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建设 -- 海口保税区
2000年,海口保税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三讲”为动力,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在招商引资、强化服务、资本运营、体制创新、环境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项目入区明显增加,工业产值稳定增长,财政税收突破一亿元人民币,实现了年初预定的工作目标。
2000年保税区以吸引高新技术企业为主要目标,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采取联合招商、网络招商、以商招商和利用中介机构招商等多种办法,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入区开发。特别是抓住了深圳“高交会”的有利契机,精心组织、精心策划,把保税区、高新区、金盘工业区三家联合起来共同招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高交会”上,共与客商签订了10个投资项目,项目金额达96050万元。加上其他的引进项目,全年进入保税区的企业共有15个,投资金额4.5亿元,其中有4家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其他的项目正在动工兴建或装修,2001年可投产,使保税区的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2000年保税区加强了管理和服务,完善“保税区投资服务中心”的建设,继1999年在服务中心设立了地税办税大厅后,2000年又设立了国税办税大厅,进一步方便了企业交纳税收。同时,保税区继续坚持对高新技术项目让利启动的做法,在土地价格、水电费用、厂房租金等方面提供优惠,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在购汇和进出口产品报关通关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为保税区的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使保税区的企业生产和财政税收稳步提高。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2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完成税收10030万元,比上年增长59.9%;完成进出保税区的货物总值668万美元,其中通关出口总额75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4.2%和34.4%。
2000年保税区与金盘工业区一起,共同加快从土地经营、产业产品经营阶段向资本经营阶段转移的步伐,配合银行做好“债转股”工作,成功地将保税区和金盘工业区9亿元的银行债务和2亿元的担保债务剥离到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为今后通过折价出售、债权转股权、呆坏帐核销等方式进一步化解债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从2000年7月份开始,保税区按照省政府《关于设立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批复》精神,抽调精干的业务人员到高新区相应的局合署办公,将保税区的优惠政策辐射到高新区,为高新区的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步理顺了各种关系,通过“换地权益书”回收了区内的闲置土地,出让给高新技术企业,并积极规划好高新区二、三期的开发,筹划设立创业中心,为建造海口市的高新技术走廊做好准备。
2000年保税区还十分注重环境的配套建设,抓好区内的绿化、美化、亮化和机关办公现代化建设,先后投资近60万元,改善了保税区中央大道周围的绿化环境,完成了机关办公现代化和招商引资洽谈会议场所的配套建设,为企业提供了新的服务功能和更为宜人的工作环境,改善了保税区的外部形象。
(葛 耀)