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海口市气象台2024年5月5日8时发布未来3天天气预报 天气现象:偏南风3-4级 风向风速:气温24-34℃

教育事业

中国海口政府门户网站  更新时间:2006-04-18 00:00   来源:《海口年鉴2005》  
 

 

综 述


【概况】 2004年,全市共有幼儿园362所,小学499所,初级中学94所,高级中学3所,完全中学11所,九年制学校39所,12年制学校11所,市属教师进修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普通高校6所。全市教育系统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群策群力,开拓创新,高质量发展海口教育,使全市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

【政治理论学习】 一是坚持局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重点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中纪委七次全会精神等5项重点内容,组织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问题、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问题、教育服务“三农”问题、发展优质教育问题等5个专题讨论,提高领导班子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二是坚持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学习,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行政优质服务月”活动和机关作风整顿的相关文献,领会其精神实质,组织观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讲解录像,并利用“3.10”事件在全市教育系统大力开展机关作风专题整顿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思想觉悟。三是广泛开展“五个一”学习活动,即每季度读1本好书,举办一次专题讲座,组织一次学习交流,每年写1篇调研报告,开展一次“好文章”评比。通过读书活动,达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目的。四是举办首届“走进新课程校长论坛”,对马向阳、张莹、谢玉英、周先平等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和鼓励奖的107名学校领导进行通报表彰,交流新课程下的学校管理经验,探讨新课程下的教育管理方法,提高广大学校领导的水平。

【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召开市直属学校党建工作会议,完成机关各支部和部分基层党组织的换届改选工作,选好配齐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开展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举办2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实行发展党员工作中的送审制度和公示制度,按程序办理近50名预备党员的转正手续;组织召开发展高中学生党员工作会议,建立民办学校党支部;“七.一”期间组织机关党员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组织直属学校党务工作者到外地参观考察党建工作。二是强化民主监督机制。建立党组书记、局长与中小学校长约谈制度,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工作,召开学校校务公开工作会议。抓住会前征求意见、会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会后积极整改三个关键环节,进一步提高了民主生活会质量。认真执行两个《条例》,突出抓好了在政治纪律、干部选拔任用和干部作风方面的监督。三是突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试行《直属学校领导干部聘任管理办法》和《中小学校长考核评价实施意见》,修订校长任期目标考核标准,组织对直属学校领导进行年度考核和全市尚未获得校长任职资格的现任中学校长参加任职资格培训;进一步推行学校领导及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度、聘任制度和定期轮岗交流制度;开办科级后备干部培训班,培训科级后备干部32名,并组织后备干部到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安排7名后备干部挂职锻炼;调整充实部分学校领导班子,完成9所学校科级干部试用期满的考察和正式聘任工作,完成局机关、直属事业单位部分干部的交流调整。四是治理“乱收费”工作扎实有效。建立学校收费管理制度和学校乱收费责任追究制度,制定《海口市2004年中小学乱收费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提出治理乱收费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与各区教科局和市直属各学校签订《治理中小学乱收费责任书》,推行校务公开和收费公示制度。紧紧抓住防范、整改两个关键环节,在完善规章制度的同时,及时查处个别学校巧立名目收费现象,清退违规金额共计43150元。会同市纪委监察局和区教科局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新海学校在2004年春季收取该校七、八、九年级补课费一事进行调查,退还学生补课费27010元,并给予新海学校有关负责人党纪政纪处分;全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收费办法,进一步落实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建立和完善治理中小学乱收费行为的长效机制。

【师德建设】 健全完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海口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评实施方案》,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组织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各中小学深入开展“重师德、铸师魂、练师功、正师风、促发展”专题师德教育,逐步形成“敬业爱生、明礼诚信、平等合作、勤学乐教、廉洁奉献”的师德风尚。年内有1人(林珏)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人(吴建东、余志君)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人(张曼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教育工作者;7人被评为省优秀教师,4人被评为省教育系统先进教育工作者,7人获省优秀农村教师“海航奖”;教师节期间表彰了8名尊师重教书记(镇长)、181名优秀教师、77名先进教育工作者和257名先进班主任,同时在全市评选出10名师德标兵,并组织开展以市级师德标兵为主体的全市“2004年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巡回报告”活动,历时一个多月,共报告53场,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风气,产生了巨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在教师节期间,还组织200多名中青年骨干教师无偿献血;开展教育咨询活动,进一步增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开展“万师进万家”活动。近11000多人次教师在寒假期间带着爱心到走访了5万多个学生家庭,宣传义务教育法,通报学生在校情况,密切了家校关系。

【行政效能建设】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市教育局分四个阶段积极开展机关作风整顿活动。召开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会议,剖析“3·10”事件,深入分析局机关工作存在的作风问题,开展以科室为单位的自查自纠活动,出版一期作风整顿教育的宣传专栏,组织全体人员观看《两个条例辅导》电视录像,对两起上班迟到的现象进行了通报批评。在进行整顿机关作风群众评议中,市教育局向全市各界发放评议表1350份,共回收1223份,回收率达90.59%,优秀率达95.77%。通过整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了组织纪律性,不仅按时在岗在位,而且大多数都能做到提前上班,推迟下班;二是进一步完善首问制、一岗双责制、责任追究制、诫勉谈话制等制度,严格实行行政责任追究制、误事登记制、上班打卡制;三是办事程序进一步规范,特别是民办教育机构的审批程序和管理行为得到规范,各科室都公开办事程序、标准和要求,并严格依法规范办事;四是优质服务得到体现,来访办事者都受到热情的接待或得到满意的解答,局各科室之间加强协作,服务基层得到进一步落实,局领导三分之一的时间、科室干部二分之一的时间都下到基层,为基层服务;五是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局里所有的文件都汇总到行政办公室由专人统一发放,不断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减轻了学校负担,真正做到想基层学校之所想;六是简政放权得到落实,认真贯彻《中共海口市委关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精神,在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管理、杂费中购置教学仪器设备费用的管理使用、教科书教辅资料的征订和业务费安排、期中和期末试卷的管理、民办教育机构审批和管理、市属学校教师调入、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教师资格认定、部分学校中层干部管理使用、精简会议、进一步规范公文发放等10个方面实行简政放权,减少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和依法行政的水平。此外,还完成了海口市教育事业十年(2005-2015)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教育综合治理】 为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良好氛围,市教育局开展历时半年的教育综合治理活动,组成9个专项检查组,依据《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教育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海府办200499号)精神,分别对市直属118所中小学校、幼儿园进行全面检查,下达整改意见书,按10项规范要求,重点抓好10项工作:依法治理教育乱收费行为、规范民办教育机构办学行为、整顿学校食堂和食品卫生、整治学生宿舍及寄宿所、加强学生交通安全,强化学校消防安全管理、严格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落实集体活动安全措施、确保学校防雷设施安全、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全市中小学防雷设施达标,走在全省前列。此外,为配合全市文明城市创建活动,9月中旬和11月中旬,市教育局联合公安、工商、文体、城管等部门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一场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严格禁止师生职工购买“私彩”和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专项整治的大规模行动。通过综合治理,各学校(幼儿园)存在的问题基本得到整改,隐患基本得到消除,达到预期的目标,取得明显的成效。

【巩固和扩大“两基”成果】 以提高普及程度和控制新生文盲为重点,巩固和扩大“两基”成果,组织了中小学控辍保学专项督查;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出台了《海口市招生方案的补充意见》,使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同城区居民子女一样享受就读公办学校待遇,共招收农民工子女8280人。春季免杂费学生总人数达到209038人,其中初中62185人,小学146853人,共免杂费22619330元。春季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总人数达34054人,其中初中7120人,小学26934人,共免教科书费1441090元。实现全市公立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费上学和让全市所有贫困生都能上学的目标。“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让那些失学、辍学的学生又有了重返校园的希望,新学期开始,许多因贫困辍学孩子的家长带着孩子来到学校报到。据统计,2004年春季入学的义务教育学生数比上年秋季入学的学生数增加3270人。全市小学一年级共招收新生31179人,初中一年级共招收新生2780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以上,城区初中入学率100%,农村初中入学率95%以上,小学辍学率控制在0.1%,初中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均达到国家“两基”验收指标要求。继上年龙华区获得“两基”省级年检优秀称号后,秀英、琼山、美兰3个区又顺利通过“两基”省级年检,其中美兰区获得优秀称号。

【学前教育】 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全省幼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幼儿教育改革,规范幼儿教师管理,组织海口市幼师基本功全能比赛,选定秋季实验教材并组织培训,做好市示范园、一级园的评估定级工作,完成2003-2004年度幼儿园年检工作,完成9所幼儿园有关变更事项工作,新批办幼儿园8所,全市幼儿园总数达到358所,在园幼儿达36056人,城区入园率达95%以上,省级示范园6所、省优秀一级园3所、省一级园9所、市一级园15所。

【高中阶段教育】 年内普通高中一年级招收新生8358人。高中阶段入学率达79%,比原计划提高3个百分点。高考又创佳绩,全市达到本科录取最低分数线的考生6918人,本科入围率达到64.73%,达到大专录取最低分数线的考生3553人,大专以上入围率为97.7%,比上年提高1.17个百分点。尤其是海南侨中高考文史类重点大学入围人数达93人,列全省第一。

【成人职业教育】 年内完成海口旅职校与琼山职校的合并,召开海口旅职校第八次董事会。改革职业学校招生方法,实行登记入学、宽进严出制度,并对农村学生减免学费或课本费。2004年旅职校、一职中面向农村招收初中学生1200人,占招生总数的60%,其中旅职校5个分校招收农村初中学生450人,每人减免学费400元。旅职校还与酒店联合举办委托培养就业班33人,学生就学由酒店担保贷款,毕业后回酒店就业还贷。2004年旅职校的应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人数为500人,就业率达92%,升学人数为32人,高考入围率为100%;市一职中的就业率也达85%。职业技术学校录取新生5843人,使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进一步增加。在长德中学、新海学校等12所农村初中学校推广“2+1”或“2.5+0.5”分流教育。在东山中学、永兴中学等16所农村中学实行“一校挂两牌、一师兼两教”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安排了22万元加强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设和开展各类文化技术培训,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711期,参加学习培训达48454人次,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8424人。

【民办教育】 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举办民办中小学(幼儿园)负责人法律研修班,全市民办中小学(幼儿园)的116位负责人参加培训学习。积极督促各民办学校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完成4所民办学校办学水平等级试点评估,完成对全市98所民办中小学的年检工作,其中93所合格,对不合格的5所学校限期整改。分别在春、秋两季开学前,将没有取得办学许可证、擅自招生办学的民办学校在新闻媒体上通告。批办了17所民办中小学,其中新批办3所,同意增办初中的学校8所,同意筹建6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中考中招制度改革重大突破,实施《2004年初中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得到国家课改专家组的高度评价,称其有三大亮点——“超量给题”、“等级加星”、“自主招生”,并在全国中考研讨会上作经验介绍,为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全省乃至全国的课改实验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秋季,全面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成立7个项目工作推进小组,建立一中、海南侨中等6所实验项目综合样本校和海口景山学校等5所项目样本校。市一中举行了18次高中新课程培训,先后编写出《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总体方案》、《学生选课指导手册》等,在全省率先完成20个校本课程开发纲要和文本材料的编制工作,在全省率先成立“课程资源中心”。由海南侨中吴建东主持编写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形成以及学生选课指导手册》被教育部课改中心选定为全国课改培训教材;市一中2位教师编写的教育教案也被教育部课改中心收入高中课改培训手册;义龙中学教师撰写的4篇教学设计被收入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师教学指导用书。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切实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领导和管理;建立健全农村教育工作领导责任制,实行党政一把手为农村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度,形成政府统筹,教育、发改、财政、规划、国土、建设、人事等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建立乡镇教育管理新体制,撤销学区管理机构,镇中心小学在区教育部门指导下协助镇政府负责本镇教育教学管理事务;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管理办法改革,全面实施“一费制”收费制度,减轻家长负担,有效控制了辍学率,如:琼山区仅红旗中学就比上年同期增加300多名学生;秀英区的东山中学、永兴中学也分别增加482人和450人。

【办学体制改革】 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名校办民校”,成功创办海南华侨初级中学和滨海九小,为全市优质教育做出贡献;龙华区教科局率先全省组建龙华区幼儿教育集团,初步构建有特色的幼儿教育新体系;对于民办教育,正争取地方立法,加强其管理队伍建设,规范其办学行为。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以加快羊山地区教育发展为突破口,切实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羊山地区发展的规划》精神,出台《海口市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派出4个工作组分别到永兴镇、遵谭镇、红旗镇、三江镇4个试点镇开展教育综合改革工作。16名队员在试点镇同当地农民一起学习、工作、生活,开展农村教育调研,筹建农村教育示范基地,积极探索三教统筹、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实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等方面的经验。

【教育人事制度改革】 着手准备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起草了8个职称试点校的工作方案并上报政府;建立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的校长选拔任用机制,面向全国招聘5名中小学优秀校长。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完成海南侨中、实验中学、市九小、市英才小学面向全国、全省招聘录用107名教师,清理在编不在岗和编外的16名教师。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城区教师和其他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乡村中小学任教,充实农村教师队伍。

【中小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 出台《海口市中小学后勤社会化管理指导意见》,在琼山中学等13所学校开始实施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试点工作,已有美兰区灵山中心小学等6所学校完成试点工作。

【师资培训工程】 组织7批教育行政领导、高中学校校长、教学管理人员、教研员、骨干教师到北京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管理者培训和骨干培训;组织全市高中校长、教导处教研室主任及教育局有关科室负责人共80多人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海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管理者通识培训;组织义务教育阶段10800人次的教师新课程市级培训;组织全市高中教导主任参加省高中课程运行管理系统培训;组织全市800多名高一任课教师分期分批参加省教育厅主办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岗位培训。与湖南师范大学联合举办高中教师研究生课程班,已开办语文、数学、英语三个专业课程班,共354人参加。组织中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TTR专业发展培训,已办了2期,共104人参加。正着手制定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的规划。完成市教育学会的换届改选工作。市教育局被评为全国普通话测试工作先进单位、海南省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综合素质教育工程】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印发《海口市教育局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制定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案》。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已形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得到了加强,理想、道德、法制、健康教育均己进入课堂,且教材、课时都得到保证,德育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得到拓展,团队活动制度健全,活动经常化,德育载体日益丰富,经常组织青少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显增强。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五爱”、“五心”、“五小公民”为主题的“三五”教育活动。组织近9000名学生参加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及失足少年现身说法”巡回报告会,组织17所中学开展“知识与我同行”读书系列活动,其中组织300多人进行诗歌朗诵比赛、600多人举行英语晚会,市一中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示范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动员大会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活动”和“手拉手共成长——未成年人一帮一助学”、“红色之旅”夏令营开营仪式、“远离不良文化”宣誓仪式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市委宣传部举行的海口市“同诵德育歌,共建文明城”活动,同时组织全市各个学校开展“朗诵《中华德育歌》,做文明市民”宣传实践活动。开展“告别陋习,珍爱健康,保护家园”、“拒绝毒品、拒绝吸烟”等5次大型专题教育活动,参加人数达29万多人次。举办首届德育论坛,交流推广德育工作经验,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共收到论文626篇,评出一等奖44篇,二等奖68篇,三等奖106篇。市二十七小贯彻落实“新守则”、“新规范”的典型经验被《中国德育报》选登,并获全国国防教育活动优秀奖,被评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市二十五小陈伟俊同学被授予“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称号。全市涌现出省级三好学生96名、优秀学生干部31名,市级三好学生563名、优秀学生干部88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7家中央新闻媒体向全国宣传推广海口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的典型经验。

通过优化学科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市教师在调教、说课、论文等评比中,获全国一、二、三等奖的分别有102人、61人、40人,获省一、二、三等奖的分别有63人、53人、80人。其中,在中南六省研究性学习研讨课竞赛中,海南侨中1位教师荣获一等奖;在中国物理学会举办的第六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上,海口实验中学1名教师代表全省青年物理教师参赛,荣获一等奖;在“全国中小学说课年会”上,市二十七小3位教师获观摩课一等奖;在全国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第四届教学研讨会上,海口景山学校海甸分校2名教师分别获得现场上课及评课竞赛一等奖,这是全省老师首次获此殊荣。

在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学科竞赛中海口市学生也频频获奖,分别有162人、433人、505人获全国一、二、三等奖,分别有304人、432人、780人获省级一、二、三等奖。其中,市一中有8人获得全国一等奖,18人获得全国二等奖;义龙中学有7人获得全国一等奖,28人获得全国二等奖;琼山华侨中学有2人获得全国一等奖,6人获得全国二等奖,26人获得全国三等奖;市十四中,1人获全国中学英语作文竞赛一等奖,2人获2等奖;市十中获“希望杯”第十五届全国数学竞赛“全国集体优秀奖”。海南侨中师生代表海南省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APEC青年科学节活动,其论文和动手实践演示分别获一、二等奖和优秀奖;市七中2名学生获得日本第十四届旭川儿童环境地图竞赛一等奖;在亚太地区小学生数学竞赛中,海师附小1名学生获得金奖,市九小、景山学校各有1名学生获得银奖,市二十八小1名学生获得铜奖,全市还有7人、8人分别获得海南赛区白金奖和金奖;在第十六届海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海口市充分展现了素质教育的成果,在8个方面全面开花,获得115个奖项,其中景山学校、国科园学校、振发学校、海南侨中、海口实验学校、市九小、市一中、市九中、网络学校等成绩显著,共获得发明创造一等奖4个、科学论文一等奖2个、信息技术应用成果一等奖5个、少儿科学幻想绘画一等奖7个、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奖1个,优秀科技教师奖4人、优秀科技教师提名奖3人、优秀组织奖2个,共有12件作品选送参加全国科技创新大赛,海南侨中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单位。

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意见》,推广国家第二套中小学幼儿园广播体操,举办全市首届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学生篮球赛等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承办了全省教师排球锦标赛,组织参加首届中学生乒乓球赛,举办中小学生和教工文艺汇演,召开体艺工作、安全工作和年度目标管理工作会议,全面总结过去一年全市中小学校体艺、安全和目标管理工作的主要成绩和存在问题,表彰78个先进单位和154位先进个人。学校体卫艺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市二中、市九中、长流中学、龙峰小学、市十一小、海瑞学园、市十一中、市二十六小、市八中等校的特色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与“双基”教学相辅相成,展现了百花齐放的教育教学格局。

师生合唱团参加中国国际合唱比赛获得银奖;教师合唱团参加“第一MALL杯”第七届中国(海口)合唱节比赛,荣获金奖,实现了海南合唱团在全国合唱节最高奖项中“零”的突破;琼山中学文艺队参加全国业余舞蹈赛荣获少年组一等奖,参加省第四届中学生文艺汇演荣获一等奖;市十中1名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艺术风采展示大赛”,获西乐类金奖;在全市首届中小学生文艺汇演上,景风中学等9所学校的节目获金奖,琼山华侨中学等69所学校的节目获一、二、三等奖,《读梁祝》等7个节目获优秀创新奖,有45名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琼山区教科局等21个单位获优秀组织奖。市教工排球队参加全省教工排球锦标赛获冠军;在全省中学生篮球锦标赛上,市一中女子篮球队力挫群雄,获全省第一名,蝉联女子组冠军,并获得代表全省参加全国中学生篮球锦标赛资格;海口实验中学学生参加“庆澳门回归五周年——海峡两岸青少年千人军操汇演暨体育竞技活动”,获团体总分银奖。

在卫生工作方面,坚持在做好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基础上,已逐步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学生生长发育的指导和评价方面,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完成5.8万名学生的体检工作,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配合卫生防疫站完成全市监测点校1万多名学生的体质监测任务。景山学校、市二十七小、市二十五小等校开设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市直属各中小学都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如:海南侨中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共接待学生139人次。

【城乡教育对口帮扶工程】 根据全市农村教育的现状,采取领导蹲点、校校对口、教师交流、骨干联动、学生拉手等几项措施,选择石山中学等19所对当地农村教育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初级中学作为市、区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帮扶点;确定海口市一中等75所城区学校与龙泉中学等75所农村学校实行结对帮扶;从城区学校选派18名具有3年以上教龄、有一定教育教学经验、思想素质好的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挑选800名国家和省市级骨干教师,采取以一带一或以一带二的方式,培养1000名农村学科带头人,帮助农村学校培养短缺学科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建设一支师德过硬、专业良好、有研究潜质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设立专项扶助资金,实施援助特困家庭子女就学计划,为城镇特困生和农村特困生53375人次减免学杂费、课本费347.57万元。

【优质学校建设工程】 利用市政府贴息向银行贷款11950万元,加强优质学校建设,扩建的海南华侨中学和新建的滨海九小已于秋季开始招生,为全市增加1200个优质小学学位、1800个优质初中学位和600个优质高中学位。制订《海口市优质学校建设方案》,确定19所优质学校用地计划,一职中扩建工程已部分开工;市一中高中部、琼山中学高中部、实验中学初中部、四中高中部和龙华职业学校新建、扩建的征地及规划报建等前期准备工作正在进行。

【布局调整工程】 召开全市学校布局调整推进工作会议,进一步落实《中小学布局调整意见》和《中小学布局调整补充意见》,加快布局调整步伐,全面优化教育资源和教育结构。全市中小学危房改造投入1993万元,完成项目112个,改造D级危房28593平方米。投资2945.4万元,完成28个布局调整项目,共计41556平方米,撤并156所学校教学点。经过调整,全市现有中小学校从658所减至502所,布局趋于合理,教育资源得到较好的整合优化。完成全市368所农村中小学校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和全市中小学布点规划(地图)的编制工作;启动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已有28所学校被评为海南省绿色学校,有56所学校达到合格学校标准。

【远程教育工程】 启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为15间农村学校配备计算机网络教室,为114间农村小学配备优质教育教学光盘,为农村学校配置120万册电子图书,为118间农村学校配备教育卫星接收播放系统,每个系统都可接收23个电视频道,其中有“空中课堂”等4个教育频道,深受农村学校广大师生的欢迎,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使农村农民受益。

【教育宣传工程】 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在《海南日报》、《人民画报》、《海口晚报》等媒体系列报道全市优质教育、德育工作、危房改造、课程改革、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农村教育等9个专题;编辑出版30期《海口教育动态》和6期《课改实验通讯》,及时宣传教育重点热点问题;向政府部门提供37条信息,被采用34条,采用率达91%,特别是资助贫困生、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等信息被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采用。尊师重教、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

此外,市教育局先后办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案53件,办结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办件36件,在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案工作中,得到市人大和市政协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市教育局还认真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档案管理、考试考务、计划生育、教育审计、电访信访、安全保卫、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工作。

基础教育

【幼儿教育】 2004年,在海口市教育局及4个区教科局备案注册的幼儿园共有362所。其中教育部门办1所,其它部门办33所,私立幼儿园329所。全市现有省示范园6所,省优秀一级园3所,省一级园9所,幼儿园共设1428个班,在园幼儿数37131人。

【小学教育】 2004年,海口市共有小学449所,其中教育部门办345所,民办及其他部门办102所。共设教学班4678个,在校学生187218人。学制为六年。城区和原海口市农村小学满6周岁入学,原琼山市农村小学满6岁半入学。按就近原则安排入学。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99.8%,年巩固率98%,毕业率99.5%,升初中率农村90%、城区100%,统筹安排升入初中。

【初中教育】 2004年,海口市共有初级中学94所,其中教育部门办44所,其他部门和民办50所。共设教学班1300个,在校生76746人。学制三年。学生年巩固率98%,毕业率95%,升高中率79%。

【普通高中教育】 2004年,海口市共有普通完全中学11所,高级中学3所,十二年制学校11所。其中教育部门办13所,其他部门和民办12所。学制三年。共设教学班419个,在校生21402人。

 

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海口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是海口市联办改制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按照“产权股份化,运作企业化,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模式运作。2004年,学院又有了新的发展,校园占地面积扩大到510亩,校舍建筑面积30万多平方米,馆藏图书40万册,语音室、电教室、多媒体教室、艺术中心等一批现代化教学设施进一步完善。学院现有3个二级学院(经贸学院、旅游学院、艺术学院)、3个系(计算机系、外语系、应用技术系)、2个部(体育部、基础部)。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空中乘务、证券管理、保险、营销、播音与主持、旅游管理等42个专业,学制为3年。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50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120人,讲师150人,在校生共8300人。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海口市现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1所。其中普通中专学校1所,公办职业高中2所,民办职业高中7所,技工学校1所。海口旅游职业学校是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并顺利地与琼山职校合并。海口市第一职业中学是省级重点职业高中。海口市技工学校是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2004年,全市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共开设40个专业,在校生共5500人。

成人教育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 2004年,海口市报名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共有11268人,报考专业有32个,共27051科,合格率为61%。全市报名参加成人高考共有6421人,入围率为90%,录取率为80%。

【职工教育】 2004年,全市各单位坚持以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为目的,继续抓好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的职工教育。干部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全年参加政治理论、电子政务和业务知识学习培训的干部共有22315人次。工人培训主要是继续实施转岗、下岗再就业培训工程,全年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共达39218人次。

【农村成人文化技术教育】 海口市和琼山市合并后,全市4个区辖24个镇。全市各镇村紧紧围绕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科教结合,以镇、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依托,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成人文化技术教育,先后共举办种养业实用技术、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培训班1039期,参加学习培训的人数达77233人次,有效地巩固和提高了扫盲工作成果。

【职成教民办教育】 2004年,海口市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的方针,在发展中规范,以规范促发展。至2004年底,全市职成教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共有124所,其中社会组织办学的有36所,公民个人办学的有88所。办学内容主要包括文化、艺术、外语、职业技术和社会文化生活等5大类,共开设专业和培训项目近160个,招生和培训人数近5.5万人。

教师队伍建设

  全面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以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培养教育专家、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紧密结合新课程实验,强化教师基本功训练,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在全省率先通过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省级考核验收。建立各级骨干教师队伍:共有32名国家级、137名省级、1033名市级骨干教师。建立名师队伍,现共有在岗特级教师20名、市拔尖人才16名。加大人才引进工作,面向全国重点师范大学选聘了78名优秀应届毕业生。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一支适应推进素质教育需要、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目前全市小学教师达标率为98.3%,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6.1%,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85.9%,职业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47.3%。

 

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关于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的意见》及《海口市中小学布局调整意见》精神,全市2004年投入资金1993万元,改造中小学危房2.8万平方米;投入资金2945.4万元,完成28个布局调整项目。教师进修学校综合楼、海南侨中教学综合楼、市二中、市长流中学、市荣山中学、市二十小、市二十八小、市七小、岭西小学、江南小学、二十六小、大致坡中心小学等学校的教学楼已竣工交付使用。市实验中学、市四中、三门坡中心小学等学校的教学楼已封顶。市琼山中学体育馆、新村小学、永兴中学、美安中学、长流中心小学、新坡中学、云龙中学、市十三小、演丰中学等学校教学楼工程施工进度顺利进行。海口一中高中部、海口实验中学海甸岛初中部、海口四中晋江高中部、海南侨中体育馆工程都已招标结束,进入前期工程准备阶段,2004年度的工程资金按各工程进度及时到位,保证工程质量。同时,加强工程资金的监管力度,实行政务公开,强化增收节支,让有限的工程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作用。

教育教学科研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圆满完成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一轮实验,大胆探索中考中招制度改革,实行“单列计划、单独命题、单独招生”,实现了五个方面的突破:一是升学考试与毕业考试相结合,实现一考多用的突破;二是规定完成与自主选择相结合,实现试题呈现形式多样化的突破;三是等级评定与星级记录相结合,实现成绩表达方式的突破;四是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定相结合,实现素质评定结果运用的突破;五是统一招生与自主招生相结合,实现多渠道择优录取的突破。全市中考中招改革得到教育部与省教育厅的高度评价,课改专家称其有三大亮点——“超量给题”、“等级加星”、“自主招生”,为全省乃至全国的课改实验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农村课改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开展100所城乡学校“手拉手,结对子”对口帮扶活动;二是启动千名农村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为农村课改顺利进行提供智力支撑;三是根据农村学校的需要及时提供相应的专业引领,市、区教研室今年一共联手开展12次送教、送训下乡活动;四是制订《海口市农村中小学课改实验工作奖励办法》,设立农村课改专项奖励基金,激励广大农村学校积极投身课改。为了促进课改工作走向深入,教研室针对课改进程中碰到的热点、难点、焦点及疑点问题,举办了三次专题研讨会:3月召开“综合实践活动”课题阶段性总结研讨会;8月,举办以“走进新课程”为主题的中小学校长论坛,全市中小学校长围绕新课程改革碰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实施学校管理开展了充分的探讨和交流;12月举办市直属中小学教导主任、教研室主任及区教研室主任、教研员校本研训培训班。9月全面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建立市一中等6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综合样本校和景山学校等5所单项项目研究样本校,成立七个项目研究工作组。以11所学校为基地开展项目研究工作,充分发挥校本校的示范、辐射作用,较好地带动了全市普通高中课改实验。市一中在全省率先成立“课程资源中心”并完成了20个校本课程开发纲要和文本资料的编制工作,海南侨中编写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形成以及学生选课指导手册》被教育部课改中心选定为全国课改培训教材。为了充分发挥国家级实验区的示范辐射作用,全市直属中小学开展2次面向全省的课改开放周活动,受到兄弟市县同行的普遍欢迎和一致好评。全年印发6期《课改实验通讯》,编辑出版《课程改革实验优秀案例集》、《我与新纲要同行》、《校本课程览视》、《综合实践活动天地》4本课改实验丛书。

【教育科研工作】 以课改带动科研,以科研来促进课改。继续抓好“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的实践与研究"、“教育与发展”、“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计划”、“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等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课题,召开“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心理学整合研究”子课题实验阶段工作总结研讨会”。深入到部分课题实验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重点课题进行跟踪了解和指导,总结课题实验的阶段性成果,并召开课题研讨会,推广业已取得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扩大实验效果。目前三大课改专题的研究呈现良好势头,已从少数学校向多数学校扩展,从城区学校向农村学校延伸,从小范围走向大区域。继续开展“说课”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今年4月成功承办“全国说课研究协作会第七届年会”。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教育学会工作,12月召开市教育学会总结表彰大会暨换届选举大会,市教育局陈盈权副局长当选为市教育学会新一届会长。

【常规教研工作】 确立海南华侨中学、市九小、灵山中心小学等25个市级校本研训基地校,以基地校为龙头推动校本研训工作不断规范和逐步深化。各学科以问题研究为突破口,以改革课堂教学为抓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开展扎实有效的学科教研活动。

加强中小学(幼)教学视导,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有目的,有重点地对一批农村学校进行专项督查和指导,进一步帮助学校规范教育教学管理,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益。开展中考、高考备考指导工作,全市今年高考本科入围率创历史新高,中考成绩继续位列全省之首。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兼职教研员的示范辐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举办部分学科教学案例、教学论文、说课稿评比和部分学科的课堂教学评优、学科(艺)竞赛等活动,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全国和全省举办的各类教师教学评优和论文、教学案例、说课评比活动中,全市教师获全国一、二、三等奖分别有102人、61人、40人;获省一、二、三等奖的分别有63人、53人、83人。学生在全国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学科竞赛中也频频获奖,分别有162人、433人、505人获一二三等奖;获省级一等奖的学生有304人、二等奖432人、三等奖780人。市教育局师生合唱团参加中国国际合唱团比赛获银奖。海南侨中师生代表省参加第三届APEC青年科学节活动,论文和动手实践演示分别获一、二等奖和优秀奖。2位学生获得日本第十四旭川儿童环境地图竞赛一等奖,在亚太地区小学生数学竞赛中,1人获得金奖,2人获得银奖,1人获得铜奖。在第十六届海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全市获得115个奖项,其中发明创造一等奖4个、科学论文一等奖2个,信息技术应用成果一等奖5个,少儿科学幻想绘画一等奖7个,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奖1个,并有12件作品选送参加全国科技迎新大赛。

(海口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吴孙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海口市信息中心
海口市信息中心规划设计并技术实现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898-68725613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8710000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46010002000008号 琼ICP备1700528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1000009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口市政府门户网站,进入非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