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28-39℃ 天气现象:多云间晴,局地午后有雷阵雨 风向风速:南到西南风3-4级

政治 -- 海口市人民政府

中国海口政府门户网站  更新时间:2009-03-13 00:00   来源:《海口年鉴2008》  

综 述

2007年,海口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各项方针政策,按照年初召开的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全年工作目标,推进实施“十一五”规划,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增强经济发展支撑;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扩大开放,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市整体功能,推进宜居环境建设;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谐海口建设稳步推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规范行政行为,促进行政效能提高,整体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市建设不断推进,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2007年,海口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着眼于优化结构、扩张规模、壮大总量、提高质量,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推进工业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升级,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396.4亿元(未含农垦),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9.5亿元,增长8.0%;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11.1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55.8亿元,增长13.6%。一、二、三产业比重由上年的7.4:29.2:63.4转变为7.4:28.1:64.5。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0、2.5、9.1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049美元(按现行汇率),比上年增长10.9%。

(1)农业平稳发展。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推进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出口示范区建设,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全年全市农业完成总产值49.5亿元,增长8.0%。农业完成的增加值29.5亿元中,种植业增加值12.22亿元,增长6.0%;畜牧业增加值11.1亿元,增长9.6%;水产业增加值3.77亿元,增长8.9%;林业增加值1.78亿元,增长12.3 %;农业服务业增加值0.7亿元,增长8.6%。

(2)工业较快增长。工业规模进一步壮大,海马二期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药谷二期、狮子岭飞地工业园建设加快推进,新增入园企业21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192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55家,规模以上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345.42亿元,增长13.7%;完成工业增加值86.4亿元,增长12.7%。全部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24.4亿元,增长14.2%;其中,汽车制造业实现产值112.6亿元,增长27.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产值30.23亿元,增长13.4%;医药制造业实现产值27.48亿元,增长14.9%;食品制造业实现产值16.84亿元,增长21.9%。工业产销率100.7%,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24.1亿元,增长12.5%。

(3)旅游业稳步发展。优化旅游环境,开发旅游产品,发起建立“琼北湛江区域旅游合作组织”,搭建区域旅游合作新平台;组织“十万人自驾游海南”、“中国热气球飞越琼州海峡挑战赛”、“全国速度轮滑公开赛”等一系列大型活动;加大对航空公司和旅行社的奖励。全市接待过夜旅游者585.65万人次,增长9.2%;旅游饭店客房平均开房率57.8 %,提高0.5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55.39亿元,增长8.1%。会展经济迅猛发展,专业会议和大型会展达6398场次。

(4)社会消费较快增长。消费品市场持续走旺,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38亿元,增长17.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4%。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59亿元,增长16.8%;餐饮业零售额22.78亿元,增长7.8%;其他行业零售额7.26亿元,增长7.4%。汽车类零售额20.61亿元,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41.92亿元,分别增长24.1%和35.0%。

(5)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增强功能,完善设施,塑造环境,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82.77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第一产业投资3.79亿元,增长55.3%,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2.0 %;第二产业投资5.64亿元,下降54.0%,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3.0 %;第三产业投资173.34亿元,增长20.8%,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95.0 %。

(6)房地产市场回暖。精心组织海口地产开发论坛暨政府土地储备项目推介会,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加快适合市场需求的不同户型的房地产开发,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60.09亿元,比上年增长19.1%;新开工面积200.0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5.0%;房屋销售面积172.9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2.1%;房屋销售总额61.09亿元,增长 54.8%点。

(7)交通邮电业较快发展。加大投入,优化环境,加快发展交通邮电业,全市货物运输总量6607万吨,比上年增长18.1%;旅客运输量17440.6万人次,增长10.4%;港口货物吞吐量3618万吨,增长10.2%;电信业务总量56.4亿元,增长44.5%;邮政业务总量1.62亿元,增长5.3%。

(8)对外经济加快发展。优化结构,扩大进出口,加强招商,全市口岸进出口总值19.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2%。其中,进口总值12.57亿美元,增长56.7%;出口6.77亿美元,增长25.3%。外商直接投资5.0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8%。

(9)财政收支较快增长。开发税源、强化征收,科学理财,全市财政总收入82.49 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1.29亿元,增长19.0%。财政支出49.07亿元,比上年增长30.1%。

(10)金融保险市场平稳。落实政策,开发产品,服务发展,年末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87.91亿元,比年初增长16.2%。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25.25亿元,比年初增长8.9%。2007年,全市实现各类保险机构各项保费收入 15.55亿元,比上年增长32.9%。各项赔付支出3.84亿元,增长35.45%,增幅比上年提高28.9个百分点。

(11)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发展经济,关注民生,增添民利,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89元,比上年增长1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82元,比上年增长10.3%。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10辆,家用电脑48台,移动电话152 部,摩托车42辆,空调器74台,摄像机4 部。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每人每月26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每人每月93 元。

【推进“三农”工作】 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建成“演丰(红树林)咸水鸭”省级标准化示范区养殖基地。启动优势产业出口示范区建设,建成肉鸡、荔枝、渔业出口基地,荔枝、生猪、水产品出口大幅增加,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出口示范区建设初具规模,通过省级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8个,荔枝、香蕉、罗非鱼等农副产品出口、出岛大幅增加,文昌鸡活鸡实现直接供港,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农产品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8%,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0%,畜牧业和热带作物成为农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着力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农林水利支出达2.05亿元,增长31%;投入2400万元,完成一批田洋整治和水库的除险加固。投入近3000万元,进一步解决羊山地区缺水问题。投入1600多万元,建成防洪楼15幢。完成200多公里的乡村公路建设,农村自来水覆盖率达到93%以上,兴建12个大中型沼气池,新建田头冷库3个,公路绿化360公里,造林4万多亩,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对农业直接补贴2536.64万元,增长128%。农业科技110覆盖所有乡镇,23个镇都有电子农务服务站和农民夜校,53个自然村设立电子农务服务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97家。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和劳务转移,培训农民3万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35万人,工资性收入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21.3%。打工经济进一步活跃。生态文明村建设成效显著,新增文明生态村170个,总数达982个,占自然村总数的46%,农村面貌发生可喜变化。

【优化城市环境】 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政府投资45亿元,增长50%,建成一批对今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基础设施项目。和平桥、人民桥、教育产业路网一期、绿色长廊一期、海南广场周边路网、国兴-海府立交等已建成投入使用;绕城高速、长秀片区路网、海甸岛环岛路、白沙门公园、中心城区路网改造、海口港二期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省政府新办公楼周边路网、长流起步区路网、东环铁路海口段、新海大桥的建设已启动,马村港一期扩建工程开工建设。旧城改造和新片区开发取得重大突破。按照“政府主导”和“让利于民”的原则,配套完善多种鼓励措施,推进玉沙村等片区的旧城改造,玉沙村改造取得历史性突破,原有建筑物拆除进展顺利,在50余天内,玉沙村总面积超过32万平方米的所有旧民房全部拆除完毕,相关建设陆续启动,居民搬迁有条不紊地进行,玉沙村的和谐拆迁为旧城改造探索出一条新路子。完成海甸溪北岸、长堤路改造和五条历史文化街保护的前期工作。大英山、美丽沙、桂林洋片区的建设进展顺利,西海岸、新埠岛开发建设全面启动,为城市加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完善查处违法建筑长效机制,全年拆除违法建筑33.5万平方米,违法建筑的行为得到有效的遏制。结合拆违,改造了一批小街小巷,和平大道、龙昆北路等的街景立面得到改造,市容市貌明显改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全面启动污染源普查,继续抓好市中心区污水截留并网工程,完成颜春岭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改造; “一园两湖”整治进展顺利。新增各类绿地240多公顷,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5.9%、40%。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复查现场验收,成为第一个通过新标准复检的省会城市。

【推进改革开放】 出台《中共海口市委关于创新市区管理体制实施强区扩权的决定》,向区级下放权限,理顺市、区行政管理体制,首批54项行政权项的下放和衔接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绩,以9.3亿元成功出让49%的水务集团国有股权,溢价202%,成立海口威立雅水务有限公司。整合全市城建资产,成立城建集团。市政道路清扫保洁以及水域垃圾管理实现环卫作业社会化管理。与开发银行的合作继续深化,签订新一轮合作协议,未来五年开行将加大对海口市的融资支持。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利用外资稳步增长,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04亿美元,增长12.8%。进出口势头良好,外贸进出口总额19.34亿美元,增长44.1%。保税区区位调整报批工作有重大进展。积极参与第四届“珠洽会”、泛珠省会城市市长论坛等经贸洽谈活动,区域合作卓有成效。在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UCLG)第二届世界大会上,海口市被正式接纳为新成员。与俄罗斯的弗拉基米尔市、塞舌尔的维多利亚市结为友好城市。

【发展社会事业】 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分别增长 49%、26%,新认定9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教育布局进一步优化,新增优质学位6000多个,加快推进旅职校和四个区职业教育中心建设,教育质量和水平有了新提高。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55万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以上,获得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考核一等奖;完成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35万多人参保,参保率达95%。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组织开展38场精品演出、群众性文化活动3000多场次,《大明王朝1566》获得中国电视剧最高奖“飞天奖”,陈素珍获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在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上获4金3铜的历史最佳成绩,在法国举行的“城市之间”国际版上获亚军。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保持低生育水平。创新双拥共建新模式,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统计、民族、宗教、社会科学、外事侨务、防震减灾、地方志、档案、科普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坚持执政为民】 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一号工程”来抓,财政投入社会事业资金达10.86亿元,增长27.6%,办成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安排7.8亿元,全力推进27项为民办实事事项,除2项需跨年度完成外,其它全部完成。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安排就业和培训费达4226万元,新增就业岗位3.2万个;建立零就业家庭援助长效机制,开发公益性岗位1200多个,安置零就业家庭291个,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55万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以上,获得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考核一等奖;完成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全市参保人数35.13万人,参保率达95%以上。加大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建立和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生活困难群众的救济机制,累计发放低保金4003万元,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针对物价上涨,提高低保对象物价补贴标准,惠及全市低保对象近5.2万人。优先安排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兴建1014套廉租房,向城市低收入困难家庭发放租赁补贴。

【维护社会稳定】 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两抢一盗”等影响群众安全的多发性侵财案件明显下降,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94%,排在全国省会城市前列。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信访秩序明显好转,群体事件下降13.4%。加强政府应急机制建设,应急预防和处置能力得到提高。深入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全面完成国家和省确定的整治任务。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挂牌整治各类安全隐患,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政府自身建设】 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及人民群众监督,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沟通联系。完善市长接待日制度,开通“椰城纠风热线”。进一步完善社会公示与社会听证制度和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204件、政协委员提案303件。全面落实“五五”普法教育,社区居民自治、村民自治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圆满完成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不断提升行政效能,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明显,初步实现“一网式”办公和“一站式”服务。优化政府管理流程,政府常务会议议定事项办结率达98%。加大政府目标管理和督查力度,严格执行行政问责制。实施重点项目推进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工程招标、土地招拍挂、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关键环节的监管。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叶能勋)

  行政监察工作

【行政执法监察】 强化行政问责,增强行政执行力。3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复兴城D栋违法建筑案件中涉及的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行政不作为、执行不力等行为进行深入调查。对在该建筑违法建设中负有失管、失察、失纠、失职责任的10名规划、行政执法等部门工作人员实施行政问责,责成2个责任部门分别向市委、市政府作出深刻检查。市纪委、市监察局将问责情况作为全市作风教育活动的典型案例向全市通报,进行警示教育,有力促进了全市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加强监督检查,改善行政管理。全面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及时召开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工作动员会,要求可撤销的项目,坚决撤销,可合并的项目,一律合并,共清理涉及到省直各部门的项目有49项,涉及市直各单位以及各区的项目有59项。对退耕还林补贴资金发放情况开展执法监察,及时发现秀英区和琼山区有人弄虚作假冒领政府补贴的问题,对相关责任人分别作出批评教育、诫勉谈话、党纪政纪处分等严肃处理,责令12个经济社和林场进行整改,对已冒领的粮食和生活补助款6.2万元进行追缴。对城乡规划效能建设监督检查,协调做好城乡规划效能建设工作以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特别是协调做好海口湾、西海岸、南渡江两岸等重点项目的规划。对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项目开展监督检查,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对国家开发银行贷款的海口市20个项目进行了监督检查。重点核查贷款项目的审批报建、项目预算和资金使用情况,对贷款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加强监督,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高效。实行问责督办,确保城市居民医保征缴工作顺利完成。为了确保8月底前完成居民参保85%以上,按期开始实施居民医保的工作要求。市、区两级纪检监察部门组成工作组,深入社区、乡镇、街道52个单位,重点对后进单位、班子战斗力不强、任务较重部门、人员结构复杂部门、征缴工作盲点等6类对象的居民医保征缴工作实行重点督办。

【加强政风行风建设】 开通政风行风热线和开设椰城纠风网站,改进政府部门工作作风。5月14日,海口市纠风办、市委宣传部、市监察局、海口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椰城纠风热线》节目。该栏目向社会公开热线电话,每周一、三、五上午各安排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上线接访,倾听群众诉求,当场为群众解惑释疑,排忧解难。同时,建立投诉督察落实机制,对问题的解决和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察,提高投诉办结率。上线单位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很多单位下线后立即采取措施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及时妥善解决。8月份,市纠风办开通了省内首家纠风工作网站——椰城纠风网,进一步拓宽纠风信息交流渠道,树立政府部门的良好形象。纠风热线和纠风网站,架起了党委、政府和市民之间连心桥,有力推动了政风行风的转变,受到省、市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

【纠风专项治理】 一是继续深入开展治理教育乱收费。会同市教育局等部门对全市义务阶段免除学费、杂费和课本费的执行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及时查处和制止了5所学校违规收费问题,涉及教育违规收费款项共140多万元,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批评和处理。加强对今年高考报名资格的审查,对全市学籍户籍专项清理整顿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维护本地考生的切身利益。对全市16所中小学开展行风民主评议工作,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促进学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二是继续抓好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督促卫生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精神,扩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范围,市属三家医院集中网上招标品种933个,占97.5%;金额9644.58元,占采购总金额的98%,让利群众近千万元。大力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医保,目前,已有54万农民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以上;35万居民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全市已基本实现全民医保,有效解决了农民居民看病就医难问题。三是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活动。会同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对企业排污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共632宗,查处违法采矿行为36宗,对全市无证排污单位发放了89件《限期改正通知书》。四是切实维护城市拆迁中的群众利益。先后出台《海口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海口市政府投资项目拆迁补偿安置办法》、《海口市旧城区及城中村拆迁安置补偿指导意见》等制度,规定设定保底价、最小安置户型、各种补偿规定及提供多种补偿安置方法等,从制度上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五是继续整顿和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配合市人事劳动部门组织开展了5次全市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大检查。共检查了各类用人单位共1371家,责令补签劳动合同21602人,为1073名劳动者追发工资133.47万元,取缔非法职介机构4户。抓好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的贯彻实施。今年先后3次动用保证金为126名被企业拖欠工资的农民工垫付了83.5万元工资,发挥了工资保证金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工作。完成了市属12家国有企业的改制工作,对分流安置的1257名职工及安置资金6124万元作了周密安排。为职工办理了劳动合同8978份,纠正不完善、无效的劳动合同860份。通过维权调解,为劳动者追回经济补偿金、补缴社保费等共计399.8万元。六是继续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配合农业部门开展减轻农民负担专项治理工作,督促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对农民补贴补偿等涉及农民权益的问题进行监管。全年共查处涉农乱收费、乱罚款和集资摊派等减轻农民负担金额45万元;打击哄抬农资价格、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13件,涉及金额67万元。查处涉农负担案件2件,追究责任人2人。七是积极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市房产局、城建局、规划局、监察局等12家单位联合成立工作组,集中力量针对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违规经营销售、虚假广告、面积短缺、物业管理不规范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整治。全年共立案调查商品房销售中的违法违规案件12宗,责令限期整改企业2家,依法对2家违规经营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40400元。依法查处无资质经营物业管理案件1宗,整顿管理不规范物业管理公司6家,根据群众投诉调解物业管理纠纷36宗。

【治理商业贿赂】 7月召开了全市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会议,部署今年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继续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工作,海口市收到有关单位和个人退缴不正当所得59.7万元。切实解决重点领域和行业中的突出问题,对存在的26个问题进行纠正和整改了24个。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部门、司法机关和纪检监察机关的情况通报、线索移送、案件协查、信息共享等机制。2007年,共查处商业贿赂案件101宗,涉及金额1625.6万元,涉及国家公务员19人,处级干部4人,科级干部17人。针对监管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全市各单位建立健全了65项管理机制和制度,积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商业贿赂腐败。

【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一是制定出台《海口市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将问责范围从原来的行政首长扩大到党政领导干部,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责任意识。二是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和规范市行政服务中心管理职能,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和程序,缩短审批时限,规范审批行为。逐步建立向基层发展延伸的效能监察投诉网络。美兰区建立了区政务110服务中心,受理与督办群众的政务诉求,还在全区镇、街道和区政府部门设立了政务110服务站,形成了市、区、基层站所组成的三级效能投诉网络,有效地促进了政府各职能部门廉政勤政建设。三是继续推进财政制度改革。深化部门预算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委派制度,截止2007年10月,全市共有221家预算单位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269家预算单位实行会计委派。对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和公务员津贴补贴开展专项检查,严肃查处“小金库”问题,严格公共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四是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拍挂、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和产权交易制度。前三季度,全市政府集中采购总额12358.11万元,节约资金690.83万元;招拍挂出让经营性土地使用权34宗,面积398.67万平方米(近80%为工业用地),成交价64470万元,经营性土地出让招拍挂率达100%;2007年1至11月,海口市共办理工程项目172项,造价31.65亿元,其中招标工程137项,造价30.9亿元,应招标工程招标率和应公开招标工程公开招标率都达到100%。加强对椰树集团改制、水务集团重组等国有集体企业产权转让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规范产权交易行为。此外,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工作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也取得了新进展。

【改善投资环境】 一是认真开展2007年投资环境建设评议评价活动。对17个市政府职能部门和双管单位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服务和监管、党风廉政等四个方面进行评议评价活动,促进政府部门转变观念,提高服务质量。二是打造投诉平台,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和群众投诉问题。充分利用监督中心投资环境110举报电话、投资环境信息监测点信息网络机制和网上投诉,及时解决投资者和群众反映的投资环境方面问题。2007年共受理投诉举报47宗,已办结37宗。协调妥善解决了海南中南岛香精香料有限公司土地过户等一批投资者反映强烈的问题。三是健全制度,深入推进督察评议工作。制定了《海口市投资环境信息监测点工作管理办法》、《海口市投资环境监督专员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等7项制度,不断规范督察评议工作。创新监督专员工作方式方法,认真征求监督专员和各信息员对政府在投资环境建设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充分发挥监督专员和投资环境监督点的作用。四是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市政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监督。在市招投标中心设立招投标监督电话,让社会各界直接参与监督,不断规范招投标市场行为。出台工程监督工作流程,建立在建工程项目监督卡制度,对工程项目进行跟踪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了企业的不规范行为,共对25个新增工程项目进行监督,促进工程廉政建设,提高了政府投资效益。

(王 莉)

  人事工作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 围绕“强区扩权”权项下放工作,认真做好机构编制调整方案。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关于强区扩权的决定,结合首批下放的54项权项,对市区两级政府机关的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人员编制情况,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对市区两级政府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调整提出建议和方案。做好市有关部门机构增设工作,完成了市发改局、市商务局有关科室及人员整体划转给新组建的市工业和招商局;完成了海口市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等13家行政单位的机构调整,涉及行政编制21名;完成了海口市港口管理局等4家行政单位的挂牌工作,核定了市教育局200名教师编制和市公安局120名临时工勤编制的调整工作;完成了原琼山市公安局692名人员整体交接工作。开展市乡镇机构改革的调查摸底工作,以确保5年内乡镇机构和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目标的实现。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不断推进,人员分流安置工作稳步落实。完成了市直属事业单位和原琼山市粮食局等15家单位的机构改革,精简事业人员471名,精简了49%,达到了减员减负增效的目的。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共办理事业单位法人设立登记10家、变更登记45家、注销登记5家。应办理年检253家,已办理事业单位法人年检249家,年检合格率为98.4%。

【公务员管理】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申报工作和公务员登记工作进展顺利。根据《海口市公务员法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开展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的申报工作,省人事劳动保障厅已批准同意海口市31个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参公单位的442名干部享受了公务员待遇。认真开展行政机关公务员登记工作,共批准5120人予以公务员登记。完善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登记信息采集和信息数据库工作,为海口市公务员的规范管理奠定了基础。

公务员录用程序规范,培训成效明显。积极配合省厅做好海口市公务员公开招考录用工作,严格遵守录用规定,共招录公务员43名。同时,认真组织开展新招录公务员的初任培训,共举办了5期以增强公共管理服务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培训公务员2万人次,使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

【人才管理】 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2007年,共引进各类人才604人,制定和实施《海口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问题的意见》,通过全国招考录用优秀师范生充实教师队伍131人,办理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派遣267人。指导市属中小学、市属各医院、市投资项目管理中心等用人单位开展人才招聘工作,招聘各类人才270人。军转干部安置任务全面完成,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服务进一步优化。完成了2007年140名营职以下军转干部的计划安置任务,接受了47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安置任务。为2006年77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办理医疗手册(卡)和医疗IC卡;为全市733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缴交医疗保险共310多万元;为76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办理异地医疗、子女入学等提供优质服务。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 加强对各类专业技术的评审和组织监管工作,规范了专业技术资格的认定。2007年,共核定事业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职数1418个;受理申报评审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1251人,委托省级评审机构评审227人,认定大中专毕业生起点专业技术资格554人;审核确认外省流动人员专业技术资格91人。推荐“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名和“海南省515人才工程”人选13名。全市19332名市属国有和集体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梯形结构逐步趋向合理,技术人员队伍的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

(甘毅)

  劳动保障工作

【简述】 2007年,全市劳动保障工作紧紧围绕服务海口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改善民生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扩大就业和协调稳定劳动关系,维护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创新劳动保障工作机制,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就业与再就业】 2007年,市委、市政府将扩大就业列入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事项,分别与各区及职能部门签订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状,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促进就业再就业,全年新增就业岗位32029个,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750人,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就业再就业4546人,;组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1650人,其中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479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完成输出和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15854人。

各项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共投入就业再就业专项资金4226万元,较好地发挥了专项资金对促进就业再就业的保障作用。全年共审核办理《再就业优惠证》2796个,支付社会保险补贴535万元,惠及职工1800多人;再就业培训补贴300万元,惠及职工8000多人;职业介绍补贴46万元,成功介绍6800人就业;公益性岗位补贴522万元,小额贷款贴息27万元,接收下岗工人资金奖励补贴10万元,下岗工人档案管理补贴44万元,支付市属国有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补偿金1000万元,困难企业下岗补偿金712万元,支付补偿从未参加医疗保险的退休人员618万元,就业宣传和招聘会等支出146万元。

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成效明显。2007年,海口市率先在全省启动了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工作,大力开发交通协管员、治安辅警员等各类公益性岗位1200多个,帮助全市登记在册的291名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对象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同时,四个区开发了93个公益性岗位,帮助93名企业军转干部实现了再就业;年初,市政府向四个区和市教育局、卫生局等单位下达了安置40名随军家属就业的指令性计划,年底,安置随军家属就业65人,完成安置任务的162.5%。

【职业介绍】 市人才劳动力交流服务中心和市、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在职业中介的主渠道作用,以就业再就业工程为主线,为各类求职人员提供了全方位的就业服务,积极开展“五免、两承诺”服务活动。相继开展了再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零就业家庭及就业困难人员专场招聘会、第五届人才劳动力现场招聘会、农业富余劳动力现场招聘会等45场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发放宣传资料4万余册,进场招聘单位2765家,提供岗位4.3万个,进场应聘人员6.6万余人次,有9000多人通过招聘现场实现了就业再就业。

【职业技能培训】 充分运用培训补贴政策,依托各区及各类具有资质条件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多形式、多渠道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工作,主要开设营养师、酒店服务、厨师、财务管理、电子电工、计算机操作、家政服务等培训项目。通过各类培训机构采取集中办学、送教上门等形式,举办了各类工种培训班211多期,参加培训人数达13239人,其中岗前培训10544人。组织各类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考核2695人,其中,初级工1514人,中级工1064人,高级工65人,技师52人,为帮助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再就业和稳定就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劳动保障监察】 全市各级劳动监察部门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整顿和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努力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共执法检查各类用人单位2690家(次),涉及用工8.37万人(次);接受投诉立案609件;投诉结案数603件;参与处理突发事件60宗;责令补签劳动合同1.75万人次;为1532名劳动者追发工资140.7万元;督促用人单位为1086名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24.67万元,取缔非法职业中介机构3户,清退童工18人。积极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共收到农民工工资保证金706笔共计2.2亿元,报建施工的500多个建设项目中,未出现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案件。

【劳动关系调整】 进一步加强劳动关系调整,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做好劳动合同鉴证工作,继续实施“劳动合同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宣传贯彻《劳动合同法》,依法规范劳动合同签订(续订)、解除和终止等程序。全年办理285家用人单位劳动合同鉴证手续,涉及职工12568人,纠正违法劳动合同和部分无效劳动合同1260份,指导和协助市成套设备工程公司等28家国有企业改制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涉及职工1623人。办理5家企业集体合同审查备案手续,向省申报3家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人事劳动争议仲裁】 2007年,市人事劳动仲裁工作坚持以“公正、合法、及时”办案为原则, 立足全市发展稳定的大局,积极稳妥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全年共受理人事劳动争议申诉案件479宗(其中人事仲裁申诉案10宗),结案476宗,结案率99.7%,所审结案件中,以裁决书形式结案的331宗,以调解形式结案的94宗,其它形式结案的51宗。为劳动者维权调解裁决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工资、赔偿、补缴社保费等近500万元。维护了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服务,为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甘毅)

  工资福利

【工资管理】 2007年完成全市1147个机关事业单位,36635人的工资套改工作,审批事业单位2007年度考核称职(合格)以上人员正常晋升一个薪级工资27984人,处理来访信件115件,全年完成退休审批3162人。同时,认真组织开展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管理工作,对16家企业进行工资指导、审核试点,确保企业在劳动部门批准的工资总额范围内,按工资增长上、中、下幅度,正确使用工资总额。参与指导、帮助原海口自来水公司等15家改制企业工作,为下岗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后经济补偿金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确保海口市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有序推进。深入劳动力市场调查研究,完成了工资指导价位的整理、汇总、审理和上报审批等工作,确定全市366个岗位工资指导价位。

【职工工资水平】 2007年末,全市社会从业人数90.59万人,其中,城镇单位从业人数28.25万人(国有单位从业人数15.59万人,集体单位从业人数1.49万人,其他各种经济类型单位从业人数11.17万人);城镇私营企业从业人员22.98万人;城镇个体从业人员6.92万人;乡村从业人员32.44万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25723元,其中:国有经济单位27920元;城镇集体经济单位14915元;其它各种经济类型单位24107元。

【职工保险福利】 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2007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111836人,收入59912万元,同比增收11368万元,增长23.42%;基本医疗保险缴费126851人,收入20733万元,同比增收3837万元,增长22.71%;失业保险缴费105216人,收入5319万元,同比增收882万元,增长19.88%;工伤保险缴费114318人,收入1257万元,同比增收141万元,增长12.63%;生育保险缴费114124人,收入963万元,同比增收157万元,增长19.48%。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90077万元,确保了全市45094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等保险基金的正常支付。开展“两节”期间困难职工生活救助活动,共救助7262人,发放救助金266.53万元。

【离退休人员福利】 根据琼人劳保〔2006〕331号文,对符合条件的9535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进行养老金调整,月调整金额223万元,补发2006年7月至2007年1月共1561万元。根据海财预〔2007〕33号文,从2006年12月份起,对294名离休人员发放津补贴,月发放44.5万元,补发89万元。根据琼府〔2007〕56号文,对符合条件的32057名企业退休人员进行养老金调整,从2007年7月起,月调整增加339万元,补发928万元。为45000名离退休人员月正常发放养老金约4858万元,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全年新增退休人员3338人,退休人员死亡625人,共拨付丧葬费435万元;抚恤金、救济费共506万元;一次性计发养老金27人、共12万元,一次性返回个人帐户个人缴费25人、共10万元。

(甘毅)

   外事工作

【来访接待】 全年共接待37个团,733人次。其中有来自澳大利亚达尔文市、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市、波兰格丁尼亚市、韩国东海市等友好城市的代表团,还有国外前政要、各国驻穗总领事、国外著名企业负责人及知名人士等,如韩国前总理李寿成和21C韩中交流协会会长金汉圭、英国驻广州总领事戴伟绅、美国佩里高尔夫总裁、孟加拉国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穆罕默德 尤努斯、奥地利高级商务专员郭励之博士以及由澳大利亚达尔文市篮球协会主席Don Shapperd 先生率领的达尔文青少年篮球代表团一行95人。

【友好城市工作】 一是海口市成功加入世界城市及地方政府联合组织(UCLG)。10月30日,在韩国济州召开的世界城市及地方政府联合组织(UCLG)第二届世界大会上,海口市成功加入UCLG,这是海口市首次加入国际多边组织,也是中国首个加入该组织的地级城市,海内外反响强烈,标志着海口走向世界又迈开了一大步。海口市在此次大会上举办了城市展,发放了上千册印制精美的中英文宣传资料,与参会各国代表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交流,全方位宣传推介海口。二是开拓新友城。7月份,海口市与塞舌尔首都维多利亚市签署了结成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9月份,与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市结为友好交流关系城市。三是创新思路,官民共建,友城交往取得新成绩。4月,借助首届“海南友城峰会”的平台,成功举办了海口市的“友城联会”,澳大利亚达尔文市、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市、韩国东海市和波兰格丁尼亚市代表团应邀出席,共商友城合作与发展;组织海口市民积极参与友城交流,首创“市民游友城”先例。10月,组织了由8个行业的模范代表组成的海口市民代表团应邀参加了韩国东海“武陵节”,与东海市民进行了友好交流。受到市民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友城交往领域进一步拓宽,并取得积极成效。在市财力有限的条件下,援助非洲友城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市价值40万元人民币的垃圾运输车,为中坦两国交流注入了新内容,此举得到中坦两国外交部和桑市的积极赞赏。与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市达成互派中学生的交流活动和互设旅游促销点的共识。与韩国东海市达成互派公务员及培训计划。与澳大利亚达尔文市举办了学生体育交流活动。海口市体育代表团赴澳大利亚达尔文市参加 “阿拉夫运动会”,取得4金3银1铜的好成绩。此外,还与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友城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

【出国(境)审批和护照签证】 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国务院以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严格履行管理职能,认真做好出国(境)审核、审批及护照签证工作。全年共办理因公出访团组141个(含香港)、366人次。重要出访团组有:市政协主席黄行光赴港参加海南商会庆典活动;副书记率团赴英国、法国访问;韩美副市长率代表团赴俄罗斯和乌克兰进行友好访问;官宏伟常委率团赴韩国东海市“武陵节”活动;王安任副主任率团赴韩国参加UCLG济州第二届世界大会和友城峰会;程国林副主席率团赴澳大利亚参加澳大利亚友城大会;市琼剧团赴美演出;文体局赴澳大利亚参加澳大利亚阿拉夫拉国际体育节;市第一中学分期派教师赴英国柏斯市进行交流培训;陈琼波副主任率团赴文莱参加第十届世界海南乡团联大会等。

【外事管理】 遵循中央关于外事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协调配合”的工作原则,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国外事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及规范领导干部出访和参加涉外活动、外事归口管理、因公出国(境)管理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为规范海口市处级人员因公临时出国(境)的管理工作,根据中央和省有关规定,结合海口市实际,市外事办拟草并向市委、市政府呈报了《海口市处级人员因公临时出国(境)管理规定》,市委、市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海口市处级人员因公临时出国(境)管理规定》(海府[2007]1号),进一步加强了公务出访管理力度。继续严把审批关,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因公出国(境)团组及人员不予审批,共拒批81人次,节省出访经费323.68万元人民币。

积极做好申办APEC商务旅行卡的工作。为便利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积极跟踪落实申办APEC商务旅行卡的推进工作。11月份,外交部授权市外事侨务办作为试点单位,为海口市的民营企业人员办理APEC商务旅行卡,该卡相当于三年多次有效签证。此举将大大便利民营企业人员出国(境)开展业务工作,标志着外事工作为海口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国外智力引进】 一是多方协调,积极推动第十二届太平洋地区新兴传染病国际会议在海口举办。在市外事办的多方协调和积极推动下,由美日合作医学项目组织主办、海口VTI生物研究院与海口市国际人才交流协会联合承办、美国及亚洲各国的专家180多人参加的“第十二届太平洋地区新兴传染病国际会议”于12月初在海口举办。这是利用国际会议平台,积极引进国外智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更好地推动海口市药业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二是认真组织相关单位和技术人员参加省外专局举办的外国专家讲座。先后组织了市国土、水务、污水处理等单位和技术人员参加省外专局举办的美国污水处理专家章 杰博士的专题讲座;组织市医院、制药厂等单位和技术人员参加省外专局举办的世界著名医药公司高级主任研究员李茜博士的专题讲座;组织市水务局、污水处理公司相关技术人员参加省水务厅举办的加拿大华人、美国污水处理专家杨企星博士的专题讲座。通过参加讲座,学习借鉴了国外在污水处理和新药研发方面的宝贵经验。

  侨务工作

【侨界海外联谊】 一是加强海外联谊,促进引资成果。今年共接待境外侨胞团组68个、640人次,先后组织4个侨务团组赴海外开展联谊工作。主要接待了美国海南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杨明先生、海南万达包装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多祯先生、香港海南商会副秘书长郭远奇先生、美国南加州海南会馆考察团史振发会长、世界海南乡团联谊会理事长吕诗澄、香港海南商会常务副会长陈明谦先生、世界海南青年大会理事长欧先慈先生、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法务司司长陈丽敏司长、宋氏家族宋曹琍璇女士、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粤经贸办事处梁百忍主任一行10人等,进一步加强了海口市与海外琼籍社团的友好关系,扩大了海外联谊。2007年10月份,在市外事办的协助下,香港嘉里集团与市政府签订了在西海岸投资兴建香格里拉酒店的投资意向书。二是筹建海外智囊团。为更好利用海外侨力资源,推动海口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市外事办以在文莱召开的第十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会为契机,积极推进筹建“海口市政府海外智囊团”,将引资引智并举,聘请海外“政治上有影响、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专业上有造诣”的精英人才担任市政府顾问,为海口市经济社会发展出谋献策,吸引海外侨胞回国投资创业。

【侨务政策工作】 创新侨法宣传方式,侨法宣传更加深入人心。为更好地宣传贯彻侨法,使侨法更加深入人心,加大了侨法宣传力度,投入经费与各区外侨办一起在全市主要街道和旅游景点设立80个侨法宣传橱窗。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期间,举行了“侨法宣传角”揭牌仪式、“涉侨法律服务站”授牌仪式、万绿园侨法宣传栏、侨法宣传广告栏落成仪式,进一步推动了宣传贯彻侨法工作,此举得到省外侨办的充分肯定,并在海口市召开了全省经验推广会。同时,进一步加强社区侨务工作,努力探索建立和完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侨务工作网络,不断提高社区侨务工作水平。二是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海口市社区侨务工作。为进一步推进海口市社区侨务工作,充分发挥广大归侨侨眷在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并在龙华区中山街道办社区侨务工作试点成功的基础上,于5月份与市民政局、市侨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城市社区侨务工作的意见》,从开展社区侨务工作的意义、基本思路和总体规划及建设侨务工作网络和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这项工作已在全市全面铺开,改变了海口市社区侨务工作滞后的被动局面,初步实现了国内侨务工作重点下移的工作目标。三是落实生活福利待遇,做好退休归侨生活补贴工作。为解决归侨退休职工的生活困难,根据《海南省归侨侨眷权益保护若干规定》和省人劳厅、省外侨办、省财政厅《关于发放归侨退休职工生活补贴的通知》以及市人劳局、市外侨办、市财政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发放归侨退休职工生活补贴的通知》精神,对1949年10月1日以后回国,在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并在本市办理退休手续的,其退休金、养老金低于当地从业人员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归侨退休职工给予每月50元的生活补贴。从2007年实施至今,共为500多名归侨退休人员确认了归侨身份,大部分已领到补贴。四是认真做好涉侨信访工作,为侨胞排忧解难。市外办对涉侨信访工作非常重视,对所有来信来访都做好登记,并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专人及时办理,属别的部门办理的,立即转办,并跟踪办理情况,及时答复当事人,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共受理涉侨来信来访300多件次,结案率达95%。利用侨务信访渠道,帮助归侨侨眷解决生活工作等困难问题25件。5月份,帮助解决旅法温州籍华侨程梅贞女士房产纠纷案,程女士索回了购房资金和相应的利息63万元。为此,程女士送来 “依法护侨、情暖侨心”锦旗表示感谢。五是抓好侨务扶贫与救济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和《海南省归侨侨眷保护若干规定》,按照“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侨务工作方针,在春节期间开展了一系列送温暖活动,对400多名归侨侨眷进行了救济,省市领导还分成三批,分别下到海口市贫困归侨侨眷家中进行慰问;向37名品学兼优、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颁发了“潘先钾、黄玉珍教育基金”奖学金、助学金;帮助解决2名贫困归侨子女上大学及就读我省华侨商业学校,下拨2.6万元侨居工程款给4个区6户特困归侨修缮房子,还有许多涉及归侨侨眷的民生问题均得到了解决,得到了侨胞的称赞。六是积极主动跟踪督办历史遗留的涉侨投资经济案件。借助省、市人大侨法执法检查之东风,进一步加大涉侨投资遗留问题督办力度,依法处理涉侨投资案件,一批久拖未决的涉侨投资历史遗留案件基本上得到妥善解决。原琼山市政府拖欠13年之久的港资企业海南海粤旅业有限公司150万元土地预付款问题;海南东林科技开发总公司用地问题;妥善处理了近期反映的马来西亚佳时有限公司换发土地证问题和印尼海南会馆主席李兴福先生设立的海南恒福膜料开发有限公司土地证办理问题。依法护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促使海口市涉侨投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唐赐伟)

  档案工作

【简述 】 海口市档案局作为海口市档案的行政管理部门,积极对本市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海口市档案馆作为市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科学研究和各方面工作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进行科学管理,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市教育局档案馆、龙华区档案局、市城建档案馆等4家单位被评为海南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文秋华、梁文生等5位同志被评为海南省档案工作先进工作者。市档案馆现存档案123个全宗,共47339 卷,14694件,图书资料4738册(张);城建档案馆馆藏工程竣工档案37161卷;房屋档案馆馆藏房屋档案443216宗;教育档案馆馆藏8852卷。

【档案业务监督指导】 以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8号令《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为契机,规范档案资源建设。做好8号令事关各级机关文件材料的流向和档案的处置,事关各级国家档案馆的馆藏结构。同时,制定了宣传贯彻《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实施,下发给各区档案局及市各有关单位。对全市贯彻落实8号令提出了具体要求,规定了方法、步骤、期限。选定市档案局和市交通局作为编制《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的试点单位,10月召开了贯彻执行8号令的档案工作现场会,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市级机关已全面实施新保管期限规定,各区也已全面启动。截至2007年12月10日止,在全市96个立档单位中,91个单位完成了2006年度归档文件整理任务,归档率达94.8%。

【档案法制建设】 以档案法制建设为重要手段,确保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一是加强档案法宣传,营造依法治档的良好氛围。继续深入开展档案法制宣传教育,努力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法治意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20周年为契机,大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海口市档案管理办法》等档案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加大全市档案工作的宣传力度,市档案局在海口晚报、海口电视台、市各主要街道、市区政府大院以播放、刊登、悬挂标语、横幅的形式,全方位、深层次地开展档案法制宣传教育,扩大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提高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推动档案事业的新发展。二是为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市档案局与市法制局密切配合,对《海口市档案管理办法》和部分法规性文件涉及行政许可事项等有关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清理,并作为市第一批梳理行政执法依据的单位在《海口晚报》、《海口市人民政府公报》上发布了执法依据,为依法管理和依法行政奠定基础。5月,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琼瑛率省人大代表对海口档案执法工作进行了视察,对市档案局依法治档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龙华区档案局深入贯彻落实《档案法》、《保密法》,会同区保密局对辖区内30多个废品收购站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找回涉密文件12份,进一步强化了文件档案保密工作的安全管理。三是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力度加大。为突出档案局执法主体地位,强化依法治档工作,今年11月市档案局开展档案执法检查,由局领导带队,分五个小组对全市四个区档案馆和94个市级机关、事业单位进行了档案行政执法和业务工作检查,依照《档案工作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的量化指标,从领导重视程度、人员配备、建档情况、归档文件整理、保管条件、档案利用等方面进行检查考评,市委办公厅等29个单位被评定为优秀等次,评定良好单位60个、合格单位7个、不合格单位2个,并将检查情况专门向市政府汇报,针对有关单位的违法现象发出整改通知书,推动了全市档案法制建设和档案利用水平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了海口市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

【档案馆(室)业务】 一是12月,经市委、市政府同意,《海口市重大活动照片音像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从制度上保证了重大活动声像档案的采集、收集、整理和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市档案馆继续关注全市重大活动,继续派员深入海口市“两会”现场、对四套班子领导的重要公务活动和政务活动以及市里重大活动进行摄像拍照工作,较全面地记录了“两会”盛况,同时,完成了大量照片资料的拍摄收集工作,形成照片资料1500多张。市城建档案馆紧紧围绕旧城改造、工程建设、城市建设重大活动开展声像档案采集工作,总共积累录像资料约180分钟、相片近1000张。市教育局档案馆收集声像档案光盘34张,相片110张。二是档案接收工作继续有条不紊地进行。接收档案的载体和内容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市档案馆全面完成了市直各单位档案进馆、破产企业及撤销机构档案的接收工作,共接收档案8853卷(件),其中文书档案4792卷4061件,会计档案3539卷(盒),征集图书资料54册。在接收市直各单位的档案时,逐页进行检查,认真进行漏件、漏页情况,保证了接收档案的完整性。同时要求各单位报送机读目录,截至12月底,市档案馆档案目录数据库文件级条目已达41万条。各专门档案馆接收档案的数量同比也有了较大的增长,市城建档案馆接收档案项目个数和卷数相比去年都有了较大的增长,全年接收进馆工程档案192个,共3482卷,分别增长了58%和109.2%。市教育局档案馆征集荣誉档案20件,接收新调入教师及毕业生人事档案326袋,接收人事档案材料3550份。市房屋档案馆接收、整理、装订入库档案共56493宗,注销档案3413宗,馆藏档案共443216宗,同比增长13%;秀英区档案局接收区委办、政府办等单位移交的档案726卷及相关目录、资料。三是做好档案寄存咨询等服务工作。市档案馆开展了寄存、托管工作,为一些没有档案保管条件的单位提供档案的托管、寄存服务。2007年,市档案馆继续对平安保险公司海南分公司的档案进行寄存。秀英区档案局寄存了东山中学负责保管的“李向群烈士事迹”的档案。四是以档案信息化建设为发展方向,提高档案工作服务社会的水平。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给档案工作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2007年,市档案馆完成了市委办、市府办等5个全宗3500多卷40万页的档案数字化加工处理,档案全文扫描工作量约占馆藏的20%,做到规范数据的管理,确保数据的安全,并将处理好的档案挂接数据库中,实时为利用者提供查阅。在档案数据录入方面,市房屋档案馆著录房屋档案数据66659条,著录房屋测绘成果数据45036条;市城建档案馆完成了4890卷档案信息61540条案卷目录数据的录入工作。为了更好地向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市档案局主动协调市信息中心进一步加强海口档案信息网站的建设,网站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2008年1月开通。市城建档案馆更新了容量1000G的计算机服务器,完善局域网建设,工程档案数据录入进度加快,自主研发了图片查询管理系统,与市信息中心合作开发的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通过鉴定并安装试运行,并提供利用查询服务。

【档案资源开发利用】 充分发挥档案工作的优势,创新档案服务的有效形式。一是做好档案的服务工作。市城建档案馆建立《城建档案服务公约》,对来馆查阅利用者热情服务,并形成制度,在馆网站上发布“建设工程档案的收集与管理”有关信息,为社会各界提供档案查询信息。市房屋档案馆秉承民生档案,服务民生的理念,强化内部管理,重新修订了《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档案查阅、利用制度》等11个制度,有效加强行业职业道德建设,强化干部职工服务民生意识,并推出延时服务制度,根据市民查阅利用档案情况,在下班时间到的情况下,坚持延长时间服务,对军人、老、病、残、孕妇等人员实行即来即办的“绿色通道”待遇,在馆内设置代收代缴政府非税缴费点(档案利用查询费),实现了在馆内查档、出具证明、缴费的“一站式,一条龙”服务,获得了市民的好评。琼山区档案馆为政府部门提供机构合并、公务员过渡文件,为公检法办案提供原始材料,为水利部门修建和加固原琼山市20多个水库复印了大量的工程设计图。截至12月17日,市、区及各专门档案馆以接待利用和开展档案咨询、函电代查、代复等多种形式,共接待来馆查阅现行文件7458人次,提供案卷26254卷,复印3657张,出具证明665份,为不同需求的利用者提供了符合要求的个性化服务,达到了为全市中心工作、经济建设和两个文明建设提供有效服务的初衷。二是承办政府公报。人民政府公报是刊登政府规章的标准文本,在人民政府公报上刊登的文件与红头文件具有同等效力。为发挥海口档案局文件保管基地和文件利用中心的职能,使现行文件更好地为海口市经济社会建设、为投资者和广大市民服务,市档案局向市政府请示编发《海口市人民政府公报》,同时向省文化出版主管部门申请到准印手续,2007年,经向市领导努力争取,市政府批准由市档案局承办《海口市人民政府公报》的编发工作,至年底公报已按时出刊12期,集中刊登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其它非密级文件,公报除发行至全市副处以上机关单位、各镇、全省各市县政府及全国各省会市及友好城市,还以电子版的形式链接在市政府的门户网站。此举进一步延伸和加强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中心向基层服务,更起到了市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由档案部门承办《政府公报》在全国档案系统尚属先例。

【档案业务培训与交流】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能。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提高档案干部的业务能力,市档案局的培训工作力求做到针对性和实效性,侧重进行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注重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档案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得以进一步提高。4月,面向全市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围绕文书档案归档工作环节和文件材料的价值鉴定,举办了一期档案人员岗位培训,共培训了192名学员;5月,为海南港航控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专兼职档案干部70余人讲授了文书和基建档案有关知识; 7月,市档案局先后派出10位同志分两批参加了市法制局主办的执法人员业务培训班;10月,就如何准确界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编制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举办了一场专题讲座,市各有关单位共120余人参加。为开展民国档案抢救保护工作,10月,市档案馆选派一名同志专程到湖南省档案馆学习了修裱技术。市房屋档案馆、积极支持和鼓励干部职工在职学习教育,安排了7人次参加上级有关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市教育局档案馆组织部分直属学校档案干部参加了省、市的档案业务培训班。

(王 涛)

  民族宗教事务工作

【简述 】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和省民宗厅的指导下,海口市民族宗教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构建和谐、稳定的海口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城市民族工作】 认真总结近年来城市民族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围绕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努力推动民族事业的各项工作向前发展。进一步研究城市民族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加大海口市散居民族工作的力度,加大贯彻落实《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的力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障城市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积极开拓各种渠道,努力扶持少数民族企业的发展,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解决就业问题,促进城市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为贯彻落实全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座谈会精神,了解海口市少数民族干部配备情况,海口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对海口市少数民族干部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进一步做好全市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使一大批少数民族优秀干部脱颖而出,民族干部队伍不断壮大。在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中,均有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代表。

【黎苗族大学生“三月三”晚会】 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丰富大学校园的文化生活,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支持、策划、协办的“团结 进步 和谐——海师、海大、海医黎苗族同学‘三月三’联谊晚会”于4月20日在海南师范大学举行,出席晚会的有省民宗厅、市民宗局和三所大学的负责同志,以及近千名师生。海南医学院还于4月19日举办了“三月三”游园活动。

【参加海南民歌邀请赛】 由海南省委宣传部、省民宗厅、省文体厅、琼中县联合举办的 “海南民歌邀请赛”于4月17至19日在琼中县举行。经过激烈的角逐,海口市精心选送的五名歌手李臻博、沈刚、黄茜、林艺(四人组合唱《多人唱歌歌好听》)和梁伟琪(独唱《同伴歌》)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市民宗局荣获组织奖。

【协助做好全国民运会训练工作】 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2007年11月在广州市举行。省委、省政府对此极为重视,组织了100多人的代表团,全市共有10名少数民族运动员入选。为了做好运动会的训练工作,代表团决定将珍珠球、武术两个项目安排在海口市进行集训。市民宗局派出专人协助做好有关运动员集训的相关工作,为海南省代表团取得佳绩做出了贡献。

【荣获全国民族体育先进集体】 市民宗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海口市的实际情况,有重点地推广部分具有鲜明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民族体育工作常抓不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进一步增进民族团结,增强人民体质,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海口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海口市代表团在海南省第三届民运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所参加的四个项目中均有运动员进入了前八名,其中珍珠球获得了冠军,射弩获得了团体季军和个人季军,代表团获得了团体总分第六名,并获得了体育道德风尚奖。由于市民宗局在民族体育方面的工作成绩突出,2007年11月,被国家民委、体育总局授予“全国民族体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做好窗口服务】 认真贯彻落实《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和省政府有关少数民族学生升初中、高中加分和考大中专院校优先录取,以及报考公务员的优惠政策,共为少数民族考生出具少数民族考生证明和变更少数民族成份共450份,并协助省高招办、市中招办做好少数民族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维护少数民族学生的合法权益。

【社会服务系列活动】 在海口市统一战线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86周年”暨“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的社会服务系列活动中,市民宗局通过开展民族宗教政策宣传咨询活动和送医药、科技、文化下乡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使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得到发展和巩固。一是开展民族宗教政策宣传咨询活动。6月27日上午,在海口明珠广场设立民族宗教政策咨询点,市民宗局全体干部参加,向市民解答民族宗教政策的有关疑问,宣传宪法以及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方针、政策;发放《宗教事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民族法律法规与民族政策》等书籍、小册子、宣传单近3000份。二是开展送医药、科技、文化下乡活动。6月28日下午,市民宗局与市农工党、九三学社联合在琼山区旧州镇联星村委会联星小学开展送医药、科技、文化下乡活动,免费为群众看病、检查身体近200人次;发放药品价值金额1000多元;赠送科技致富书籍500册。晚上还免费为当地群众放映两部电影。

【宗教事务管理】 一是专门派出有关人员深入19个宗教活动场所,按照《宗教事务条例》的要求,对财务、会计、治安、消防、文物保护、卫生防疫等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进一步规范宗教场所的管理。二是抓好宗教建设经费的落实。拨款给佛教泰华庵、伊斯兰教聚会点和基督教海口堂、长流堂、府城堂、东山聚会点等场所,以便及时对宗教场所进行建设和修缮。三是协助市天主教圣心堂、基督教府城堂和佛教泰华庵做好易地重建的工作,以及帮助佛教仁心寺解决重建扩大征地问题。

【成立海口市道教协会筹备组】 7月24日,海口市道教协会筹备组成立会议在海口市召开,有16名信徒代表参加会议。与会代表认真审议通过了海口市道教协会筹备领导小组筹备工作报告;讨论通过了《海南省海口市道教协会章程(草案)》指导性文件;选举产生了海口市道教协会筹备领导小组,确定了组长、副组长和小组成员。

【宗教界开展献爱心活动】 春节期间,海口市各宗教界人士开展关爱特困群体、奉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召开海口市民族宗教界春节团拜会,50 多名民族宗教人士欢聚一堂,于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互赠祝福。市民宗局还给全市的宗教团体和活动场所教职人员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把党和政府的关爱与温暖送给他们,增进他们与政府的向心力。基督教在圣诞节期间慰问教内病残老弱的信徒和当地的五保户,受慰问人数300多人,捐赠现金及慰问品共约5万多元;佛教界一行约60多人到海口市福利院、琼山区残疾儿童康复中心、琼山区光荣院及三门坡、谭文、旧州敬老院慰问孤儿、孤寡老人和特困户,捐赠大米、花生油、衣服、棉被等慰问品和现金共3万多元,受慰问人数150多人;海口市伊斯兰教协会(筹)组织慰问体弱多病的穆斯林同胞,共捐大米、食用油和现金约5000元。海口市宗教界人士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充分体现了宗教界人士的爱国报国之心、扶贫济困之情,也是实践“八荣八耻”的具体表现。

【宗教骨干的学习培训】 组织三次宗教场所骨干进行学习培训,学习党的十七大的会议精神,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并带领他们参观海口市较大型的建设项目和新的市容市貌,以此加深对十七大精神的理解和把握,努力使十七大精神成为推进宗教工作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通过他们向广大信徒传达,教育广大信徒传教信教不忘爱国爱市,在信教的同时要为构建和谐海口,为海口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苏良飞)

  政务服务工作

【进驻单位】 截至目前,共有37个职能部门、350项行政许可和服务项目进驻海口市政务服务中心,其中行政许可事项197 项,行政服务事项153 项。目前除公安部门由于场地限制无法进驻外,市政府直属部门已经基本实现进驻。部分双管单位如工商、消防、国土、烟草、气象、国税、地税、安监等也已顺利进驻。各进驻单位的行政许可和服务项目,全部集中在中心受理,相关收费也集中在中心收取,有效杜绝了“两头受理、两头收费”的情况发生。

【业务受理】 2007 年度累计受理120570 件,比上年度增加5.22%。其中,房产局办件量约占总办件量的三分之二。从具体进驻部门来比较,37 个进驻部门中,有30 个部门受理量都较上年有所增长。2007 年按期办结率达为99.85%,较上年度提高1.37个百分点。

【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科学管理,规范服务,打造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平台,创造便民条件,适时开设第二受理大厅,缓解了第一受理大厅拥挤、嘈杂的状况,切实为办事群众提供了优美、舒适、安静的环境。二是本着规范、高效、便民的原则,结合实际,对窗口进行合理的整合,促使窗口的设置更趋于合理。三是细化业务流程,保持大厅良好的公共秩序。7月份,针对房产窗口繁忙、窗口服务功能定位雷同、办事群众随机分布在各窗口办理业务的相对无序状况,中心与房产窗口共同协商,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将原有的业务受理窗口细分为一般业务受理、咨询、开票、发证和抵押等窗口,并对排队叫号机进行相应的流程改进,从总体上改善了办事群众等待时间的分布,减少了等候时间,提高了服务效率,提升了办事群众满意度。四是注重细节,推行大厅人性化管理。中心积极美化大厅环境,加强保洁和绿化工作,为办事群众提供温馨、洁净的办事环境。认真落实向申办人提供宾馆化服务的措施,在大厅原有便民设施基础上,增加了雨伞架和对大楼门前阶梯进行防滑处理。五是积极倡导使用窗口服务文明用语,以创建优秀服务窗口为契机,全面推行项目办理时的文明服务。中心的每一项举措,大到宏观指导思想,小到具体的管理细节,处处流露出对办事群众的体贴和关爱。六是推行“上门服务制”,更加方便特殊群体。中心窗口服务不断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服务水平,针对“老、弱、病、残等不便到中心办理业务的申办人,推行上门及优先服务,受到群众好评。2007年,中心已配合房产窗口上门服务15次,极大地方便了申办人,受到申办人的赞誉。

2007年先后有各省市参观考察团20批次到中心参观考察。中心窗口单位和咨询人员受到书面表扬共计205 次,收到锦旗6面,其中国土、民政窗口各1面,科信窗口4面。

【完善规章制度】 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实现以制度管人管事的宗旨,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一是中心在去年完成起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借鉴了近十个省市的相关管理制度,结合海口市审批体制改革进展情况,补充完善了《海口市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办法》。规章的制订和实施,对巩固海口市审批制度改革的各项成果,形成富有海口市政务服务监管特色的制度体系,全面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的建设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二是根据中心的管理实际,对《考勤管理制度》进行了较大篇幅的修订,使之更具有操作性和实用性,强化了对派驻人员管理,对进驻单位也产生相当的约束及激励效用。三是为了规范咨询人员管理,优化服务质量,中心制定了《海口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咨询服务人员考核管理办法》和《海口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咨询服务人员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加强咨询人员管理,提高咨询人员素质。至今为止,咨询人员共受到申办人书面表扬25次,口头表扬上百次。四是创新管理手段,切实加强对派驻人员的管理。为满足窗口工作需求,提高窗口服务人员的素质,中心开展了一系列的派驻人员上岗前培训工作。2007年3月份对30名窗口人员进行了为期30天的培训工作,内容涵盖行政服务理论和法规制度、行政服务信息化应用、行政服务礼仪与形象等方面。同时,中心积极开展制度化的学习活动。定期组织观看管理学VCD讲座碟片,邀请专家到中心开展专题讲座等等。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培训活动,切实提高了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为提供优质政务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讲求办事效率】 加强政务督查,办件督办工作取得新进展。1、抓好政务督察工作,可以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提高群众的满意度。认真受理各类投诉。2007年共接受各类投诉56件。每件投诉进行记录,找责任单位或责任人调查核实,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并将调查结果及时反馈,真正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加强办件督办力度。2、为切实提高审批效率,中心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强化办件督办工作。一是每月定期进行逾期办件调查。通过与申办人进行电话沟通,了解办件逾期的真实原因,据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催办督办。2007年共调查逾期办件100多件。二是发文督办。对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比较严重的部门,进行函件督促,帮助分析原因,制定解决措施,要求限期整改。三是上门沟通。由中心领导带队,与市监察部门联手,与各单位领导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当面告知办件逾期情况,要求尽快整改。四是公开曝光。通过信息系统坚持向有逾期办件的单位进行短信督促,对即将逾期的办件也进行告知。将逾期办件在政务服务网及大厅滚动屏上进行滚动。经过努力,目前的逾期办件情况已经大为好转,按期办结率不断攀升,由年初的不足98%继续上升到现在的99.78%,并继续保持上升态势。3、继续压缩审批时限,全力提升审批工作效率。中心继续督促各职能局对行政审批事项的环节、办事流程进行清理,压缩中间环节,缩短循环时间,提高审批效率。要求各职能局向窗口充分授权,提高即办率和窗口办结率。2007年,市气象局有2个项目提速,共缩短7个工作日;市科技局有1个项目提速,缩短4个工作日。

【推行阳光政务】 中心在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有关规定,集中受理事项全面推行包括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申请书示范文本以及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等“九公开”制度的基础上,又通过办事大厅、网络系统、短信平台、服务热线、简报等途径,多渠道全方位实施政务公开,既可满足各级工作人员的查询、办理、监察需求,又可向市民提供高效快捷服务。

中心积极向各进驻单位推进一般事项公开向重点事项公开,结果公开向全过程公开,自定公开内容向群众点题公开“三转变”。目前,已有市规划局真正落实政务公开制度,将报建的项目规划效果图摆放在受理大厅,接受群众的监督。

另外,中心已联合市信息中心,共同制定信息化建设改造方案,继续完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配合市政府办公厅,推进各部门审批系统与政务中心审批系统的数据联网对接。

【落实目标责任】 紧紧围绕着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构建政府联系群众最密切的零距离通道;打造最有影响力的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椰城最靓丽的政务服务窗口”目标,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提高行政审批效能,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1、优化大厅环境,力争在窗口服务上有新形象。市委、市政府领导曾多次在各种会议上对中心的建设提出要求和期望:中心要逐步实现“格式化”、“宾馆化”和“人性化”服务,努力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政务服务中心。如何加强受理大厅的管理和建设,将之打造为海口最靓丽的服务窗口,是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心将与国际知名旅游服务管理机构——海口喜来登温泉度假酒店管理公司加强交流协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服务意识,共同携手打造一流的“五星级”政务服务大厅,使中心政务服务质量跃上一个新的台阶。2、创新服务方式,力争在创建服务型政府上有新突破。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和便民、高效的服务方式。3、整合综合窗口,力争在提高服务功能上有新进展。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合理整合现有资源。4、创新审批机制,力争在提高效率上有新突破。督促各职能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创新工作机制,归并职能交叉或职能相近科室的业务,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实行“一个窗口对外”,精简繁琐的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通过授权窗口、启用审批专用章、窗口首席代表制度、网上协同审批等措施,切实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窗口现场办结率。5、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力争在效能建设中树立新形象。中心将积极做好行政服务许可事项的清理工作,并督促各进驻单位将尚未进驻的项目进驻到中心办理、督促应进但尚未进驻的单位尽早进驻中心,确保两个百分百的落实。此外,对于因中心场地限制,尚未进驻中心的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中心将积极协调和制定相关措施,建立统一的协调、监督和管理标准。6、发挥中心的指导和协调作用,力争在区一级政务服务工作上有新进展。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强区扩权”的工作部署,中心下一步将制定各区在中心设立政务服务窗口的工作方案,积极协调和指导各区开展政务服务工作,规范各区服务流程、管理制度等,使全市的政务服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7、加强信息化建设,力争在推动网上审批上有新局面。中心将开展网上审批的推广工作。具备技术条件的进驻单位要全面实现本部门内部的协同审批,争取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审批。

(林 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海口市信息中心
海口市信息中心规划设计并技术实现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898-68725613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8710000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46010002000008号 琼ICP备1700528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1000009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口市政府门户网站,进入非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