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气温24-30℃ 天气现象:多云有雷阵雨,局地中到大雨 风向风速:东到东北风3-4级

城市建设管理 -- 国土环境资源管理

中国海口政府门户网站  更新时间:2008-04-18 00:00   来源:《海口年鉴2007》  

国土环境资源管理

【简述】 2006年,海口市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构建和谐海口为轴线,以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规划纲要和市政府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导向,突出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矿产资源整顿三大工作重点,完善机构体制,健全法规制度,提高人员素质,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为海口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环境支持和优质服务。
【土地市场】 一是做大土地储备总量。以储备项目向国家开发银行海南分行抵押贷款11亿元,确保储备资金的落实,全年累计完成新增储备土地入库0.1万公顷。二是土地市场总体运行良好。全年办理土地转让578宗,面积339公顷,转让总金额9.73亿元;办理土地抵押登记250宗,面积1227公顷,借款金额33.8亿元。三是组织做好国有经营性土地使用权的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工作。完成全年市委、市政府下达的8亿元土地出让金收取任务。其中对位于府城镇中山路的一宗土地进行挂牌出让,最终竞得价高达2670元/平方米,比起始价的676元/平方米多出近2000元/平方米,创造海口市土地市场历史以来最高单价记录。
【土地供应】 一是集中力量落实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完成桂林洋高校新区、“药谷”二期、滨江西路、海南广场周边道路、海汽南扩配套道路、丁村政府储备地、西环铁路提速项目、市行政服务中心等省市重点项目的征地工作,涉及4个区12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50多个村社及国营桂林洋农场,共征收集体土地7610亩。二是大力推进土地运营工作。拓宽思路,勇于创新,完成司马坡岛、金沙湾、新港及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土地策划包装工作,并在深圳交易会等在海内外影响较大的交易会进行宣传推介。
【强化地籍管理】 一是做好土地变更调查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完成面积22.81万公顷、31万多个图斑的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基本查清全市历年依法批准的1万公顷建设用地情况,建立海口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调查成果通过省级预检,总评分为91.78分,并上报国土资源部申请验收。在此基础上,完成规划修编前期工作和规划大纲的编制,有关规划修编前期研究成果已上报国土资源部。二是基本完成全市中小学校土地确权发证工作,完成确权发证531宗,发证达95%。三是出台《海口市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办法》,组织开展农村宅基地试点发证工作,确定秀英区永兴镇永德村委会、美兰区灵山镇红丰村委会、琼山区府城镇五岳村委会、龙华区城西镇苍西村委会等4个试点村庄。测量宗数为2132宗,审核张榜公布1923宗。为海口市未来3年全面完成农村宅基地发证工作积累了宝贵经费。四是农村土地纠纷遗留案件调处工作有新进展,累计办结农村土地纠纷1272宗,其中非林地723宗,林地549宗;通过调解办理896宗,行政裁决376宗,办结率达96.9%,超额完成省政府要求在2006年前办结率达95%的目标,办结率在全省排名第三。
【严格土地监管】 一是土地出让合同监管进入日常规范管理。组织开展2004年以来出让的土地利用情况调查工作,目前已全部完成新出让材料、图件和外业调查工作,发现已开发土地49宗,面积4257亩;闲置未开发57宗,面积5139亩,处置工作正在进行中。二是超容积率用地管理取得新突破。清查出超容用地46宗,应征收超容地价款1114万元,已征收682.57万元。三是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工作力度,截至2006年底,全市纳入处置的闲置建设用地有653宗,面积50000亩。已完成处置623宗,面积达48085亩,处置率达96.2%。
【加强土地执法】 一是开展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查处工作,共查处土地违法案件114宗,面积221243.41平方米;办结案件102宗,涉及土地面积131225.97平方米,余下12宗面积达90017.44平方米的案件正在继续查处中。二是采取有力措施,做好拆除违章建筑工作。拆除违章建筑5批面积7.3万平方米,有效地遏制了土地乱划滥建现象,城市规划区土地管理呈现历史上最好时期。
【耕地保护工作】 开展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的“两库”建设工作,调查耕地后备资源,完成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库的选址和耕地占补方案的编制工作,选定7个耕地占补平衡项目,新增耕地2万多亩,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积极申报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开展农用田定级和耕地耕作层的保护和再利用工作,保证耕地质量不下降。耕作层的保护和再利用工作获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的认可和推广。
【原琼山土地遗留问题处置】 一是组织开展原琼山征地预付款问题的处置工作。完成审计和处置意见的上报工作,并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正按照清偿原则逐宗做好清偿工作。二是组织开展征地遗留问题的处置工作。对已办理用地项目立项和选址、签订征地协议或出让合同,但未实质占用土地的宗地进行清理,共清理宗地78宗面积18476.79亩。市政府已批准以核发换地权益书方式收回土地的有70宗,按用地单位缴交土地预付款和征地补偿款共19670万元的价值量,核发换地权益书,收回土地面积6658.55亩。
【环境管理工作】 切实做好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迎检工作,进一步巩固、扩大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成果。充分发挥环保统一监督的管理职能,实施“2006年环保工作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成为全国原47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中成绩比较突出的城市之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的精神,加强环境管理,保障环境安全。一是全面推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已对全市100多家企业核发排污许可证。严查无证排污和超总量排污违法行为,对35家无证排污企业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全年排污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指标之内。二是依法征收超标排污费,全年对322家排污企业征收超标排污费503万元,征收的超标排污费和企业分别比上年增长40%、6%。三是认真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规划环评取得突破,已完成城市总规环境影响篇章的编制。全年完成审批47个工业项目,环评文件审查、审批152件,初步设计审批249件,大中型项目“三同时”执行率达100%,小型项目达90%以上。
【生态环境建设扎实推进】 围绕《海口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和生态省建设2006年工作目标,开展生态市建设。组织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畜禽养殖区环保规划”,开展畜禽养殖区划定工作,积极引导和培育循环经济的典型企业。督促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全市共创建文明生态村728个;按照加快建设“无氟省”工作要求,开展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调查工作,共调查161家单位;组织开展绿色社区创建工作,“绿色家园”、“四季华庭”等5家单位被评为省级绿色社区。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保护工作。组织编制《海口市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海口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污染应急预案》,开展沙坡水库周边污染源调查工作和永庄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启动龙塘饮用水源二期环境保护工程,兑现海口市为民办实事一号工程的承诺。
【全面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 共发放污染源普查表格5160份,回收4617份,收表率约89.5%。完成主城区的污染源普查和行业专题调查工作,行业专题调查重点为工业区、医院、加油站、高尔夫球场、畜禽养殖等。
【环境监测工作】 按计划开展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环境管理八项制度服务的监测工作,全年共获取各类监测有效数据68946个。开展应急监测技术研究,完成东西海岸赤潮20多起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工作。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良好。全年365天空气质量监测结果表明,空气污染指数(API)年平均值为40,达到一级标准的天数有300天,二级标准的有65天。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全市水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近岸海域和国控断面水质达到相应的环境功能区标准。南渡江龙塘段、永庄水库、秀英水厂地下水等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按国家环保总局要求开展饮用水源地水质月报工作,定期发布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报告。
【环境监察工作】 建立健全动态巡查制度,对红树林保护区、化工厂等重点企业和敏感区域的环境监察频次每月不少于2次,定期与市海洋局联合开展海上环境巡查和执法活动,确保海岸线的生态环境安全。加大环境污染案件的查处力度,通过建立健全机制,保证12369环保热线24小时的畅通,全年共收到环境保护方面的群众来信、来电、来访投诉671件,查处661件,查处率达98.5%。
【环保专项行动】 一是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重点对饮用水源地、工业园区和加油站的环境违法问题进行全面清理和整顿,对3家企业做出停业(停止使用)处罚,对6家企业做出行政处罚,责令6家补办环保审批手续,19家限期补办验收手续,3家补做环境影响评价。二是开展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排查工作。对全市化工石化类项目及其他重污染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进行检查,对存在环境事故风险隐患的责令补做环境风险评价。三是开展中高考噪声专项整治。出动321人次,对群众投诉较多的卡拉OK、工地夜间施工等的噪声污染进行整治,共处理噪声污染案件67件。
【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 2006年海口市被列为海南省开展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工作的试点城市。海口市制定了企业环境行为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指标、评价标准、等级划分和评价方法等四部分。参评企业范围为重点污染源、污染严重企业、5家有重要影响的五星级酒店,当年第一批试点企业有31家。对重点企业环境行为信息进行公开,是一项公众监督、社会参与和环保强化管理的创新做法。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结果分为很好(绿色)、好(蓝色)、一般(黄色)、差(红色)和很差(黑色)五个等级,用颜色进行标识。对5种颜色等级的企业分别实行奖惩,对不同“环保色”的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对黄色、红色和黑色企业将通过加强监督管理,加大检查力度,帮助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计划,并督促和帮助其认真落实,尽快改善环境行为;对黑色企业实行限期治理,连续两年评定为黑色的企业,强令关停;对绿色企业给予大力支持,让其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连续两年评为绿色的企业,可优先安排环保专项资金项目、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循环经济试点项目,对申请上市或再融资的,免除环保核查。
【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不断规范】 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开展以“三查”工作为重点的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整治工作,即对各种违法违规开采矿产资源行为进行全面排查,对矿产资源勘查项目进行全面检查,对矿产资源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全面清查,对收购加工运输非法矿产品行为进行清理整顿,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年来,在开展治乱、治散工作中,共组织专项行动达130多次,参加人员达1500多人次,立案查处违法行为238起,查扣、捣毁违法器械513件,共处罚款达103.5万元。2006年11月13日,海口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第一阶段工作顺利通过省检查验收组的验收。开展矿产资源有偿出让工作,全年共有偿出让采矿权 42宗,收取采矿权价款308.3万元。全年共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132万元,对全市186家采矿企业建立起完整的档案,实现矿产资源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强制手段与80多家采矿业主签订了复垦责任书,按规定托管复垦保证金。目前各矿山企业已经投入使用复垦资金240多万元。同时将地质公园和浮陵水一带粘土砖厂的生态恢复工程项目上报国土资源部,并列入国土资源部计划投资的项目。全市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基本实现了从无证到有证、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非法开采的势头基本得到遏制,开发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
【成功申报雷琼世界地质公园】 在成功申报海口火山口地质公园为国家地质公园的基础上,认真抓好园区的标准化建设,邀请联合国专家现场考察,以海口石山火山群与广东湛江湖光岩整合为一体申报雷琼世界地质公园,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的评审,并举行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的授牌仪式,园区的管理、保护和开发逐步走上正轨。
【政务服务工作规范高效】 通过缩短办事时限,规范办事程序,建立健全查询平台,开设“绿色通道”服务,海口市国土资源局率先推行“科长轮班制”等有效举措,进一步提高窗口的服务和管理水平。全年共受理业务10274宗,办结9643宗,办结率93.8%;发放土地证书7202宗,其中房改房商品房土地证5320件;发放商品房、房改房土地分割证明书79宗12970件;发放批文、合同227份,土地评估备案表1081份;整理移交档案6859宗;接受咨询人数14520人次。
【基础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土地测绘水平全面提升。完成全市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统一、全市地籍街坊划分以及测绘数据分区存储工作,70% 1:50000电子地形图测制工作,总规协调区D级GPS平面控制测量和三等水准网建立、航空摄影测量工作。《海口市GPS水准代替普通水准测量的方法研究》获得海口市04-05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二是系统网络建设不断完善。开发公文管理系统,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和网络资源共享。完成农村确权争议地管理、合同监管预警系统开发,建立环保信息库和土地评估管理数字库,自动化、网络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三是系统整章建制工作不断健全。先后出台《海口市环境污染行政责任追究办法》、《海口市土地交易市场管理办法》、《海口市划拨土地收益征收规定》。
【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深入开展】 一是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学习培训活动。全年开展土地、环境和资源的业务培训15次,培训人数达2000多次;组织海口市国土环境资源局科级干部和业务骨干去外省考察学习7批60人次,提高了整体队伍的综合素质。抓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获得了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的认可和推广。二是强化制度建设。组织编写32项局内规章制度,实行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管理。三是抓机构建设。在进一步健全分局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完成23个乡镇管理所人员的定编调配工作,完善管理所的工作环境、硬件设施和制度建设,对工作人员实行全封闭式的岗前业务培训,建立起局机关、分局、管理所的三级管理体制。
(李 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海口市信息中心
海口市信息中心规划设计并技术实现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898-68725613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8710000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46010002000008号 琼ICP备1700528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1000009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口市政府门户网站,进入非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