作》。海口旧州作为崖州的故地,历经了一千多年的沧海桑田,如今,亲临其地并未能体会得到李德裕所描绘的昔日景象。

  “道路两旁的老旧瓦房以前是商铺,古时候这里是交通要道,生意很好。”村民说。

  古渡口:见证水运兴衰岁月

  从旧州村往西行约1公里,便可以见到南渡江。在南渡江边有一个渡口,地上还摆放了几块裂开的碑文,石碑上写着《埠头渡碑》《捐资渡碑》,列着许多名字,石碑也在记述着这个渡口的历史。附近的村民告诉记者,旧州古渡口过去水运繁忙,南来北往的人员货物都在这里中转,附近的村子也因此得名埠头村。

  走下台阶,来到岸边,这里也立着一块石碑,写着埠头村码头遗址,2019年10月,被海口市人民政府认定为海口市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附近树木丛生,还有一些小石墩,旁边的石路光滑明亮。商报记者了解到,埠头村码头始建于唐朝,连接着旧州与外界的人员往来、货物运送。码头有一条长约50米,宽约2米的石阶,全由长条石砌成,约有22级,缓缓伸向江面。自唐朝至今,上千年来南来北往船客的踩踏,石路已然光滑。

  旧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辉煌向记者介绍,这里曾经是一个繁华、热闹的渡口,虽叫渡口实则是一个码头,承担了很重要的交通作用。“以前这个码头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从琼州海峡运回来的货都是在这里中转,那时候公路不发达,琼海、文昌一代的商贩、居民都是到这里拉货。”王辉煌告诉记者,当时因为渡口很是繁忙,还有一支保安队在这专门负责现场秩序和保护物资,渡口还分1、2、3个口有序卸货、上货。

  此外,记者在南渡江边看到,岸边还用火山岩石堆砌成一道石墙,矗立着一间古寺庙,庙前面有一块石碑,碑上刻着“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据村民介绍,因为以前都是在此乘船远去,所以设立庙宇祈求远行一路平安。

  1942年3月,琼山南渡江铁桥通车后,往来文昌、嘉积一带的货物改走陆路。因此,曾经船来船往、商贾云集的埠头村码头,从此归于沉寂,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但在渡口不远处,埠头村又建了一个新的码头,至今还在使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海口市信息中心
海口市信息中心规划设计并技术实现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898-68725613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8710000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46010002000008号 琼ICP备1700528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1000009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口市政府门户网站,进入非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