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海口市气象台2024年4月29日8时发布未来3天天气预报 天气现象:西南风3-4级 风向风速:28-39℃

文献  法规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中国海口政府门户网站  更新时间:2008-04-18 00:00   来源:《海口年鉴2007》  

关于海口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07年1月29日在海口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海口市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2006年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贯彻落实国家、省的各项政策措施,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八大工程”建设,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预期目标,为“十一五”期间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一)连续四年增长12%以上,经济发展又好又快
  全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50.06亿元,增长12.9%,完成预期目标的102.7%。其中:一产增加值25.88亿元,增长9%;二产增加值102.12亿元,增长15.2%;三产增加值222.06亿元,增长12.3%。经济结构由7.7:27.6:64.7调整为7.4:29.2:63.4,第二产业比重提高了1.6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突破70亿元,增长15.2%,完成预期目标的100.2%。在2003-2005年我市经济连续三年增长12%以上,发展基数较大的情况下,2006年继续保持速度快、运行稳、效益好、结构优的发展格局,发展基础更加牢固,政府、企业和居民从经济发展中享受到了更多的实惠。
   (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全年预计完成农业总产值43.07亿元,增长9%。其中,种植业产值18.03亿元,增长9.5%,畜牧业产值15.9亿元,增长8.9%。瓜菜类总产量45.3万吨,增长4.1%,水果总产量17.5万吨,增长17.1%。水产品产量累计5.94万吨,增长8.1%。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农副产品加工业特别是水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蔚蓝海洋、照丰水产等一批企业出口形势良好,水产品累计出口创汇1.09亿美元,增长52.3%。全力打造种猪基地、畜产品出口基地,首次向香港供应文昌鸡活鸡2万只,迈开了我市畜牧业走向国际的步伐。新农村建设成绩显著,基本完成71条375公里的农村道路建设,新建成户用沼气池1625个,联户型、大中型沼气24处,整治迈向洋等5宗10万亩田洋,新建生态文明村172个。农业新增优质水果种植面积1万多亩、3万头养猪基地1个、年产1000万只文昌鸡孵化场1个、2000吨果蔬采后加工高温冷库1个。农业技术培训3万人次,输出和转移农村劳动力11235人,其中向外劳务输出5515人。
  (三)工业经济增长较快,化工、电子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02.45亿元,增长17.7%,完成预期目标的106.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3.66亿元,增长18.3%;实现利税总额36.52亿元,增长17.7%,利润总额17.45亿元,增长41.5%。工业发展驱动力逐渐多元化,在汽车和制药两大支柱行业支撑力有所减弱的情况下,化工行业成为拉动我市工业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化工行业完成产值32.17亿元,增长1.59倍,拉动工业总产值增长7.8个百分点。电子行业增速迅猛,完成产值8.1亿元,增长72.8%。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全年海口药谷、狮子岭工业园、海汽工业园三个工业园区共投入1.3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园区招商活跃;一批新项目建成投产,工业持续发展空间广阔,盛之业、齐鲁制药、万特制药、康力元制药等一批工业企业相继建成,其中盛之业去年投产完成产值17.35亿元,成为去年工业加快发展的主要动力。
  (四)商贸旅游拉动明显,第三产业发展层次提升
  一是商贸业迅速发展,南亚广场、金友谊广场、铭豪广场等一批商业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家乐福、大润发等国际知名企业开张营业,全年新增商业网点144个,居民汽车、住房、旅游、文化等消费支出增加,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全年预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35亿元,增长16.5%,完成预期目标的104.1%。二是旅游促销力度加大,旅游业转型升级开始起步,全年投入宣传促销经费2000多万元,组织了“欢乐节”,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旅游展,在宣传促销的带动下,高尔夫休闲游等高端旅游快速发展,全年完成旅游总收入51.23亿元,增长8.5%,完成预期目标的100.5%,接待国内外过夜旅游者人数536.52万人,增长4.8%,旅游收入增长快于接待人数增长。三是积极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出台了《海口市住房建设规划》等文件,加大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建设力度,房地产业平稳发展,全年房地产投资预计完成50.47亿元,增长8.8%,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41.6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6.4%。四是金融保险业稳定发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24.87亿元,比年初增长17.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06.96亿元,比年初增长8.9%,各项贷款余额849.8亿元,比年初增长16.6%。商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的转型升级、金融行业的持续发展,促进了我市第三产业规模扩张,提升了第三产业发展层次。
  (五)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8.23亿元,增长15.4%,完成预期目标的100.3%。按行业划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94亿元,增长17.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2.27亿元,下降21.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43.02亿元,增长20.1%。交通运输、教育、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导力量。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39.7亿元,增长52.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18.2亿元,增长81.2%;教育完成投资8.4亿元,增长95.4%。全年计划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98个,共完成投资118.3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74.8%。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全年63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4亿元。其中,续建项目26个,完成投资17亿元;新开工项目28个,完成投资7亿元。政府投资创新高,全年完成投资30亿元,“八大工程”加快推进,滨海核心区、美丽沙等城市片区建设开始启动,“一园两湖”等旧城改造项目加快推进。海瑞大桥、桂林洋高校区基础设施、甸昆路等路网工程竣工;城区污水截流并网、龙塘水源地保护等环境保护项目加快推进;城市垃圾转运站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完成琼山大道等25块街边绿地建设,新增绿地面积65.5万平方米。
  (六)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扩大开放取得新突破
  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组建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心,改变了政府投资主体缺位、项目管理多头的现状;按照“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相对分离”、“管理重心下移”的原则,完成了城建口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启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成立海口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统一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部分行政处罚权。调整了海口保税区、高新区的管委会体制,成立了西海岸开发建设管委会。完成了市海洋和渔业局、市人事劳动保障局所属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环卫体制改革,逐步实现环卫作业社会化、企业化和产业化运作模式。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基本完成椰树集团的改制工作,收回国有资产收益4.6亿元,顺利完成职工安置任务;完成椰岛公司和民生燃气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成立国有独资的水务集团,对市自来水公司和市污水处理公司等进行战略性重组;完成了港航控股移交工作。
  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2006年,全市外贸出口总值5.4亿美元,增长31%,完成预期目标的128.6%。出口规模在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水产品等食品加工、纺织、木业、通讯电子等行业。其中,三星光缆、蔚蓝食品、泉益食品、台盛渔业等四家企业出口总值同比分别增加1530.2万美元、627.8万美元、2014.8万美元和496万美元。实际外商直接投资4.47亿美元,增长17.9%。
  (七)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成绩,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维王是瑷(VTI)生物研究院在我市落户,实现了我市技术研发历史性突破。全年获得科技成果110项,申请专利320件。中小学危房改造共投入7792万元,圆满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危改攻坚任务,获省表彰一等奖。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杂费4476.3万元,免除课本费948万元,为特困家庭子女补助生活费64.34万元,拨付18.76万元让147名特困家庭子女免费接受职业教育;市一中高中部、实验中学、一职中等项目已竣工交付使用,新增加农村学校义务教育学位近2000个,城区学校义务教育学位6300个、高中学位2880个;解决5559名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问题。市人民医院扩建完成投资9552万元,投入9600万元开展镇卫生院改造,市中医院、市疾控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首次与央视合作,举办“城市之间”中国区总决赛,组织了万春会、大致坡琼剧文化节、“阳光海口·娱乐之都”系列演出等系列活动,举办环岛自行车赛等体育赛事,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就业再就业工作完成情况良好,全市新增就业岗位30156个,完成预期目标的107.7%。全年投入2700万元资金,用于扩大城乡低保范围,安排200万元用于低收入家庭住房补贴,安排100万元在全省率先建立农民工工伤医疗救助资金,着力解决进城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我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缴费的企事业单位3372家,养老、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约12万人,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分别约10万人。全市47.79万农民签订合同自愿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应参合人数的95.03%。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12元,增长10%,完成预期目标的101.8%;农民人均纯收入4139元,增长8.1%,完成预期目标的101.9%。
  在去年年初确定的17项预期指标中,除第三产业增加值因受房地产业增长减缓等因素影响仅完成年初预期目标的98.7%外,其它指标均超额完成年初的预期目标。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和出口总值大幅增长,完成预期目标110%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10项指标完成预期目标100%-110%之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预期目标范围内,分别比年初预期目标低1.7个百分点、1个千分点和1个百分点。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企业融资渠道的相对狭窄,部分原材料及能源价格上涨,工业成本增加,且产品价格下降,直接影响到了企业投资、生产、经营和税收增长,对刚转入快速发展轨道的岛屿型城市发展影响突出;二是重点项目进展不平衡,受征地拆迁、前期工作准备不充分等因素影响,部分项目未能完成预期的投资计划;三是投资结构不尽合理,制造业投资下降,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偏低,社会投资不够活跃,中小型企业贷款困难;四是房地产业增速大幅度减缓,直接影响就业、税收和消费的增长,土地流转问题日趋突出;五是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低,覆盖面不广,群众行路、饮水、上学、就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较多。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7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
  贯彻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届十次全会、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落实我市“十一五”规划部署,2007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和谐海口建设,继续实施“四地一中心”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高度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中心,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建设“温馨宜居”城市为目标,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狠抓投资环境建设,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按上述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
  ——财政总收入增长13%以上,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以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上;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1吨标准煤以内。
  为了实现今年的预期目标,建议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一)优先解决民生问题,全面推进和谐海口建设
  以维护人民利益、改善人民生活为根本出发点,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认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发展的实惠。
  一是以扩大就业和保障面促进社会安定团结。投入900万元,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争取全年新增3万个就业岗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万人;抓好就业培训和指导,全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万人;继续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优先安置“4050”失业人员和困难群众就业。做好社会保险费的扩面征缴工作,力争在去年的基础上增收12%以上,确保全市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及各项社会保险待遇依法支付;加大社会弱势群体扶持力度,投入4000万元用于低保,低保标准由221元提高到260元;实施《海口市住房建设规划》,加大政策性住房(包括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力度,力争全年建设政策性住房38.5万平方米,满足中低收入家庭和困难群众住房需求。
  二是以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科技投入2020万元,用于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海洋开发、生态环保等领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全市农业科技计划,投入250万元普及农业科学技术。教育投入3亿元,其中,投入3085万元用于加大对石山中学、新坡中学、旧州中学等基础教育和薄弱学校的改造及农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的改善;投入7508万元,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助学工程;投入1.73亿元,加快海南侨中初中部、市四中高中部、市二十五小分校、九小滨海分校等项目建设,促进学校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增加学位6000个;加快发展适应我市产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力争2007年中职教育年招生规模扩大到1万人。文体投入4772万元,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投入1500万元,开展文化、节庆和招商活动;投入400多万元,用于对古村落文物保护和海口图书馆等文化场所的设施维护;投入约1000万元,用于海口晚报新闻大楼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全力办好我市首届农民运动会。卫生投入3.49亿元,重点抓好市人民医院扩建、市中医院改造、市疾控中心和海口市急救中心等项目建设;投入1000万元,做好农村改水改厕、爱国卫生专项工作和红十字会备灾综合楼等的建设,提高全市卫生医疗水平。
  三是以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切实解决群众困难。投入6.2亿元,确保25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按期完成,下大力气解决群众最关心、社会最关注的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问题,实施“龙塘饮用水源三期环境保护工程、扩大城乡低保覆盖面、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提供医疗救助和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等为民办实事工程。
  (二)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努力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坚持“四地一中心”产业发展战略,对产业发展的扶持由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向直接扶持基础产业、重点产业和先导产业转变,投入工业发展资金5500万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资金500万元,民营企业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促进特色优势产业规模扩张和结构升级。
  一是以项目建设促进产业发展壮大。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项目建设步伐,以增量扩张促进产业加快发展。以海马发动机项目竣工投产为契机,推进海马汽车工业园变速箱、铸造、零部件及物流等14家配套项目建设,延长汽车产业链,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快信邦制药、双成制药、爱科制药等药谷入园企业建设进度,齐鲁制药、康力元制药等新建成项目要尽快投产达产,争取制药业新增产值5.5亿元。投入2亿元,加快狮子岭飞地工业园、汽车工业园、药谷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已经批准的蔚隆木业、琼柳实业等21个入园项目要尽快开工建设。沃尔玛购物广场等商贸项目、火山口世界地质公园和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等旅游项目要加快推进,壮大旅游商贸业规模。
  二是以存量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在做好新项目建设的同时,大力支持现有企业发展壮大,投入300万元名牌产品奖励经费,促进现有企业调整提高和优化升级。大力支持海南椰岛搬迁扩建、正红科技新型电路板技改等项目建设,协调解决用电增容等问题。以海南旅游宣传促销年为契机,投入700万元,全面实施对航空公司和旅行社的奖励计划,重点加强对东南亚、俄罗斯及我国华东、华南、华北地区的旅游市场营销力度,开发高端休闲游市场,提高高尔夫、休闲娱乐等行业在旅游业发展中的比重,促进旅游业转型。进一步完善商业网点布局,发挥家乐福、大润发、国美、新一佳等商贸企业的示范和带动效应,发展优化海秀东路、国贸、秀英商业圈,改造提升府城中心区、解放西路、新华南路老商业区,发展新的特色商业街,提升商贸业发展层次。抓住全省南部旅游经济、西部工业走廊迅猛发展,全省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机遇,发展总部经济和都市型休闲娱乐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三)深化解决“三农”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全年投入2.67亿元用于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农民增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是以调整优化结构促进都市型农业发展。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发展以热带水果、瓜菜为主的种植业,以生猪和文昌鸡饲养为主的畜牧业,以及以养殖为主的渔业等农业特色产业,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努力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品牌。积极推进生猪饲养、沼气建设、农作物种植的农业生态循环模式,新推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和设施型农业1万亩以上。加快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新建畜禽、水果种苗基地5个;抓好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新建农产品加工和以冷藏果菜为主的冷库等项目3个。投入农业发展风险资金500万元,支持出口出岛型农业发展,扶持发展信息农业,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二是以加大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投入2400万元,对三加洋等10个大田洋进行整治,对羊山水库、高黄水库和门板水库渠道等5宗水库及3条渠道进行除险、防渗加固。投入800万元,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使农民尽快饮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投入6000多万元,完成总长228公里的农村公路建设,加快构建农村公路“三纵七横”网络。投入1200万元,推进大中型沼气池建设,新建12个池容积达500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沼气集中供气及发电工程。新建文明生态村168个。加强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抓好禽流感等人畜共患病的防控。
  三是以拓宽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不断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进一步提高畜牧业、渔业、热带瓜果、花卉等行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农村交通运输业、商贸餐饮业、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发展打工经济,鼓励劳务输出。加强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培训工程,实现3万人次技术受训和1.3万人次的劳动力转移培训,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整合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建设好集职业教育、就业培训为一体的职教中心,办好农民技术学校等培训基地,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70元。
  (四)打造城市特色,建设“温馨宜居”城市
  突出“温馨宜居”城市特色,全年投入资金36亿元,加快新片区开发和老城区改造,加强中心镇建设,优化城市环境,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促进完善城市功能和城市品位的提升。
  一是以城镇建设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大主城区和中心镇的建设力度,增强主城区和中心镇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投入3.79亿元,启动美丽沙、新埠岛、西海岸开发区、长秀片区和桂林洋高校区等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旧城改造政府“零收益”政策,积极引入社会投资,调动城市居民参与改造工作,加快海甸溪北岸、“一园两湖”、新华南路等五条老街、玉沙村等旧城区的改造,实现“拆一片、清一片、绿一片、美一片、管一片”。投入近3亿元,推进秀英港二期、新海滚装客运港等城市对外交通项目。投入17.8亿元,实施绕城公路、滨江西路、海新桥、海甸岛环岛路、货运大道等城市路网工程。有序推进镇域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和大致坡、三江、红旗、云龙、龙塘、新坡等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按每个中心镇1000万元的标准分期投入,今年投入4500万元用于加大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扶持以农副产品运输为主的红旗镇、以商贸为主的大致坡镇、以服装加工业为主的东山镇等一批特色产业镇,引导和促进全市每个镇都能形成1-2个特色明显的优势产业,带动周边农村地区发展。
  二是以优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质。以解决影响我市市容市貌和城市环境的重点问题为突破口,确保完成我市环保模范城复查任务,保持我市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大力气解决市区地表水污染、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两大薄弱环节。投入7750万元,加快中心城区污水管网改造步伐,将府城镇的污水纳入白沙门污水处理厂,加快旧城区雨污排水系统改造,从根本上改善地表水体的水质。投入1000万元,加快颜春岭垃圾渗滤液处理站改造进度,对原白水塘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进行妥善处理,使渗滤液处理达标排放。投入1.56亿元用于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继续抓好违章建筑、交通秩序、市容市貌、市场秩序等专项整治工作,全年力争清理并拆除违章建筑30万平方米;投入500万元,开展绿化美化专项行动,特别是对道路两旁和文明生态村的绿化、美化。投入4000万元,推进和平大道、白龙路等5条主次干道的街景立面改造,美化城市景观。
  (五)进一步加快各项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统筹体制改革和扩大开放,在特区的“特”字上做文章,继续深化行政管理、财税等体制改革,着力推进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改革,努力形成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的新格局。
  一是以深化改革打造体制特色。创新政府管理体制,组建工业和招商局,加强工业行业管理和招商引资工作;继续推行“数字化、网络化、下沉式”的管理体制,按照财权和事权相一致的原则,能下放的事权尽量下放到区。构建公共财政体制,重新明确界定市、区的事权与财权,调整财政体制分配比例,做到财权随事权走。加快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逐步开放污水、垃圾、供水等市政公用事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市场,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快在社会口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工作。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完成水务集团的对外招商,积极扶持海旅控股、港航控股等市属国有重点企业做大做强,推向资本市场。加快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规定和政策,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二是以思路创新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建立招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市工业和招商局牵头作用,整合全市招商资源,优化投资环境,形成招商引资工作整体合力。围绕“四地一中心”产业发展战略,在精细化工、农产品加工、火山口世界地质公园和琼州海峡休闲旅游开发与保护等领域,策划包装一批大项目,将项目与土地捆绑,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库,提高招商针对性。创新招商方式,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引进科技含量高的项目,节约使用工业用地资源,提高工业用地的容积率和投资强度。采取以商招商、以外引外、组织小分队上门招商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国内外大型企业的沟通,有计划地在外商集聚地举办投资说明会、项目推介会,全方位构筑招商平台。加强投资环境建设,充分发挥市行政服务中心的窗口作用和投资环境监督中心的监督职能,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承诺服务等制度,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各位代表,刚刚闭幕的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我市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我市经济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海口市信息中心
海口市信息中心规划设计并技术实现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898-68725613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8710000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46010002000008号 琼ICP备1700528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1000009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口市政府门户网站,进入非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