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24-32℃ 天气现象:多云 风向风速:东南风3-4级

社会事业 -- 社会行政及事务管理

中国海口政府门户网站  更新时间:2004-04-18 00:00   来源:《海口年鉴2003》  
  


【行政区划与地名管理】 2002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准调整海口市行政区划。2002年11月1日,依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海南省调整海口市行政区划的批复》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调整海口市行政区划的批复》,实施行政区划调整:撤销琼山市和秀英区、新华区、振东区,以原琼山市和原秀英区、新华区、振东区的行政区域设立秀英区、龙华区、琼山区、美兰区。

   秀英区辖海口市原秀英区的行政区域和原琼山市的石山镇、永兴镇、东山镇以及遵谭镇以海榆中线公路为界的西侧地区,总人口29.02万人,区域面积为511.5平方公里,区人民政府驻秀华路。

   龙华区辖海口市原新华区的行政区域和原琼山市的龙桥镇、龙泉镇、新坡镇、遵谭镇以海榆中线公路为界的东侧地区以及府城镇的薛村、大样村,总人口43.93万人,区域面积300.6平方公里,区人民政府驻民声东路。

   
琼山区辖原琼山市的府城镇(薛村、大样村除外)、龙塘镇、云龙镇、红旗镇、旧州镇、三门坡镇、甲子镇、大坡镇和海口市原振东区的国兴街道以及蓝天街道的米铺居委会、道客居委会,总人口35.69万人,区域面积939.9平方公里。

   
美兰区辖海口市原振东区的行政区域(国兴街道和蓝天街道的米铺居委会、道客居委会除外)和原琼山市的灵山镇、美兰镇、三江镇、大致坡镇,总人口51.05万人,区域面积522.8平方公里,区人民政府驻振兴路。

   
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市共有24个镇,17个街道办事处,133个社区居委会,248个村委会;行政区域面积2304.8平方公里(含桂林洋、三江、红明、东昌等四个农场),总人口159.71万人。

   
四个区的设置,实际上是将新海口按地理、人口、资源划分为四个经济发展区。即秀英区依托粤海铁路、西海岸开发和火山口地质公园,发展加工业、仓储业、运输业和旅游业。龙华区依托保税区、金盘工业开发区和老城区的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商贸业。琼山区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特色,依托原琼山市的经济中心和土地资源优势,建设琼台农业示范基地、热带水果基地、养殖基地、花卉基地,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美兰区依托东海岸美兰机场、罗牛山股份公司、水产码头和城市腹地的优势,大力发展沿海经济和服务业。

   
四个区的设置,基本维持了原乡镇、居委会、村委会的行政区划,避免了由于机构撤并和人员变动造成不稳定因素。

   
四个区的人口状况、财政状况等主要指标相对均衡,并且既有中心城区,又有边远农村,既有陆地资源,又有沿海优势,区域南北走向,条状划分,由北部经济发达地区带动南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起到了中心城区的辐射作用。

   
四个区的行政区划虽然重新调整,但区政府所在地原地不动,办公地点、通讯交通,一切照旧。只要新牌一挂,领导班子就可直接投入经济建设,领导机关照样各司其职,既不增加新建设区政府的费用,又保证了政府职能的正常运行。

   
四个区名称的由来:“秀英”作为海口的地名,历史悠久。“秀英区”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就存在于海口市的行政区划。所以,这次调整,仍然保留秀英区;琼山府城,是全国99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所以,这次调整仍然用“琼山”作为区的名称;新华区与河北省石家庄的一个区同名,因而,只能撤销。由于传说很早以前该区老城区的龙昆村附近有一深潭,潭中有一条神龙,能保百姓风调雨顺。后来,海口便有了以龙命名的村庄,如龙昆村、龙歧村、龙舌坡等。所以,撤销“新华区”后,以“龙华”命名,既符合老百姓的意愿,又含有该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呼风唤雨,造福老百姓;美兰国际机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美兰”比“振东”的知名度高。所以,撤销振东区,以“美兰”命名设立美兰区。并且,行政区划调整后,海口市的东海岸全由该区所辖,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以“美兰”为该区命名,又暗喻该区将来会象名贵的兰花一样美丽、芳香、诱人。
(杜李胜) 

 

 


【基层组织和社区建设】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小城镇建设”搞活经济发展的指示,进行调整了乡、镇、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管理区域,将原有六乡二镇(荣山乡、新海乡、海秀乡、城西乡、丰南乡、白龙乡、长流镇、新埠镇)改为三乡三镇(荣山与丰南合并为西秀镇、长流镇、新埠镇、城西乡、海秀乡、新海乡),白龙乡改为街道办事处,2002年7月又将三乡三镇改为五镇(长流镇、海秀镇、城西镇、新埠镇、新海乡合并西秀镇)120个居委会调整为100个社区居委会,还将14个村委会更名为社区居委会。

   
2002年在调整乡、镇、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结束之后,5月份与省民政厅共同举办了一期村委会主任学习班,并邀请了美国共和研究所的专家来琼指导。参加培训班的人员,由各市、县、村委会主任有120多人,此次培训学习了新的选举法及如何发挥民主在农村选举工作中的作用。

   
7月份又组织三期社区居委会主任学习班,人员由各区民政局、镇、街道办事处、分管基层组织领导和社区居委会主任组成,共有600多人进行互动式培训,邀请云南省民政厅的专家现场授课。培训内容为“社区与社区建设,社区居民自治,处理好几种关系等等,经过培训,及格率达100%,并发给“海口市第三届社区居委会专职人员上岗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1月份省民政厅开展社区居委会建设示范单位,全市114个社区居委会中,向省民政厅申报91个单位,占总数的79.8%,经过组织检查、考核、验收,总体达到了要求,肯定了海口市社区建设走在全省的前列,受到省民政厅的好评。
(邝家秀) 

【民间组织管理】 3月,市民间组织管理办公室(隶属市民政局)走访部分社会团体,了解社团工作情况和存在问题,向全市80家社团发出通知,要求各团体在5月31日前持年度工作报告、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等材料到登记机关进行年检。在年检中,发现部分社团管理松散,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制度;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没有足够的活动经费,没有开展任何活动;“官办”色彩浓厚,经费从单位开支,社团自身没有建帐或帐目没有反映经费开支情况;以没有经费为由不进行经费审计;主管部门对登记机关实施年检支持不力。针对上述情况,登记管理机关坚持原则,依法行政,依法执罚,严格审查社团的年度工作总结、审计报告、核查办公地点,对不服从管理的,依照《行政处罚法》给予适当的行政处罚。至6月,80家社团绝大多数参加并通过了年检,2家被限期停止活动,1家撤销登记,1家注销登记,8家受到行政警告。

   
为做好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民间组织管理办公室加强了与教育、劳动等主管部门的联系沟通,通过寄送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共同探讨国家政策法规。针对民办学校(幼儿园)、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依法登记意识淡薄的问题,挨家逐户打电话、发通知,要求依法办理登记、依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民管办主动邀请各大媒体,把民间组织管理作为热门话题进行宣传,《海南经济报》刊登的“八月黑校招生忙”,《海南特区报》的“民办学校登记进入倒计时”等文章,起到了较好的社会宣传效果。市民间组织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上门与省技术监督局代码中心商洽,达成加强合作、抓好民间组织管理的一致意见。由省民政厅、省技术监督局联合下发文件,凭民政部门颁发的登记证书办理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代码证书。根据国家民政部、公安部《民办非企业单位印章管理规定》,商请市公安局同意,以《社会团体登记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为民间组织办理印章刻制手续。

   
8月,市民间组织管理办公室派人员考察青海、山东、宁波等省、市,通过座谈交流、查阅资料、实地调研,找到了差距、拓宽了思路,撰写了考察报告呈报市委,汇报了市民间组织管理机构未列入行政管理序列、缺乏工作经费、办公设备匮缺、未建立联合执法机制等问题,提出了切实重视和加强登记管理机构建设,加大对非法民间组织危害性的宣传,加强综合治理和执法监督等工作设想。

   
市民间组织管理办公室讲求办事效率和透明度,印制了办事流程图和说明书,发放给各类民间组织的申办者,在加强管理的同时,积极培育和扶持民间组织。全年共审批民办学校、幼儿园、服务中心、文体、科研机构60家,社会团体9家。
(王廷峰)

海口市民政局公告
(至2002年11月止)

  根据国务院《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以下民办非企业单位经核准登记,发给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现予以公告。

 
【收容遣送】 收容对象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被收容人员绝大多数是因灾、因生活困难而外出流浪乞讨的农民,现在这部分人逐年减少,入琼打工而务工无着的外流人员大量增多,全省每年收容“三无”外流人员约占收容对象总量的80%以上,真正因灾、因生活困难需要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约占13%左右。过去收容遣送工作是对因灾生活困难的流浪乞讨人员的一种救助保护性的工作,即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条件,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而目前收容遣送的对象大部分是“三无”人员和被“严打”的人员,收容遣送工作已成为促进流动人员有序流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任务。从以社会救助为主变为社会事务行政管理为主,因此,新形势下收容遣送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紧紧围绕配合社会稳定的大局,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流动人员管理,充分发挥民政工作稳定社会机制的作用,配合公安部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博鳌亚洲论坛首届年会和第三届海南岛欢乐节期间,配合市综治部门,对重点路段、街道、天桥及主要的酒店、商场、景点等加强巡视收容,为年会为海口营造一个整洁的市容市貌和欢乐场所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2002年,共收容“三无”人员4800人(次),其中病倒街头人员388人,流浪乞讨人员224人,外流人员4025人,接待帮助有临时困难人员163人;处理无名尸体163具;收养弃婴48人;配合110报警服务社会联动接警11次,涉及16人。树立了党和政府通过收容遣送工作来关心困难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良好形象。收容遣送工作为维护海口市的社会安全、稳定,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莫 宇) 

【殡葬改革】 海口市殡葬管理所下属海口市殡仪馆由于建馆时间较长,部分设备陈旧老化需维护。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需要,保证在中国入世后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殡仪馆投入资金,更新业务车辆;更换冷藏设备;对老化、陈旧的火化机组进行改造维修。海口市殡仪服务已基本做到规范、有序、优质、到位,令家属满意。
2002年,海口市殡葬管理所共收殓尸体1861具,其中火葬1099具,土葬560具,运送外市(县)202具,火化率达59.1 %。

(邓英武)  
责任编辑:马晓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海口市信息中心
海口市信息中心规划设计并技术实现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898-68725613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8710000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46010002000008号 琼ICP备1700528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1000009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口市政府门户网站,进入非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