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27-39℃ 天气现象:多云间晴,局地午后雷阵雨 风向风速:南到西南风3-4级

政治 -- 中共海口市委员会

中国海口政府门户网站  更新时间:2009-03-13 00:00   来源:《海口年鉴2008》  

中国共产党海口市委员会

市委工作

【综述】 2007年,市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省第五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明确提出“率先在全省实现全面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全国最精最美的省会城市”、“做全省科学发展、体制创新的示范市”三大中长期发展目标,坚持产业兴市,按照“一产做优、二产做大、三产做强”的思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按照温馨宜居的标准对城市进行旅游化改造,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以实施强区扩权为重点,推进体制创新;坚持执政为民,着力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安全、交通、环境、文化九大民生问题;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促进海口又好又快发展。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市委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先后召开了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和市委理论研讨会,出台《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意见》,确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新要求”等12个学习专题,开展了理论宣讲、海口讲坛等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在全市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十七大的热潮。省委书记卫留成充分肯定海口市的学习贯彻工作,作了“海口市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行动早,措施有力,值得全省推广、学习”的批示。

市委坚持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和贯彻落实省第五次党代会、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深化市情认识,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一是完善“四轮驱动”发展战略。工业化方面,优化生产力布局,工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西移,集中全市优势资源,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城市化方面,按照温馨宜居的标准对城市进行旅游化改造,推进产业转移和城市中心西移,打造国内理想居住地。将现代物流、休闲娱乐业纳入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研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持续动力。二是完善城市发展理念。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还是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都要按照建设全国最精最美的省会城市的要求,讲究格调,追求品位,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行扁平化、人性化管理,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和市民幸福指数。三是完善琼北区域发展战略。贯彻省第五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琼北综合经济区”的精神,研究发展省会经济圈,探索澄迈作为海口的工业基地,定安作为海口的“后花园”和产业转移地,文昌作为海口的旅游基地的区域大合作,在带动区域发展中做大做强海口。四是完善人才强市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体制引人、以项目引人、以创业引人,努力在优势产业领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使海口的特色产业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共产党海口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中共海口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于2007年1月23日在海口召开。王为璐同志代表中共海口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海口而努力奋斗》的报告。大会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海口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共海口市第十届委员会报告的决议》、《中国共产党海口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共海口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选举出由43名委员、8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共海口市第十一届委员会,选举出中共海口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29名,选举出出席省第五次党代会代表42名。

【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 海口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于2007年10月29日在海口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向大会传达党的十七大精神,代表市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并作题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总结讲话。 大会审议通过《市委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共海口市委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意见》和《中共海口市委关于创新市区管理体制实施强区扩权的决定》。

【强区扩权】 市委以实施强区扩权为切入点,推进体制创新。将首批76项行政权限下放各区,进一步优化市区两级资源配置,扩大区级管理权限,充分激发市区两级的发展活力,促进海口又好又快发展。在经济管理方面,赋予各区在全市总体规划下的发展规划权、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权、区级投融资公司的设立和运营权、行业评审的参与权。在城市建设管理方面,允许各区通过投融资平台,对农村居民点、村集体土地开发整理、集约用地调剂出来的建设用地,以及部分小城镇建设用地进行开发建设。在财力支配方面,提高市级每年新增财力分配给区级的比例,对财力较弱的区给予倾斜;扩大市区共享税种,适当增加其他税种作为市区共享税种,提高区级财政分成比例;拿出土地出让收益金中的一定比例,由市级统筹配置给各区。在人事和机构管理方面,各区可根据本区的实际情况,灵活决定本区的行政、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等。

【党的建设】 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切实加强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顺利完成市、区、镇三级班子换届,实现平稳过渡。以贯彻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常委会班子自身建设,完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开展10个重点课题调研,组织“学习十七大精神“等12个专题学习会,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得到提高。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着力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7人,组织16批、114个中层干部职位竞岗,开展干部大培训,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以扩大党的影响力为方向,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抓好村级换届选举工作,村支记、主任“一肩挑”达98%。以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为重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着力解决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了清理领导干部工作调动随带车辆等“三项专项清理”,加强纠风专项治理,开设了“椰城纠风热线”,严厉查处违纪行为,处分违纪人员42人,树立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市委办公厅工作】 2007年,市委办公厅充分发挥参谋助手、综合协调、枢纽沟通、后勤保障等“四大职能”,扎实做好“三服务”工作,确保市委工作的高效运转。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同志对市委办公厅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市委办公厅做事规范,服务周到,精神状态良好。”

市委办公厅已连续10年被省委办公厅评为“全省党办系统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党办系统督查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机要工作单位”、“全省保密工作先进单位”。办文方面,办理来文6277件,核发文件32490份,办理领导批示件1588件,整理文书档案1300件,打印文书106万字。办会方面,主办重要会议69个,承办、协办各类会议和活动242个。综合调研方面,协助市委领导完成10大重点调研课题,完成文稿205篇、近100万字。信息工作方面,141条信息被中办、省办采用, 17条信息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督查工作方面,全年编发《海口督查专报》53期,市委领导批示表扬15次。机要工作方面,收办密电405 份,明电586 份,常委会、电视电话会议服务100次,维修电脑和电话线故障800多部次。保密工作方面,开展32期保密教育,检查党政机关计算机5907台,对全市149家再生资源收购站点开展检查,查出涉密文件69份。后勤服务方面,维修各类设备742件,摆放鲜花11390盆,清运生活垃圾、绿化垃圾1560车,防治椰心叶甲虫1138株次,市委办公大楼被评为“海口市爱国卫生红旗单位”,龙昆北大院、甸昆小区分别荣获海口市“花园式单位”称号、“绿化达标单位”称号。

  (王飞)

  纪检工作

【简述】 2007年,海口市纪检工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省纪委八次全会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任务的落实,着力探索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腐败体制,切实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进一步优化投资软环境,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新成效,为海口的经济社会海口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1月25日召开市纪委第一次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纪委领导班子。3月13日召开市纪委第二次全会,研究部署全年工作任务。4月6日召开2007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分工会议。

【廉洁自律工作】 一是把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重点。按照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倡导的八个方面的优良作风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在全市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领导干部作风集中教育活动。以市委名义印发了《关于开展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集中教育活动的方案》,对活动进行动员部署,要求重点解决六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全市共有77个单位、634名处级领导干部参加,采取专题辅导、开设学习专栏、办简报、交流学习体会、观看电教片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全市各单位组织开展各种专题讨论会共437场次,各单位主要领导作专题辅导 130多场次,全市处级领导干部撰写心得体会文章700多篇,编印教育简报70多期。二是开展专项清理,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清理领导干部工作调动随带车辆,共清退45辆领导干部随带车辆。清理党政机关新购买公务用车,印发了《中共海口市纪委关于进一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公务用车配备管理的通知》、《关于对执行公务用车定编管理规定进行检查进一步规范公务车辆定编管理制度的通知》,对各单位执行公务用车定编管理规定情况进行检查,严格落实公务用车定编管理制度。抓好党政机关修建楼堂馆所治理工作,清理全市存在问题的办公楼建设项目共8个,并分别下达了整改意见书,要求限期整改纠正,海口市修建楼堂馆所治理工作得到中央检查组的肯定。认真开展中纪委“八项禁令”以及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方面五个突出问题的清理。认真贯彻实施《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工作。召开了全市贯彻实施《若干规定》动员,对贯彻实施工作进行了部署,公开举报电话,加强社会监督,全市共有74个单位14170名国家工作人员中的共产党员按照要求,对《规定》禁止行为进行自查和申报,从申报和掌握的情况看,目前没有发现有违纪违规行为。根据省纪委的部署和要求,对全市2136名各级领导干部在商品房买卖、借占他人住房和汽车、变相敛财、委托投资和理财、为配偶子女及亲友谋取不正当利益方面等情况进行清理,并进一步加强管理。三是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任前谈话制度和组织党风廉政巡视。全年共办理提拔任用领导干部征求市纪委意见178人,组织62名新提拔处级干部到海瑞纪念园接受廉政教育,对114名新提拔处级干部进行任前廉政谈话,严格把好干部提拔廉政关。做好省委巡视组我市开展巡视的协调和服务工作。年初对四个区和市直单位贯彻落实换届工作“十禁十要”规定情况以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集中教育活动开展巡视检查。10月份,又会同市委组织部,对四个区和33个市直单位落实2007年党风廉政建设和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情况进行了巡视检查。通过巡视工作,增强了领导干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组织纪律意识,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促进领导干部正确履行“一岗双责”,保证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的贯彻执行。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积极探索创建海口特色廉政文化模式,着力构建“大宣教”格局。充分挖掘和利用海瑞这一历史文化资源,探索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与旅游景点建设相结合的有效途径精心打造廉政文化品牌,创建具有海口特色的廉政文化模式。重新修订《海口市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对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进行调整,不断增强“大格局”工作的整体合力。积极推进廉政文化“六进”活动示范点建设。涌现出一批特色廉政文化建设项目,如:美兰塔光廉政文化广场广告灯箱、龙华区民生路三公里文化长廊、海瑞纪念园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琼山区乡村廉政文化景观、秀英区廉政文化进校园等。特别是美兰区以全国纪检监察系统标兵林建智为原型创作的琼剧《正气歌》深受群众欢迎,受到中纪委和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中纪委副书记刘峰岩同志为此还专门作出重要批示。海口市选送的《良心》《走好脚下的路》等8首廉政歌曲和5篇文章入选中纪委编印的《廉政文化在中国》一书。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任务分解和指导单位责任分工的意见》,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进行部署,召开了责任分工工作会议,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细化为10个方面34项内容,落实到四个区和31个指导单位,并明确了目标要求。各区都相应出台了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或《规定》、制定具体措施,围绕转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作风、规范从政行为,贯彻民主集中制和土地承包、财务管理等加强监督,进一步规范了农村基层干部的从政行为。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将村财民理镇管工作向经济社一级延伸。认真开展村(居)级组织换届选举的督导工作。为了加强对村(居)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督促、检查、指导及组织协调,市委成立了村(居)级组织换届选举督导组,对四个区村(居)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进行督导,为村级组织换届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氛围。秀英区对全区489名农村党员干部进行教育轮训。督促各区认真抓好农村基层干部勤廉双述工作。加强对村(居)委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的检查与考核工作,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在村(居)“两委”班子及其成员中继续推行考评奖励机制,实行“以奖代补”,有力地促进了基层工作的顺利开展。结合村(居)届满面临换届的实际,各区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考核工作,组织全市村级干部述勤述廉。全市共有1283名村级干部进行了述勤述廉。

【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进一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结合海口市实际,印发了《海口市2007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意见》,部署今年的反腐倡廉工作任务,明确各单位责任分工。加强考核检查,促进任务落实。年初对全市69个正处级单位领导班子和551名处级干部2006年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进行了考核。69个领导班子评定为“达标”单位,77名处级干部评定为“优秀”等次,471名处级干部评定为“称职”等次,1名处级干部评定为“基本称职”等次,2名处级干部评定为“不称职”等次。积极发挥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协调作用。督促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不定期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责任牵头部门工作汇报会,及时了解和掌握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落实署实名举报有功人员奖励制度。建立健全了信访举报、案件检查、“两规”使用等制度,规范业务程序。7月份,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共排查出属纪检监察业务范围的矛盾纠纷83件,已化解80件,化解率为96.3%。9月份,市、区两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四个区的乡镇设点联合开展下基层接访活动,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共接待群众来访99批178人,并对信访问题办理情况进行跟踪督促,将矛盾解决在基层。4月份,召开了全市纪检监察办案工作座谈会,总结海口市2007年的纪检监察办案工作情况,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与会人员充分进行业务交流,促进了办案人员业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组织人员深入四个区对全市案件线索进行梳理排查,提高案件成案率。2007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信访787件,办结727件,办结率92.4%。立案31宗,处分违纪人员42人,其中党纪处分21人(开除党籍6人,留党察看3人,严重警告6人,警告6人),6人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在受处分人员中,处级干部1人,科级干部14人,一般干部12人,其他人员15人。此外,免予处分1人,组织处理8人。在查办案件的同时,为一些受到诬告、错告的党员干部澄清了是非,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利。

  (王 莉)

  组织工作

【简述】 2007年,组织工作紧紧围绕“加强基层党建,构建和谐海口”这一目标,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紧紧围绕“强化素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一重心,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紧紧围绕“坚持公道正派,树组工干部形象”这一核心,不断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进一步深化了全市组织工作,为海口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可靠的组织保障。

【市级班子换届】 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部署,超前谋划,缜密思考,多设定可能发生的问题并制定好预案对策,协助市委圆满完成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和市政协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省委提名的市委正副书记、常委、人大常委会正副主任、正副市长和法检“两长”候选人,以及省党代表和省人大代表均高票当选,全面实现了省委市委的人事安排意图,为实现海口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提供了领导保障,受到了省委的高度评价。

【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公正调配班子与选拔任用干部,努力实践好市委干部工作要以调动积极性、激励干部建功立业的正确导向,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调任选任、公开招聘等方法选拔任用了600多名处科级干部,并按市委主要领导的指示,首次组织推行“统一考试,双向选择”安置了16名团职军转干部,这些干部到任后都能很快进入角色,并做出成绩,得到了军队和地方干部群众的认可。根据市委主要领导的指示要求,研究制定干部转岗离岗政策措施,继续推行男处级干部57岁提前离岗的作法,调整了39名1950年出生的处级干部职务,并对一直以来实行的处级女干部60周岁退休调整为55周岁退休和未能任满一届的领导干部除特殊需要外,原则转任非领导职务的规定。在建立正常退出机制的同时,深入研究分析干部队伍现状,采取措施妥善解决工作表现好,任职时间长,一生兢兢业业,且临近退休的正科级干部的待遇问题,这种着眼长远的做法,得到了全市广大干部的拥护和支持。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配合省委组织部统一招录本市40名选调生分配到海口市乡镇党政部门工作,有效地改善了基层党政干部队伍结构,增强了基层干部队伍活力。

【人事制度改革】 坚持以贯彻落实市委《强区扩权决定》为契机,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通过《关于创新市区管理体制实施强区扩权的决定》后,坚决贯彻落实《决定》精神,结合组织人事工作实际,对《决定》的主要精神、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特别是《决定》中提出的“人事和机构管理权限”部分内容,组织市编制、人劳、组织等部门逐项进行专题研究,并结合近年来海口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果和经验,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下放科级干部管理权限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双重管理干部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调整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调配管理权限的通知》、《关于加强区级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鼓励市级机关干部到基层工作的意见》等5个文件,文件下发后又及时组织全市组织、人事、编办部门办班学习,实现工作对接,为执行市委及上级的决定,率先垂范,做出榜样,切实提高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干部贯彻执行市委《强区扩权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同时,着眼于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效率和水平,研究修订《中共海口市委全会任用干部投票表决办法》和《中共海口市委常委会任用干部投票表决办法》,探索创新常委会研究讨论干部的方式方法,在原有基础上辅助实行多媒体研究干部,大大提高了常委会讨论任用干部的效率。

【基层组织建设】 坚决贯彻执行上级组织部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高度集中精力抓好这项工作,仅用一年的时间(按照中央、省委计划用两年时间)就全部完成全市36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任务,解决了长期困扰一些村级组织开展活动无场所的问题,得到了省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和基层干部群众的好评。同时,继续抓好社区、机关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强化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不断提升全市基层党组织建设上新水平、新台阶。根据市委主要领导的指示,组织有关部门深入研究,适时调整《农村干部管理暂行规定》,完善农村干部激励奖惩、考核、监督等制度建设。尤其用科学可持续发展和激励的理念,对农村干部的补贴采取年度辖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率的平均值为农村干部补贴增长率,并按职务高低、责任大小、按劳取酬的原则拉开补贴距离,这项工作创新得到市委的肯定,并批准执行。

【干部监督管理工作】 在干部选任工作中,采取考核考察、任前公示、离任审计和谈话诫勉等办法,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与此同时,组成联合检查组深入各区、市直各单位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检查,注意规范各区、各单位科级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和标准,并按照上级组织部门的文件精神,设立举报中心,及时处理好各种来信来访。2007年,共接到举报电话6个,办结6个;收到来信99件,办结93件;接待来访45人次,诫勉谈话7人次。

【干部培训和人才工作】 研究制定全市干部培训工作五年规划,并按计划抓好年度培训工作的落实。通过举办清华大学“领导干部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等各类培训班对处级领导干部、青年干部、组工干部、农村干部等进行专门培训,累计培训1200多人次。通过教育培训,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认真贯彻落实人才强市战略,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主持制定《海口市“十一五”人才规划》及《分解意见》,组织修订《海口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海口市高层次人才管理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政策,完善了人才工作政策和制度体系。认真做好市第八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选拔工作,不断充实和加强海口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海口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 按照市委主要领导的指示要求,提前谋划,科学安排,组织调研组深入全市100多个农村社区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摸排,针对如何贯彻落实好中央“四个提倡”和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及推行“一肩挑”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如何消除障碍确保达到预期目标这一市委常委重点调研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委主要领导的指示要求,及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制度规范,研究制定了关于指导村级组织换届工作的意见、选人用人标准(“六选六不选”)和换届工作纪律要求(“十要十禁”)等四个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文件,在村级组织换届前夕下发执行,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运作的层面提出和解决好确保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和最大限度实现“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通过换届,全市村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达到98%,“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率达到88%;全市村级“两委”班子职数2560人,比上届减少60人;平均年龄41岁,比上届降低1.4岁;妇女干部和大专以上学历干部比上届有较大幅度增加,全市村级班子结构更趋合理、队伍更具活力。海口市村级组织换届工作经验在全省村级换届工作大会上作了介绍,全市换届工作被省委评为先进,受到省委通报表彰。换届后,又按照市委主要领导的指示要求,研究制定培训方案并组织实施,在海口市农村党员干部培训中心(海口市龙华区龙泉镇金果园),分3期组织对全市253名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集中培训,指定由各涉农职能局“一把手”亲自担任授课老师,这是海口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要求最高的一次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培训。培训达到了预期效果,受到广大农村干部的高度赞扬,其创新的培训作法经验省委组织部向中组部推荐。

【农村帮扶工作】 按照市委主要领导的要求,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积极创新帮扶机制,采取“两筛选”、“两精选”的办法,精心选派百名优秀青年干部到相对落后和问题较多的村庄去挂职,此举把创新帮扶方式和探索育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既让群众得到了实惠,又让干部得到了锻炼。先后筹集资金近亿元,用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推动了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极大改变了农村落后面貌,也培养和锻炼了一批优秀干部,共有15名挂职干部被提拔为副处以上干部。

  (冯行锐)

  老干部工作

【简述】 2007年,市委老干部局以落实离休干部“两个待遇”为主线,继续以完善“三个机制”为重点,以稳定老干部队伍和发挥老干部作用为目标,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老干部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确保了老干部政策的全面落实和老干部队伍的稳定。

【落实老干部待遇】 一是在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上,2007年,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的统一部署,通过采取专题报告会、学习交流会等多种形式,认真组织老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五次、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帮助老干部加深思想认识。组织老干部参加通报会、座谈会等不同内容的征求意见会,为老干部参政议政提供了平台。组织老干部到越南、香港、澳门等地参观考察,开阔了视野。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意见》,全面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举办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100多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和党务骨干参加了培训。二是在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上,认真贯彻执行中组部组厅字〔2003〕18号《离休干部“两费”保障工作的基本要求》文件精神,采取完善制度、加强监查、主动协调等措施,确保离休干部“三个机制”正常运行,全市离休干部离休费、医药费切实得到保障,离休干部的增资和统一津贴工作落实到位。健康检查与疗养工作稳步推进,全市共有200多名离休干部参加了健康检查,有近500名老干部参加了健康疗养。改制企业离休干部的服务与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解决了12名离休干部管理的归属问题。按照省委老干部局的部署,深入开展“进千家,访千老”活动,全年走访慰问老干部1312人次,覆盖面达100%,发放慰问金50多万元,使广大老干部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老干部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2007年,加大了市离退休老干部长寿园、市老干部休养所、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琼山分局老干部活动中心以及学习阵地的建设力度,为老同志开展学习、健身、娱乐等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努力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创新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坚持把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内部活动与社会活动、平时活动与节日活动、知识趣味性活动与健身性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每天都有500多名老同志到各活动中心参与丰富多彩、有益健康的文体活动,从而发挥了活动中心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全年成功举办了海口市“第五届老年人运动会”、“海南省暨海口地区老年人健步走向奥运会”、“海口市离退休人员重阳节游园”等大型活动。积极筹办老年大学,尝试开办了书画、音乐、民族舞蹈、交际舞、门球、保健、太极拳等7个班,有305名离退休干部参加了学习,丰富了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

【组织老干部发挥作用】 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海口等中心工作,组织广大离退休干部发挥自己的政治、经验、威望优势,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党的建设、维护大局稳定、构建和谐海口、关心教育下一代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7年,全市各级关工委先后组织“五老”队伍4383人,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就地就近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社会主义荣辱观、戒毒禁毒和道德法制等教育,共做专题报告189场次,受教育的青少年达19.1万人次。为了把以“八荣八耻”为主题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向深入,市关工委会同市文明办、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意见》,广泛开展了以“知荣明耻树新风”为主题的读书、征文、演讲和宣讲等四项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自觉践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使全市5万多名中小学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家长学校工作有声有色,目前全市已有330间家长学校,举办家庭教育辅导课共350多场,受教育家长达21万人次。

【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 2007年,以“创建学习型、服务型”机关为契机,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和机关规范化建设。坚持不懈地抓好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老干部工作者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机关作风建设集中教育活动成效明显,争先创优氛围更加浓厚,干部队伍的工作作风更加扎实。围绕大局,服务中心,深入调查研究、为老干部办实事好事的良好风气得到弘扬,出色地完成了国有改制和破产企业离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老干部党建工作和老干部工作机制研究等课题的调研任务。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组织业务骨干参加了省委老干部局举办的业务培训班和市里举办的各种培训班,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有效地推动了各方面的工作,全市老干部工作得到省市领导的赞扬和肯定,市关工委被省文明办、省关工委评为“先进集体”。

  (劳家丰)

  宣传工作

【简述】 2007年,全市宣传思想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突出重点,找准着力点,在狠抓落实中求发展,在稳步发展中求突破,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理论武装】 印发《2007年海口市各级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安排意见》,组织各级党委中心组围绕党的十七大、省第五次党代会、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区扩权等专题开展理论学习,其中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9次,并创新学习方式,在琼山区加乐湖文明生态村召开了以“创新体制机制,实施强区扩权”为主题的理论研讨会。举办了9场“新理念、新战略、新海口”系列报告会和6场“海口讲坛”,邀请高新民、李秀领、王卫国、汪中求、钱乘旦等专家学者为海口市干部群众做专题辅导报告。编发《海口市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资料选编》、《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海口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中共海口市委理论研讨会论文集》等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论文集。组织处、科级干部理论培训班、理论骨干培训班、政工师培训班等各种理论培训班9期次。开展新农村“理论之星”读书、社科优秀成果评奖、“理论进社区、到农村”宣讲等活动,共开展理论宣讲225场次。

【舆论宣传】 围绕党的十七大、省第五次党代会、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及玉沙村拆迁、海南香蕉风波、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等,精心策划组织新闻宣传,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开设“椰城纠风热线”,播出节目106期,上线部门和单位63个,深受人民群众的好评。精心策划小女孩郑宇珊进京治疗的专题报道,在椰城掀起了爱心热潮,央视《新闻联播》为此作了2分钟的专题报道。十七大召开前夕,完成了全市14013面广播电视转星任务,通过了国家和省的验收。组织召开了16次新闻发布会。完成了党报党刊的发行工作。认真抓好舆情信息工作,上报中央舆情信息局230多篇信息稿件,向市领导提供《舆情信息》38期、《海外舆情》34期。

【思想道德建设】 积极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组织开展学习郭力华、李庆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演讲征文比赛,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开展公民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全市有2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6人被评为全省道德模范,28人被评为全市道德模范。通过评选表彰、组织宣传道德模范人物,用道德模范的先进精神鼓舞斗志、激发活力,引领社会风尚。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文明礼仪宣教活动”, 举行礼仪培训20场,培训人数6000多人。深入开展 “一点关爱·一片蓝天——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外来农民工子女”活动、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和“西部开发助学工程”、“椰树创业者扶困助学工程”等社会公益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全市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德氛围。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广泛开展“文明小使者在行动”活动,全市15万名学生、近百万市民参与到讲文明活动中来。

【精神文明创建】 大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和谐社区、文明生态村、文明行业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中央文明办新修订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为标准,分解落实任务,在全市42个单位开展了对照自评工作,针对查找出的薄弱环节,加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力度;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米铺社区、白沙坊社区等10个文明和谐社区试点示范工作,新建了10个社区老少共建文化室和社区青少年活动室,完善了10个社区文化广场的建设。广泛开展爱心超市、爱心门铃、爱心银行、爱心义工、爱心邻里、爱心名片等“六爱”活动和“四进社区”活动,推动了文明和谐社区的创建,省文明委在海口市召开了全省文明和谐社区建设现场会;全年完成了170个文明生态村的创建任务,全市确定的6大特色片区创建取得成效。进一步完善了文明生态村申报确认、联合督查、联动共建、多元投入等工作机制;通过开展投资环境建设的监督评议评价活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机关作风建设集中教育和“交通安全之星”、“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百城万店无假货”等评选活动,不断深化文明高效机关、文明规范行业、文明诚信企业创建工作,促进行业文明之风形成。海口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被命名为国家级青年文明号。

【文化工作】 出台《中共海口市委、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推进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成31个盲点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新建18个农村宣传文化室,加快大致坡“中国戏剧家活动基地”建设。推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海口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积极抓好重大文体活动,策划开展了2007H1中国热气球飞越琼州海峡挑战赛暨首届海口热气球节、奥运火炬手选拔赛、《城市之间》中国区总决赛等,在法国举办的《城市之间》决赛中,海口市代表队表现突出,获得亚军。在第六届全国城运会中,取得了4金3铜的好成绩。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举办“万春会”、“换花节”等文化活动共4208场次,吸引广大市民和外地游客参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共送戏进社区、进农村250场次;实施“2131”工程,放映电影524场。抓好“扫黄打非”工作,净化了文化市场环境。发展繁荣文艺事业,举办国内外一流精品文艺演出38场次,广播剧《远山的呼唤》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大明王朝·1566》荣获全国电视剧最高奖“飞天奖”,《可爱的中国》成功出版,《舞蹈课》等全市78件文艺作品荣获国家级作品奖。8个文艺家协会顺利换届。

【对外宣传】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广泛宣传海口。邀请境内外40多家媒体对海口市经济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全年仅中央级媒体对海口市的宣传报道达1500多次(篇)。组织市琼剧团赴美国访问演出,开展与石家庄市等城市的对等采访,在境外媒体开专栏,在北京地铁设置100块户外城市形象宣传牌,积极到昆明、北海及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内外城市推介海口,制作发放中、英、法、日等语种的外宣品。举办奥运会采访线工程培训班,制作了《海口市境外媒体采访服务手册》。借助泛珠三角市长合作论坛、2007厦门中国邮轮游艇大会、北部湾城市形象大使大赛及在我市举办的重大节庆活动等,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高了海口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队伍建设】 开展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活动,不断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利用学习交流、参加培训、听专题报告、读书活动等方式,认真开展党的十七大精神、新党章、科学发展观等专题学习教育,宣传文化干部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市委宣传部党支部被市机关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海口广播电视台被授予“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先进集体”称号;陈素珍获得了“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光荣称号和“中国戏剧梅花奖”;陈家奋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

  (韩 娜)

  统战工作

【简述】 2007年统一战线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全国、全省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市的工作中心,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职能和优势,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为海口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理论建设】 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统战干部队伍政治素质,作为首要任务来抓,认真制定理论学习计划,严格考勤、检查、评比制度,不断增强统战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坚定的政治信念。一是举办党的十七大精神专题学习班。2007年11月6日至8日,组织统战部机关全体干部;市各民主党派、市工商联、市侨联、市台联、市台办、市民族宗教局科级以上干部;各区统战部长共85人,专题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并研究制订了《海口市统一战线学习贯彻中共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意见》,在全市统战系统迅速掀起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热潮。二是认真开展“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集中教育活动”。通过学习教育、开展对照检查、批评与自我批评、整改提高等教育环节的落实,较好地解决了部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在学习、工作、思想、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达到了鼓舞士气、解决问题、振奋精神、促进工作的目的。三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照本部《2007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意见》,认真抓好党风廉政教育,做好责任分解,强化责任考核,落实责任追究,通过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认真查摆治理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增强防范意识。

【民主党派工作】 一是完成政协海南省第五届委员会海口市委员人选的推荐工作。根据《中共海南省委批转<省委统战部关于政协海南省第五届委员会人事安排的意见>的通知》(琼发[2007]11号)文件精神,严格按组织程序,并报经市委常委会会议/市委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推荐了25个届别的58名人选,其中30名推荐人选顺利当选为政协海南省第五届委员会委员。省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结束后,1月29日,邀请海口市参加省政协的委员举行座谈会,勉励委员们要积极参政议政,遵守政协章程和规定,带头履行好职责,为海南和海口又好又快发展、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建言献策。二是鼓励民主党派积极参政议政。组织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加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座谈会、协商会、情况通报会、征求意见会等10余场次;支持和鼓励统战成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2007年以来统战系统共提交集体和个人提案206件,其中列为主席督办案8件,提交人大议案、建议书、社情民意68件,一大批优秀提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采纳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认真落实特邀“五员”制度,多次与市监察、检查部门进行协商,审定特邀监察员和特邀检察员人选考察推荐名单。陪审员、审计员、教育督导员等“三员”的推荐安排工作也在酝酿中。三是加大对党外干部队伍的选拔和推荐力度。进一步完善党外干部人数据库。通过对1452名党外知识分子和111名党外后备干部的调查摸底和登记造册,自下而上建立党外后备干部人才库,进一步完善了海口市党外干部的动态管理机制。积极与市委组织部协商,制定了《2007—2008年党外干部推荐实施方案》。协助做好市、区人大和市政协换届工作,把换届工作与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衔接起来。换届后,产生了党外政协副主席4名、副秘书长1名、专委会主任1名;党外人大常委6名、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名。四是加大两支队伍的培训力度,为统一战线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证。按照《海口市培养选拔党外干部计划(2005—2008年)》及统战部《2007年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结合海口市各民主党派刚完成换届的实际,加大培训力度。举办两期培训班:2007年5月21日至6月9日,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举办“海口市统战系统党外领导干部培训班”,全市39名副科级以上党外领导干部参加了学习,聆听了著名专家学者对中国共产党的新时期统战理论的阐述;2007年7月23至24日,在市社会主义学院举办了“2007年海口市党外干部统战理论培训班”,统战干部、党派基层组织领导及基层统战工作联络员共200多人参加了培训。组织海口市统战系统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全市处级干部短期理论培训班。支持机关干部参加各种学习班如“统战工作经验交流会”、“统战理论研讨会”、“全市科级干部培训班”等,统战系统机关60多人次接受培训。

【服务中心工作】 一是围绕“建设繁荣富裕的海口”奋斗目标,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发挥统一战线联系海内外的优势,2007年通过座谈会、联谊会、推介会等多种形式,向国内外朋友宣传介绍海口发展的大好形势和美好前景,增强投资海口的决心。二是组织非公有企业家税法知识讲座。由市工商联(总商会)牵头,2007年5月组织非公有企业界人士200多人进行税法知识讲座,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人士致富思源、富而思进,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做诚信守法、义利兼顾、德行并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三是开展调查研究,为海口市科学发展服务。做好市委下达的《创新扶贫方式》调研课题。2007年5月以来,组织人员先后深入20多个偏远落后农村,了解农民现实困难,收集资料,多次召开有关专家座谈会,就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经济进行研讨,向市委提交调研报告。支持各民主党派开展调查研究。在市委统战部带动下,各民主党派根据自身特点,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如市民革《海口市中心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市九三学社的《海口市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用情况的调研》等。目前,各项课题调研基本完成,共撰写调研报告19篇,经整理后报送市委。开展民营企业和侨、台资企业情况调研。市工商联、侨联、台办、台联以及区级统战部门分别深入走访非公有制企业及落户海口市的侨资、台资企业,摸清民营企业、侨资台资企业的基本情况,掌握企业发展趋势,探讨如何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和侨、台资企业在海口又快又好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市台办《关于海口市台资企业情况的调研报告》被市委《调查与研究》专刊采用。

【联谊工作】 发挥统一战线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作用,进一步加强联谊活动,继续坚持“结识新朋友,深交老朋友,扩大联谊面,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的宗旨,不断扩大联谊范围。一是广泛开展港澳同胞及海外侨胞联谊活动。加强与港澳同胞及海外侨胞的沟通交流。先后6次组员赴香港、文莱等地开展联谊工作,与当社团建立深厚友谊。同时,接待回乡探亲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美国、澳洲等海外华侨社团、知名人士16批300多人次,利用传统节日,给各社团及知名人士寄发贺卡400张。二是做好涉台工作,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对台方针政策,围绕做台湾人民工作这一主线,积极推进两岛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深入开展涉台宣传教育和台情调研。加强人员来往与交流。2007年接待台湾重要社团如台北市妇女协会、台湾媒体记者考察团等21批426人次,并组织海口市有关人员参加省“少数民族经济文化考察团”赴台交流。深入了解在海口市台企状况。目前,海口市现存台资企业295家,常住的台籍商人及亲属1293人。2007年新增台资企业10家,投资额共1113.36万美元。妥善解决了部分涉台历史遗留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妥善解决了省台协会长庄先生反映的“国道(G223)美兰机场路至红旗镇路段和道崇至烈士亭公路行路难的问题”。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协调支持下,较好地解决了泰龙公司土地补偿问题、嵩山旅业公司土地置换问题、永丰公司经济纠纷问题、北庆公司土地补偿问题等涉台历史遗留问题,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三是加强与工商企业界人士的联系交流。主动深入到海口市企业当中走访、座谈,及时了解和帮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了金龙路18家餐饮店恢复供电问题,与市国税务局共同成立“海口市企业家业余税校”、配合市有关部门起草《海口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并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等,受到企业的好评和欢迎。积极推荐海口市企业家参加全国及省市先进表彰评选,海南昌茂集团董事长被评为第四届“全国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刘文民、王成栋、林贵营等3位企业家被评为“精神文明工作进行个人”。2007年12月15日至17日协助市工商联(总商会)成功举办了“全国沿海城市商会合作与交流机制第三次年会”,上海、青岛等13个沿海城市商会应邀参加了会议。

【加强民族宗教管理】 深入贯彻《宗教事务条例》和全国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协助市民族宗教局依法做好民族宗教管理工作,走访各宗教活动场所,2007年,两次主持召开宗教工作联席会议,分析形势,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加强对宗教场所和人员的依法管理,坚决取缔非法传教活动,争取资金协助做好宗教活动场所的建设,向信教群众宣传党和国家宗教政策等手段,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妥善处理民族矛盾突发事件,维护海口市社会稳定和谐。

【扶贫帮困工作】 一是207年“三八”妇女节,组织海口市各民主党派和有关人民团体机关50多名妇女同志下村慰问贫困妇女。自发为捐款捐物,共捐款4250元、捐赠衣物190件、大米300公斤和食用油6桶,并发动企业赠送100多斤鸡蛋,30张医疗卡。二是举办“统一战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6周年暨香港回归十周年”系列社会服务活动。“七一”前夕,组织全市各民主党派、有关人民团体共同开展为期3天的社会服务活动,活动地点从市中心延伸到四个区的8个边远农村,内容包括医疗义诊、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咨询、家电维修、文化医疗科技下乡等10多项。活动期间,发放农业种养殖技术、化肥使用、民族宗教政策等各种资料9000多份;接待咨询人数2067人次;邀请有关专家进行冬季瓜菜病虫害防治、槟榔种植及农家肥与化肥合理使用等农技讲座3场次,农业种、养殖图片展1场,赠送进口化肥1000袋;下乡义诊700多人次,送药品8000多元;电影下乡6场;琼剧下乡2场;赠书10000多册;修理电器47件;赠送棉被、衣物等物品600多件;慰问金3600元。得到广大市民和村民的好评和欢迎。三是发挥统一战线自身优势和特点,广泛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如民盟市委发起,我部牵头发动全市统一战线捐资近6万元使2名心脏病者得以实施手术治疗;发动琼山区组织和民政部门并捐款近5000元为甲子镇水口村70岁老党员治病;农工党市委发挥医疗资源的优势和特点,分别在琼山区云龙卫生院和秀英区永兴卫生院设立医疗专家“服务基地”,建立长效性的“传、帮、带”医疗服务平台。全年我市统战系统共捐资帮困助学42万元,捐助水泥2615吨,医疗下乡为1500多农民义务诊疗,赠送药品8.56万元,捐赠大批棉被、衣物、粮油等物资,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刘永宣)

  对 台 事 务

【对台经济】 据统计,海口市现存台资企业295家,常住海口的台商有291人,常住海口台籍员工及亲属1002人。2007年海口市新增台资企业10家,其中工业2家、农业4家、服务业2家,其他行业2家,投资额合计1113.36万美元。

【解决历史问题,维护台商合法权益】 8月份召开了海口市对台工作协调会,会议传达了省委对台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精神和布置现在起到明年4月份的海口市的对台工作,主要是切实做好妥善处理台商投诉案件、台胞的调查摸底工作和做好台胞的维稳工作。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王云霞出席了座谈会并做了重要讲话。四个区委常委和统战部长、国土局、规划局、建设局、商务局、法制局、公安局、甲子镇政府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根据会议的布置,加大跟踪督办涉台案件的力度。市台办多次与市国土局、市规划局联系,跟踪督促有关单位妥善处理省台办督办的7宗台商投诉案件。市政府韩美副市长等有关领导也多次召集有关部门开会进行协商,督促各有关部门尽快解决涉台历史遗留问题。在市台办的督促协调下,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协调支持下,泰龙公司土地补偿问题、嵩山旅业公司土地置换问题、永丰公司经济纠纷问题、北庆公司土地补偿问题等基本上得以解决,得到了省台办领导的表扬。

市人大今年对海口市贯彻实施《台胞投资保护法》的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市台办认真做好迎检的各项准备工作,对2003年以来海口市贯彻实施《台胞投资保护法》的情况进行总结,并撰写成汇报材料,同时积极联系要参观检查的台资企业,推荐具有代表性的台商参加市人大召开的座谈会。在执法检查反馈会上,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充分肯定了市台办在维护台胞合法权益方面所做的工作。

【解决台商实际困难】

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帮助台商解决实际困难,9月份市委常委王云霞主持召开了海口部分港澳台侨资企业代表座谈会,并做了重要讲话。有20家港澳台侨资企业代表参加会议,会议就如何构建政企沟通平台,帮助港澳台侨资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等投资环境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会上港澳台侨资企业代表畅所欲言,并就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如何建设海口良好的投资环境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07年市台办共受理台商、台资企业来信计19件次,均及时与有关部门协调处理他们反映的问题。(1)台商陈先生的楼房属海府立交桥配套工程拆迁范围,因其常住香港与台湾,美兰区政府和市拆迁办等有关部门一时无法与陈先生协商有关拆迁补偿的问题。经市台办多方联系,终于联系上陈先生并通知其与政府协商,开始陈先生认为补偿标准过低,不愿返琼。市台办多次做其思想工作,并多次与美兰区政府和市拆迁办沟通协商,去函请以上两个单位按照《台胞投资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妥善处理陈先生的问题。5月下旬,市拆迁办给市台办复函称:将依照市政府07年3月21日颁布的市政项目拆迁补偿办法,坚持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进行补偿。双方已达成了协议。陈先生对这一处理结果表示基本满意,并对市台办表示感谢。(2)5月下旬,市台商杨先生来电话反映其在东方的养殖场常被附近的村民干扰破坏。市台办立即将有关情况通报东方市台办。东方市台办黄主任非常重视,亲自出面与当地派出所协调,要求加强对该企业的保卫工作。现在当地派出所每天都派干警到该养殖场进行巡逻,村民干扰破坏现象得以控制。台商杨先生多次给市台办打电话表示感谢。(3)妥善解决省台协会长庄先生反映的“国道(G223)美兰机场路至红旗镇路段和道崇至烈士亭公路行路难的问题”。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云霞同志亲自率领有关单位领导到现场进行调研,并及时将情况上报给市委陈书记和市政府徐市长,两位市领导都分别作了批示,袁光平副市长于9月13日下午率领省台协、市交通局、市委统战部、市台办、琼山区、美兰区、市城发公司等单位有关负责人和台商代表到红旗镇现场办公,研究解决了此问题,目前施工正在顺利进行,行路难问题将得到解决。(4)协助解决台商张国平先生在市投资房地产所遇到的问题。王云霞常委多次出面与有关单位协调,冯琳主任也多次与有关单位沟通,使其所反映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两岸联络、交流工作】(1)加强与台湾各界人士及驻琼台商的联系。元旦至春节期间,市台办给台湾各界新老朋友及在琼台商寄发贺年片计250多张,上门拜访在海口过年的台商计30多人。通过联络沟通,增进了情谊。(2)认真做好台湾有关团体、重点工作对象的接待工作。接待台湾台北市妇女协会、台湾云林县四湖乡农会、台南新市乡农会、台湾媒体记者等考察团和台湾客人共21批计426人次。(3)认真做好有关人员赴台交流工作。4月中旬组织海口市有关部门6人参加“海南省少数民族经济文化考察团”赴台湾考察交流。(4)做好慰问本市台胞工作。全年慰问第一代老台胞、老台胞遗孀、生活困难台胞共26人次,送去慰问金共12200元和慰问品,表示政府对本市台胞的关心。(5)成功举办了“中秋赏月话家常”宴会。40多名台商欢聚一堂,并进行了交流与沟通,增进了友谊与情感。(6)举办海口市与台湾台南县新市乡农会农业交流座谈会。11月18日上午,海口市与台湾台南县新市乡农会农业交流座谈会在海口市演丰镇海边的生态文明村林市村举行。省台办、市农业局、市供销社、市美兰区政府、市美兰区政府侨办、市美兰区统战部、演丰镇政府、市台办有关负责人等,以及台湾台南县新市乡农会代表团一行,共3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在会上,双方代表互助交流了农业方面的经验,气氛热烈。尤其是台湾的代表将台湾先进的农业管理技术和供销方面的经验在会上作了介绍。在座谈会召开之前,与会代表还参观了中国第一个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海口东寨港自然保护区和星辉、林市两个文明生态村。

【涉台宣传教育工作】(1)利用网络进行对台宣传。市台办坚持每天从新闻媒体摘录、编写海口新闻发送到“南海明珠——海口”网页,让更多的人通过互联网了解海口的情况,扩大海口的影响。先后发送新闻计600多篇。另外,市台办与“华夏经纬网”配合,对海口网页进行更新改版,改版的框架已送给“华夏经纬网”管理部门。(2)编辑出版内部刊物。今年先后编辑出版了6期《台港澳信息》。(3)利用接待参访团进行宣传。市台办充分利用接待台湾台北市妇女协会、台湾云林县四湖乡农会、台南新市乡农会、台湾媒体记者等考察团的机会,进行宣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和“四点意见”。有效地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增进了友谊,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4)6月27日,市统战系统在明珠广场举办“庆祝建党86周年与香港回归10周年大型社会服务活动”,市台办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将《台胞投资保护法》印成小册子带到现场发给广大群众,广泛宣传《保护法》。(5)编印出版了《台湾事务法律政策选编》一书,发送给市领导及有关部门参考。(6)配合省台办做好“两岸媒体海南行”海口采访活动工作。11月29日“两岸媒体海南行”海口采访活动在海口市举行,市台办积极做好植树、参观台资企业和火山口公园、市领导接见等活动的各项工作。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徐唐先,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王云霞,副市长韩美,国台办新闻局、省台办有关负责人参加了欢迎宴会,副市长韩美还陪同参观了海口市部分台资企业。参观后,各大媒体均就这次活动给予大量的正面报道。这次两岸记者联合采访、宣传报道活动,进一步加强海峡两岸联系,加深琼台之间的了解,推动琼台两地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对外展示了我市优美的自然环境、精美的人居环境、优良的投资环境以及良好的人文生态和基础设施,吸引更多的海内外各界人士到海口来投资创业、旅游观光、休闲度假。

【处理涉台突发事件】 一是妥善处理一起台胞死亡突发事件。5月13日上午,在文华路海韵裕都小区发生了台湾人坠楼死亡事件。市台办立即将有关情况报告省台办,并派人赶赴现场了解有关情况。经公安局勘查:死者系黄某,台中人,男,46岁,排除他杀,认定其为跳楼自杀。死者亲属来琼后,市台办认真做好接待、安抚工作和善后处理工作。先后陪同其亲属到市公安局龙华分局了解案情和到殡仪馆办理有关火化手续。死者亲属返台时,市台办有关人员还到机场送行,家属非常感动,对我们一再表示感谢。二是协调处理一起台胞在住宅被抢刀伤事件。2007年11月23日凌晨2时左右,在滨海西路黄金海岸花园第30栋郑某家中发生了一起入室抢劫案,受害人郑某被抢走人民币约5000元及老力士手表一块并被歹徒刺伤十多处。接到市公安局的来电后,市台办立即将有关情况电话报告省台有关负责人。11月24日上午,市台办又派了两名干部到省医院看望郑世隆先生 。三是协助市公安局出入管理处查核一台湾人的身份问题。5月下旬,市公安局出入管理处给市台办来函称:在接待中发现一台湾人涉嫌在大陆非法居留575天,要求市台办协助查核其身份。市台办立即去函省台办通过海峡会帮忙查核。6月中旬,市台办接到省台办的查询结果后及时传真给市公安局出入管理处。

【开展普查工作】 2007年3—5月份市台办组织各区及各有关涉台部门开展对全市台湾籍同胞、去台人员及其亲属普查,据统计:海口市台湾籍同胞计753人,其中第一代22人,第二代296人,第三代406人,第四代29人。去台人员310人,去台人员亲属896人。市台办还将调查的情况进行整理、分类、输入电脑并将各类登记表复印报送省台办。

  (郭 勇)

  党校工作

2007年海口市委党校较好地完成市委、市政府交给的干部培训任务。全年共举办各类主体班次7期,培训858人次。其中:海口市处级干部理论培训班2期,培训564人次;海口市处级干部进修班2期,培训101人次;海口市党外干部理论培训班1期,培训119人次;海口市公务员初任培训班1期,培训43人次;海口市团以上军转干部培训班1期,培训33人次。此外,还协助市委组织部办好三期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培训班,培训253人次;协助省建行办好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培训57人次;协助市属各单位,安排教师宣讲十七大报告35场,培训3800人次。同时认真抓好学历教育工作,继续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办学,通过海口市教育局和海南省美兰监狱集体招收学员217人,这是北师大网络教育历年来招生最多的一批学员。目前在册学员已达到355人。在办好大专、本科教育的基础上,还联合北京导航公司等单位举办考研辅导班及多期专项讲座,受训学员达1000多人次。

2007年党校科研工作情况:全校教研人员共取得科研成果36项。其中,论文22篇,课题14项。发表的论文中,国家级刊物1篇、省级报刊12篇、市级报刊4篇、国际论坛2篇、省级研讨会3篇;课题成果中,市级课题4项、校级课题10项。

目前,“一校两院”(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市社会主义学院)实行“三个牌子,一套人马”的办学体制,现有编制为64人(包括市委讲师团的4个编制在内)。市委党校除了直接管辖市委讲师团之外,还设有办公室、教务科、行政科、联合办学部、政治教研室、经济教研室、行政法学教研室、科学文化信息教研室、科研开发部、图书馆等10个科室。年底,我校有教授1人,副教授5人,副研究员1人,高级讲师1人,讲师12人。

  (李 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海口市信息中心
海口市信息中心规划设计并技术实现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898-68725613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8710000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46010002000008号 琼ICP备1700528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1000009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口市政府门户网站,进入非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