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22-32℃ 天气现象:多云间阴天有雷阵雨 风向风速:东到东南风3-4级

政治 -- 海口市人民政府

中国海口政府门户网站  更新时间:2005-04-18 00:00   来源:《海口年鉴2004》  
  


海口市人民政府

市长:陈成

副市长:徐唐先      袁秀梅

       黄行光   刘庆声

秘 书 长:许

副秘书长:王国地   郑道英   徐敏生

         吴成贵   曹献坤

市政府组成机构领导人名单

市政府办公室

助理调研员:吴川成

人事劳动保障局

长:邹富兴

副局长:麦珠丹  

       唐才惠   符建峰

监察局

长:柯景祥

副局长:蔡   陈世富

外事侨务办公室

任:韩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长:张学堂

副局长:林道坚  

发展计划局

长:张德铜

副局长:吴明宪   冯尔增

        邢福昌

审计局

长:袁光平

副局长:吴发禄   李同源   王立文

经济贸易局

长:戴树成

副局长:季建国   司家华   朱国宪

财政局

长:侯新明

副局长:颜维散   周传忠   林泽华

交通局

长:李

民政局

长:文日坤

副局长:夏春华   吴胜刚

建设局(人防办)

长(主任):丁

副局长(副主任):高再华   陈泽群

国土资源局


副局长:陈世鑫      陈昊旻

城市管理局

长:黄礼忠

副局长:冯所福

城市规划局

长:许西茂

副局长:利光健   陈立奇

环境保护局

长:林甫肄

副局长:邢孔魁

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局

长:陈小鹰

副局长:钟地生

农业局

长:林书成

副局长:甘运明

林业局

长:詹尊南

副局长:吴多益   罗永忠

水务局

长:郑国建

副局长:林仕忠

海洋与渔业局

长:王国地

副局长:苏庆全

教育局

长:韩

副局长:李春明   陈盈权

卫生局

长:张梦恩

副局长:史克珊  

计划生育局

长:陈运乾

副局长:于爱峰   陈秀增

文化体育局

长:杨志明

副局长:丁国兴   吴爱琴

       宋力刚

公安局

长:彭晓敏

副局长:张      侯亨浪

       邵立鹏

司法局

长:冯忠华

副局长:羊   王侦鑫

法制局

长:张韵声

副局长:邓爱军

旅游局

长:尹维云

副局长:王兴杰张光发

房产管理局

长:陈庆明

副局长:曾高梁   郭忠民

市政府派出机构领导人名单

海口保税区管委会

任:曲大利

副主任:高树生温精华

市政府驻北京联络处

任:陈烈天

副主任:龙卫东

市政府驻广州办事处

任:陈垂越

副主任:龙源胜   林明合

归口市政府部门管理
(挂靠)单位领导人名单

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任:邹富兴

统计局

长:韩云秋

副局长:林家雄

物价局

长:邢福昌

副局长:吴平真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领导人名单

粮食局

长:王加文

副局长:陈  

环境卫生管理局

长:王周兴

副局长:符明忠林文洪

地震局

长:陈振川

园林管理局

长:樊

副局长:谢盛强黄关雄

政府研究室

任:郑保祥

副主任:黄树权   李运文

档案局(馆)

局(馆)长:戴开明

爱卫会办公室

任:林冠瑚

交际处

长:余国民

地方志办公室

任:王经华

贸促支会

长:王进才

垂直领导单位领导人名单

市国家税务局

长:林子瑜

副局长:胡彦伟   刘劲松   孙太雄

市地方税务局

长:陈谟林

副局长:吴连义      吴乾德

市工商局

长:何运杰

副局长:符祥森   林汉明   王挺雄

质量技术监督局

长:伍庆瑶

副局长:陈   胡悦祥

市电信局

长:李建国

副局长:陈忠民

市邮政局

长:李柏平

副局长:图雪萍      龙新颖

  

【简述】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省第四次党代会和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两个翻番、两个率先”为目标,以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发展优势产业;加强三农工作,推动农业发展;创新城市规划思路,推进城市环境建设改造;坚持执政为民,转换政府职能;严密抗击非典,打造健康城市品牌;加强科教文卫工作,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新一届政府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经济快速健康发展】200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38.18亿元,比上年增长13.6%,人均生产总值14454元,增长10.7%。农业完成总产值36.72亿元,增长6.5%;完成增加值26.1亿元,增长6.1%。工业完成总产值220.57亿元,增长39.5%;完成增加值57.77亿元,增长34.5%。接待旅游人数394.04万人次,增长0.7%;旅游总收入32.42亿元,下降3.9%。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14亿元,增长11.3%。固定资产投资104.9亿元,增长12.1%。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9.80亿美元,下降13.0%。实际外商直接投资2.77亿美元,增长13.4%。财政总收入42.89亿元,增长31.0%。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速17.4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上年的16.4%提高到18.0%。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速20.9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19.2%提高到24.3%,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39.8%提高到48.0%,拉动GDP增长由上年的4.3个百分点增加到6.5个百分点,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由上年的27.4%提高到30.2%;工业企业上缴税收15亿多元,增长12.8%,利润总额增长45.5%,全员劳动生产率由上年的6895元/人提高到87843元/人,增长27.4%。投资率由上年的46.1%下降到44.0%,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45.9%下降到33.7%。

【经济发展战略有效实施】进一步实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热带滨海旅游胜地、区域性商贸中心和热带高效农业基地的产业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发展优势产业,实施“五强”工程,推进“双海”计划,加快发展海汽、海航等大型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汽车制造业、制药业和食品饮料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年汽车制造业完成产值75亿多元,增长159.0%;医药制造业完成产值21.5亿元,增长24.4%;食品饮料业完成产值41.8亿元,增长11.0%。共推出71个重点项目,合同投资总额85.53亿元,推动工业重点项目建设,21个项目建成投产。大力发展制药产业,举办海口医药产业发展论坛暨实施药谷计划招商会,药谷计划有效推进。深化开发区改革,实施“五区合一”管理体制,保税区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2亿多元,增长37.5%。工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针对非典型肺炎对旅游业造成的不利影响,调整旅游业发展思路,抓紧制定海口旅游休闲娱乐业规划;充分利用“健康岛、生态岛”的品牌,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促销手段,开展“商务会展”、“旅游+房产”等专项旅游促销活动;积极开发具有自身特点的旅游产品,千方百计搞活旅游市场,旅游业摆脱非典的影响,旅游业指标回复增长。加强对商贸业发展的引导,搞活市场运行机制,促进经营主体多元化,平等竞争共同发展。抓好商业布局调整,促进现代流通设施建设,在推动传统商贸扩大经营规模、创新流通方式的同时,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业,商业网点进一步增多,专业市场陆续建立,特色商业一条街相继形成,城乡商品市场日趋繁荣活跃。

【加大“三农”工作力度】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强三农工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推动种植业基地化、养殖业规模化、品种优质化、区域特色化、农产品加工化、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逐步提高瓜果菜等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抓好“季节差”,引种新品种,推广无公害瓜果菜基地申报认定和无公害农产品申报认证工作,全市7.5万亩瓜菜基地通过认定,19个农产品通过省级认证。推动水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和30万头生猪生产加工项目建设,实施全市24个镇每年抓一个较大规模特色经济龙头项目和每个区一万亩花卉基地项目。组织党政军民参加基本农田水利建设,推动全市农田水利改造。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农民年负担减少到15.1元,降幅达88.3%。

【全力抗击非典】紧紧围绕“最大限度实现海南无疫区”和“最大限度消除交叉感染”的总要求、总目标,以临战状态、战时标准,精心组织,严密布控,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全民动手,以最强措施防治非典。一是加强领导。成立海口市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实施统一领导;设立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市非典防治工作组织、协调工作,加强对非典防治工作督促检查。二是落实措施。按照防非工作“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要求,加大宣传力度,全面做好防治非典知识普及;组织消毒队、诊疗队、应急队、流行病学调查队等队伍,严格把好防非各个环节;加强重点布控,实行关口前移,实施“双零”报告制度,加强环境整治和对外来人口管理,一丝不苟地做好对非典疑似病例的围追堵截;严格对发热门诊管理,做好应急防治充分准备,认真落实防治各方面责任。三是齐心协力。全市动员,全民发动,调动各方面因素和全社会力量,形成防治非典的强大合力,在做好属地防治的同时,组织社会相关力量支持外地防治非典。四是一手抓防非一手抓发展。在全力防非的同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实施经济发展方针,发展优势产业,把全市人民抗击非典的主动性引导到加快经济发展上来,通过防非推动发展,依靠发展促进防非,在实现没有非典病例和疑似病例目标的同时,也加快经济的发展。

【创新城市建设管理】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推动城市总体规划国际招标,完成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设计国际咨询论证,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国内招标成果评审、海口“外滩”规划设计国际招标设计成果、西海岸规划设计国际招标设计成果,完成编制城市灯光环境总体规划方案,并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对方案加以完善。以路桥建设为重点,加强道路系统建设,完成世纪大桥、滨海立交桥、滨海大道、南海大道、秀英大道、滨海东路、南沙路等建设改造以及美舍河整治等11项重点工程建设,抓好迎宾大道示范段、港浮路、玉沙路等的改造;抓好“3366”路桥基础设施重大工程的规划建设,启动海秀西路、丘海大道、国兴东路和南海大道二期等4条道路的改造建设,做好货运大道、滨海东路、滨江西路、高速公路连接线、西环路、外滩景观路开工的前期准备工作。进一步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编制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规划、园林建设规划、水系统规划。出台《海口城市绿化管理办法》,通过《海口市全民义务植树绿化费征管办法》,规划建设城市五大出口道路及西南部生态森林体系35万亩。实施“绿化宝岛大行动”,全面推进城边、村边、路边、海边、江边绿化带建设,全年植树造林5万多亩。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整治,积极开展水环境、大气环境、噪声污染的整治;加强保护防海林、红树林、江边林带,高标准规划建设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加大治理江、河、湖、海水系污染力度,完善排水管网建设,实施东西湖补水工程。开展先进城市创建活动,做好国家环保总局对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核的前期准备工作。

【推进改革开放】 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全面清理地方行政法规,废止5个政府规章,取消一批行政审批事项,简化了行政审批程序。按照区划调整的要求,完成行政区划调整后职能部门调整合并的职能界定、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工作。实施行政部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权分立试点,环卫局职能一分为三,环卫决策权由市环卫局施行,清扫、保洁、清运等执行权由四个区施行,环卫监督执行权由环卫监督队施行。按照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要求,市公安局、国税局等推出一站式服务,海口市行政服务中心也在筹建之中。全面实施出租汽车、公交线路、广告经营权和机动车牌优选号拍卖。推进开发区、城建企业、农口企业、工业企业等改革,加快企业搞活。推动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改革、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和试行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着手城乡统筹改革、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和企业经营管理者年薪制度改革。四个区均成立贷款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和下岗再就业人员提供贷款担保。继续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产业开放,扩大投资领域,逐步放开交通运输、商业批发零售、外贸、教育、旅游和中介服务的外资准入。实行以商招商、以商引商、专向招商、研讨会招商、互联网招商等方式,推动招商引资的突破。举办海南水产养殖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海口“药谷”招商会、医疗器械和制药器械展览会、海口博览会、2004年全国纸张订货交易会等会展活动。组织参与厦门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北京科博会、广州博览会、深圳高交会、东莞招商会等重大招商活动,签约项目63个,总投资148.83亿元人民币和1.86亿美元。推动海口光电国际信息园、美安工业园区招商引资,一批制药厂陆续建成投产。

【协调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突出科技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加强科技发展规划,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推动科技进步。整合开发区资源,集中相对优势,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海口生物制药基地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区域类“十五”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基地。制定《海口市教育事业五年发展规划》,多渠道加大教育投入,实行教育建设贷款贴息;进一步整合学校资源,调整学校布局,新建琼山区五小、市滨海九小等教学点,改造、扩建、维修一批中小学;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强化特色教育,巩固“两基”教育成果。将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努力塑造推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文化氛围;结合党的中心工作和海口市发展实际工作的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自我宣传教育文化活动;适应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广泛开展经常性的群众文体活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体育生活,群众性健身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加强文化、体育队伍建设,提高文化工作和竞技体育水平,一批优秀作品获国家、省级奖励,运动员在各类体育竞赛运动中也取得较好的名次。加强文化、体育市场建设,完善文化、体育设施,继续全力整治文化市场,社会文化、体育环境不断优化。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卫生院建设;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力开展全市除四害活动,广泛深入开展防治非典型肺炎的群众性社会卫生活动;大力开展“洁净椰城、爱我家园”、“八查十治”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拆除一批乱搭建的民工村(点)、棚户村,广泛清理各类卫生死角,社区卫生服务被列为国家试验区。抓好人口发展工作,加强计划生育服务工作,强化计划生育工作薄弱环节的管理,全面完成计划生育的各项任务。进一步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实施,多形式、多渠道全面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举办《红岩——白公馆、渣滓洞革命烈士斗争史实展览》、开展纪念李硕勋烈士诞辰100周年等活动,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开展“告别陋习、珍爱健康、保护家园”、“争创文明诚信企业”、“百城万店无假货”等针对社会时弊、富有行业特色的社会教育活动,推进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广泛开展。大力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已建成市级文明生态村36个。

【着力维护社会稳定】坚持把维护社会稳定放在突出位置,以“保平安、促发展”的思路,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致力调解工作,化解人民和社会矛盾,按照“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建立领导干部维护稳定联系点工作制度,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强化五级治安联防网络建设,加强群防群治;建立四级戒毒网络,完善禁毒机制;加强对“法轮功”分子活动的监控,加大教育转化工作力度,确保“零聚集”、“零进京”、“零插播”目标的实施;组织声势浩大的严打斗争,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对街头“两抢”和毒品犯罪进行专项打击,成功推出在打击“两抢”专项斗争中摸索出的龙华区试点经验,破获一批重大案件,抓获一批犯罪分子,有效遏止街头“两抢”和毒品犯罪案件大幅度上升的势头;严厉打击暴力犯罪、多发性犯罪、严重经济犯罪活动,对影响社会治安的恶性案件、重大案件始终保持高压的态势。

【努力实践执政为民】全面实施为民办实事十项工程,全市22条547公里村镇公路规划建设顺利推进。深入乡村开展250期农业技术培训服务活动,参加培训的农民2.8万人,接受农民技术咨询5万多人次;组织千名机关干部深入农村扶贫帮困,第一批500名工作人员下乡帮扶,深受群众欢迎;实施适用技术培训计划,8万多名农民参加500多次培训。加快无规定疫病示范区建设,9月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组检查验收。加强危房改造,年底完成年度危房改造计划。继续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卫生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贯彻国家、省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规定做好2500名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优惠证》发放工作。制定政策,安排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促进再就业资金1000万元,各区均成立小额贷款担保公司,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提供小额资金支持,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鼓励兴办第三产业,兴办劳动密集型企业,推动发展外资、民营、股份合作、个体工商户等非公有经济和安置人员多、成本较低的社区经济,举办人才劳动力现场招聘会,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优先解决“4050”人员和“四无”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全年27500人实现就业再就业。制定《海口市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工作方案》和海口市农村人畜饮水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广泛发动群,依靠社会力量,推进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全市完成800多宗饮水工程项目,解决940多个村庄23万多人的饮水难问题。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全面落实“两个确保”,紧密三条保障线衔接,推动劳动就业和离退人员逐步实现社会化管理,已有3.5万企事业退休单位人员进入社区管理范畴。坚持访贫问苦制度,健全援助工作,解决特困居民的就业难、住房难、就医难、入学难、生活难、养老难等“六难”问题,近15900名特困居民纳入低保救济,5400名特困居民子女获得就学援助,269个特困户住上解困房,3200名特困居民用上就医优惠卡。

【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按照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建设亲民型、学习型、信用型、清廉型政府的要求,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政府自身素质和执政水平。广泛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活动,紧密结合海口发展实际和工作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解决问题的学习。大力推进民主科学决策,完善重大决策规划和程序,建立健全领导、专家与群众相结合的民主决策机制,对涉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等重大问题,采用较主动灵活实用的形式,广泛征求专家、市民的意见,集思广益,进行科学决策。强化行政监督,在认真做好接受人大、政协、社会监督的同时,充分发挥市重点项目办公室和市投资环境监督中心的作用,以及企业的监督作用,改善行政服务;进一步改善行政监督、内部监督,全力增强政府行政工作透明度,不断推进行政监督工作。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创新政府管理。按照“亲商、招商、安商、富商”和“善待企业、善待旅客、善待市民”的要求,改进政府服务方式,努力实现政府行政优质服务。加强政府作风建设,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思想教育,大力倡导和激励求真务实、爱岗敬业、勤政为民的机关行为,创新机关工作机制,推动服务型、效能型、责任型政府建设。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关于廉政自律的各项规定,严格执行海口市《政府廉政建设的若干规定》,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全力推进廉政建设。

(叶能勋)

行政监察工作

【行政执法监察】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扎实开展行政监察工作。一是加强“非典”防治执法监察。选派精干人员参加市“非典”防治办公室统一领导的市“非典”防治领导小组工作,负责督查市委、市政府在“非典”防治工作中各项重大决策的执行和落实。及时印发《中共海口市纪委、海口市监察局关于进一步严明纪律,切实做好“非典”防治工作的通知》,对“非典”防治工作中必须遵守的各项纪律提出了明确要求。及时派出防治“非典”、环境整治、源头治腐和执纪办案四个督查组,切实加强对防治“非典”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落实环境整治“八查十治”措施情况进行督查。从快从重查处“非典”防治中的各种违纪违法案件。对防治“非典”不力、失职渎职造成不良影响的9名党员干部进行了严肃处理,并公开曝光,有力地保证了海口市“非典”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在政府职能部门全面开展行政效能监察。结合海口市政府部署开展“行政优质服务月”活动,6月至9月,在政府职能部门全面开展了行政效能监察工作。通过查摆问题,认真整改,督促检查,政府职能部门行政效能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在执行政令、依法行政、主动服务、行政管理、办事效率等方面有明显改进和提高。9月下旬,海口市行政效能监察办公室组织力量,对市政府29个职能部门开展行政效能建设情况的抽查和验收。三是进一步规范政务、村务公开工作。针对区划调整后新海口农村面积扩大,一些村社及乡镇政务、村务公开工作时紧时松,公开工作不够规范等现象,委局有关领导多次深入四个区的农村和乡镇,对政务、村务公开工作明察暗访,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强化监督管理,确保了政务、村务公开的规范和制度化建设。四是继续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结合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对农民负担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据统计,海口市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人均负担15.1元,比税改前减少79.3%。开展对涉农收费专项清理,全面实行向农民摊派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取消涉农收费项目13个,对已被取消的49个收费项目和保留的收费项目及标准,通过公示牌等形式向群众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纠风专项治理】 坚持纠建并举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深入开展纠风专项治理。

继续把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作为纠风的重要内容来抓。大力推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严格规范医疗服务和收费行为,推行医疗机构为病人提供医药费用明细清单制度。市属三家医院共采购药品品种1930个,占用药种类的86.84%,采购金额3979.67万元,采购范围扩大到医疗器械和用品,并逐步向乡镇卫生院扩展和延伸。通过招标采购,为患者让利405.6万元。加强对医药市场的清理整顿,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共检查医疗机构367家,其中取缔无证行医诊所194家,查处超范围行医56家,拆除违规广告牌43块,没收药品器械206件,价值12万元。

加大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力度。市、区教育局与各学校、学校与年级、班级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春秋两季开学期间,对各学校招生收费,特别是择校费、赞助费、自立项目收费以及越权出台收费等进行重点检查,其中查处市属中小学校义务教育乱收费4件,涉及金额9.68万元,并责令有关学校将违规收费及时退还给学生家长。

发挥投资环境监督中心作用,着力改善投资软环境。为了优化投资软环境,海口市投资环境监督中心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强对投资环境的监督,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和“投资环境110”制度。从律师、会计行业增聘了7名监督专员,监督专员人数从原来的15人增至21人。7月至9月,市投资环境监督中心组织监督专员对市政府21个职能部门进行了民主评议,通过深入调查,先后召开18个企业协会代表座谈会和88家企业代表座谈会,查摆出政府职能部门在转变职能、办事效率、机关作风等方面共200多条意见和建议,并督促有关部门逐条进行整改,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自2002年10月以来,市投资环境监督中心接待群众来访236人次,受理各类投诉262件,处理办结183件,为企业、投资者和广大市民及时解决了一些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获得了群众的信赖和赞扬。

 【源头治理腐败】 对市政工程建设实行全过程监督。成立海口市国有资产投资管理公司,负责国有资产的管理和营运。组建由监察、城建、财政、审计、规划等六个部门联合组成的市政建筑工程监督小组,制定《市政工程监督实施意见》,对工程报建、建筑单位资格审查、招标投标、工程拨款、施工进度、工程质量等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督。2003年,市政工程监督办公室参与了对滨海大道、南海大道、秀英大道等12项市政工程建设,以及海秀西路等四路整治与贯通工程的招标投标活动的全过程监督,保证了工程质量,有效地遏制了建筑领域的腐败现象。

大力推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挂牌交易制度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纪检监察、国土、规划、城建、财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经营性土地公开拍卖挂牌交易管理领导小组。强化监督检查,始终做到每一宗经营性土地公开拍卖挂牌交易都有监督员进行现场监督。2003年,海口市经营性土地公开招标拍卖交易共7宗,面积388202平方米,金额12739.14万元,应公开招标拍卖的经营性土地全部实行了公开招标拍卖。进一步加大政府集中采购工作力度,扩大政府集中采购范围,预计采购金额2597万元,实际支付资金1756万元,节约资金741万元,资金节约率为30%。其中汽车修理等服务费比上年同期减少125万元,节约率为11.16%。

加强对落实政府公共资源进入市场交易制度的监督检查。海口市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对200辆出租车经营权进行了公开拍卖。为确保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市纪检监察机关积极参与,把监督检查工作寓于市委、市政府经营城市的重大部署和决策之中,通过完善管理,健全制度,严明操作程序,加强规范运作,既服从服务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又从源头上探索了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新路子。

【查处违纪违法案件】认真做好信访举报工作,加强对违纪线索的收集、筛选和排查,充分发挥信访举报在查办案件中的主渠道作用。2002年10月至2003年9月,海口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信访881件,比上年同期受理的640件增加241件,增加37.7%,已办结830件,占94.2%。其中市纪委监察局机关受理637件,比上年同期受理的500件增加137件,增加27.2%,已办结593件,占93.1%。为查办案件筛选提供线索158件。根据群众信访举报,对违纪情节较轻的4名领导干部进行了廉政诫勉谈话。

在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的同时,不断完善办案工作机制,加强与执纪执法机关的协调配合,落实办案责任制,发挥纪委在查办案件中的组织协调作用。6月4日召开了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会议,总结交流近年来海口市查办案件工作的成功经验,分析研究进一步搞好案件查办工作的有效办法,对做好今后查办案件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李新亮)

人事工作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根据省委、省政府琼委200241号文的精神,撤销海口市农林局,设置海口市农业局、林业局、海洋与渔业局、水务局。已完成职能界定、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等工作,新设单位已履行政府职能开展工作。结合海口市行政区划调整的需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定了《海口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原琼山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清理分流意见》、《海口市区划调整后事业单位划转的意见》、已呈报市委常委会审批后实施。根据省委办、省政府办《关于印发〈市县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琼办发200320号)的精神,报市委和编委通过,已完成市、区政府机构改革和部分事业单位的调整工作。抓好公安机构和人员的调整,加强了公安工作。省、市编办深入海口市公安局机关和基层派出所开展调研工作,取得第一手材料,年底完成了市公安局的“三定”工作。开展对全市事业单位基本情况的全面摸底调查,抓好海口晚报社等单位的改革试点,为2004年全面启动市级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打下基础。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为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252号)和《海南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办法》(省政府令142号)的精神,全力抓紧抓好海口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一是抓好市区两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构的建设。根据中编办有关要求,成立了市区两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构,海口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在市编委办公室事业编制管理科挂牌,各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在区编委办公室挂牌。市区两级编委办公室均按市编委的要求完成了机构设置和专职人员的配备工作。二是认真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各项准备工作。市政府向全市各有关单位印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市编办组织编写了《海口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指南》,制订了《事业单位设立登记工作规程》、《事业单位变更登记工作规程》、《事业单位注销工作规程》和《事业单位法人年检工作规程》,按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统一规定的表样,印制了各种表格。三是抓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海南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办法》及其他相关资料汇编成册,印发给市区两级事业单位组织学习。在《海口晚报》上多次全文刊登了市政府《关于在全市开展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并以编办主任答记者问的形式,向社会各界宣传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重要意义和有关工作要求。组织市区两级700多名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登记工作业务骨干参加了6期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知识培训班。四是精心组织,有计划按步骤推进海口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是一项行政执法工作,严守程序是依法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市、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部门制定了受理、审查、核准、发证、公告、登记程序制定了工作规程,认真审核每份申请表格及相关材料,对材料不齐、内容不实的不予受理,违反程序要求的纠正后再办理,不搞通融和勉强过关。事业单位登记档案是事业单位登记与监督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等法律性、历史性记录,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事业单位登记档案的管理,更好地为领导决策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根据《档案法》的要求,制作了统一的档案盒,购置了规范的档案柜,建立了科学的档案编号和目录,明确了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并按规定对档案进行了加工整理,使档案管理井井有条,确保了事业单位登记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社会性和适用性。

  海口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起步较晚,2003年第一季度启动市级事业单位登记工作后,恰逢非典时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进展。尽管如此,在市编办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海口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仍然取得了一定成效。已完成了140家市级事业单位的发证工作,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区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其中美兰区已完成了20多家事业单位的登记发证工作。通过进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使事业单位具有法人资格,进一步促进了党政机关的职能转变,加强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管理。通过对事业单位进行登记管理,真正实现政事分开,理顺了以往行政、事业编制混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随意兼任事业单位领导等现象,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管理由微观转向宏观,事业单位作为独立法人离开主管部门的襁褓,进入社会、走向市场,实现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从党政机关的附属物,转变成为社会发展主体,加快了海口市事业单位社会化进程,为海口市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国家公务员管理】全年共办理市政府办、财政、纪检、公安等12个部门新录公务员手续113人,其中党政机关76人、警察30人、下基层锻炼期满选派毕业生7人。为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办理106名干部向公务员过渡手续。严格审核办理以市政府名义表彰先进集体、有功人员5批,审核推荐全国劳模、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共12批,共表彰14个先进单位、309名优秀教师、运动员、公务员。抓好新录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干部过渡公务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全市公务员WTO知识的学习考试,会同市委组织部开展全市公务员英语培训班。全年参加各类培训的公务员5500人。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贯彻执行《海南省公务员平时考核办法》,在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中对工作人员推行执行“月工作纪实”、“季度考核”等平时考核制度,将每个公务员工作量大小、工作质量优劣等情况逐月进行量化登记,准确客观地反映每个公务员的全面情况,及时彰显先进,惩戒后进,进一步加强机关工作作风建设,并为年度考核提供详实记录,进而增强公务员年度考核科学化。组织力量重点检查公安、城建、规划等与群众密切交往的窗口单位,督促各单位建立健全平时考核制度,完成了全市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2002年度考核备案工作。在5011名党政机关公务员中,751人评为“优秀”等次,4255人评为“称职”和“基本称职”等次,5人评为“不称职”等次;在15292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评为优秀的2026人,称职13245人,基本称职14人,不称职7人。

【人事调配】 全年办理干部人才流动68人,其中为部队干部的随军家属安排工作33人,为教育、卫生引进教师、医疗人才35人。为大中专毕业生办理到用人单位的报到手续93人。完成了当年计划分配39名营级以下军转干部安置和141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接收工作。按照政策规定,对1998年、1999年两批计划分配安置在海口市自筹资金建房和自己解决住房的115名军转干部,发放了46万元建房补助费。建立和完善管理服务体系,从三个方面加强海口市近300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管理服务:一是建立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机构,赋予职能,加强了辖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管理服务。二是当年4月份,在定安县召开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现场会,总结推广他们自主择业的经验做法。三是八一建军节召开了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座谈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不断深化职称改革。继续推行个人申请、社会评价、单位使用、政府指导的专业技术资格制度。继续扩大评聘分开范围,在工程、卫生系列实行评聘分开试点的基础上,对中小学教师系列选择部分学校进行评聘分开改革试点。切实加强对企事业单位职称评聘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在职称设岗、申报、评审、聘任等环节上,程序日趋规范,制度日趋健全,初步建立起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评价机制和监督管理制度。除试点单位外,全年对472家财政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按控制结构比例进行岗位职数审核,共核准正常评聘中、高级岗位职数1029个(高级289个、中级740个)。按评审权限,分别组建了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工业工程、建筑工程四个系列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负责对本年度申报职称资格人员进行评审,共受理申报1647人(中级640人、初级1007人),评审通过1605人(中级615人,初级990人)。委托省厅各系列评委会评审311人(高级218人、中级45人、初级48人)。直接认定起点专业技术资格251人,实行以考代评的系列(卫生系列)申报1101人(高级56人,中级174人,初级871人)。不断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乡土人才的培训工作,全年组织专业技术参加新知识新理论培训401人,组织农民技术人员跨市县学习考察1次。积极开展专家和优秀人才的推荐选拔工作,会同市委组织部完成向上级推荐选拔特殊津贴专家13名,组织向省厅和国家推荐农村优秀人才7人,其中秀英区陈永照被授予“全省农村优秀人才”。实施完成各类专业技术资格、执业资格考试和职称外语、计算机考试等的报名及考务工作。

  2003年,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进一步优化,但人员总量不足,梯形结构不尽合理。截止12月31日,市属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7480人(事业15711人、企业1769人)。其中,高级职称1032人(事业963人、企业69人)、中级职称5644人(事业5113人、企业531人)、初级职称10027人(事业8858人、企业1169人)。专业技术人员中,工程技术人员1705人,农业技术人员390人,科学研究人员27人,卫生技术人员2410人,教学人员11298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1650人。

【工资管理】 加快金财工程的建设,截止12月底,已完成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12000多人的工资录入、校对以及通过海口市公共网连接财政局服务器等工作。配合省人事劳动保障厅举办了两期工资专办员培训班,全市共有456人参加,并取得工资专办员证书。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组织人员对海口市行政区划调整后,琼山区工作人员与市级、区级同类人员的工资差距问题进行了多次调查、研究和反复测算,拟定了实施方案呈报市委、市政府审批。开展了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工作,经调查、整理、汇总,并经市物价、统计部门认可,形成261个岗位工种指导价位,经市政府同意,于2003年10月中旬通过报纸向社会公布。制定公布海口市非全日制工作最低工资标准,保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开展了海南金鹿实业有限公司经营者年薪制试点工作。2003年,实行工资统发的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共有219个,人员13334人。

【人才交流】根据海口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实际,把人才引进重点由全民所有制单位转移到非公有制单位,同时降低门坎,简化程序和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全年共为市属用人单位引进各类人才370人,其中引进了3名博士学位科研人才。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共组织19场招聘会,共有3778家单位进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6536个,达成招录协议的有2242人。举办了海口市大中专毕业生见面会,进场用人单位120多家,提供1200多个就业岗位,经双向选择,有2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协议。

(马生裕)

外事工作

【来访接待】2003年,接待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澳地利、南非、葡萄牙、香港、澳门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来访外宾58批、531人次。当年来访的重要的外宾有:泰国下议院副议长素察·陈乍伦一行26人;奥地利联邦议会副议长哈塞尔巴赫一行16人;澳大利亚达尔文市市长彼德·亚当森一行5人;法国旭伦市市长代表团一行7人;美国京氏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美国享氏电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首席执行官王威廉一行3人;美国温德维麦斯公司总裁约翰·帕尔莫一行6人;美国安利公司高级副总裁郑李锦芬一行7人;澳大利亚驻广州总领事馆尚晓龙先生一行;南非市长代表团一行36人;英国柏斯市原市长默里先生;香港新世界集团总经理郑家纯博士一行6人;澳大利亚国际科技园主席Peter Why一行3人;澳大利亚WYC Archiplam公司总裁黄耀德博士一行5人;

【友好城市工作】2003年,海口市继续加强与国外五个友好城市的友好往来,促进经贸、科技、文教领域的友好交流与协作4次。9月,澳大利亚达尔文市长彼得·亚当森率团访问海口市,到海南华侨中学参观;与市教育局、海南侨中洽谈在2004年恢复交换留学生事宜;与陈成市长在万绿园共植友好树。协助并促成达尔文市在东方市建立澳大利亚二战战俘纪念碑,已竣工揭牌,大大促进了两市的友谊与合作。6月,英国柏斯市华人联谊会会长陈长友先生等人来访海口市。外事部门积极与市有关部门联系,做好协调、催办和跟踪服务,推动柏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苏格兰村”项目建设,增强其投资海口的信心。组织安排张松林副书记、徐唐先副市长率领海口市医药考察团前往英国友城柏斯市访问,推介海口市药谷项目,促进英国制药企业前来海口市考察、投资。积极参加中法两国政府共同举办的“中法文化年”活动。给中国年组委会提供海口与法国友城圣纳泽尔市交往的资料和图像,做好对外宣传和展览。

  通过各种渠道,扩大与海口市经济发展针对性和互补性强的国外城市的交往。积极开展与波利维亚圣克鲁斯市的交往,给波中商会推荐海口市农机产品,波中商会对与海口市交往表示了合作的意愿。积极开展与葡萄牙劳立市的交往,以促进海口市与劳立市在旅游、交通、农产品出口、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与法国旭伦市的交往,11月,热情接待了来访的法国旭伦市市长代表团,安排代表团与海口市环卫、环保等部门洽谈,探讨在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合作,安排代表团前往珠宝加工等企业参观,寻求进出口贸易机会。遵照市委书记的批示,积极开展与旅游业较为发达国家的交往,陈成市长于10月前往印尼巴厘省考察旅游业,并与该省省会登巴萨市签署了在旅游、文化、教育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的意向书。海口市与印尼巴厘省登巴萨市结好已按省、市政府批准的要求,并已报全国友协待批。

  【出国(境)审批和护照签证】2003年,受理并承办出国(境)审批和护照签证72批、219人次,其中多次往返香港通行证30人次;不予受理3批、5人次。出访有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希腊、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越南、香港等13个国家和地区。市级领导率团出访有8批,主要有书记率领的赴美国、日本经贸考察团,裴成敏常委、张作荣常委赴新加坡经济管理考察团,陈成市长率领的赴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旅游管理考察团,吴毓俊副主任率领的赴澳大利亚、新西兰环境卫生管理考察团,张松林副书记、徐唐先副市长率领的赴英国、德国制药考察团,王路副市长、程鹏副主席率领的赴美国城市规划和建设考察团,余行恭主任赴意大利、法国立法监督考察团,黄行光副市长赴日本、韩国、越南工业旅游及社会经济状况考察团。

  【国外智力引进】全年向国家外国专家局上报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6个,获准执行6个,引进外国的技术、管理专家3人。这些人才引进项目涉及农业、工业、环保、食品加工、旅游、社会服务等领域。申报引进外国专家的项目是:海口高新区药地居饰服饰科技有限公司的《计算机辅助百衲工艺设计》项目;椰树集团有限公司的《焊接机焊技改项目》项目;海南禾化高新科技有限公司的《根结线虫生防制剂的开发与生产》项目;海口保税区亚太高新科技有限公司的《开发企业和个人在线信用数据仓库》项目;海口行易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ERP信息研究与开发》项目;海口市蔬菜生产管理办公室的《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及质量检测》项目。年内协助有关单位引进3位外国专家到海口市指导技术咨询工作,主要是椰树集团引进瑞士专家1名、市蔬菜办引进美国专家1名,海口保税区亚太高新科技有限公司引进美国专家1名、执行派遣国外培训团组1个、10人次前往澳大利亚、新西兰接受教育管理培训。

  【外事宏观管理】2003年,会同市纪委对海口市因公出访情况进行了全面客观的分析,摆问题、查根源、堵漏洞,对海口市因公出访的总体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写出了分析报告。为强化监督海口市外事接待和公务出访的管理工作,推进海口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深入开展,规范出国访问活动,草拟并报经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海口市外事管理工作的通知》和《海口市规范领导干部出国访问活动实施方案》,对各单位的外事接待、出国团组在政审、人员构成、出访目的、出访内容、财务监管、报批程序等各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4月,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重申进一步加强党政机关干部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重申外事工作归口管理、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因公出访团组的任务、停留天数、出访国家、团组人数、政审及外事归口管理等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通过加强外事工作的宏观管理,逐步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堵塞了外事管理工作中的漏洞,提高了外事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陈明新)

发展研究工作

【简述】2003年,市政府研究室认真贯彻学习十六大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起草和组织材料,认真做好政务信息工作,继续抓好“现代文明机关”建设,取得一批调研成果,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研究室“调研、综合材料和政务信息”三大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课题研究】 调查研究是市政府研究室的重要职能,是为市领导提供决策参考的一个重要环节。2003年,市政府研究室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围绕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大主题,结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抓好新政策、新措施的研究,抓好新问题、新矛盾解决办法的研究,开拓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为市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在研究室领导的精心组织和大家的勤奋努力下,完成了一批质量较高的研究课题。《海口市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思考》、《创新城市行政执法体制,高水平构筑综合执法水平》、《树立城市经营新理念,创新城市投融资体制》、《海口市人才战略研究》、《关于海口市取消户籍管理二元制的分析与建议》、《海口市实施农村生活最低保障制度的思考》等课题,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好评。全年共编发《形势与对策》26期,编发的稿件质量高,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创新精神,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和欢迎,同时得到市领导的圈点表扬。

【综合材料和专题文章的写作】 市政府研究室作为市委、市政府的参谋助手部门,主动承担了全市性重大综合材料的起草任务。参与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非公有经济的意见》、《建设海口“药谷”研究》、《海口市发展人才需求预测》等大型综合材料的起草任务。每当任务下达,研究室领导和工作人员立即行动,抓紧时间研究写作提纲,分头收集资料,放弃节假日休息加班加点完成写作任务。据统计,全年撰写的各类总结、讲话、汇报和专题文章等综合材料达50多万字,圆满完成了市领导交给的任务。

【政务信息工作】 政务信息是市领导了解掌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重要渠道。市政府研究室进一步加强对政务信息工作的领导,加强政务信息网络建设,加入全国市地政府信息网络。改革信息版面,扩大信息容量,降低成本,编发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共编发《海口政务信息》120期,《外地信息摘要》60期,政务信息编发总量不断递增,发行范围不断扩大,向省政府办公厅报送信息采纳率,名列全省各市、县第一名,被省政府办公厅评为全省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海口年鉴》2003年卷编纂出版工作】编纂出版《海口年鉴》是市委、市政府交给市政府研究室的一项重要工作,室领导对这项工作一直十分重视,竭尽全力把这件事做得尽善尽美。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精心编制年鉴编纂大纲,对年鉴撰稿人和责任编辑以会代训,使其掌握年鉴的编纂规范和撰稿、审稿要求。经过精心组稿、编稿,精心设计、审校,《海口年鉴》2003年卷顺利出版。印刷成本降低,印刷质量进一步提高。全书73万多字,60多个彩页,全面、系统、准确地荟萃了海口市2002年政治、经济、社会的重要文献和信息资料,展示了大特区省会的崭新风貌,为海口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翔实和有价值的资料,对外进一步提高了海口的知名度。

【书刊编辑工作】由研究室主办的大型综合性经济期刊《海口经济》,出版了3期,刊物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新的提高,受到了广大读者的赞许。由市政府研究室编辑的40万字的《经济蓝皮书》及《调研汇编》等书籍,扩大了海口的宣传,得到了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为新海口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也提高了研究室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彭大宗)

档案工作

【简述】2003年,海口市各级档案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两个翻番、两个率先”的目标,全面贯彻上级档案部门的工作部署,积极开展各项档案工作,致力于创新发展档案服务工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海口市档案局等4个单位被评为海南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海口市档案局被评为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市档案馆现存档案117个全宗,共25000卷,图书资料5000册;城建档案馆馆藏3000个工程项目档案,总长度为354.14米,照片档案41219张,录像档案221盒,各类地图地形图3228幅,图书资料864册;房屋档案馆馆藏房屋档案224633卷(册);教育档案馆馆藏6521卷;国土海洋资源局档案室档案50533卷。

【业务监督指导】海口市档案局在业务监督指导方面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以检查评比为手段促进文书、会计档案工作水平的提高。海口市档案局4月开展会计档案检查评比活动,为进一步促进各级档案工作的发展,这次检查的规模扩大至区一级单位。评出40个会计档案工作先进单位,41名会计档案工作先进工作者。9月,开展文书档案检查评比活动。这次检查吸取了以往检查存在的耗时耗力,只注重检查文件归档完成时间和质量,忽略了档案工作的其它方面等问题,进行了重大改革。检查形式由原来的市档案局工作人员逐个单位检查改为自我推荐,检查内容除了能否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文件归档工作外,还涉及到档案室的达标定级情况;计算机管理档案情况及一些档案管理的硬件标准等等。经过自荐与综合评定,评出9个文书档案工作先进单位,13名文书档案工作先进工作者。11月对文书、会计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二是及时开展“防非”档案的监督指导工作。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形成的大量文件材料,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人民抗击非典疫情的真实记录,对于当前抗击非典斗争和今后沉着应对重大疫情突发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工作考查和经验借鉴价值,保存好“防非”档案意义极其重大。市档案局及时向各区转发了《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办公室国家档案局关于做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工作的通知》,同时,派出业务骨干到市“防非”办蹲点,指导“防非”档案的收集和规范整理,有效地保证了海口市“防非”档案的齐全完整和规范保管。三是做好海口市行政区划调整期间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2002年底,市档案局以海口市行政区划调整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名义制发了《关于做好区划调整期间档案管理的通知》之后,各区档案局认真贯彻执行,采取了一切可行措施,有效地防止了乡镇档案因行政区划调整而造成遗失、损毁。琼山区档案局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的名义制发了《关于琼山区各镇、各单位档案移交进馆的工作意见的通知》,并召开全体人员会议,进行工作部署,制定切实可行的移交工作计划,组织两组业务人员,分派到各个单位进行工作指导,取得较好成效。接收了甲子、演丰、大坡等乡镇的档案519卷。四是尽早开展电子文件收集、归档指导工作。2003年1月1日起,海口市全面启动党政办公集成环境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根据新形势的需要,市档案局及时印发了一些指导性文件材料。制发了《关于做好2002年度归档文件整理工作及电子文件收集问题的通知》,转发了海南省信息产业局海南省档案局《关于转发〈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的通知》的通知。转发了国家档案局《关于企业执行〈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一般要求〉和〈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意见》的通知。

【档案馆(室)业务】夯实档案馆业务基础,为充分发掘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创优良条件。一是不断丰富馆藏。经统计,海口市档案馆全年共接收档案1561卷,其中,文书档案354卷、会计档案1207卷。征集图书资料45册。二是规范馆藏档案。整理原馆藏市委办、市政府办档案150卷,整理新接收进馆的市塑料厂档案1060卷。三是消毒档案。全年共消毒档案52炉约2万卷(包括馆藏的和外单位的)。四是加快档案目录数据库的建设。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积极筹措资金,组织社会力量加班加点著录档案目录,完成了52个全宗5200多卷档案约10万条文件级目录的著录,约完成馆藏档案目录著录量的80%。开始接收各机关单位的机读目录,其中报送2001年度机读目录的单位25个,报送2002年度机读目录的单位16个,共计约2万条目。截止2003年10月,档案目录数据库的机读目录已达30万条。有效地扩大了机检服务范围,提高了机检服务质量。受到国家档案局领导的高度赞扬。五是纪实拍摄反映海口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照片600余张。六是编撰了《海口市2003年大事记》和《海口市与其友好城市的简介》。琼山区档案局接收档案862卷;市城建档案馆接收27个工程项目档案1346卷,新增库房面积280平方米;市房屋档案馆接收档案34783宗,注销档案1090宗,输入数据库管理档案39237宗;市教育档案馆接收人事档案988袋、文书档案14卷,计算机录入503人的人事档案信息;市国土海洋资源局档案室接收档案2666卷,录入案卷级目录2666条、文件级目录59226条、土地信息5589条,新增库房面积120平方米。“海口市现行文件利用中心”建立,红头文件与老百姓见了面。海口市现行文件利用中心于7月2日正式挂牌建立,这在海南省是首家,标志着市档案馆的档案服务功能又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中心共收集了42个单位的611份现行文件,文件汇编125册。为了更快捷有效地提供利用,工作人员对这些现行文件进行了分类整理,并将文件目录著录到计算机中,实现机检。中心的建立,不仅满足了广大投资者和人民群众了解党和政府现行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需求,切实为广大群众排忧解难,而且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政务公开,增强行政透明度,提高办事效率,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自中心建立以来,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支持,共接待利用文件40人(次),反映非常好。

【档案资源利用】2003年,市档案馆接待利用档案310人(次)(含现行文件利用),利用档案、现行文件461卷(件),图书资料35册;琼山区档案局接待利用档案354人(次),利用档案资料380卷(册),地图20张;龙华区档案局接待利用档案160多人(次),利用档案资料200多卷(册);市城建档案馆接待利用档案107人(次),利用档案资料652卷(册),利用照片档案91张;市房屋档案馆提供利用房屋档案30592宗(次);市教育档案馆接待利用档案342人(次);市国土海洋资源局档案室接待利用档案1494人(次),利用档案资料9097卷(册)。市档案局还利用馆藏档案,为市里举办的“防非专题图片展览”和海口电视台《城市的溯源》专题节目录制提供图片、文字资料。为海口市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档案执法】认真执行《档案法》,严格履行监管市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职责。世纪大桥是海口市重点建设项目,1995年开始立项筹建,市档案局自1996年起就对该建设项目的档案工作进行跟踪指导。在大桥主体工程即将竣工之际,加大了监管的力度。派工作人员参加有关竣工验收工作会议;并对大桥主体工程竣工档案进行检查验收,出具预验收合格证。还发文督促海口市城市建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时移交竣工档案。

【业务培训与交流】强化业务培训与交流。以业务培训的形式推行普及归档文件整理新规则。市档案局4月举办了1期有210人参加的全市性文书档案培训班,授课内容主要是归档文件整理新规则的实施,文档一体化的管理及应用,授课内容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操作性,9月,组织一批由55人组成的档案干部考察团前往云南等地参观学习,10月,组织12人组的档案干部参加省档案局举办的文件归档整理培训班;举办了1期关于当前与今后我国档案工作发展的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档案形势教育讲座,邀请国家档案局档案教育中心教授主讲,全市100多名档案干部参加。在市档案局积极开展业务培训,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归档文件整理新规则推广成果的同时,各区也开始实施新规则。龙华区、美兰区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也举办了归档文件整理培训班。各区已基本完成新规则实施试点工作,即将全面铺开。此外,接待了省内乐东市和来自湖北省黄冈市等地的7批80多名档案同仁,就现行文件利用、档案保管、陈列馆建设等方面的档案业务问题与档案同仁们进行交流和切磋。

(王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海口市信息中心
海口市信息中心规划设计并技术实现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898-68725613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8710000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46010002000008号 琼ICP备1700528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1000009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口市政府门户网站,进入非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