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海口市气象台2024年5月5日8时发布未来3天天气预报 天气现象:偏南风3-4级 风向风速:气温24-34℃

医疗 卫生 保健

中国海口政府门户网站  更新时间:2006-04-18 00:00   来源:《海口年鉴2005》  
    

 

概 述

  2004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卫生事业机构160个,卫生人员总数10685人,病床位5971张。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医疗科研等各项卫生工作扎实开展、成效显著。特别是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市深入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长时间的医疗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机构及人员

2004年度全市医疗机构数统计方法有所改变,总数比2003年减少46个。主要是各医院延伸开设的门诊部原分开统计,现全部并入各医院内。卫生人员数和病床位数略有增加。麻疯病人的统计含原琼山市皮疗所病员的人数。

附表:2004年海口市卫生机构、床位和人员数

单位:机构(个)、床位(张)、人员(个)

卫生机构名称
2004年
机构数 实有床位 人员 其中技术人员
总计
一、医院合计
综合医院
中医医院
中西医结合医院
专科医院
二、疗养院
三、卫生院合计
街道卫生院
乡镇卫生院
四、门诊部合计
综合门诊部
中西医结合门诊部
专科门诊部
五、采血机构
六、急救中心(站)
七、妇幼保健院(所、站)
八、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
九、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
十、健康教育所(站、中心)
十一、其他卫生机构
160
41
23


12

36

33
47
31

13






5971
4671
3450
394
30
797
330
634
10
624
47
21

24


207



74

10685
7119
5770
692
21
636
158
1381
57
1324
371
225
27
119
98

618
240
587
13
100
8901
5972
4870
583
18
501
101
1162
48
1114
310
113
27
80
78

508
184
502

76

 

 

卫生防疫

【传染病防治】 加大宣传《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加强对全市各医疗机构疫情报告管理的监督检查。1月15日起海口市启动疫情网络直报工作,区级以上医疗机构、防疫机构已实现网络直报,直报率100%,进一步提高了医疗机构疫情报告质量,降低医院传染病漏报率。全市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6523例,报告发病率393.07/10万,死亡3例,死亡率0.18/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14种5305例,报告发病率319.67/10万,比上年同期上升77.33%。乙类传染病发病居前五位的依次为: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痢疾,占乙类传染病98.38%。全年无甲类传染病发生,无重大暴发疫情发生。

   继续加强霍乱病、登革热、艾滋病、流感等重点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全面落实各项防病措施。

   霍乱病防治 在全市4家综合医院设置肠道门诊,10家二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站)设置肠道病监测点和在江、河、湖、公厕等10个外环境监测点开展霍乱病监测工作,全市共采样监测各类样品1661份,结果均为阴性。
登革热防治 继续按照“社区管理、健康教育、环境治理”模式在荣山乡和新坡镇两个控制点开展登革热媒介控制工作,布雷图指数均在5以下,“三句话”知晓率60%以上。另外,在龙泉镇新联村定期监测登革热媒介季带消长情况,布雷图指数较高,提示海口市登革热媒介控制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

   艾滋病防治 海口市2000年起成为42个国家艾滋病监测点之一,年内罗牛山戒毒所又成为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点。根据《海口市艾滋病防治战略规划》及国家HIV综合监测方案,年内对全市7所大专院校和罗牛山戒毒所吸毒人群共1528人进行血清学和行为监测,HIV初筛阳性1人、梅毒反应素阳性34人。2003年底,海口市卫生防疫站艾滋病初筛实验室通过省级评审验收,标志着海口市防疫机构已具备艾滋病初筛检测能力。

   丝虫病监测 继续巩固全市消灭丝虫病感染,在琼山区开展丝虫病蚊媒3000只,1986年以来发现的原微丝蚴血症者75人的检测工作,检测结果均为阴性。2004年10月通过评审,实现了新海口消灭丝虫病目标。

   开展“非典”预警病例监测
 加强“非典”预警病例监测,筛查可能的SARS病例、人禽流感病例及其它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做到早期发收出预警,防范SARS疫情扩散蔓延和可能出现的禽流感疫情。海南省人民医院和海口市人民医院为市“非典”预警病例监测点,共监测9547例发热呼吸道和发热肺炎病人,未发现“非典”预警病例。

   O157H7大肠杆菌监测 监测腹泻病人972份,动物标本311份,未检出。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10月,全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正式启动,监测点设在美兰区。完成成人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入户调查12个村(居委会)420户及4500个案例恶性肿瘤回顾性调查。

   加强碘缺乏病预防控制工作 继续巩固2004年全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对海口市碘盐质量、碘盐覆盖情况、生产加工层次碘盐进行了全面监测,以评估海口市碘盐普及情况。

   儿童计划免疫工作 全市在册适龄儿童“四苗”及乙肝疫苗接种率分别为:卡介苗96.0%、糖丸95.5%、百白破95.0%、麻疹95.0%、乙肝96.0%,百白破、麻疹加强率均为90%以上。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85.0%。计免针对传染病发病率均控制在国家规定指标以下。全年无白喉、百日咳病例发生,继续保持全市无脊灰状态,2004年两轮脊灰强免86524人,接种率96.3%。在全市范围内继续推进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对各接种门诊加强技术指导,召开示范门诊现场会,全市通过评审的接种门诊有23家。继续推广儿童计划免疫保偿工作。8月海口市启动计划免疫信息管理系统,先在省医院接种门诊等7个试点单位试行,2005年全市80多家单位将全面铺开。海口市计划免疫工作2004年11月已通过卫生部组织的综合审评。

   虫媒消杀工作 为了配合海口市大力整顿医疗市场工作,市、区防疫站加强联合,加大对各类医疗机构、托幼机构的医疗器械、手术室、儿童玩具等消毒效果的监督监测力度,对8家市级以上医院、547间各类医疗机构和188间托幼机构采样监测6523份,合格率分别为97.3%、81.0%、72.7%,消毒质量较上年有所提高。但社会办医疗机构、托幼机构的消毒效果监督监测力度仍需继续加大,以进一步提高其消毒质量,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卫生监督】 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根据省卫生厅、市政府关于加强元旦、春节、横渡琼州海峡国际比赛、博鳌亚洲论坛、首届中国青年欢乐节暨海南第五届欢乐节、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两节一会)等重要节日、大型活动会议期间的卫生安全保障工作的要求,制定专项卫生安全保障工作方案,从组织、人员、职责、后勤等各个方面提供卫生安全保障。组织卫生监督员对全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单位进行多次的专题或综合检查,对涉外旅游点单位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加以追踪落实,消除了卫生安全隐患,在重大活动、重要节日期间全市未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故。全年共接到疑似食物中毒报告16起,确认5起,均及时调查处理。对群众投诉的各类食品、生活饮用水等案件均及时调查处理。针对新闻媒体曝光的安徽阜阳奶粉事件和海口市劣质椰果事件,为净化海口市奶粉、椰果及椰果类食品市场,保护海南省品牌企业,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省、市、区卫生监督机构、工商等各个部门联合进行拉网式检查,查封不合格奶粉128.5kg,立案查处3家奶粉企业,罚款1家,罚金0.5万元;没收不合格椰果18.754万kg,立案查处1家椰果企业,罚款3万元。

   食品专项打假 根据省卫生厅、市卫生局等关于食品打假阶段性目标及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实施要求,重点加强乳及乳制品、果冻、肉及肉制品、调味品、饮料生产企业添加剂的采购和使用情况及散装白酒生产批发源头的监管,抽检乳制品等91份,合格率91%,查处没收本地地下加工厂生产散装白酒295kg,未发现有广东有毒散装白酒。

   加强日常卫生监督监测管理,对发证管理的3500多家食品、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等单位的监督覆盖率100%,监督频次平均每户2次以上。食品、餐具、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等监测项目均达到目标要求,卫生从业人员体检近5万人,体检率和卫生知识培训率为85%以上,对查出的“五病”人员均给予调离。

   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根据省卫生厅、市卫生局要求,从4月1日开始在全市食品加工企业、餐饮业、学校食堂等食品行业全面推行食品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对达不到要求的限期整改或不予核发卫生许可证,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帮助提高企业食品卫生信誉度。2005年将启动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评定工作。

   学校卫生 继续认真做好2004年度全市学生健康状况监测计量资料的整理、统计、分析、评价、填报工作。市卫生防疫站对直管的13所中小学校1400多名学生进行了健康体检,受检率95.02%,疾病检出率78.1%,其中视力低下、龋齿、营养不良、沙眼、肥胖、超重分别占46.81%、48.74%、14.63%、7.06%、13.25%、6.08%。同时加强监督管理学校食堂、小卖部的食品卫生工作,使学生饮食卫生安全得到保障。

【麻疯病防治】 年内新发现麻疯病人3例(其中少菌性2例、多菌性1例),历年累计发病1142例,年底现症病人10例,累计治愈1000例,当年患病率0.0060‰,发现率0.18/10万。

【职业卫生】 市职业病防治所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及“安全生产周”活动,共组织卫生监督员300多人次,深入工厂企业以多种形式宣传职业病防治法,提高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加大监督力度,进一步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有毒有害化学品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对检查中存在严重不符合职业卫生情况的10家企业提出整改意见,定期整改。对在档的72家企业,严格按卫生部职业卫生监测规范要求,全年共监测32家工厂,总测定点数527个,总合格315点,总合格率60%。其中粉尘测定点31个,合格点20个,作业环境粉尘监控合格率为65%;有机溶剂等化学因素测定点82个,合格60个,合格率74%;噪声测定点414个,合格235个,合格率57%。噪声合格率在所有有害因素中最低。全年完成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职业性体检14000多名,机动车驾驶员体检6.5万多人次。

【放射卫生】 市职业病防治所全年监督辖区内放射装置使用单位36家。对在档的20台X线射线装置进行了外照射水平监测,共测定226个点,合格220个,点合格率98%。

妇幼保健

 

【妇女保健】 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重点,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众,面向基层”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贯彻执行《母婴保健法》,认真落实《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的目标。2004年共对22家医疗保健单位及30家乡镇卫生院进行《母婴保健法》规定的医学证明使用情况督查。继续做好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执业许可的现场考核及监督指导工作,新考核6家医疗机构,并对上年考核发证的单位进行全面复查,监督其整改情况,顺利通过了卫生部组织的检查。积极开展妇女保健系列服务,全年共对57849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了妇科病普查普治,免费为琼山区及龙华区近10000名农村妇女进行妇检。认真落实海南省“三网合一”监测方案,对死亡的孕产妇进行调查,全年共调查孕产妇死亡8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两轮全面的孕产妇死亡、育龄妇女死亡漏报调查,完成了孕产妇死亡监测工作,使海口市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1.84/10万,全市产后访视率69.94%,全市4个月内母乳喂养率94.18%,纯母乳喂养率75.78%。

【儿童保健】 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积极开展儿童保健系列服务。认真完成幼儿园《卫生保健合格证》年度审核工作。主办托幼机构保健人员岗位培训班一期,共培训90名托幼机构保健员。做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工作,对监测对象逐一进行登记,并对死亡儿童逐一进行全面的入户调查,共调查5岁以下儿童死亡110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两轮全面的死亡漏报调查,共查出5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24例。对3个乡镇及5个街道进行了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的质量控制调查,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国家要求,迎接并通过了省级质控检查。顺利完成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工作,使全市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7.13‰、10.63‰和13.10‰以下。0—3岁儿童系统管理率为49.10‰;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72.59‰。积极开展妇幼保健健康教育活动,全年上街宣传义诊8次,主办科学育儿知识讲座6期。

爱国卫生

 

【综述】 2004年既是海口市环境整治和城市建设规模空前的一年,又是承办、协办首届中国首届海南岛欢乐节、中国科协2004学术年会等重大活动最多的一年。继防“非典”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后,毗邻国家和一些省份又相继发生了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禽流感”、“登革热”等传染性疾病,甘肃、青海等地也发生人间鼠疫,导致死亡病例。海口作为重要的通商口岸,人流物流较多,营造海口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输入,爱国卫生工作责任重大。在工作量较大,财力调配不及时的情况下,2004年的爱国卫生工作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环境综合整治】 环境整治的重点是卫生死角、城乡结合部、小街小巷、占道经营和农贸市场。元旦过后,市爱卫办派出市、区爱国卫生监督员45人,对全市80多处卫生死角进行造册登记,提交市政府和分送各区环卫部门限期清理。并组织市、区环卫及市、区爱卫部门领导到卫生死角现场办公,研究整改措施。3月和9月份,市爱卫会分别发出了开展第十六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和开展迎国庆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3月下旬至4月底,卓有成效地统筹协调组织开展了第十六个爱国卫生月及迎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活动。在两次全市大型群众性环境整治义务劳动中,除了各单位、各部门自行组织的卫生责任区、单位大院大扫除外,市爱卫办牵头协调各区以区为单位组织机关干部职工、部队官兵、学校师生、居民群众共5万多人次参加树文明新风、迎博鳌盛会和迎国庆义务劳动,共出动车辆160多辆次,清理各种垃圾260多吨。
9月份,根据全国爱卫办对海口市创卫工作调研中指出的“五小”小农贸市场、小街小巷、小饮食店、小旅馆、小理发美容店问题,市爱卫办起草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了《海口市城区“五小”整治方案》,各区、各部门密切配合,城区“五小”整治初见成效。

   10月份,市爱卫办又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迎接2004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工作方案的部署,以环境综合整治为内容,起草了《海口市迎接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召开工作方案》,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转发,要求各区、各部门按方案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以此来塑造海口形象,展现海口发展优势,进一步让世界了解海口、让海口走向世界。

【农村爱国卫生和帮扶工作】

   一、根据海口市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海口市农村爱国卫生工作基本要求》,印发各区、各乡镇,促使农村爱国卫生工作形成制度化。

   二、成功建立了秀英区东山镇城西村委会7个自然村全自动压力罐无塔供水试点。在全市农村大力推广省钱、省时、实效的全自动压力罐无塔供水方式,继试点工作之后,又完成10个村庄无塔供水工程。全自动压力罐无塔供水方式,深受农民欢迎。

   根据市政府转来人大代表101号关于解决农村卫生饮用水问题的议案,市爱卫办组织秀英区爱卫办、水务局和海南立异科技净水实业有限公司高级技术人员,三次深入秀英区东山镇多侃村了解情况,并制定安全饮用水整改方案。协调秀英区水务局解决了多侃村4000多人的卫生饮用水问题。对市政府转来市人大代表王兴义关于解决人畜饮水工程配套设施建议提出了六点答复意见。

   三、通过遵谭镇儒蓬村的改厕试点,带动了全市的农村改厕工作。每个家庭卫生厕所拨给引导资金250元,主要发动农民出钱、出力、投工、投劳,建成三级无害化粪池家庭卫生厕所1300间,800间正在筹建中。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文明卫生村庄建设。

   四、在帮扶挂钩点的琼山区旧州镇岭南村建起了家庭卫生厕所80间;解决了岭南村委会美片村的无塔供水工程问题;帮助该村委会进一步完善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两次带领该村委会200多名党员干部和村民群众到琼海、儋州等市参观学习科技兴农的先进经验。坚持走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的路子,邀请农业专家为农民授课,协助该村农民先后种下了番石榴、荔枝、红江橙、马来西亚柚等高效新农产品;在该村委会建起了一个永久性健康教育宣传栏,为农民发放《告别陋习,珍爱健康,保护家园》、《健康教育与生活方式》读本,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意识、环境意识、公德意识。还在该村委会发放了大量除四害药物,防止媒介传染病的发生。下半年,市爱卫办的帮扶挂钩点调整为雅秀村委会后,驻村工作组立即制定帮扶工作计划,首先,与当地驻军联系,帮助该村建起了文化室,接着又为该村受干旱严重影响的“双百”基地百亩石榴和百亩芭蕉的灌溉问题,积极奔走筹款,钻挖灌溉用井,解决双百基地的灌溉用水问题。出资2万多元帮助雅龙下村经济社建起了全自动压力罐无塔供水工程,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民正常生活,影响农民身体健康,阻滞生产力发展的饮用水问题。

【除四害】 根据周边省、市“非典”、“登革热”及“禽流感”等传染病相继发生的情况,上半年的除四害工作以灭鼠灭蚊为主。4月8日,全市举办了一期有350人参加的除四害培训班,同月,组织市、区爱卫办人员,前往广州、江门、深圳等城市参观学习物理防治四害的先进经验。14至16日全市统一投放灭鼠毒饵10吨,400多人次共3天对全市的河沟、半拉子工程、东西湖以及150多个居委会的明暗水沟投放灭蚊生物水剂苏云金干菌8吨,喷洒益威乳剂、菊素灵、速灭类药物3000多斤,对近400个单位及公共场所、公共绿地进行消杀,面积计650万平方米。

   针对我国甘肃、青海发生人间鼠疫的情况,8月份,根据全国鼠疫防治工作电话会议精神,在专项经费没有及时下拨的情况下,又在全市城区范围内不失时机地开展群众性统一除四害活动。9月22日至24日和10月12日至14日两次统一投药灭鼠10吨,灭蚊生物水剂1.5吨,9月中旬--11月中旬喷洒灭蟑、灭蚊、灭蝇药剂2000公斤,消杀320个单位及公共场所、公共绿地,消杀面积410万平方米,烟熏下水道6万多米,迅速遏制了四害密度上升的势头,为国庆旅游黄金周和首届中国海南岛青年欢乐节、海南欢乐节以及迎接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召开等重大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在爱卫月活动中,市爱卫办还牵头组织公安、农业、工商、爱卫等部门人员开展打击制售剧毒急性鼠药行为,抓获制售剧毒急性鼠药贩子1名,没收“鼠克星”17小瓶约80毫升,“毒鼠强”0.5斤。制售剧毒急性鼠药人贩子送公安机关依法惩处,有效地遏制了全市制售剧毒急性鼠药行为。

【健康教育】 结合海口市实际,积极贯彻落实中宣部、文明委、全国爱卫会和省委宣传部、文明委、省爱卫会等部门有关通知精神,由市爱卫会牵头,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卫生局、市爱卫办、市城管局、市交通局、市教育局、市工商局、市文体局等部门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公共场所及公共交通工具卫生防疫健康教育的通知》和《关于开展第十七个世界无烟日活动的通知》。4月7日世界卫生日和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分别在市、区主要街道设立宣传咨询点各5个,制作宣传横幅5条,印发“道路安全、防患未燃”和“控制吸烟、减少贫困”为主题的宣传资料8万份;在车站、码头、机场等公共场所发放市爱卫办、市健教所编印的《海口市简明健康教育读本》3万册;组织各区以区为单位,在辖区机关、居民区、学校、部队、企事业等单位开展控烟知识测试,印发《海口市控烟知识试卷》3万份,试卷回收率100%,及格率100%。在农村广泛深入开展“亿万农民健康教育行动”活动,分别在儒云、龙湾、新联、文山、岭南等村庄建起了大型永久性健康教育宣传栏,大力普及卫生科学知识,为促使农民改陋习、树新风、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根据市政府转来傅映柏等16名市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全面推进我市“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组织市、区爱卫办、健教所人员深入各中小学开展调查研究,针对全市心理健康教育的存在问题,制定了《海口市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特邀全国首席健康教育专家、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万永奎教授,分别在市政府报告厅、龙华区政府多功能会议室举办了两次《21世纪健康新概念》的讲座,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欢迎,争相订阅相关书籍3000册。

【卫生创建】 市爱卫办把创建卫生先进村镇活动和文明生态村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全力以赴,帮助文明生态试点村搞好改水改厕,完善卫生基础设施,使遵谭镇的儒逢村、旧洲镇的儒云村、三门坡镇的龙湾村、大坡镇的昌文村、大致坡镇的仙鹤村等文明生态村创建点的家庭卫生改厕普及率均达100%,安全卫生饮用水普及率达100%,还帮助建立起相应的垃圾收集点和垃圾果皮箱。在创建卫生村活动中,抓了旧洲镇儒云村和大坡镇龙湾村卫生创建点,并组织参观学习试点的成功经验。以点带面,对促进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文明村庄建设发挥了很大作用。在城区创建工作中,对2003年培养的一批卫生先进单位进行检查考核,表彰了13个市卫生先进单位大院,评选出10个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村庄报省爱卫办。同时,对在抗“非典”城乡爱国卫生运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53个先进单位和91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 何荣真)

医疗工作

 

【医院管理】 2004年,市属医院加强医院科学管理,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海口市人民医院强化依法行医,安全行医和医德医风的教育,执行ISO9001国际质量标准,确保医疗质量的提高,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微创外科先进技术和骨髓移植为重点,培育优势专科 以科研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促进医院的发展活动。全院有15个临床医技专科,开展新技术、新项目66项。如普外科甲状腺瘤经胸切除,麻醉科体外心脏起搏器代替安置心内起搏器等多项技术为省内首例。以品牌设备的影响,提高医院的品牌地位。引进了海南唯一、世界先进的西门子16排全身螺旋CT以及西门子1.5T核磁共振。引进和培养技术骨干,为医院的发展储备后继人才。全院派出16人赴国内外进修,引进医学硕士3人。以教学全面促进临床和科研,快速提升医院档次,有26名高级职称专家被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特聘为教授和副教授。以扶持特色医疗为重点,营造医院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规模,成立了肛肠病治疗中心和眼科治疗中心。立足长远,拓展医院的发展战略。新设了面积5000多平方米、专科齐全、环境优雅的龙昆南门诊部。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注重质量管理和整体形象素质,全面推行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和导入CIS形象系统工程,使医院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制度化的轨道。医院加强业务建设,不断开展新项目和新技术和科研工作,科研课题《电子阴道镜对宫颈癌早期筛查的临床分析研究》获海口市科技三等奖,《非线性系统的理论》获海南省科技三等奖。为发展海口市妇幼保健事业,由市政府投资改址兴建的集妇幼保健、临床、科研、康复、教学为一体的多功能专科医院——海口市妇女儿童医院竣工投入使用,进一步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完整的保健、检查、监护、治疗、抢救的医疗保健服务。

【医疗市场整顿】 为了净化医疗服务环境,规范医疗市场秩序,保障全市人民治病用药安全,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正确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卫生部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要求,严格按照市政府《整顿医药市场秩序工作方案》,开展了海口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医疗服务市场整顿工作。一是联合执法,全面加强医疗市场监管。积极创造条件,克服困难,组建临时卫生监督执法队,与公安、药监、工商、计生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严格依法打击非法行医,取缔黑诊所692家次,查处假医生73人,检查、处理违规保健按摩机构64家次;严肃查处坐堂行医的违规药店18家,药店违规行医现象得到遏制;严格查处违规违法广告,共拆除违规招牌121块、广告牌165块,有效控制了虚假医疗广告;切实加强专项执法检查,查处违法开展计划生育手术的诊所、门诊部5家,计划生育服务行为进一步规范。二是严明法纪,严肃查处公立医疗机构的违规行为。大力清理整顿医疗机构违法违规承包、转包行为,共清理整顿存在承包、转包问题的公立医疗机构19家。三是整章建制,认真着手建立医疗市场管理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了问责制、多部门联合工作制度和联合审核审批制度,制定了《海口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讨论稿)、《海口市医疗机构管理办法》(讨论稿)等管理法规和行业标准,把整顿工作同医疗机构诚信建设、规范管理,优化布局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严把准入关,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医疗机构管理制度体系;认真研究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方案,着眼长远,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紧紧抓住年审校验机遇,制定了《医疗机构年审校验工作方案》,明确标准,规范程序,依法对全市注册执业医师资格进行全面复核,组织全市社会医疗机构医疗卫生人员进行“三基”考试,认真对按时申报年审的社会医疗机构进行校验,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医疗机构的日常监管,达到了“数量上减少,质量上提高”的目标要求。四是坚持一手抓整顿,一手抓扶持,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一方面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站整顿,取销了2家社区卫生服务许可,取销了6家不合格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筹建资格;一方面加大帮扶力度,着手解决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问题,促进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发展。截止12月31日,共组织出动人员6553人次,开展了13次联合执法大行动和995次专项执法行动,检查医疗机构3725家次,依法取销了156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撤销111家,吊销18家,注销27家),医疗市场秩序混乱得到初步扭转,达到了整顿促规范,整顿促提高,整顿促发展的目的。省政府在海口市召开全省整顿工作现场会,对全市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国家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副部长马晓伟等领导在海口市检查视察工作时,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农村卫生】 重视抓好农村卫生工作,重点抓好农村卫生院基础建设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1890m2的旧州镇卫生院门诊楼工程竣工投入使用;海秀、海联卫生院的配套设施工程完工投入使用;完成北港卫生室的工程设计与前期准备工作。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贫困救助制度,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切实解决农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共发动了11.39万农民参保,市、区两级财政各补助资金147.733万元。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村特困居民等特殊人员的医疗援助制度,对农村五保护、低保家庭、特困残疾人等困难群众以及独生子女、纯二女结扎户等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农户,由政府出资全部纳入合作医疗补偿范畴。

中医事业

 

  全市有省、市中医院3家,中医骨科医院1家,港岛中医肿瘤医院1家,中西医结合医院1家,中医药人员577人。2004年市中医院继续加强骨科、妇科、中风等专科专病研究工作外,着重在针灸理疗科原有基础上开展了针灸减肥疗法、蜂针疗法,疗效明显、经济实惠、深受患者喜爱。市中医药学校针对市场经济和社会需求的特点,开设了市场上最紧缺、最抢手的如中西医结合医疗、中药、护理、针灸推拿等强项专业。学校强化了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教育,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好教育的远大目标。积极贯彻《教师法》、《职业教育法》等法规,强化了教职工的职业道德观的管理,增强了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推行教学改革,年内学校有30篇论文得到了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的好评;参加全省第十一届多媒体教材竞赛中,病理学、针灸推拿学的教师制作的两个课件分别获得了二等奖、三等奖;参加全省卫校护理技能综合竞赛,荣获2个第三名;强化校外实习基地的技能训练,在省内部分市县、农垦系统医院或中医院长期挂钩建立训练基地,安排学生轮流跟班实习,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2004年,完成招生人数220名,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毕业生213名,有十几家企业上门招人,就业率创历年新高,达到90%以上,为海南省城乡卫生事业的发展建设,尤其是为改变贫困落后地区缺医少药的现状输送了人才,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一)市场整顿初见成效。2004年,海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出动执法监督检查2050人次,检查药品经营企业16722家次,受理举报194起,立案件55宗,完成省稽查总队移交案件3件,移送公安部门2起,移送卫生部门2起,移送工商行政部门查处违法药品广告102起,罚款总额14.89万元,没收销毁过期失效药品货值8.62万元,市场整顿初见成效,有关药品的投诉比2003年下降6.7%。

   (二)GSP认证工作全面展开。全市原有零售药店539家存在散小乱的现象,药品质量管理水平普遍不高。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药品流通市场管理,促进海口药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落实国家和省局关于开展药品零售企业GSP认证工作的指示精神和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整顿医疗药品市场秩序的要求,海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自8月16日起在城区全面开展GSP认证工作。共有160家达不到要求的零售药店被淘汰。据初步估算,全市申请认证的零售企业共投入GSP改造资金500多万元,海口单体零售药店规模和药品质量管理水平在2003年换证工作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特殊药品步入规范化管理渠道。2004年医疗机构特药管理综合量化评分达到优秀的有15家,占总数的28.4%,在这15家中,优良率由2003年的19.23%上升至34.16%,而管理一般的由21家下降到9家,百分比率也由40.38%降至17.92%,不及格的由21家下降到10家,不及格率由40.38%降至19.23%。

   (四)对医疗器械零售市场的监管进一步加强。相对药品零售企业而言,海口医疗器械专营企业管理相对滞后,有的企业店面卫生情况较差,未做购、验记录,制定的规章制度未实际执行或未制定与本店实际情况相符的管理制度,产品质量未能得到确实有效的保障。针对此种情况,仿效药品经营企业GSP,加强了医疗器械专营店人员与培训、制度与记录、措施与设备等各环节的监管,并把检查情况记录存档。为了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意识,采取日常监管和重点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加大了对医疗器械违法经营查处的力度,加深与企业的联系沟通,不断提高经营者依法经营的水平,经过内部规范和外部查处,医疗器械零售市场有了很大的改观。

   (五)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稳步开展。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海口市成立了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袁秀梅副市长担任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由市政府副秘书长王铁云、海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易升运担任,委员由13个相关职能部门领导组成。海口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主要职责为:协调各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全市食品安全方针政策,有效整合现有食品行政执法和技术检验资源;组织制定食品地方标准,协调联合执法和案件查处;负责全市食品安全信息报送、各职能部门工作动态信息管理和新闻发布工作;完善机制,加快海口食品信用体系建设,营造统一、高效、竞争、规范有序的食品市场环境。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海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日常工作。主要职责为:负责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日常工作,承办或督办安委会决定事项;督促检查有关职能部门履行职责,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制定食品地方标准;组织开展对食品安全突出问题的专项督察工作;负责沟通和收集信息,定期发布食品安全工作动态信息;协调有关部门行政执法以及有关跨地区、跨部门食品安全重要事宜;筹备组织工作会议;定期汇总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情况。

   (六)进口药品备案工作成绩显著。2004年,海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发放《进口药品通关单》263单,发放《进口药品口岸检验通知书》共272单。其中进口特殊药品7宗;进口中药材1宗;进口原料药49宗;其余均为进口化学药。进口药品货值总额共5715万美金。2004年,海口口岸进口药品总量居全国第五,货值居全国第八。

社区卫生服务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认真落实“六位一体”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较好地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同时,努力做好儿童计划免疫接种、传染病的防治、爱心工程等工作。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好评。

   为做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全国计划免疫审评”,各中心(站)均抽出6—8名医务人员,对辖区常住和流动人口挨家挨户轮翻查漏补种,核对接种证册,使儿童计划内“六苗”接种率达到98%。被抽查到的龙华区国贸、滨海公园、昌茂三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获得国家、省级检查小组专家们的好评。

   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各中心(站)制定了“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计划”。全年对医务人员共培训400余次,人均培训20小时以上。尤其是琼苑社区卫生服务站培训14次,人均培训28小时。

   积极开展“爱心工程”活动。在社区卫生管理协会的组织协调下,为社区群众义诊240多场次,受益群众36000多人;为特困居民、弱势群体免费看病治病200多户,约1200多人次。并向特困居民捐款、捐物,共计价值人民币126000多元。为海啸受灾的国家捐款5000多元。

 

医学教育和科研

  全市有海南医学院、省卫生学校、省农垦卫生学校和市中医药学校等4所医学院校。在校生11491人,教职工1687人。举办各类业务学习培训班153期,共培训基层卫生人员13902人次。发表学术论文404篇(其中核心刊物36篇、国家刊物330篇,省期刊物38篇)。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

红十字会

  市红十字会开展创建红十字博爱送万家的品牌活动,元旦春节前后,派出市区二级红会专干深入搞调研,加大元旦春节慰问活动的力度。前后给琼山、甲子、红旗及海口市区120户特困家庭送去大米、花生油等年货和现金一批,使受慰问家庭过上幸福年,使他们倍感政府和人道主义的温暖。
为配合开展构建和谐社会活动,积极开展无偿献血活动,海南的无偿献血五分之四来源于海口市,全年海南的临床医疗用血来自公民无偿献血,因此海口市的公民无偿献血也进入全国的先进行列。
重新启动群众性卫生救护培训,结合实际重新制定新方案,规范教材教具,使美兰空乘人员近千人接受了中国红十字会规范的培训,场站反响较好。

(林志光)
(责任编辑:马晓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海口市信息中心
海口市信息中心规划设计并技术实现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898-68725613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8710000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46010002000008号 琼ICP备1700528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1000009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口市政府门户网站,进入非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