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26-35℃ 天气现象:多云,局地午后有雷阵雨 风向风速:偏南风3-4级

社会事业 -- 教育

中国海口政府门户网站  更新时间:2004-04-18 00:00   来源:《海口年鉴2003》  
  


综  述


  200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落实全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圆满完成了的各项工作。

【理论联系实际,切实解决问题】 一是抓好干部思想、作风、纪律的转变,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局领导做到了全年三分之一时间下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机关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有了新的提高。二是抓好各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到组织、责任、阵地三落实。年内,建立二十五小分校党支部,理顺了长流中学、海秀中学党组织管理关系,健全充实4个基层党委,并在部分民办学校中建立了基层党组织;发展32名新党员,办理16名预备党员转正,壮大了党员的队伍;完善“党政分工负责,协同作战”的领导运行机制;设立党员之窗、党支部园地等活动场地,并利用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了党员教师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发挥表率作用。三是兴起学习宣传“三个代表”、党的建设辉煌成就和十六大精神的热潮。同时,还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职工学习与本职相关的经济、科技、法律、信息技术等知识,局党委举行了两场有关WTO专题辅导讲座,拓宽了党员干部和教职工的知识面。

【促进行风校风好转】 一是运用“双评”机制深入开展创建现代文明机关活动,进一步规范各项管理,完善现代化办公手段,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了市创建办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二是实行党风廉政责任追究、定期谈话、廉政报告等制度,与直属学校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加大查处学校乱收费力度,全面实行校务公开制度,依法治校的步伐明显加快。三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配备了法治副校长,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组织了“清明节”、“五四”、“六一”、建党81周年、“12·4”普法日、毒品预防教育、“无毒岛”、“无烟校”、“反邪教,倡科学”等宣传纪念创建活动,并在全市青少年学生中开展“遵守社会公德,争当文明学生”和“加强学校法制教育,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两项专题教育活动。通过系列教育活动,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了青少年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学校的育人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学生的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精神面貌发生显著的变化,涌现出省级三好学生32名、优秀学生干部13名,市级三好学生260名、优秀学生干部43名。四是继续开展对五指山市水满乡的教育对口扶贫工作,赠送价值8万元的教学设备,200套校服,举办专场扶贫支教文艺演出。同时,选派优秀干部到对口学校,帮助健全制度,规范管理,进一步提高该乡的教育行政管理水平。由于扶贫支教成绩显著,教育局被推荐为“全国扶贫支教先进单位”。

【巩固提高“两基”成果】 一是全面贯彻全国、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市政府于4月16日召开全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王法仁市长、黄行光副市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会议期间印发了海口市《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全面部署海口市“十五”基础教育的重要工作。二是制定《海口市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十项制度》。围绕“控辍”开展“三查”活动:一查学校开学学生入学情况,二查学校抓普及程度的常规工作,三查学年结束时各校在校生的年巩固率。实行扶贫控辍与多种补助并举,对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1186人进行帮扶,援助就学经费37万元。三是进一步加强督导评估工作。协助省政府督导室完成九小、二十五小办学水平等级评估,九小被认定为省级示范校,二十五小被认定为省一级学校。完成白沙门小学、八小、长德小学、二中、四中、十四中、长流中学等7所学校的办学水平等级评估和60所幼儿园办园水平等级评估。四是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重点抓了沿江中学、丰南中学、新海学校的改造,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五是通过“两基”达标复检。3月底局里对三个区进行“两基”年检,11月中旬又对三个区的“两基”达标及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情况进行了模拟检查,12月顺利通过了国家“两基”督查组的复检验收。六是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扫盲工作成果不断巩固和提高。全市各区共举办实用技术培训253期,参加培训人数达9865人次,举办科技知识讲座324次,聘请知名专家、科技人员授课辅导近100次。

   
全市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为:幼儿园入园率94.8%,小学99.8%以上,初中100%,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78%;辍学率为:小学0.02%,初中0.31%;毕业率为:小学100%,初中99.3%,初中升高中率83.7%;15-50周岁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99.9%;中小学生操行乙等以上的达95%以上,中小学体育锻炼达标率为94.3%。教育部领导视察海口市基础教育工作,对全市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学校布局调整和优质学校发展与建设等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深化各项教育改革】 1. 深化城市教育综合改革。一是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共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全年市教育局批办的民办中小学12所,全市民办学校累计达62所,占全市学校数的38%。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民办教育机构办学秩序的通知》,制定《海口市民办教育管理办法》,对各类民办教育机构进行量化评估,增强了民办教育机构依法办学的观念,促进市民办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二是中等教育结构在改革调整中更加合理。积极发展高中教育,实行办学模式多样化,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综合高中和特色高中并举,普高与职高的比例为59.840.2。一中、侨中、实验中学在省一级学校的基础上争创国家级示范校的工作已全面开展。旅职校积极争创国家级中等职业标志校并在部分专业实行“3+1”学制,五年制高职班试点工作进展良好,年内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一职中“综合高中班”实验,长德中学、新海学校初中“2+1”分流教育试点,海秀中学围绕产业办专业、围绕专业办基地等改革都在进一步深化,促进了中职与高职的沟通衔接、农村普教与职教的相互渗透。

   
2. 深化教学改革。一是课改实验工作进展顺利。先后组织5批共有3700名实验教师和骨干教师参加的中小学课改学科实验新教材培训和3期课改理论研修班,开展对42所中小学校课改实验工作专项视导,举办2次共有1200名教师及上万名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海口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开放周”活动,主办了课改征文与评比活动,编辑出版了课改实验通讯,召开课改实验总结大会,表彰24所课改实验先进学校、32个课改实验先进科组、163名课改实验先进个人。省教育厅评估团和教育部课改专家组对海口市课改实验工作进行评估调研,给予了高度评价。海口的课改经验被安排在教育部举办的高级研修班上进行交流,中国教育电视台对海口的课改成果进行了专门报道。二是教育科研工作有新的进展。召开“十五”教育科研课题发布会,启动7大类80多项科研课题,着重抓好“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教育与发展”等国家级重点课题,其中侨中、一中、九小科研成果得到有关专家的好评,二十五小分校、二十六小、长德中学、景风中学的校本课程开发及双岛学园、华兴学校和昌茂花园学校的发展性评价体系等成果,既借鉴了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又突出了自身的实验特点。

   
3.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继续探讨“3+X”普通高考模式的改革,深入研究适应每年两次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和每年4次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方法,建立考生电子档案,为适应全国考试制度的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改革初中招生办法,变过去招生办统一包揽为学生自行到就近学校申请登记,由学校按划定范围招生,此项改革得到社会各界好评。改革中小学考试内容和方法,小学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中学部分学科实行开卷考试,重视实验操作能力考查,既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 深化中小学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对中小学编制进行重新核定,与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制定了《海口市中小学编制标准》,在认真总结1994年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健全教师资格、教师聘用、教师考核与奖惩等方面的配套措施,严把“入口关”,依法解决不合格教师问题,全面完成1529名教师的资格认定工作和2657名教师资格过渡的审核及信息录入工作。

   
5.深化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侨中、实验中学的学生公寓加紧准备试行社会投资、有偿住宿的社会化管理改革,甸昆教师村全面推行物业管理社会化,为全市中小学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力度】 1.组织教师广泛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忠诚教育事业”为主题的“创师德新风,树师表形象,做育人模范”的活动,举办了“教育政策法规”、“WTO与教育”、“现代教育理论”等多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并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作为考核学校和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基本杜绝了违反师德规范行为的现象。九小的吴素秋校长被选为党的十六大代表、评为海南省“十佳校长”,陈亚武校长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十一小的卢红梅、七中朱素贤被评为“省十佳班主任”。

   
2. 根据国家和省教育部门的要求,采取自培与委培相结合的形式,举办了中小学“校长(园长)上岗培训班”、“校长(园长)提高班”,各级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基本完成,第二批150名学科带头人培训正在进行。全市29名国家级、71名省级、408名市级骨干教师参加了第一轮培训和考核,并已获得结业证书,349名校长(园长)获得上岗培训合格证书,319名校长(园长)获得岗位培训提高合格证书,选派了12名校长到北京挂职锻炼,接受更高层次的培训。

   
3.坚持以校本培训为基础,新课程培训为突破口,全面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制定下发《海口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岗位培训市级考核验收方案》,举办150名电教管理人员参加的实验教学管理培训班,完成了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岗位、计算机、新教师上岗等培训和普通话测试。全市共有5033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基地培训与校本培训;1943人参加了全市中学教师岗位培训公共课程的笔试,占应考核人数的93%,实考人数及格率为98.8 %;有1143人参加市属中学教师的说课考核,占应考人数的99%,实考人数及格率为98.9%;6985人取得了计算机培训合格证书;871名幼儿园教师撰写说课稿。同时,认真准备,精心组织,顺利完成了教育部对海口“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督导检查,受到了有关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检查组认为:海口市认真贯彻国家有关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定,实施“工程”目标明确,切合实际,工作实在,效果好,亮点多,特别是骨干教师培训和校长培训效果更为突出。

【优化配置教育资源】 按照海口“十五”教育发展计划的要求,结合人口分布及区域功能划分,制订《海口市中小学布局调整意见》,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印发实施。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完成丘浚学校、新海学校、丰南中学、义龙中学、龙华小学的教学楼工程建设,完成二十一小、七小、四小、十小、博养小学、荣山学校、长流中心小学、博抚小学的危房改造,九中教学楼的维修加固工程基本完成,晋江学校、一职中、一中、南海学校、甸昆学校、新东南学校的征地及规划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正在加紧进行。

【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 按照《海口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方案》的要求,切实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领导、管理和协调工作。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管理的实验与研究,市区学校已实现小学三年级以上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着手筹建教育信息中心,“校校通”工程进展顺利。九小、二十五小、旅职校、实验中学、四中、国科园学校、景山学校建成校园网。完成十一小、二十七小、龙华小学、一中等学校的电脑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的改造与建设。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拥有电脑教室128个,电脑7040台,多媒体教室98个。九小的“十五”课题《在网络环境下小学高年级综合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阶段性成果获得十项国家级奖励。中小学生在省级计算机竞赛中频频获奖,其中海南侨中获中学组第二名、二十五小获小学组第一名、九小获小学组第二名。有29件计算机课件、电视录像课在海南省及中南六省多媒体课件评比中获奖。一职中陈家君同学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技能比赛获二等奖。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是优化学科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全市小学数学、科学(自然)、思想品德和初中英语优质课评比与观摩活动中,有6位教师获一等奖,13位教师获二等奖,16位教师获三等奖。在中南六省及全国青年教师优质课调教评比中,有7位教师获全国一等奖:一中唐丹、义龙中学林文涛分别获得全国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高中组和初中组一等奖;一中林海萍获2002年全国中学化学优质课调教一等奖;九中伍小慧获得第三届全国初中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十一小李莲获得中南六省(区)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在省级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中有7位教师获一等奖,3位教师获二等奖。在全国组织的各学科学艺竞赛活动中,全市共有139名学生获一等奖,188名获二等奖,309名获三等奖,其中两位同学夺得数学和物理竞赛海南赛区第一名。二是中考、高考、会考成绩稳步提高。全市参加全省升学统一考试合格率为57.3%,居全省第一位;高中会考合格率、优良率、优秀率均居全省首位;高考录取率为85.7%,其中本科入围率64.7%,比去年提高4.3个百分点,大专以上入围率97.4%,比去年提高15.8个百分点。三是体卫艺工作进一步加强。在体育方面,推广国家第二套中小学幼儿园广播体操,分别举办全市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学生篮球赛,在各级各类体育竞赛中获奖的有350人次在卫生工作方面,坚持在做好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基础上,逐步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学生生长发育的指导和评价方面,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完成了5万名学生的体检工作,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配合卫生防疫站完成全市监测点校1万多名学生的体质监测任务。在艺术工作方面,加强对音乐、美术教学的研究,丰富课外艺术活动,各中小学的舞蹈队、合唱队、管乐队、民乐队和美术兴趣小组积极开展活动,才艺竞赛成绩显著。如市二十五小“红毛丹舞蹈团”排演的《椰子娃娃》赴德国参加国际青少年舞蹈大赛获银奖,市十一小民乐班庆“七一”专场汇报演出,受到省市有关领导和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十三小、三十三小的儿童绘画获中南六省(区)儿童绘画大赛一等奖。

   
此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双拥工作、提案工作、勤工俭学、档案管理与利用等也均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局关工委被评为省先进单位。

基础教育


【幼儿教育】 2002年,在海口市教育局及3个区教育局备案注册的幼儿园共有237所。其中教育部门办1所,其它部门28所,私立幼儿园209所。14所幼儿园被评为省一级幼儿园,5所幼儿园被评为省一级示范园,全市幼儿园共设1024个班,在园幼儿25636人。

【小学教育】 2002年,海口市共有小学145 所,其中教育部门办81 所,民办及其他部门办64 所。共设教学班 1978个,在校学生91234人。学制为六年。城区实行6周岁半入学,郊区农村实行6周岁入学。按就近原则安排入学。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年巩固率99.9% ,毕业率100% ,统筹安排升入初中。

【初中教育】 2002年,海口市共有初级中学(含完全中学)48所,其中教育部门办22所,其他部门和民办26所。共设教学班674个,在校生34075人。学制三年。学生年巩固率98.4%,毕业率95.6%。

【普通高中教育】 2002年,海口市共有普通完全中学13所,高级中学3所。其中教育部门办7所,其他部门和民办9所。学制为三年。共设教学班226个,在校生10792人。

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海口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是由海口市教育局与海南申正实业发展公司联办改制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按照“产权股份化,运作企业化,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模式运作。2002年,学院又有了新的发展,校园占地面积扩大到400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馆藏图书10万册,拥有语音室8个,电教室11间,多媒体教室3间,形体室4间;学院现有公共关系、经贸、艺术、工艺美术、计算机、外语、基础课等7个系(部),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空中乘务、证券管理、保险、营销、播音与主持、旅游管理等26个专业;学制为3年。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45名,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3人,讲师21人,在校生3300人。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海口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共有11所。其中,普通中专学校1所,公办职业高中3所,民办职业高中5所,技工学校1所,成人中专1所。海口旅游职业学校是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海口市第一职业中学是省级重点职业高中,海口市技工学校是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2002年全市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共开设专业45个,在校生共19275人。


成人教育


【成人高等、中专学历教育】 2002年,海口市共有7409人报名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专业有28个,共18595科,合格率为50.5%。全市报名参加成人高考共有4988人,入围建档人数4764人,入围率为95.5%,录取率为96%,全市成人中专学校4所,共开设6个专业,学制3年,在校生685人。

【职工教育】 为了适应加入世贸对职工队伍素质的要求,2002年,全市各单位坚持以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为目的,继续抓好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的职工教育。干部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初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全年参加政治理论、依法行政和业务知识学习的干部共有12986人。工人培训主要是继续实施转岗、下岗再就业培训工程,全年共有21653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农村成人文化技术教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市乡(镇)数已由原来的8个调整为5个。2002年,全市5个乡镇和大部分行政村紧密围绕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农科教结合,以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依托,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成人文化技术教育,先后举办扫盲班26期,参加学习的有194人,举办种养业实用技术培训班194期,参加培训有11295人次,有效地巩固和提高了扫盲工作成果,顺利通过国家督查团对海口市“两基”达标的复检。

【社会力量办学】 深入贯彻执行《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民办教育机构办学秩序的通知》,对全市职成教民办教育机构开展了年检评估,在发展中规范,以规范促发展。至2002年底,全市社会力量兴办职、成教的办学机构共有77所,其中社会组织办学的有30所,公民个人办学的有47所。办学内容主要包括文化、艺术、外语、职业技术和社会文化生活等五大类,开设专业和培训项目近150个,招生和培训人数约45000人。


教师队伍建设


  全面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中心,以培养教育专家、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紧密结合教改实验,强化基本功训练,加强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建立各级骨干教师梯队,共有29名国家级、71名省级、408名市级骨干教师,在全省率先完成各级骨干教师的培训任务和第一轮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岗位培训任务。引入竞争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校内体制改革,建设一支适应推进素质教育需要的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目前全市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8.3%,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6.1%,普通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80.1%,职业高中教师职业达标率为47.3%。


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十五”教育发展规划蓝图与全市中小学布局调整计划,加快学校的基础建设,满足基础教育的需求。侨中图书馆、义龙中学教学楼副楼、龙华小学教学楼、二十一小教学楼、新海学校教学楼、丰南中学教学楼已竣工交付使用。七小教学楼、长流中学教学楼已封顶,九中教学楼加固工程,长流中心小学、博养小学、博抚小学、龙头小学危房改造,资金按时到位,工程进展顺利。十小、二十六小教学楼已开始破土动工。同时,对教育经费加强管理监督,实行政务公开,强化增收节支,让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益作用。


教育教学科研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2002年,海口市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继续滚动推进,实验年级和学科进一步扩大,实验年级扩大到小学一、二、三、四年级和初中七、八年级,学科扩大到中小学14个学科,全市80000多名学生、2200多名教师参加课改实验。市教育局把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作为市教育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以课改实验工作为龙头,以“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教育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带动全市基础教育教学教研工作。市教研室认真组织实验教材的学科培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整合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和教研室、市进修学校的力量,对部分中小学和郊区农村学校进行课改实验教学工作专项视导与调研;举办两次大规模的课改开放周活动,分别向全省社会各界及家长开放,进行课改教学观摩、评课和成果展示;组织课程改革实验优秀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评比活动;编辑出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资料汇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论文案例集》和《课改实验通讯》。10月30日,市教育局在市人大会堂召开隆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阶段性总结表彰大会”,表彰24所课改实验先进学校、32个课改实验先进科组、163名课改实验先进个人,有力地推动全市课改实验工作向纵深发展。教育部组织专家到海口进行课改实验工作调研,专家组对海口市的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给予较高的评价:“海口实验区的课改实验工作,扎实有效,特点突出。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1)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形成管理保障体系;(2)中小学教师对课改实验积极性很高;(3)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明显的转变,处处体现课程改革新理念;(4)市、区教研室的教研人员在课改实验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工作扎实,成效显著;(5)全市教师研究意识很强,研究氛围浓厚。”

【“十五”教育科研工作】 召开“海口市‘十五’教育科研课题发布会”,总结全市“九五”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经验与成果,启动57个国家级、省级、市级“十五”规划课题实验。围绕课程改革这一中心工作,以科研带动课改,以课改促进科研。重点抓“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教育与发展”、“说课的功能、原则、过程、环节的研究”等重点课题,加强对课题实验的管理和指导。深入九小、义龙中学等学校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体系”课题实验专项调研,了解课题实验情况,研究问题,发现典型,总结经验。省级“九五”规划课题“说课的研究与实践”已通过省级验收评审,获得省一等奖。

【常规教学研究工作】 把常规教研与课改结合起来, 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为研究重点,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精心设计和组织全市的学科教研活动。

   
加强中小学(幼)教学视导的研究与实践。以专项视导为主,突出重点,组织对部分中小学进行专项视导,进一步帮助学校规范教育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育教学质量。

   
加强高中教学工作和中考、高考备考指导。组织高中新大纲、新教材培训,开展高中教学工作调研,召开全市高中教学工作会议,解决高中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中考考试说明》和《高考考试说明》,开展中考和高考备考研讨;组织全市“3+x”高考模拟命题和统测;加强与全国教育发达地区的横向联系与交流,关注中考、高考改革动向,充分发挥骨干学校的作用,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学校的中考、高考备考实施针对性的有效指导。2002年,全市中考合格率及平均分位列全省第一。高考成绩突出,继续保持了较高的高考入围率。

   
抓好第二批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工作,充分发挥国家级、省级、市级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形成一个以专、兼职教研人员为主,各级骨干教师为辅的较强的教研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举办部分学科教学评优、论文评比与学生学科学艺竞赛等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全国和全省各级教师教学评优和论文评比活动中,全市教师共获得国家级一、二等奖31项,省级一、二等奖160项;在全国和全省举办的各类中小学学科、学艺竞赛中,全市中小学生共获得国家级一、二等奖117项,省级一、二等奖346项。一中唐丹老师和义龙中学的林文涛老师均获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实验中学王菲老师获全国青年教师音乐基本功大赛高中组一等奖,九中伍小惠老师获全国初中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十三小吴蝶老师获第五届全国计划单列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十一小梁小红老师创编的课本剧《美丽的公鸡》在中南八省(区)中小学课本剧邀请赛中荣获编剧、指导、优秀演员、组织四个一等奖。

  (海口市教育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海口市信息中心
海口市信息中心规划设计并技术实现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898-68725613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8710000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46010002000008号 琼ICP备1700528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1000009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口市政府门户网站,进入非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