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管理 -- 环境保护
【简述】 2002年,海口市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海口市环境保护十五规划》和巩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一控双达标”成果以及“做大做强做精做美海口”的要求开展了各项环保工作,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环保执法力度,充分发挥环境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使海口市的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状态。
【环境质量状况】 大气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国家Ⅰ级水平。利用大气自动监测系统,在国家认可的四个监测点位,开展SO2(二氧化硫)、NO2(二氧化氮)和PM10(大气总悬浮微粒)三个空气污染因子监测。据统计,海口市全年空气质量处于一级优的有349天,二级良的有16天;SO2年平均值为0.008mg/,NO2年平均值为0.013mg/,PM10年平均值为0.031mg/,全年环境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平均值为35。监测结果显示,全市的空气环境质量优于国家Ⅰ级标准,继续保持全国一流水平,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和19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名列前茅。
水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国家控制断面水质达到相应的环境功能区的标准。海口市国家控制监测断面的监测结果表明,南渡江海甸溪符合景观娱乐用水标准、南渡江儒房渡口段符合渔业用水标准、秀英工业水库符合景观娱乐用水标准。
饮用水源水质方面,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分别设有31个和23个监测项目。南渡江龙塘段、永庄水库、秀英水厂地下水等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地面水体共设有25个监测项目,除国家控制断面外,其他水体如龙昆沟、大同沟、东西湖等长期处于劣五类水质状态,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磷、生化需氧量、氨氮等。
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稳定,监测污染指标为21个,主要指标达到相应的功能区标准。按照国家海水浴场水质分类和评价标准,2002年假日海滩浴场水质质量等级为二级,游泳适宜度为良。
声环境质量符合声环境区划要求。全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为56.3分贝,较上年下降0.4分贝,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8.1分贝,较上年下降0.2分贝,分别符合《城市区域噪声标准》二类混合区标准和国家道路交通干线噪声标准。
2001、2002年海口市区空气环境质量监测对照表
项目 | 单位 | 2001年 | 2002年 | 国家一级标准 |
SO2 | mg/m3 | 0.009 | 0.008 | 0.02 |
NO2 | mg/m3 | 0.012 | 0.013 | 0.04 |
PM10 | mg/m3 | 0.035 | 0.031 | 0.04 |
API | 39 | 35 | <50 |
【环境污染控制】 烟尘控制区覆盖率 烟控区内的各锅炉、窑炉、茶炉的复测率为100%。复测结果,烟尘排放浓度和烟尘黑度达标率为100%,烟控区覆盖率为100%,其中清洁能源的使用率达74.24%。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503.68 万吨,达标排放量为503.68 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100%。工业烟尘和粉尘排放达标率为100%,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为96.16%。
汽车尾气达标率 2002年,海口市在用汽车为48250辆,较上年增加1.49%,年检44199辆,尾气达标率为81.00%,较上年下降了0.66%,年检首检达标率也降低了1.09%。对2011辆汽车进行道路检测,抽检率为4.17%,抽检达标率为81.40%较上年的81.82%下降了0.42%。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为1.82万吨,全部予以综合利用,综合利用率100%。
危险废弃物处置率。危险废弃物主要为医院临床废物,产生量约为129吨,集中处置103吨,集中处置率79.84%。
【城市环境建设】 2002年,市委、市政府继续加大环境保护的投入,投资26168.48万元,加强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环境保护投资指数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66%,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海口市建有白沙门污水处理厂和寰岛污水处理厂。据统计,全年全市废水排放总量为6325.68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503.68万吨,占城市废水排放总量的8%;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5822万吨,占城市废水排放总量的92%。共计处理废水4928.89万吨,其中工业废水322.89万吨,生活废水4606万吨,城市废水处理率由上年的77.51%上升至78%。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8万吨,全部进行无害化填埋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率为100%。城市建成区绿化总面积达14.68平方公里,按建成区面积33.64平方公里计算,绿化覆盖率为43.64%。全市自然保护区覆盖率与上年相比没有变化,仍为9.12%。
【城市环境管理】 2002年,城市环境管理方面主要开展了以各项工作:
开展生态环境调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编写生态调查技术报告,起草《文明生态村建设标准》的草案。
认真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共审批建设项目320个,其中,工业项目25个,审查同意项目选址67个,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80个,报告书10个,填写环境影响登记表130份,组织验收建设项目15个。“三同时”执行率大中型项目100%,小型项目90%以上。
抓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城考”工作顺利通过了国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组的会审。组织全市“城考”责任单位与市政府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召开“城考”协调会,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分工。
抓好环境保护立法工作。起草《海口市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办法》,并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已报省人大审议。
继续开展美舍河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快美舍河整治工程的建设。示范段工程已完成,白龙桥至长堤路段完成工程量的90%,五公祠至国兴桥段工程进展顺利,已完成该段工程量的70%,累计完成投资11094.78万元,计划2003年上半年全部完工。
对污染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对重点工业污染企业的排放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其污染源稳定达标排 放。对超标排放污染物的企业责令其限期治理。
抓好排污企业排污申报登记及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确保45家工业排污企业稳定达标排放。完成排污申报登记(变更登记)90家,新发放排污许可证4家。
开展严查环境违法行为,遏制污染反弹专项检查工作。分别对11家重点污染企业和1家违反“三同时”项目的企业进行检查,进一步巩固“一控双达标”成果。
开展环境噪声污染专项整治。自7月底开始,各职能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299人次,分别对建筑工地噪声、社会生活噪声、交通噪声进行查处,共检查建筑工地182个,责令补办手续46个,取缔23家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露天卡拉OK、影视放映场所和关闭3家溜冰场,并对4家歌舞厅下达停业整改通知,查扣机动车乱鸣喇叭、机动车噪声超标共1264起,取得阶段性成果。
加强机动车尾气年检线上的检测监查和路检工作。监督检测汽车尾气13870多辆次,摩托车尾气28710多辆次,合格率86.2%,发放合格证36738个。机动车尾气路检抽查6060辆次,获有效数据11652个,首检达标率为63.6%,按国家“十五”城考要求,完成了海口市在用汽车47543辆(2001年基数)4%的路检任务。
加快实施消除白色污染、淘汰氟里昂的工作步伐。查扣非降解塑料袋3.37万公斤,一次性泡沫餐盒4.89万个,查封仓库3个,氟里昂制冷剂182罐。经过治理,海口市环保塑料袋的使用覆盖率有明显的提高,17943辆机动车领取“环保制冷剂标志”,77家单位进行中央空调氟里昂替换改造工程,淘汰氟里昂工作已基本完成。
加强对环境投诉案件的查处和对污染治理设施运转的监理。全年环境投诉案件1624件(其中噪声类1084件,大气类517件,水污染类18件,固体废弃物3件,其它2件),查处1513件,查处率达93.2%。定期对全市33家工厂、医院和宾馆的污染治理设施运转情况进行现场监理,监理率达100%,运转率达100%,其排放污染物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将全市重点工业企业纳入国家环境监理信息系统(中心版),对这些企业的排污状况进行在线监控。全年已完成5家工业企业的系统安装工作,并可以对其进行在线监控,随时采集到该企业的排污数据。
开展环境监测和技术研究,为依法进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数字。分别开展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视性监测和为环境管理八项制度服务的监测工作,共获各类监测有效数据28149个。
(符 勇)
主办: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海口市信息中心
海口市信息中心规划设计并技术实现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898-68725613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8710000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46010002000008号 琼ICP备1700528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1000009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口市政府门户网站,进入非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